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這些面龐!海拔5418米,駐防中印邊境的他們唱了一首歌…

2021-02-23 北京青年報
「在沒有界碑的國土上,我們就是行走的界碑!」這是新疆軍區河尾灘邊防連的官兵們常說的一句話。10月7日晚,@中國軍視網 發布了一段視頻,河尾灘邊防連的官兵們高歌《我的祖國》,令眾多網友淚目。

戳視頻↓↓↓

河尾灘邊防連地處喀喇崑崙山腹地,連隊因高、遠、險而聞名:海拔5418米,高寒、缺氧、低壓,強紫外線和宇宙射線照射,含氧量不足內地的40%;連隊距團部行車裡程418公裡,需翻越多個海拔5000米以上的冰雪達坂;終年冰封,四季飄雪,冬天氣溫達零下30多℃,風力高達8級……據中國之聲報導,這是全軍海拔最高的哨所,守衛著中印邊境的重要通道。

國慶、中秋雙節之際,邊防官兵齊聲高唱《我的祖國》。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邊關月下,

他們圍坐篝火,

5418米是投身邊防的見證。

眼神裡透著戍邊衛國的堅定。

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頭頂邊關月,

情系天下安。

越是在遙遠的邊關,

五星紅旗迎風招展,

視頻中還出現了三面英雄部隊的旗幟:

永豐戰鬥英雄連、

邱少雲生前所在連、

老英雄用軍禮向年輕的邊防官兵致敬!

廣東文豐:祖國有你,山河無恙 ; 你們有愛,我們有你,致敬子弟兵!!~魚~水:最有犧牲和奉獻精神的人,也是最可靠、最可愛、最可敬的人!何樹波: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致敬衛國戍邊英雄。ldy:邊關越遠,情懷越深!祖國有你,山河無恙!請記住這一張張戰士的面孔,是他們的付出,才有國土的安寧!致敬子弟兵!

致敬!

來源|央視軍事(ID:CCTV-7_Junshi)、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

相關焦點

  • 守衛在海拔最高的邊境派出所
    5373米,是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的海拔高度。它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北麓,與不丹接壤,是中國海拔最高的行政鄉。在浪卡子縣開往普瑪江塘的車上,浪卡子邊境管理大隊副大隊長索朗達傑向記者介紹起他最熟悉的這片土地,目光溫柔。車窗外,219國道的盤山路段蜿蜒起伏,隨著海拔向5000米攀升,植被逐漸稀少。  這位「85後」藏族漢子從警11年,4年都在普瑪江塘度過。他2016年來到普瑪江塘擔任所長,是2012年派出所成立起,任職時間最長的所長。
  • 中印衝突加劇,全面解析中印兩軍邊境地面作戰力量
    此外,印度陸軍還有2個炮兵師可用於支援邊境作戰行動。解放軍陸軍可直接用於中印邊境作戰行動的部隊相對較少,只有駐和田的1個機步師、駐林芝的2個山地步兵旅以及駐拉薩的1個機步旅距離邊境相對較近,其餘部隊距離較遠。文章稱,相對於印度陸軍來說,解放軍在中印邊境一線的兵力遠不足以進行應對。
  • 小女生歐陽娜娜一首歌打敗了婆婆蔡英文
    西部中印邊境也出現大變化。9月29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不承認印度非法設立的所謂「拉達克中央直轄區」,反對在邊境爭議地區開展以軍事爭控為目的的基礎設施建設」。如果說之前中國一直強調邊界穩定,尊重實控線現狀,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話,那麼現在達拉克就變成了爭議區」。這裡的形勢變了。以上兩條過後再講,今天就講講臺灣這位小妹妹歐陽娜娜。
  • 央視官洩中印邊境拉多拉山口衝突 印度報告證實
    中印邊境錫金段大體以喜馬拉雅山脈各分水嶺為邊界,山脈間的眾多山口是溝通中國西藏與印度錫金的交通要道與戰略要地,比如位於日喀則市亞東縣境內的乃堆拉山口就是中印邊境著名的邊境貿易重鎮,當然1967年中印也曾在此爆發大規模交火事件
  • 邊境衝突中誓死捍衛國土,請記住他們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守候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高原邊防官兵喜愛的一首歌因在邊境衝突中誓死捍衛國土,中央軍委為19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今天《解放軍報》刊發綜合性報導,證實中印在去年6月的邊境衝突中,中方有4名官兵犧牲,1名團長重傷。請問中方此時公布相關消息的考量是怎樣的?
  • 中印防長交鋒莫斯科,留給印度的時間已不多
    因為中印邊境海拔多在5000米左右,每年大雪封山長達7個月,也就是每年5月才解封,到10月份又要被封。 長期對峙下去對雙方都不利,所以洞朗危機在8月底結束。當時中國一軟一硬兩項措施,一個是我們的建軍90周年大閱兵,一個是金磚國家會議,印度就坡下驢了。 但是這一次對峙似乎沒有結束的意思。
  • 中印邊境對峙轉折或現,印度撐不下去了...
    2020年11月8日,《人民日報》官微在最新刊發的「中印兩軍發布聯合新聞稿」短訊中,頗具意味的對當前中印對峙前線的未來形勢走向,做了一個「預報」:為進一步推進其他問題解決,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雙方已同意近期舉行下一輪會談。「其他問題」指的是什麼?
  • 10月13日中印邊境軍情報告!大動作:印在邊境修橋,8座位於藏南地區
    印度在邊境地區開通44座橋梁, 滿足部隊運輸和後勤需求據報導稱,印度在12日正式開通了位於邊境地區的44座橋梁。印度防長辛格也通過視頻形式參加通車儀式,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講話中說印度與周邊兩個國家有幾千公裡的邊境線,目前緊張局勢依舊存在。
  • 印軍凍成「冰雕」,解放軍在吃火鍋,中印邊境這一幕怎麼似曾相識?
    這些物質準備雖然不是大多數軍迷所喜聞樂見的飛機、大炮、坦克等硬裝備,但其現實意義卻一點也不亞於槍炮。在2013年的時候,中印兩軍曾被曝出在前線某熱點地區進行了一場艱苦的比拼耐力的「帳篷對峙」,在那次對峙當中,雙方的士兵以帳篷為依託,在海拔約5000米的高原上,建造了前沿對峙陣地。
  • 中印 | 盤點中印邊境西段戰略要點(八) 翁姆壟山口、都木契列、昂藏
    本期內容將繼續盤點中印邊境西段上的各個戰略要點,了解印軍的前沿部署。備註:由於西段、中段邊境相連,都位於中印邊境的西部位置,且兩段邊境中方一側都歸屬南疆軍區管轄。本文為了更方便的敘述內容,將西段、中段邊境統稱為西段。前文回顧:中印 | 下一個可能發生衝突的地方在哪?
  • 中印邊境近期熱點-——班公湖
    整個湖群的藏語名為「錯木昂拉仁波」,意為長脖子天鵝(我覺得更像一條冬蟲夏草),東西長155公裡,南北最寬處約15公裡,湖面海拔高度4240米,平均水深22米,最大水深57米,每年有長達6個月的結冰期。印方據此認為實控線仍在62年印軍防線位置,因為此線以西我軍沒有哨所,也就沒有實控(這臉皮比牆還厚,他們的哨所離開40公裡也可以把這裡算實控,我們離開10公裡就不算實控)。中印巡邏區在手指4和手指8之間有重疊,但雙方巡邏分隊的領隊都會小心地避開對方,絕大部分時間都是你巡邏你的,我巡邏我的,大家心照不宣,和平相處。
  • 10月7日中印邊境軍情報告!「15分鐘擊退中國100公裡」
    拉胡爾(左一)我們都知道,這段時間中印邊境緊張持續,然而就在6號那天,拉胡爾竟用中印邊境問題炮轟莫迪是「懦夫總理」,並揚言如果國大黨執政,印度安全部隊會在15分鐘內將中國從邊境擊退100公裡。針對中印邊境對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已多次表示,根據中印雙方近期達成的共識,任何一方都不應在邊境地區採取任何導致局勢擴大化的行動,以避免影響雙方為緩和局勢所做的努力。
  • 印軍「扣留」中國迷路士兵——帶你走近中印邊境的軍事禁區
    達旺比海拔4370米的錯那縣城低2000多米,但是兩地有公路相連,棒拉山口在這條公路的中間,是中印實控區的分界處。據說,從棒拉山口可以向南俯瞰達旺。可惜,記者趕上大雪封路去不了這個山口,只好選擇到達旺西邊的勒布派出所。
  • 印軍這一動作暴露在中印邊境過冬的真實兵力
    文章稱,在海拔3600米以上、冬季溫度能降至零下50度的高原地區進行軍事部署,對於部隊後勤保障來說是一種巨大挑戰。目前印軍已經制定出詳細安排計劃,確保提前提供必要的物資補給,如防雪衣、掩體和食物,以滿足駐守士兵的需求。
  • 解放軍中印邊境演練 被指已裝備高海拔備戰武器
    中印邊境對峙持續,雙方在邊境動作頻頻。央視近日披露解放軍在中印邊境附近舉行的實彈演練。
  • 美國駐印大使離任演講露出「馬腳」,華盛頓果然插手中印邊境對峙
    據環球網1月6日報導,即將離任的美國駐印度大使肯尼思賈斯特此前一天參加了印度智庫組織的活動時,發表了一篇題為《美印夥伴關係裡的雄心與成就》的演講。他在演講中對中印邊境地區局勢妄加評論,並透露了美國插手中印邊境對峙的重要信息。
  • 中印邊境戰爭那些事及其他||王刃
    翻閱了不少西藏歷史與資料,對62年中印邊境戰爭有些了解,供大家參閱。中印兩個東方大國一直友好,就因英國殖民主義者作祟禍害,一條「麥克馬洪線」把中印兩國引入衝突。50年前,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印度完敗,尼赫魯氣死。印度人念念不忘,耿耿於懷,也屬正常。2、中印邊境衝突不是1次,是2次。62年一次,65年又來一次;只是62年大打,65年小打。
  • 泡在KTV裡的叔叔阿姨們,都在唱什麼?
    每周至少有一天,59歲的北京人張團榮會去豐臺區一家名為「歌友匯」的量販式KTV報到。周一到周五,上午11點不到,大堂就排起了隊。男顧客中流行單調的運動裝,女顧客喜燙方便麵式的小卷,佩戴五顏六色的絲巾。  這些人是撐起KTV非周末時段生意的主要力量,掐著下午場的時間點,一首接一首,不肯浪費一秒。
  • 致敬邊防軍當以歌詠之,今夜,我們重溫那些為邊防軍唱過的歌
    但曾幾何時,他們可是我們的文藝作品最熱衷於歌頌的「最可愛的人」,甚至有一個時期,流傳最廣的歌曲,都是為他們而唱的。 譬如我的人生中愛上的第一個內地歌手李谷一,就是以一首獻給邊防戰士的《邊疆的泉水清又純》而走進千家萬戶的。
  • 印度到底想在邊境上幹什麼?
    他們在什麼樣的挑戰下捍衛著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今天,庫叔就來講一講中印邊境戰場環境的真貌。 文 | 潘新毛 軍事科學院原作戰理論和條令研究部編輯 | 丁貴梓 瞭望智庫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