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堪察加—1945年蘇聯獵潛艇遭「不明飛機」襲擊事件

2021-02-13 近衛T34

根據Станислав Сахончик的研究整理

1945年8月6日,在蘇聯對日開戰的前兩天,蘇聯邊防軍的巡邏艇突遭「不明飛機」襲擊,8人死亡,3人失蹤。長期以來,事件的真相被淹沒在歷史的汪洋中,而隨著近些年的資料發掘,「1945年堪察加事件」也迎來了水落石出的一天……

首先,我們需要對1941年以來半島附近海運緊張的局勢進行簡要回顧。日本船隻和飛機對蘇聯不斷進行挑釁,炮擊、擊沉、扣留商船。日本軍艦在鄂霍次克海及其沿海地區表現惡劣,偷渡的日本船隻在其掩護下運輸偵察小隊闖入蘇聯領海並登陸。

蘇軍很難與日軍抗衡,太平洋艦隊在這些地區沒有部署大型戰艦,邊防軍和巡邏艇無法擔起同日本軍艦對抗的大任,更糟的是,被嚴令遵守的臭名昭著的中立也對蘇軍的行動產生了阻礙。這種情況直到1945年才發生了改變—根據租借法案,蘇軍獲得了戰艦和快艇。

這種情況使得在堪察加半島海域活動的艦艇日子格外艱難。除此以外,艦隊技術支持方面也存在問題。由於所有資源主要都集中在前線,邊防部隊只能吃「殘羹剩菜」。但是沒有人發牢騷,因為蘇軍官兵都認識到國家和整個世界的命運都牽繫在西方進行的戰爭。在難以置信的困難條件下,邊防軍的水兵以其高度的職業精神成功地執行了捍衛國家邊境的任務。艦艇上的船員是由戰前應徵入伍的紅海軍戰士組成,其中一些人已經服役了11年。

以下只是當地蘇聯邊防軍執行任務時的眾多片段之一。

1942年夏天,一艘邊防巡邏艇押送一艘扣留的日本縱帆船駛往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停泊在茹帕諾瓦河入海口補充淡水。當邊防巡邏艇決定返回海洋時,卻發現河流入海口遭到兩艘日本驅逐艦的封鎖。在這種情況下,艇長只得返回之前河中的錨地,而日本驅逐艦因為吃水問題無法在河流中通行。一連數小時,這些日本驅逐艦就待在朱帕諾夫河的入海口附近。直到日本人離開後,蘇軍小艇才得以離開河流—畢竟只有45毫米炮和重機槍的MO-4型獵潛艇對驅逐艦毫無勝算。

蘇軍МО-4小型獵潛艇,木製船體,在戰前和戰時大量建造,活躍在蘇德戰場上,但並不是大型艦艇的對手。

隨著戰火向北太平洋蔓延,美國也變得更加活躍。美國人奪回了阿留申群島,並設置了機場和海軍基地。美軍以阿留申群島為基地對日本的海上交通線進行了積極的打擊,並對千島群島的日軍和防禦工事進行了猛烈的轟炸。

在美軍的對日攻擊中,運輸租借法案物資的蘇聯商船也遭了殃。

例如,1942年6月7日,在阿留申群島阿馬克納克島荷蘭港附近的太平洋海域上,「尤爾瑪」號貨船因遭到一個美軍飛機編隊的機槍掃射而受損(子彈打穿了船隻側面,一個油箱起火併蔓延至甲板), 13名船員受傷;

—貨船「敖德薩」號—1943年10月3日,在從阿庫坦駛往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航程中,在距離目的地300英裡處的太平洋海域被美國潛艇(極有可能是S-46)發射的魚雷擊中損壞(魚雷在5號貨艙炸出了一個洞);

—油輪「安巴河」號—1944年10月14日6:45,在千島第一海峽,遭到一架美國飛機攻擊而損壞(一發航彈擊中貨船側面水線以下部分並炸開了一個洞,海水開始湧入船體,船隻側傾,船上有彈孔),2名船員受傷。

緊張的局勢經常引發船舶和飛機在敵我不辨的情況下互相開火的事件。

此外,很明顯,美國海軍和飛行員奉行「全力以赴」、「先下手為強」的原則。二戰中蘇聯與美國之間存在同盟關係,所以美國人忘乎所以、自由自在地使用戰區的領空,經常飛越太平洋艦隊的船隻和軍事基地。說到這一點,我們應當考慮到美國飛行員很可能並沒有考慮到政治上的分歧,而把前線兄弟情誼當成至高無上的。

但是,美國的政治和軍隊領導層卻已經需要為衝突尋找藉口,並且他們也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因此,從1945年5月至9月,蘇軍記錄下了27次此類事件,涉及86架各種類型飛機(主要是B-24「解放者」和B-25「米切爾」)。(回顧一下,1943年,戰損的美國飛機第一次降落在堪察加半島)。

1945年5月20日,堪察加半島,太平洋艦隊的高射炮向美軍的2架B-24「解放者」轟炸機開火。1945年7月11日,在同一地區發生了類似事件,這次則是P-38「閃電」,在這2次事件中,防空火力並非旨在擊落美軍飛機,因此美軍沒有遭受損失。

就這樣,蘇聯邊防軍在緊挨著千島群島的勘察加半島上渡過緊張局勢下的每一天,終於,1945年8月6日,令邊防軍付出血的代價的「1945年勘察加事件」發生了。

報紙《俄羅斯東北邊境》2010年2月9日第5版是這樣描述這場戰鬥的:

「第22巡邏艇大隊下轄的邊防巡邏船PK-7和PK-10號獵潛艇(隸屬於濱海邊疆區榮獲列寧勳章的第60(堪察加)海防支隊)正準備從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出發前往烏斯季博利舍列茨克……1945年8月6日清晨,編隊指揮官海軍少校尼基福·伊格納季耶維奇·博伊科登上PK-10。聽完匯報後,他向艇員下令起錨。

編隊要途經堪察加半島的南端,緊挨著仍然屬於日本人的佔守島的洛帕特卡角。日本水面艦艇和潛艇在這裡活動,飛機在空中巡邏。雖然在1945年的夏天,日本人將整個艦隊和絕大部分航空部隊從北千島群島轉移到美日激烈交戰的南部。然而,邊防巡邏艇遭到炮擊和空襲的風險並沒有完全消失。

航行期間,領航船的無線電操作員海軍大士切布寧收到了從洛帕特卡角發來的電報。艦隊派駐在此地的第1116防空炮臺報告說,有兩架飛機向北飛越了炮陣地。防空炮手沒有向它們開火。觀察員將飛機歸類為美國飛機,因此是盟友。

12分鐘後,獵潛艇發現了飛機。雙方在加夫留什金島礁海域碰面。首先是雙引擎中型轟炸機,隨後是四引擎重型轟炸機。這兩架飛機漆成深綠色,沒有識別標誌。艇上響起了戰鬥警報,與日本人打交道的經驗促使蘇軍在與鄰居碰面時要為大麻煩做好準備。所以,在那個八月的早晨,雙方註定不可能和平地分道揚鑣。

加夫留什金島礁(Остров Гаврюшкин камень),風景秀麗,附近海域卻是「1945年堪察加事件」發生地。

第一架中型轟炸機在大約一百米的高度上進入攻擊路線。直到最後一刻,進入戰鬥崗位的邊防軍都寄希望於飛行能飛過去,因此他們並沒有急於開火。

飛機首先開火。子彈和炮彈在領航的PK-10號艇的左側揚起了水花。搭乘PK-10的海軍少校博伊科當場身亡。

「我軍用所有武器向轟炸機開火。轟炸機進行了六次俯衝,」堪察加邊防支隊支隊長Ф.С. 特魯申上校在第二天給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濱海邊疆區部隊指揮官П.И.熱爾雅諾夫將軍的報告中寫道。

……重型轟炸機跟著第一架飛機,也進入攻擊路線。獵潛艇猛烈的火力使得飛機導航員無法準確瞄準。三枚炸彈都沒有擊中獵潛艇,第四枚落到距離PC-10幾米處的海面上,小艇頓時被掀起的巨浪和彈片雨所覆蓋。轟炸機的機槍和機炮猛烈地開火。在戰鬥的第一分鐘,艇身包括水線下部分就都布滿了彈孔,小艇失去了速度,電臺也被彈片和子彈打壞。在PC-7的甲板下發生了火災。獵潛艇被輪機班長海軍高級準尉佐洛託夫所拯救。他下到熾熱的船艙,關閉了艙門和甲板艙蓋,被隔絕空氣的火於是熄滅了。紅海軍戰士杜布羅夫尼和水手長海軍高級準尉切布寧堵上了水線下漏水的彈孔。

在PC-10上,駕駛艙起火,海軍中士克利門科和紅海軍戰士戈洛杜什金撲滅了火焰。在船上,一塊彈片打斷了掛著邊防海軍旗幟的斜桁。紅海軍戰士貝索諾夫冒著生命危險,在船尾旗杆上升起了三角旗。與此同時,水淹沒了前輪機艙。獵潛艇依靠著奇蹟,船員的技巧和勇氣倖存下來。戰鬥持續了27分鐘,於9:59結束。

「PK-7上4人重傷,包括艇長奧夫揚尼科夫·瓦西裡·費多羅維奇在內7人輕傷。PK-10 上7人死亡,包括艇長上尉С.В.莫雷洛夫採夫在內的2人重傷,一人受輕傷。

艇員稱,在最後一次攻擊期間,有一架飛機被擊中,冒著濃煙墜入半島因坎紐什角海域。」Ф.С. 特魯申上校給海參崴的報告到此為止。

PK-7的尾炮炮長海軍中士馬卡羅夫和上等水兵(1940-1946,相當於海軍下士)赫梅利夫斯基開火擊中了雙引擎飛機。第二天,邊防軍航空團的飛行員試圖從空中搜尋墜毀的飛機。但搜索徒勞無功。」……

船隻修復了損傷並返回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在襲擊中死亡和因傷死亡的水兵被埋葬在邊防軍的營地中。」

時至今日,樸素的紀念碑默默地矗立著,由當代邊防軍海岸警衛隊悉心地照料著。在紀念碑的右側是一幅鑲嵌的馬賽克畫-三個悲傷的戰友,在左邊則是一個混凝土板,上面是刻有文字的青銅板:

「1945年8月6日在保護國家邊境的戰鬥中犧牲的邊防軍水兵:

博伊科·尼基福·伊格納季耶維奇        海軍少校   1915年

加夫裡金·謝爾蓋·費多羅維奇          海軍中士   1919年

安德裡亞諾夫·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  海軍中士   1918年

吉洪諾夫·彼得·雅科夫列維奇          海軍中士   1917年

克拉舍寧尼科夫·瓦西裡·伊萬諾維奇    紅海軍戰士 1919年

安德烈·西米列夫·伊萬諾維奇          紅海軍戰士 1922年

杜布羅夫·阿列克謝·彼得羅維奇        紅海軍戰士 1921年

卡利亞金·瓦西裡·伊萬諾維奇          紅海軍戰士 1924年。」    

此外,還有三人失蹤,顯然是在戰鬥中陣亡落水。

兩天後,蘇聯對日本宣戰,大規模的作戰行動開始了……

21-K型45毫米高射炮,手動單發裝填,單發射擊,作為防空武器,效率低下。

是誰襲擊了蘇軍邊防軍這個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卻一直成謎。這不難解釋,兩天後,蘇聯對日宣戰,通過激烈、血腥的軍事行動奪取了日軍控制的千島群島和南薩哈林島,蘇聯邊防軍也積極參加了登陸行動,並遭受了一些損失。在大背景的襯託下,這次事件儼然變成了一次微不足道的小事件。

然而,對於二戰歷史愛好者來說,來自何方的「無標識」飛機攻擊了蘇軍獵潛艇依然值得一究。對這一事件的材料進行詳細覆核後就會發現事情並沒有如此簡單。

包括堪察加半島本地媒體在內的眾多媒體,都刊發消息宣稱兩艘船被未知飛機攻擊。一些參與過戰鬥的水兵則認為他們被日本的作戰飛機攻擊了半個小時。不過他們屬於船內的輪機班組,所以他們的觀點也存疑。

根據其他文獻,這艘船是遭到兩架B-25「米切爾」轟炸機的轟炸。這種中型轟炸機最為頻繁地參與對北千島群島的攻擊,但這又產生一個問題,四引擎飛機又是從何而來?而美國海軍航空兵的PV-1「文圖拉」雙引擎飛機和陸軍航空兵的四引擎重型轟炸機B-24「解放者」也參加了對千島群島的轟炸,蘇軍遇到的飛機未必是B-25「米切爾」轟炸機。

B-25「米切爾「轟炸機,參與了包括杜立特轟炸東京在內的一系列軍事行動,是二戰時期的明星轟炸機。

千島群島上的日本航空力量主要以佔守島的12架魚雷轟炸機和幌筵島上的18架戰鬥機為主。其餘可用的作戰飛機都早已被調去參加激烈的衝繩島戰役。此外,這些有限的飛機疲於應對美國飛機的攻擊,幾乎沒有餘力在蘇聯領海中搜尋、攻擊船隻,在此地活動的日軍對當地海陸情況了如指掌,也了解蘇聯船隻的型號,更何況此時日本還沒有與蘇聯開戰。因此,日軍飛機的說法缺乏足夠的說服力。

飛機沒有標識的說法也很難令人信服。在戰爭中,這些標識根本不會消失,因為交戰各方的所有飛機都帶有可以從地面上清楚區分的本國空軍識別標誌—數字、字母和數字代碼,以免遭到友軍誤擊。

假設這些飛機來自美軍,它們轟炸了佔守島和幌筵島上的防禦工事以及船隻,並因為從空中確定獵潛艇的歸屬比較有難度而誤擊蘇軍船隻。但是他們當時認為沒有必要談論這一點-因為美蘇是盟友。此外,在歐洲,美軍誤擊西方盟軍和蘇聯軍隊的事件已經多次發生,甚至柏林戰役時,還有美軍飛機攻擊帶有專為西方盟軍準備的識別標誌的蘇軍坦克部隊並遭到了蘇軍還擊。

儘管眾說紛紜,但事件還是迎來了水落石出的一天。答案來自蘇聯/俄羅斯之外。

在美國埃爾門多夫空軍基地的史學家發給俄羅斯史學家К.Б.斯特列比茨基的消息中,提供了8月5日四架美國海軍PB4Y-2「私掠船」巡邏機飛往北千島群島的飛行報告的副本。阿留申和堪察加存在21小時的時差,因此飛行日期是堪察加的「昨天」。前兩架飛機(飛行呼號Able,機尾編號為86V和92V)由莫耶(Moyer)中尉和霍夫海默(Hofheymer)中尉駕駛,於阿留申時間上午8點(堪察加時間8月6日凌晨5點)從謝米亞島的基地起飛。大約在12點鐘(阿留申時間)開始在堪察加半島沿海地區下降高度。

火力兇猛的PB4Y-2「私掠船」巡邏機。

兩名中尉都剛剛完成這種新型飛機的訓練,從未在該地區飛行。此外,這是他們新組建的VPB-120中隊的首次作戰任務—在千島群島執行轟炸任務。就在5天前,他們才全部從華盛頓州威德比島的訓練基地飛到謝米亞島 。

儘管一名飛行員有2500小時的飛行經驗,而另一名飛行員則有3100小時的飛行經驗,但似乎那天早上他們偏航了,並且比計劃的向北50公裡—至少,這是在飛行後的報告中寫的。

(在烏塔舒德島地區,蘇聯邊防部隊發現了它們,認為是B-24「解放者」轟炸機,並向上級報告了美軍侵犯蘇聯領空)。

大約12:20(堪察加時間9:20),由莫耶中尉操作的第一架飛機在堪察加海岸附近的加夫留什金島礁附近發現了2艘船,並(以為是在幌筵島東岸周圍)立即發起了攻擊。霍夫邁爾中尉的飛機很快就加入到他的行列中,但是,在第二次俯衝中,射手看到了蘇聯旗幟,於是指揮官叫停了進攻,然後飛走並繼續執行在佔守島和幌筵島周圍遊弋的任務。

美軍飛機共計向蘇軍獵潛艇編隊俯衝了7次,並向蘇軍獵潛艇傾瀉了約5000發12.7毫米機槍子彈。儘管遭到了還擊,但它們並沒有中彈。由於美國飛機上的攝像槍在開火時會自動拍攝,因此在返航後美軍立即確認了誤擊的事實。目前尚不清楚美軍調查的開展是受到了蘇聯方面的壓力,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高級官員參與了調查。在調查過程中查明,莫耶中尉不僅不知道自己的確切位置,而且還嚴重違反了船隻識別的規程—按照規程他必須在開火攻擊之前飛越目標進行確認。

因此,由於偏航和違反規程,發生了一場不該發生的戰鬥,一些蘇軍官兵因此喪生。在西方軍隊中,這種事件被稱為「友軍誤傷」。

關於蘇軍報告中提到的擊落的飛機,目前尚不清楚究竟是哪種飛機被擊落,以及是否真的發生了這件事。畢竟,在該方向上沒有發現被擊落的雙引擎飛機。那天也沒有其他美軍飛機被擊落。可能是美軍飛機在離開時開了加力,留下了一道煙跡,這也許是蘇聯邊防軍誤認為飛機遭到重創墜毀的原因。

不過,在60年代堪察加半島穆特諾夫火山附近,地質學家確實發現了一架美國PV-1「文圖拉」轟炸機(б/н 31)的墜毀地點,這架轟炸機在對佔守島的轟炸中負傷後在飛往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途中墜毀。不過這架飛機是1944年3月23日失蹤的懷特曼中尉的飛機。

洛克希德PV-1「文圖拉」轟炸機。

最後,讓我們對比下事件中的主角。PB4Y-2「私掠船」是基於B-24「解放者」轟炸機的海軍巡邏機,機組成員11人,火力強大,擁有6個炮塔共計12挺白朗寧M2重機槍,最大載彈量高達5800千克,主要作戰對象是軍艦和潛艇,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對手。順便一提,1952年11月22日,中國空軍在東海空域擊落過一架PB4Y-2。

MO-4型獵潛艇是蘇軍在二戰中廣泛運用的一種小型艦艇,主要用於執行巡邏、反潛和護航任務,滿載排水量56噸,長度26.9米,最大航速27節,船員16人,裝備2門21-K型45毫米高射炮和2挺DshK 12.7毫米機槍。在與高速空中目標的戰鬥中,手動單發裝填、單發射擊的21-K型45毫米半自動高射炮顯得毫無用處,而2挺DShK重機槍也不足以對四引擎飛機產生足夠的威脅。因此,蘇軍獵潛艇在面對美軍巡邏機的空襲時,處在極其不利的位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海上戰爭中,此類航空兵與小型船隻的戰鬥幾乎都是以航空部隊的勝利而告終,盟軍的作戰飛機可以製造出真正的彈幕,無情地將甲板上的所有生命席捲而去。所以,在這場短暫的戰鬥中,蘇聯邊防軍水兵表現出的勇氣無可非議。

撥開迷霧,真相浮出水面,「1945年堪察加事件」的罪魁禍首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但是,儘管發生了極為不愉快的事件,美蘇之間的邊境衝突並沒有停止。僅從日本投降至1950年底,美國人絲毫沒有收斂,至少發生了46起違規事件,涉及63架飛機。其中,僅1950年6月27日到1950年7月16日,蘇聯方面就記錄了15起違規事件。而經年累月的衝突終將帶來流血,1950年4月8日,一架美軍PBY4-2在拉脫維亞利耶帕亞附近被蘇軍LA-11擊落,機組全部喪生,但是,這卻並沒有讓衝突戛然而止,反而隨著冷戰的升溫,雙方的衝突愈演愈烈……

相關焦點

  • 對越自衛還擊戰中的獵潛艇艇長
    戰役展開 再赴西沙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全國下達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通知,也向南海艦隊參戰部隊下達了命令。我們獵潛艇73大隊接到參戰命令,立即召回外出休假探親人員,抓緊備戰備航。2月15日,我們667艇與664、665、666艇(均是037型獵潛艇)即按中央軍委的戰役展開命令,組成第一波進駐西沙的艦艇部隊,開赴西沙。
  • 對越自衛還擊戰中的我海軍獵潛艇
    ◎667艇全員合影  戰役展開再赴西沙   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全國下達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通知,也向南海艦隊參戰部隊下達了命令。我們獵潛艇73大隊接到參戰命令,立即召回外出休假探親人員,抓緊備戰備航。
  • 比UFO更神秘的USO,揭秘貝加爾湖不明生物事件
    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些世界上最著名的USO目擊事件,以及蘇聯海軍遭遇到的不明生物事件。最早的USO目擊報告可以追溯到1492年。哥倫布船隊經過美洲巴哈馬群島的時候,而且這個現象還是由哥倫布本人看到,並且被哥倫布記錄到了航海日記中。這樣我們才有機會知道這一目擊事件。哥倫布的航海日記是由拉丁文縮寫,分為不同的版本,但是大致都記錄了這一內容。
  • 二戰蘇聯的這艘潛艇創造了最恐怖的潛艇記錄:單次擊殺人數最多
    拿德軍來說吧,在大西洋上,德國潛艇在初期經過短暫的單艇遊獵戰術之後,迅速轉為「狼群」戰術,在廣袤的海域內,數艘到十幾艘潛艇統一行動,攻擊英美運輸船隊,能最大發揮出潛艇的實力。而在波羅的海這種打法根本施展不開。就連單艇襲擊,由於種種不利條件,蘇聯潛艇的戰果也很不突出。二戰開戰以來,蘇德雙方海軍就象是在狹窄的擂臺上進行摔交比賽一樣,遠洋艦艇和潛艇都憋在一起,沒法展開來大打。
  • 蘇聯海軍秘密文件揭露「不明潛水物」
    不過專家卻指出:外星人很可能從海底乘不明潛水物(USO,Unidentified Submersible Object)入侵地球。(關注濟世之道)外星現象研究專家Paul Stonehill及Philip Mantle聯手出版《Russias USO Secrets》一書,披露過去幾十年內,被記錄在前蘇聯與俄國海軍秘密文件中、海洋下所發生的離奇事件及外星生物,將海底的奇異事件揭露在世人眼前。
  • 《戰艦》紅色「海狼」:二戰蘇聯潛艇頭號王牌亞歷山大·馬連尼斯高與「威廉·古斯特洛夫」號郵輪事件
    二戰期間,蘇聯是一個陸上力量無比龐大的國家,但海軍力量孱弱,在戰爭的大部分時間裡,波羅的海艦隊基本上都是被壓制在波羅的海最東面的芬蘭灣內,作為有限。直至戰爭末期,隨著德軍的敗退,波羅的海艦隊的活動範圍才得以增大。
  • 奪門之戰:1945年蘇軍閃擊南千島群島
    奪門之戰:1945年蘇軍閃擊南千島群島羅山愛長期以來,孤懸遠東的北方四島被歷代蘇聯和俄羅斯領導人視為民族的驕傲日本在那裡立足後,不僅封閉了俄國及蘇聯艦隊通往太平洋的自由出口,而且封閉了通往堪察加和楚科奇半島各港口的海上通道,變成了進攻蘇聯濱海地區和遠東的基地,特別是1941年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美國珍珠港,就從擇捉島東南岸的單冠灣出發。因此,遠東蘇軍總司令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後來形象地將千島群島戰役稱為「奪門之戰」。
  • 前蘇聯是如何佔領日本北方四島的?
    千島群島戰役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發起遠東戰役。千島群島戰役是遠東戰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45年8月18日,蘇軍開始攻擊千島群島。日本在該群島駐軍多達8萬,並修建有9座機場(可容納600架飛機),其中6座都在群島最北端防禦最為堅固的佔守、幌筵兩島上;這兩島還建有兩個設施完善的海軍基地——片崗和柏原。但由於此時日本的海空力量已消耗殆盡,部署在千島方向的海空軍僅配備數艘小艇和8架飛機。  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距堪察加半島最近的島嶼——佔守島。
  •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直接原因並非原子彈,而是這個歷史事件!
    也就是說:有時候我們所了解的歷史事件並非真正的歷史事實,可能只是關係人想讓你看到的表面事實,而真正的歷史事實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和推敲,方能重現於歷史濃霧之中。1945年的「日本廣島、長崎原子彈事件」無疑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最重要的歷史性事件之一,而原子彈是否是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最直接原因,也是近代歷史學家們經常談論的話題之一。
  • 歷史上的今天 蘇聯對日宣戰(1945 0808)
    在1945年8月6日,美國投下一顆原子彈作為送給日本的「小小意思」。
  • 燃燒的太平洋(十九): 雷伊泰灣之後——1944年末至1945年初海上拉鋸戰
    1945年1月上半月,隨著美軍登陸艦隊接近呂宋島林加延灣(Lingayen Gulf),日軍在菲律賓的神風特攻迎來了最後的瘋狂。1月2日,一架日軍九九艦爆首先撞中一艘油輪,拉開了對美軍登陸艦隊的序幕。日軍經常使用這五艘護航航母運輸飛機,而衝鷹號正是在1943年12月向特魯克運送完飛機後隨著另外幾艘軍艦返回日本。12月4日凌晨00:10,美軍旗魚號潛艇(USS Sailfish)發現了日軍艦隊,並且以1枚魚雷擊中衝鷹號,後者卻仍能繼續航行。不可思議的是,日軍卻沒有能力壓制就離日本不遠的旗魚號潛艇,因此旗魚號於5:55再次發難,以2枚魚雷命中衝鷹號、使其失去動力癱在了水中。
  • 蘇聯為何要擊落韓國波音747客機?原來美國才是幕後真正導演
    時任遠東軍區司令的伊萬·特列季亞克大將(後任蘇聯防空軍總司令)揭開了其中的秘密,他說: 「我已這麼大的年紀,沒什麼可害怕的了。我想,現在是說出真相的時候了。第一,早在波音飛機進入我國領空那一刻起,我們就獲悉,機組成員在同北約情報部門通話。我們有很多次機會可以擊落它,但沒有那樣做,因為如果飛機在堪察加半島上空爆炸,可能會引爆潛艇或其他設施上的核彈,這將產生極其嚴重的後果。
  • 歷史|被遺忘的鐵列克提事件:1969年蘇聯入侵新疆
    事件背景:鐵列克提事件是蘇聯繼珍寶島事件後挑起的又一起侵犯中國領土主權的惡性事件。1969年8月13日,蘇聯在中蘇邊界西段、中國新疆裕民縣的鐵列克提爭議地區採取報復行為,出動直升飛機、坦克、裝甲車對中方一支23人且只攜帶輕武器的邊防巡邏隊發動突然襲擊,造成中方邊防隊21人當場陣亡、2人受重傷。之後,雙方都在爭議地區周圍集結了大量軍隊,蘇聯甚至威脅要襲擊中國核設施。
  • 日本海軍未宣戰就擊沉蘇聯潛艇,為何戰鬥民族選擇沉默?
    然而,在這個旗幟鮮明的對陣中卻透著一絲詭異,作為同盟國主要成員的蘇聯與軸心國主要成員日本卻彼此中立,在遠東地區保持和平,這種狀態一直維持到1945年8月初蘇聯對日宣戰。其實這種異樣的和平背後是蘇日兩國基於戰略態勢選擇的妥協。自從中日甲午戰爭中俄國牽頭幹涉還遼開始,日本和俄國就結下梁子,經過日俄戰爭和日本出兵西伯利亞,宿怨更深,日本陸軍將蘇聯視為主要假想敵。
  • 克裡姆林宮最高機密文件:俄羅斯潛艇與「大洋深處的外國人」進行秘密戰鬥
    根據英國文件和退伍軍人的說法,英國調查員菲利普·曼特勒(Philip Mantle)撰寫的一本名為《俄羅斯的USO秘密》的新書說,蘇聯潛艇正在用奇怪的水下航行器玩貓和老鼠的遊戲。USO(水下潛水物體)是海洋的UFO前核潛艇指揮官尤裡·別科託夫形容2009年百慕達三角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件:「我們一再觀察到,這些儀器以無法想像的速度探測到了大約230節(每小時400公裡)的物質運動
  • 剛果(金)國家動物園頻遭盜獵襲擊 33頭大象遇害
    剛果(金)國家動物園頻遭盜獵襲擊 33頭大象遇害 2014-05-16 10:53:07來源:國際在線作者:責任編輯:郭炘蔚 剛果(金)執法人員在查看一頭被盜獵者殺害的大象屍體。
  • 圖說:75年前蘇聯空軍對關東軍發動突襲 日軍不知所措 損失慘重
    75年前,即1945年8月8日深夜,蘇聯空軍遠東地區第9航空集團軍司令部發出了作戰信號「Sopka-one」,這標誌著蘇聯空軍與遠東第1方面軍的地面部隊開始對日作戰
  • 日本潛艇戰史——戰沉潛艇一覽
    到戰爭結束時,上述潛艇的情況如下:因陳舊退役2艘,殘存58艘,損失127艘。損失的127艘潛艇中,因事故損失6艘;原因不明的24艘;被水面艦艇擊毀的67艘,被對方潛艇擊毀的17艘;被飛機擊毀的10艘;觸雷的3艘。上述數字與美方資料對照,凡認為日方記載有誤的,均作為原因不明處理。
  • 日本海軍未宣戰就擊沉蘇聯潛艇,戰鬥民族為何選擇沉默不語?
    然而,在這個旗幟鮮明的對陣中卻透著一絲詭異,作為同盟國主要成員的蘇聯與軸心國主要成員日本卻彼此中立,在遠東地區保持和平,這種狀態一直維持到1945年8月初蘇聯對日宣戰。其實這種異樣的和平背後是蘇日兩國基於戰略態勢選擇的妥協。自從中日甲午戰爭中俄國牽頭幹涉還遼開始,日本和俄國就結下梁子,經過日俄戰爭和日本出兵西伯利亞,宿怨更深,日本陸軍將蘇聯視為主要假想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