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en Morgen! ——重巡洋艦 歐根親王

2021-03-01 kcwiki艦娘百科


  歐根親王重巡洋艦,為二次大戰德國海軍所屬希培爾上將級重巡洋艦的第三艘艦,前二艘分別為希培爾上將號和布呂歇號。歐根親王號起造於1936年4月23日,於基爾港的日耳曼尼亞船廠安放龍骨,該艦之建造計劃被賦予「J 巡洋艦」的代稱,1938年8月22日由匈牙利國家領導人霍爾提的夫人舉行下水暨命名典禮,賦予其「歐根親王」之艦名;霍爾提在一次大戰期間,曾經擔任也是命名為歐根親王的奧匈帝國戰艦的艦長,因有此淵源而能夠參加下水儀式。這個名字的由來——「薩弗依的歐根親王」為18世紀初奧地利的一位卓

越的野戰統帥,屢次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擊敗法國,最為歐洲人稱道的是1717年擊敗入侵歐陸的土耳其大軍,並重新從土耳其手中奪回貝爾格勒。該艦原本預定以奧地利海軍將領威廉‧馮‧泰格霍夫海軍上將命名,但由於馮泰格霍夫海軍上將乃在利薩海戰中擊敗義大利艦隊的奧國海軍將領,為免當時已經是軸心同盟的義大利感到難堪,故而重新以歐根親王命名本艦。

(圖註:薩弗依的歐根親王)

  歐根親王號承繼了希培爾上將號的規格與性能,但在若干細部設計上仍然做了些微的改良,諸如艦體延長了 4.5 公尺、艦艏改成飛剪(Bow clipper)式構型,煙囪的外型也做了調整,並且增加了兩具對空射擊指揮儀。故整體上歐根親王號要較其姊妹艦多了半年的建造周期。是以當其於1940年8月1日服役時,未能參與以德國海軍為重頭戲的挪威戰役-威塞演習(Unternehmen Weserübung)。在挪威戰役中,歐根親王的姊妹艦希培爾上將號嚴重受損,布呂歇號則遭到擊沉。


(圖註:20.3cm SK L/60)

  歐根親王號長 217m,寬 21.8m,吃水深 7.2m,排水量 14,240 噸。該艦的主要武裝為 8 門口徑 20.3cm 60 倍徑的主炮(20.3cm SK L/60),以雙聯裝為單位,分置於 4 座炮塔;兩座炮塔以背負式位於艦體前段,另兩座位於艦體後段。這 4 座主炮塔的正面,有 105mm 厚之裝甲保護;側邊亦有 70mm 之裝甲。在副炮方面,歐根親王號共有 12 門 10.5cm L/65 火炮、12 門 3.7cm 機炮,以及 8 門 2cm 機炮。除了火炮外,歐根親王號還裝備了兩具 3 聯裝 53.3cm 魚雷發射管,並列於上層結構後部。為了延伸偵察之耳目,歐根親王號配置有 3 架阿拉度(Arado)Ar196 水上飛機,這些水上飛機將使用艦上的彈射器輔助起飛。在防護力方面,歐根親王的裝甲帶有 70~80mm 厚,上甲板約有 12~30mm 厚;而主要的甲板裝甲,則有 20~50mm。

  在運動性方面,歐根親王號的動力來源為 3 組齒輪蒸氣渦輪發動機,發動機系由 12 座超高壓燃油鍋爐所產生的蒸汽進行帶動。當輸出功率為 135,619 軸馬力時,歐根親王號的蒸氣渦輪發動機可驅動 3 具 3 葉螺旋槳,以最高時速 32.2 節航行。歐根親王號的乘員有軍官 42 員、士官兵 1340 名。

  總體而言,作為一次大戰後首批成軍的重巡洋艦的歐根親王號,一如其兩艘姊妹艦,承繼了德國重工業的良好傳統,在各項指標上均有良好的表現,與同時期其他海軍強權的同級艦相較,並無遜色,甚至在若干項目上還超越之。唯一的弱點為其蒸氣渦輪引擎,在服役之後表現不大可靠,大戰期間出海執行任務時時常發生故障,對於需長時期停留遠洋作戰的大排水量軍艦而言,此確實是一個限制其作戰效能的嚴重障礙。

  歐根親王號雖然在1938年8月22日下水,但由於船體結構仍在進行若干改裝,以致未能在下水後立即服役。二次大戰歐洲戰場爆發後,英國皇家空軍在一次對德國海軍重要軍港基爾的空襲中,曾經炸中了歐根親王號,然而損害並不太嚴重。在其下水之後的兩年整的1940年8月1日,歐根親王正式進入德國海軍成軍服役。之後歐根親王號即在波羅的海進行航行測試,1941年初進行艦炮試射,完成後歐根親王號又再返回乾塢進行最終之技術調整。

  1941年4月,歐根親王號奉命再度開往波羅的海,和納粹德國的驕傲戰鬥艦俾斯麥號(Schlachtschiff Bismarck),進行聯合航行訓練演習。在德國海軍的規劃中,已經排定由歐根親王號協同主戰艦俾斯麥號執行大西洋航運掠襲戰,經過這一次聯合訓練後,該兩艘展現德國海軍實力的主力艦隻,即將進入北大西洋執行作戰任務。

  然而在俾斯麥號與歐根親王號完成演訓任務後,歐根親王號不幸在駛回基爾的航行途中觸雷,而必須返回港口進行修繕,以致和俾斯麥號的聯合出擊任務被迫延遲。5月18日,重新完成戰備的歐根親王號從哥騰哈芬駛出,前往與俾斯麥號會合。在強大空中兵力的掩護下,兩艦由數艘驅逐艦伴隨向西前航,準備偷偷溜進北海,由丹麥海峽進入北大西洋。德國海軍命名「萊茵演習」作戰(Unternehmen Rheinübung)即將展開。

(圖註:在歐根親王上拍攝的俾斯麥)

  命運之神並未站在德國這一邊。俾斯麥/歐根親王戰鬥群的行跡在中途為一艘瑞典軍艦所發現,瑞典人雖然維持中立,但其回報上級的電文卻遭到英國皇家海軍截收,於是英國人遂得知了德軍方面的動態。英國皇家海軍立即派出空中偵察兵力,企圖發現德艦的行蹤,終於讓英國偵察機於卡爾維內斯灣發現了俾斯麥與歐根親王號兩艦,時間是1941年5月21日。

  接下來,英國皇家海軍動員其在北大西洋所有可用的戰艦實施追擊,務必「擊沉俾斯麥(Sink the Bismarck)!」5月23日,英德雙方於丹麥海峽首次接戰,經過短暫交火,俾斯麥號 5 次齊射即摧毀了英國戰鬥巡洋艦胡德號,重創威爾斯親王號戰艦。由於歐根親王號巡洋艦的設計本非作為正規海戰之戰鬥任務,而是以執行通商襲擊戰為主,故其在這場交戰中並未能發揮出太大的作用,不過據稱胡德號仍然遭到歐根親王號至少一發直擊命中彈。

  在這場德軍獲勝的海戰中,俾斯麥號同樣遭到英艦的擊傷,而必須返回法國修繕,於是歐根親王號將獨立前往執行航運掠襲戰。與俾斯麥號分離的歐根親王號,於5月26日在約定點與斯比亨號補給船會合,加滿了幾乎空空如也的油槽後,繼續向南航行,執行原定之作戰計劃。不過,在航程途中,歐根親王的引擎卻出現了問題,歐根親王號不得不放棄作戰任務,以法國布勒斯特(Brest)港為目的地回駛。返航途中,歐根親王號必須通過充滿英國海軍兵力的危險海域,一度歐根親王號的雷達屏幕上還發現了 104 個目標,但歐根親王號最終還是有驚無險的在7月1日進入布勒斯特。如此,即結束了歐根親王號的第一次戰鬥航行。

俾斯麥號雖然在丹麥海峽海戰摧毀了英艦胡德號,重創威爾斯親王號,但是隨後仍在英國皇家海軍的海空追擊下被擊沉,此乃是德國海軍所遭遇到的重大的損失。希特勒即下令禁止水面艦隊再次進入北大西洋。這也就標示著,德國海軍以水面艦隻執行航運掠襲戰的戰略宣告失敗。這段時間中,歐根親王號停留在布勒斯特港內進行維修。1941年7月8日,歐根親王號在一次空襲中遭到炸彈命中,炸死了 60 員名乘員,艦體也受到不小的損害。

  歐根親王號的維修作業一直到1941年12月中旬始告結束。這時,希特勒鑑於停留在法國沿岸港口的德國水面艦隻,徒然暴露在盟軍的空襲威脅下,又無法出港作戰,決定將停留在法國海港布勒斯特的重型水面艦隻,穿過英國海空控制下的英倫海峽,返回德國北部軍港,這就是「地獄冥犬作戰」(Unternehmen Cerburus)。

  當時停留在布勒斯特的德國水面艦有戰鬥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以及格奈森瑙號,還有本篇的主角歐根親王號,此三艘艦即是本次行動的核心。「地獄冥犬作戰」是一次超大膽的空海協同作戰,這三艘德國海軍的主力艦隻,要在德國空軍的密接掩護下,硬闖過在英國嚴密監控下的英吉利海峽,海軍方面制定了縝密的行動計劃,同時也下達了最嚴厲的保密措施;德國空軍則擬定了「雷霆作戰」(Unternehmen Donnerkeil),出動飛行部隊全程分段進行掩護。

  1942年2月11日 23.00 時,沙恩霍斯特號、格奈森瑙號,以及歐根親王號駛出布勒斯特港,於一個小時之後進入英吉利海峽,三艦維持 27 節航速,沿著法國海岸線航行。06.30 時艦隊通過瑟堡,這時德國空軍的掩護到來,空軍並且投擲幹擾絲以幹擾英國方面的雷達探測。13.00 時,艦隊已經脫離了英倫海峽最窄的部分——多佛海峽,這個時候,英國方面的反制措施開始出現。

  英軍派遣戰機、轟炸機輪番攻擊德國船艦,但在德國空戰王牌賈南德的卓越指揮下,英國戰機軍始終無法突破德國空軍的防護,對德艦造成損傷。途中歐根親王號遭到來自英國海防炮兵的射擊,以及英軍驅逐艦的攻擊,歐根親王號均能夠安然避開,而於2月13日安全抵達了德國布倫斯標特爾,這也就標示著歐根親王號已然順利完成突穿海峽的任務。然而友艦沙恩霍斯特以及格奈森瑙則無這般幸運,該兩艦於中途不幸碰觸了水雷,而必須進廠大修。

  回到德國的歐根親王號,於2月21日在數艘德國驅逐艦隨護下再次出發,與薛爾上將號重巡洋艦一起前往挪威,當航行至特倫漢地峽水域時,歐根親王號遭到英國潛艇「三叉戟」號的魚雷攻擊,魚雷擊中了該艦的艦艉,造成嚴重的破壞,約 50 人陣亡。這次攻擊幾乎讓歐根親王號陷入癱瘓之境,但是歐根親王號還是以自身的動力勉強駛抵特倫漢,再由此被拖帶前往洛芙德,然後進行緊急大修。歐根親王號的艦艉整個遭到切除,重新接焊,並安裝兩具由絞盤操控的方向舵。5月16日,歐根親王號踏上了駛往德國母港基爾的航程,途中歐根親王號遭到英國皇家空軍 19 架布倫漢轟炸機和 27 架布裡斯託蒲福式魚雷轟炸機的攻擊,但無一枚炸彈或魚雷命中。

  經過大修後的歐根親王號,曾經於1943年初企圖與沙恩霍斯特號戰鬥巡洋艦一起,再次出發前往挪威戰區,但前後兩次航程均因被英軍方面發現而告中斷。最後歐根親王號被海軍總部派往波羅的海,擔任訓練任務。

  1943年中葉開始,德國東線的戰局已經敗象畢露,蘇聯紅軍於各戰場上發動反攻,東線各段德軍競相向德國邊境撤退,海軍必須支持陸上陸軍友軍作戰。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遂於1943年10月重新投入作戰,前往擔任岸轟任務。1944年10月,在一次任務中歐根親王號不慎與萊比錫號輕巡洋艦相撞,兩艦均造成極大的損害。在哥騰哈芬重新修復的歐根親王號,繼續擔任岸轟支持陸上作戰的任務,並不時載運德國軍民,自遭到蘇軍包圍的東普魯士返回德國本土。1945年4月末,為了躲避盟軍越發猛烈的轟炸,歐根親王號駛往哥本哈根,1945年5月7日即在這裡向盟軍投降。

  大戰結束後,作為德國海軍中唯一一艘倖存的主力艦隻,歐根親王號由盟國交由美國海軍節制,美軍賦予 IX-300 的舷號,並命名為 USS Prinz Eugen,艦上官兵由德國與美軍人員混合組成,全艦官兵約 574 名。歐根親王號爾後被用來測試原子彈在水上試爆效果的「十字路行動」(Operation Crossroad),於南太平洋比基尼島礁與其他艦隻一起,測試原爆對水面艦隻的影響。得利於德國造艦工業的優異,歐根親王號經歷了兩次原子試爆,在其他艦隻紛紛沉沒之際,歐根親王號依然昂然挺立在水面之上。避過原子爆炸的歐根親王號,卻遭到嚴重的核輻射汙染,因此而於1946年8月宣告除役。該艦在拖曳至瓜加林礁環時,因意外而導致艦艉嚴重進水,次日即翻覆於礁環內。如此,即結束了歐根親王重巡洋艦傳奇的一生。

(圖註:位於誇賈林環礁,歐根親王沉沒後的殘骸)

  由於歐根親王號乃德國海軍在二次大戰中唯一的一艘參與過歷次戰役卻能夠全身而退的戰艦,故被德國海軍人員戲稱之為「好運王子」(Der glückliche Prinz)。

相關焦點

  • ——重巡洋艦 歐根親王
    封面ID:62156311【概述】歐根親王重巡洋艦(Prinz Eugen),是納粹海軍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的
  • 1/700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1941萊茵演習
    歐根親王號重型巡洋艦(Prinz Eugen Schwerer Kreuzer),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型巡洋艦三號艦,於1936年4月23日開工,
  • 【留言推薦】歐根親王 ——《碧藍航線》
    以下文字介紹均來自百科歐根親王(Prinz Eugen)是bilibili代理的手機遊戲《碧藍航線》及其衍生作品的登場角色。其原型本體是德國海軍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的3號艦歐根親王(Prinz Eugen (Schiff, 1938))。
  • 名揚四海:歐根親王與歷史上的六艘「歐根親王」號戰艦
    作為歐洲歷史上最著名的軍事統帥之一,歐根親王(Prince Eugene of Savoy,1663-1736)以其傳奇的一生在歐洲近代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歐洲多國海軍都有過以其名字命名的軍艦。雖然人們最熟悉的是二戰德國海軍的「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但在這艘重巡洋艦之前,至少還出現過五艘分屬於奧地利、英國和義大利海軍,但都以歐根親王命名的軍艦。
  • 核彈都炸不死的歐根親王
    二戰中,要說不死的祥瑞,德國重巡洋艦歐根親王號可謂無艦能敵。歐根親王號是德國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的三號艦,也是德國最後一艘服役的重巡洋艦。因為在前兩艘艦的建造過程中吸收了一些經驗,歐根親王號成為了三艘建成艦中排水量最大的戰艦,達到了14680噸,因此也可以說是德國最大的一艘巡洋艦。歐根親王號長207.7米,寬21.7米,吃水5.9米,均是同級別中最大的數據。
  • 俾斯麥&歐根親王(1)
    而在不久前的1938年8月22日,香檳酒瓶在一艘比俾斯麥小許多的戰艦上敲碎,同樣是德國最著名戰艦的「納粹不死鳥」,希佩爾海軍上將級的3號艦——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下水,1940年8月1日服役。如果說俾斯麥的一生短暫而不平凡,那她便是幸運卻又不幸。
  • 俾斯麥&歐根親王(2)
    (本文時間段內缺少史實圖片,所以使用其他時間的圖片代替) 1941年5月24日19:14 ,北大西洋,歐根親王號的艦長布林克曼正在向他的通訊長口述一條準備發給艦隊旗艦的信息
  • 【妙筆生花】歐根親王·守門人
    這麼大的出血量會死的……真的會死的,我見過好多好多……「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指揮官的聲音仿佛一下子被抽空了活力,只剩下繃帶撕裂的聲音反覆響起,「沒有我的指揮,這場戰鬥沒有人可以平安返航,所以我在包紮,我在試圖站起來,我要順應期待返回我的崗位。」指揮官……嗚嗚,需要我幫嗚——「歐根親王!現在你的職責,就是保護好我的安全。正如你所說,我的的確確不能再受傷了。」
  • 比基尼沉船潛水04:不死之艦歐根親王號
    1940年7月,還在船廠舾裝(船舶主體結構完成就可以下水,然後進行舾裝,就是進行除船體結構之外一切裝置、設施、設備的安裝工作)的歐根親王,就顯示了了她無以倫比的「招黑」和「自保」的能力:船廠被英國飛機轟炸,歐根親王吃了兩顆炸彈,幸好,這兩顆炸彈威力不大,沒有造成多大危害。1941年,歐根親王服役後,前往參加「萊茵演習」,在途中撞上了水雷,再一次,「沒有造成多大危害。」
  • 二戰德國最好運戰艦歐根親王號,一艘可以硬扛原子彈的重巡洋艦
    最後經過德國高層的斡旋,「呂佐夫」號替「歐根親王」號頂了包,成功的留在了它的祖國。跟在一邊打醬油的「歐根親王」號雖然一開始被誤判為戰列艦受到集火攻擊,意外的毫髮無傷,隨後搞清楚情況的英國軍艦全力攻擊「俾斯麥」號,「歐根親王」號就更沒什麼事了,此次炮戰它總共發射203毫米炮彈178發,105毫米炮彈56發,確信至少一發命中「胡德」號,4發命中「威爾斯親王」號。
  • 跨代傳承:歷史上的6艘歐根親王號戰艦
    雖然人們最熟悉的是二戰德國海軍的「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但在這艘重巡洋艦之前,至少還出現過五艘分屬於奧地利、英國和義大利海軍,但都以歐根親王命名的軍艦。歐根親王何以得到如此眾多國家的推崇與致敬?這還得從歐根親王複雜的身世說起。 複雜的身世,曲折
  • 號稱南斯拉夫魔鬼—黨衛軍第七「歐根親王」山地師
    熟悉二戰的朋友對於「歐根親王」這個名號應該不會陌生,二戰期間德國有一艘與大名鼎鼎的俾斯麥戰艦一起組隊的戰列艦叫做「歐根親王」號。
  • [檔案資料] 英國皇家海軍的「歐根親王」號
    應該不會有很多人知道,一次大戰時英國皇家海軍有一艘「御錦親王」 (HMS Prince Eugene) 號近岸炮艦。
  • 艦姬百科 | 不沉之艦-歐根親王號
    歐根親王號超強的防禦與讓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是作為前排吸收火力的不二人選。在防禦與生存方面達到頂級的同時,她的攻擊力也不容小覷,可以說是生存與攻擊兼備的強大存在。技能方面,歐根親王號擁有四個技能:火炮攻擊,具現能量,多維火炮與鋼鐵之軀。
  • 武裝黨衛軍 第7「歐根親王」志願山地師戰史(下)
    而部隊清剿遊擊隊的作戰方法也隨之改變,以前主要為拉網搜捕,現在「歐根親王」師在作戰中總是先派遣小股偵察分隊四處偵察,一旦發現情況,立即招來主力部隊四面埋伏,然後聚而殲之。1943年7月,「歐根親王」師採用這種新的戰鬥方法,以營為單位在塞拉耶佛東北進行有重點的清剿行動,取得了很大成效。1943年8月,「歐根親王」師和第369步兵師調回莫斯塔爾。
  • 歐根親王號連2枚原子彈都炸不沉
    航行途中的歐根親王號重型巡洋艦圖為歐根親王號的艦首,以及遭受重創的萊比錫號。歐根親王號噴射炮彈,戰鬥非常緊張。歐根親王號子十字路口行動中,被當作靶艦。在先後兩次原子彈試爆中,歐根親王號只是受輕傷。而期間,有2艘戰列艦都沉沒了,歐根親王號卻沒有沉。
  • 【軍聞局】哪國的「歐根」和「企業」最正宗?說說不同國籍的重名戰艦
    不同國家以同一個歷史人物為自己的戰艦命名,聽起來就有點匪夷所思,但「歐根親王」確實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存在。1686年歐根親王攻克布達城作為紀念,奧地利曾有兩艘木殼鐵甲艦被命名為「歐根親王」;後來「聯合力量」級戰列艦的三號艦,被命名為「歐根親王」號;二戰德國海軍的
  • 1:700 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
    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德文:Admiral Hipper Klasse schwere Kreuzer,英文:Admiral Hipper
  • 歐根親王-夢魘:被遺忘的巡洋王者?並沒有!
    就是各位都想要的:歐根親王-夢魘有這樣一艘巡洋艦,她的原型取材於二戰中第三帝國的傳奇巡洋艦,她的破壞能力可以和戰列艦相媲美,她的裝甲是巡洋艦中最厚重的戰艦之一;但是她的熱度卻遠遠不及海王星和巴爾的摩。她就是——歐根親王-夢魘!這艘被玩家簡稱為歐夢的傳奇重巡,在許許多多的方面無愧「夢魘」的名號。接下來,就由這輩子都不會女裝的妹控帶領大家領略歐夢的恐怖之處。
  • 希佩爾級重巡洋艦強勢來襲!
    在1935~1937年間,該級艦分兩批建造,第一批兩艘——「希佩爾」號和「布呂歇爾」號於1934年10月30日訂購,第二批改進型包括「歐根親王」號、「呂佐夫」號、「塞德利茨」號。  建造情況  該級的第三艘「歐根親王」號於1935年11月16日訂購。該艦與前兩艘同型艦相比有一些小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