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諸葛兵
只做優質軍事內容,讓你獲得軍事知識,充實軍迷每一天,一萬期的長徵路。
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以前的建軍節存在感很低,仿佛只有教師節、兒童節、婦女節這些和一個社會人群有關係的節日才叫節日。許多人對建軍節的認識就是退伍老兵推杯換盞憶往昔,戰耕頻道例行公事發賀詞。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過去建軍節的許多活動都只在軍隊內部進行,外界也沒什麼感覺
但是近幾年,隨著國防教育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也開始關注起軍人這個特殊群體。
為什麼說他們是特殊群體呢?因為他們也有親朋好友、伴侶和子女,他們也是鮮活的生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與我們沒有什麼不同。
▲ 鋼鐵包裹的,是柔情
然而,每當有敵對勢力的威脅、自然災害的肆虐,衝在最前面的永遠是當兵的人(包含消防、武警等)。我們在想辦法遠離傷害,他們卻迎頭而上。
▲ 你可還記得在洪水中,用身體搭起堤壩的解放軍戰士?
我們習慣了風雨來襲時有人遮擋,時間久了就仿佛是理所應當。
可這世上本沒有什麼理所應當,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
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
▲ 颱風「天鴿」過後,子弟兵幫助澳門同胞恢復城市運作
你有沒有想過,人民軍隊已經在自己的崗位和職責上堅守了整整92年。
這支隊伍從誕生、發展到今天日趨成熟,經歷了波瀾壯闊,也飽嘗了韜光養晦,許多不為人知的歷史瞬間正在慢慢被我們遺忘。
特別是92年前,南昌起義的槍聲揭開了我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的序幕,更標誌著革命軍隊創建的開始。
我們常說,南昌起義打響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獨裁統治和白色恐怖的第一槍,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在整場起義事件中,真正的「第一槍」是由誰打響的呢?
▲ 電影《建軍大業》中,起義信號以三槍為記,由周恩來打響
在眾說紛紜的多個版本中,可信度較高、也比較被學界所接受的說法是時任國民革命軍第20軍(賀龍部)第11師副師長的歐百川,打響了作為起義信號的第一槍。
▲ 時任國民革命軍第20軍第11師副師長的歐百川
當然,有細心的朋友在深挖這個問題時,有可能會想到另一個問題:歐百川打響第一槍的時候使用的武器是什麼?
其實長久以來,關於這個問題也有多種說法,如土銃說、步槍說等等。
可小兵兵整理資料後認為,歐百川打響起義第一槍時所使用的武器,大概率為毛瑟M1896手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盒子炮。
▲ 朱德在南昌起義時使用的毛瑟手槍
得出這個結論並非簡單因為他副師長的身份(軍官配手槍是一般思維),而是要結合起義當天的具體情況、國民革命軍手上的武器配置和人員的武裝習慣來綜合考量。
當年,寧漢分裂後,中華民國陷入了南京、武漢、北洋三個政府分權對抗和軍閥割據的混亂局面中。
由於大量的外國武器裝備進入中國,所以當時國民革命軍手上的武器可謂五花八門。
▲ 北伐戰爭時期的國民革命軍
往往2萬人的起義軍中,僅手槍就有好幾種,從德國、西班牙購買的「自來得」(這是比盒子炮更為官方的暱稱)最為常見。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美國和歐洲國家的自動手槍、左輪手槍,包括柯爾特、白朗寧、史密斯·韋森、FN等品牌。
不過,這些各色型號的手槍並非軍隊配發的制式裝備,尤其是黨的領導人和高級軍官所佩戴的手槍,許多都是來自友人的贈送或紀念品,沒什麼制式可言。
▲ 說起送槍……咳咳
但大部分中下級軍官所使用的手槍卻比較制式化。
這並不是主觀上減輕後勤壓力,而是因為在當時購買槍枝的渠道有限,能夠生產槍械的兵工廠也各有各的路數,武器彈藥的供應本身就很成問題。
而且當時起義軍又沒有直屬兵工廠,武器彈藥得通過各種管道一批一批買,而一旦換了供貨商,槍枝的型號和子彈的規格都得跟著改。
▲ 漢陽兵工廠,產品線與北方的太原兵工廠有很大差別
更何況當時中國進口、仿製的手槍種類很多,越稀有的手槍就越難找子彈。
故而,這類手槍一般只作為政要和高級軍官的配飾品和防身武器而存在,實戰什麼的就算了。
而歐百川作為20軍11師副師長兼團長,以當時起義軍的規模和建制來看仍屬於一線軍官,所以無論出於實戰效能還是彈藥補給的問題,盒子炮都是最為優先的選擇。
▲ 直到抗戰爆發,毛瑟手槍依然是中國軍人的主力裝備之一
在歐百川版本的「第一槍」中,他於1927年7月31日晚間帶隊巡邏(副師長帶隊巡邏本身毫無邏輯可言,但起義前夕可作特殊考量)。
一點剛過不久,歐百川一行恰巧碰到從省政府後門開溜的政府衛隊,於是鳴槍警告,讓原定在凌晨2點發起攻擊的起義部隊,誤以為起義提前開始。
不過,如果真的是他帶隊巡邏,似乎不太可能由他這個軍官來背長槍,而且有長官在,普通士兵直接鳴槍似乎也不合常理。
所以按照可能性來推測,應該是歐百川拔出手槍鳴槍警示——而他所使用的槍械,就應該是在當時裝備量較大、彈藥供應較為順暢的毛瑟手槍。
▲ 1940年法國戰役期間武裝黨衛軍仍在使用毛瑟手槍
當然不只是手槍,當時最為主要的步槍也同樣存在「萬國牌」的現象。
畢竟起義軍本身就是多支部隊匯合整編而來,不同派系的軍隊所掌握的兵工廠和購槍渠道也不盡相同。
▲ 中國仿製的湯普森衝鋒鎗
比如黔系部隊出身的20軍,在起義前就有3個常備師的兵力(名義上為師,實際人數遠遠少於整編師),裝備上十分混雜。
該部隊直至南昌起義時仍裝備有不少老套筒,比手上有莫辛-納甘、仿製三八式的粵系、「英七七」(英國7.7毫米恩菲爾德步槍)的滇系部隊差很多,更沒辦法和率先發展起重工業的閻系、奉系相比較,可以說是各系軍隊中裝備最差的部隊之一。
▲ 俗稱「老套筒」的德國Gewehr 88式步槍
至於賀龍部所使用的步槍,則是清末期以德國Gewehr 88式步槍為標準仿製的老漢陽造。
這些槍枝生產年代較早,又經歷了第一次北伐戰爭的洗禮,許多槍連膛線都磨平了,南昌起義時已不堪再用。
1904年,漢陽兵工廠改良的新漢陽造也被大量生產出來,不僅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還服役到了韓戰時期,在當時的起義軍裝備序列中也屬於主力武器。
▲ 留存至今的德國原產Gewehr 88式步槍
但起義軍也並非真的是「兩把大刀幹革命」,多少還是有點硬貨的。
有史料認為,當時的起義軍裝備了捷克生產的VZ.24式步槍。
該槍製作工藝十分精良,公差小、精度高,其性能與後來的Kar 98K型步槍不相上下,算是起義軍手上少數能與國際一流步槍比肩的先進武器。
但這種武器的數量非常少,在戰鬥中所起的作用也十分有限,所以說整體裝備水平的落後不是少量的先進步槍就能彌補的。
▲ 這是一支捷克原產的VZ.24/33型步槍,做工十分精良,拉機柄也做了改良
如今,在八一起義紀念館內就陳列著VZ.24式步槍(當時稱「捷克造七九毛瑟馬槍」),但館方也向參觀的軍迷透露出一個無奈的事實,那就是這些作為展品的VZ.24實際上是1937年生產,1979年才從民兵倉庫中調撥出來。
此外,因為年代久遠,當初參加過南昌起義的同型號步槍已經無法找到,只好用此替代。
▲ 八一起義紀念館內陳列的VZ.24式步槍,實為1937年所產
至於自動武器和重火力就更差了,只有馬克沁和「花機關」(MP18衝鋒鎗)等為數不多的自動武器,此外還有寥寥幾門炮。
正因如此,在接下來的秋收起義等一系列戰事中,起義軍的裝備劣勢越發明顯。
如果以嚴謹的軍事眼光去評價當時的起義軍,似乎很難說得上是一支裝備齊整、建制規範的部隊,但這也正好反映了當時革命環境的艱難和時局的緊迫。
想想當年還要靠地下渠道購買軍械搞革命,真是太不容易了。這支軍隊就誕生在風暴之眼中,但更大的困難還在後面。
起義時條件艱苦,到了長徵時期則更為艱苦,許多戰士手上只有3發子彈。缺槍少彈讓當時的紅軍不得不自製武器,甚至用冷兵器作戰。
▲ 紅軍自製的土手槍
雖然現在我們經常調侃「運輸大隊長」、「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聽起來好像輕鬆寫意,殊不知人民軍隊在成立的前二十幾年,都是在這種後勤嚴重不穩定的狀態中堅持過來的。
另外,那個時期的武器裝備除了少,就剩下亂了。
到抗戰時,國共兩軍的「萬國牌」狀態達到頂峰,德械、美械、日械、蘇械、英械、魚龍混雜,唯獨我們自己生產的裝備抬不上門面,你可曾聽過「國械師」?
但是沒辦法,那時候我們工業落後,好東西造不出來,只好去買、換、繳獲、仿製。
可即便如此,仗還是要打。
▲ 裝備是別人的,軍人的生命卻是我們自己的!
直到韓戰時期,解放軍的裝備序列中仍有大量洋貨,我們還在使用蘇聯的PPS-43衝鋒鎗、T-34坦克等二戰主戰裝備,對抗裝備先進、物資供應充足的聯合國軍。
回望上世紀大大小小的歷次戰爭,只有對印和對越兩次自衛反擊戰是中國軍人使用中國武器打下來的。
現如今,我們已經擁有了完善的軍工體系,武器裝備從研發到生產都自成一派。五代機、神盾艦、核潛艇、洲際飛彈、航空母艦等大國重器,我們都有了,而且還在不斷發展和進步。
可想當年打響起義信號的槍枝都是舶來品。
現在我們的輕武器系統門類齊全,還自行設計了中國標準的5.8毫米彈藥及槍族——造個手槍算什麼?狙擊炮我們都能造,八百米炸飛各種鬼子狗頭。
▲ 「我聽說你想當機槍手?」
當然,中國特色的軍工體系,除了在常規力量的一些領域上,對西方列強緊追不捨甚至實現技術反超之外,還在長期的圍堵與封鎖中自力更生搞出核武器,並建立起海陸空三位一體的戰略核打擊能力,擺脫了西方世界的核訛詐。
▲ 閱艦式上亮相的某型戰略攻擊核潛艇
兔子火力不足恐懼症怎麼來的?
就是因為我們太清楚裝備不行拿命去頂的痛楚。
可現在,我們的戰士再也不用擔心武器裝備和糧秣補給的問題了。
▲ 來來來,我們都瞄準一個目標啊,1發炸不死再來10發
另外,我們人民軍隊的後勤保障,也已經完成了從溫飽型到營養型的轉變——讓戰士們吃飽穿暖是最基本的保障工作。餓著肚子苦戰?不存在的。
▲ 3塊五仁換1塊鳳梨怎麼樣?
而人民軍隊從缺槍少彈到裝備精良,僅僅用了92個年頭。
如果說,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那麼南昌起義就是啟航的汽笛,一聲槍響宣誓了人民軍隊的誕生,也定格了這段偉大歷史長河的起始。
當然,當我們屹立在世界強國軍隊之列時,也不該忘記那些曾經為了國家存亡而浴血奮戰的老兵們,雖然他們正逐漸凋零……
真實的美國是怎麼樣的?別被西方騙了!一個中國留學生,講述了他的美國夢是如何破滅的,原來,美國真的不是天堂。那麼,真實的美國到底是怎樣,真的是電視上演的那樣嗎?關注鐵血軍事,回復「美國」,看西方不會告訴你的美國真相。鐵血軍事,不打官腔,態度鮮明,客觀理性。· 法國不信邪,賣給中國兩門艦炮,瞅過一眼後又「懷孕」了
· 孫楊被攻擊,現實給了我們重重一拳,中國必須奪回世界話語權
· 假如本國人口和中國一樣多怎麼辦?美國網友:殺掉!| 老外看中國
· 圖說海外:蘇聯時代最偉大的一次敬禮
· 軍事搞笑合集:在這樣的國家裡,恐怖分子還有活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