國家武裝部隊(NSZ)是二戰中後期出現的波蘭抵抗運動武裝,持右翼反猶立場,除與德軍作戰外也與蘇聯遊擊隊及其他左翼波蘭抵抗運動作對。
國家武裝部隊的組建始於1942年7月,當時國家軍事組織(NOW)正在執行合併入波蘭國家軍(AK)的協議,但部分國家軍事組織拒絕服從這一指令,並與許多小型抵抗組織(主要是右翼和天主教組織)聯合組成了國家武裝部隊。
國家武裝部隊的蜥蜴臂章
一些國家軍的地方分支、特別是北馬佐維亞和比亞韋斯託克的地方部隊也加入了國家武裝部隊,後者的首任總指揮塔德烏斯·庫西烏斯(1881-1944,代號「菲澤爾」、「莫斯基」、「熱戈塔」)上校就曾是國家軍的一名指揮官。
在頒布於1943年2月的《國家武裝部隊宣言》中,這支武裝宣布,其目的在於恢復1939年戰前的邊界,同時立天主教為國教,同時對抗德國與蘇聯,消滅國內的左翼。國家武裝部隊雖然也反對國家軍的全國起義的軍事冒險計劃,但政治上承認流亡倫敦的波蘭臨時政府名義上的領導。
塔德烏斯·庫西烏斯上校(1881-1944)
國家軍在1943年4月11日出版的《情報公報》中也譴責了國家武裝部隊私自成立的事情,兩支武裝在進行合作的同時,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合併談判。國家武裝部隊主張成為國家軍屬下一個保持高度獨立的軍事組織,但遭到了國家軍新任總司令科莫羅夫斯基將軍的拒絕,後者顯然不希望國家武裝部隊成為一個獨立王國。
雖然談判一度陷入僵局,但在蘇聯紅軍已經打入波蘭的背景形勢下,雙方終于于1944年3月7日籤署了合併協議。但國家武裝部隊的高層中始終有人拒絕履行協議,這導致國家武裝部隊逐漸分裂為兩支,即率屬於國家軍的NSZ-AK,及保持完全獨立的NSZ-ZJ,兩個派系之間也發生了一些衝突,NSZ-AK的第一師團長瓦迪斯瓦夫·帕霍奇克、情報二局局長維克託·戈斯託姆斯基等在衝突中喪命。
信奉天主教的國家武裝部隊在森林中做彌撒
國家武裝部隊的部隊分為特別行動部隊(AS)、派遣部隊(OD)、遊擊隊(OP)和特別行動部隊應急小組(PAS),第一批部隊於1942年10月開始組建,主要襲擊德軍的倉庫、銀行、監獄和警局等目標,總的戰果不大。後來隨著蘇聯紅軍逐漸反攻回波蘭,從1943年下旬起,不少國家武裝部隊小分隊開始和德國軍警籤署停戰共存協議。當然也有例外,1943年8月26日,庫爾特·雷納將軍被國家武裝部隊暗殺,他是死于波蘭抵抗運動手中級別最高的德國將軍。
不過相比打德國人,持右翼反猶立場的國家武裝部隊顯然對與左翼武裝和紅色遊擊隊作戰更感興趣。在1943年7月22日,在凱爾採地區發生了第一起國家武裝部隊襲擊左翼人民衛隊的事件,此後雙方互相殺來殺去,部分指揮官諸如休伯特·朱拉甚至不惜和蓋世太保合作來對付人民衛隊。當年8月9日發生在盧布林地區的博羅村事件中,有26名人民衛隊官兵被國家武裝部隊逮住後殺害,國家軍總指揮部也譴責了這次事件。
1944年5月,國家武裝部隊「扎波拉」小隊
發生於1944年的比亞克戰役則是雙方之間最大的一次衝突,一支700多人的國家武裝部隊襲擊了一支300多人的人民衛隊和蘇聯遊擊隊混合部隊。戰鬥中蘇波聯軍被擊潰,16人喪生,105人被俘。戰俘中有73人是蘇聯人,其中的68人被國家武裝部隊射殺,剩餘5人則被移交給蓋世太保。
國家武裝部隊在巔峰時期擁有7.5萬餘人,共劃分為17個軍區,一些歷史學家則估計有超過10萬餘人,1944年3月部分執行合併入國家軍的協議後,保持獨立活動的仍有6.5萬餘人。
華沙起義中的國家武裝部隊成員
1944年8月1日華沙起義爆發後,國家武裝部隊雖然在事前多次表示不支持舉行起義,但在戰事開始後也將其部署在華沙的所有部隊投入到起義中,兩個派系之間也暫時放下內鬥共同抗德。由於國家武裝部隊在華沙分散為多個獨立的單位,其中最大的一股是戰鬥在華沙老城區的「Koło」旅,在起義爆發前擁有200餘人但其中只有少數戰鬥員,大部分是戰地徒手員(負責工兵、運輸、消防和後勤等雜務)。據統計兩個派系有多達3500名戰士參與了華沙起義。
據一些人指控,國家武裝部隊在華沙起義中有殺害猶太人的行為。從集中營中逃生的戈爾茨坦目擊到,國家武裝部隊在街頭的一處路障在遭到德軍炮擊喪生兩人後,其他人大喊:「我們不需要與猶太人一起作戰!每個猶太人都必須被殺死!」一些從集中營解救出來的猶太人因此遭到了國家武裝部隊的即興審判和槍決。
1945年5月,盧布林地區的國家武裝部隊一部
華沙起義失敗後,國家武裝部隊代理總指揮S·納科尼茨尼科夫因試圖推動部隊併入波蘭人民軍,而被自己人處決。鑑於波蘭東部已被蘇聯紅軍佔領,國家武裝部隊總指揮部宣布自行解散,取而代之組建北、中、南三個分區指揮部,並要求所有部隊向西撤退至美英佔領區,這些要求都已經無法達到,最後只有1417人成功抵達了美英控制區。
1944年11月11日,面對蘇聯紅軍和波蘭人民軍的大量湧入,大部分國家武裝部隊的小部隊都紛紛解體,齊格蒙特·布羅涅夫斯基少校被任命為殘存部隊的總指揮。這支殘部被改編為聖十字旅,加入了各拒絕與人民軍合作的抵抗組織成立的所謂全國軍事聯盟,繼續負隅頑抗,聲稱要通過武裝遊擊鬥爭,將蘇聯勢力驅逐出波蘭。
接受歷史審判的國家武裝部隊原高層
不過,還是有部分原國家武裝部隊高層加入了新波蘭的民族團結臨時委員會政府,並於1945年7月借總指揮部之名發布了「停止遊擊鬥爭」的指示,對聖十字旅殘部的活動產生很大負面影響。在隨後四個月人民軍內務部發起的逮捕行動中,國家武裝部隊殘部被粉碎,少數單位活動到了1947年,少數官兵則活動到50年代中期。
1948年2月11日,波蘭當局對被俘的原國家武裝部隊高層進行了持續11天的審判,控告他們「德國合作、從事非法活動、為外國勢力開展情報工作、組織反動軍隊和從事針對波蘭人民的犯罪活動」。蘇東劇變後,相關判決於1992年9月30日被撤銷。
國家武裝部隊老兵和家屬的戰後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