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第二個南斯拉夫誕生,國家領土不斷分裂,政府卻無可奈何

2021-03-05 還原歷史背後真相

從世界歷史來看,從人的角度來說,最悽慘的莫過於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而對於國家而言,更是如此,一個國家如果連自己的國家命運都無法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話,那麼等待的就是任人宰割,國家被肢解的命運。最典型就是東歐的南斯拉夫,雖然國家不算弱,卻最終依舊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在世界大國的強行肢解下,最終國家一分為七,徹底崩潰。而現在東歐第二個南斯拉夫誕生,國家領土不斷分裂,政府卻無可奈何。

南斯拉夫的被肢解,其實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歷時長達十幾年,一點點被西方大國分割。首先是斯洛維尼亞的分裂,之後是波赫,克羅埃西亞的分離,然後是馬其頓,最後是科索沃、黑山等等,最終一分為七。而當時的南斯拉夫政府面對於此,那是絲毫沒有辦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國家崩潰,束手無策。

所以南斯拉夫的解體昭示了弱國無外交的慘痛教訓,註定是一個歷史教訓。而現在這個歷史教訓正在重演,而且也是在東歐國家身上,這個國家就是烏克蘭共和國。烏克蘭共和國也是東歐一個不弱的國家,國土和人口都超過南斯拉夫,足足有30多萬平方公裡,人口5000萬。

而現在烏克蘭在跟俄羅斯的衝突下,國內也是開始不斷分裂,從2014年烏克蘭戰爭開始。先是克裡米亞的分裂,此後是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的獨立,然後是哈爾科夫,蘇梅等州的分離,現在是東部區域,扎波羅熱,波爾塔瓦等東部區域的徹底混亂……

整個國家6年時間內那是不斷分裂,基本上呈現一分為六的狀態,而且隨著烏克蘭跟俄羅斯交惡的持續,整個的分裂還在繼續。實際上已經成為第二個南斯拉夫了,所不同的是,南斯拉夫那是被西方大國肢解的,而烏克蘭那是被兄弟大國給玩廢的。

而且面對於此,弱國無外交的烏克蘭政府,面對國家的不斷分裂,那是束手無策,無可奈何。一方面烏克蘭軍隊無法收回這些土地,沒有這個力量;而另一方面烏克蘭的國力跟俄羅斯不在一個層次上,更加難以跟俄羅斯抗衡。

所以這樣下去的最終結果,其實已經可以看到,烏克蘭比南斯拉夫還要悽慘,國內可能被分成更多國家。這也是無奈之下,烏克蘭政府很多專家甚至尋求讓美國介入的主要原因了。所以烏克蘭的例子更是說明,落後就要挨打,自己放棄核武庫,更是要挨打了。

歡迎關注【還原歷史背後真相】,每天為您更新新鮮的歷史資訊,不出門看天下事!

參考文獻:《世界近現代史》。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南斯拉夫會發生分裂?
    在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以下簡稱前南)解體前,這個國家,算得上是巴爾幹半島的主體大國。它的領土,囊括了今天的塞爾維亞、黑山、波赫、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馬其頓,以及已經事實獨立、不過尚未得到塞爾維亞和中國承認的科索沃——一共七個國家。這樣一個區域性大國,出現在巴爾幹半島,按理說是很不正常的。
  • 南斯拉夫分裂詳解(四):阿爾巴尼亞與科索沃(上)
    在希臘葛明失敗後,南斯拉夫藉口希臘有領土聲索威脅而欲進駐阿爾巴尼亞境內,雖然霍查不敢在佐治掌權的情況下明確拒絕,但是他發揚拖字訣,拖延到自己訪蘇時再抱蘇聯大腿。結果他飛到莫斯科,馬上把狄托給他的密電講給史達林聽,喊冤。史達林最主要不是覺得南斯拉夫吞併阿爾巴尼亞不行,畢竟自己也吃掉不少土地——雖然那是在英美支持下,通過《五國條約》實現的。而是因為狄托他不聽話。
  • 南斯拉夫悲劇敲響的警鐘:被伊斯蘭化分裂
    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約68億人口中,穆斯林總人數15.7億, 分布在204個國家和地區,佔全世界的23%。從創立的自今的一千多年來,世界在不斷伊斯蘭化。俄羅斯、法國甚至德國、英國等,穆斯林人口不斷增多,增加了穆斯林化的風險。最典型俄羅斯,穆斯林人口佔了20%多了。
  • 南斯拉夫解體始末
    他們在南斯拉夫推行大塞爾維亞主義,歧視其他民族,拒絕承認馬其頓、黑山、穆斯林、阿爾巴尼亞等族的民族特徵,使得民族矛盾十分尖銳,是個不折不扣的「民族監獄」。 1934年,克族烏斯塔沙組織和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共同謀害了南斯拉夫王國國王塞族人亞歷山大。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竭力挑動南斯拉夫各民族互相殘殺,並扶植了一個由克羅埃西亞族為主體的「克羅埃西亞獨立國」。
  • 南斯拉夫解體28周年,曾經輝煌的國家為何瞬間土崩?
    彼時南斯拉夫最落後的加盟共和國黑山和科索沃,人均GDP也達到了5000美元,是巴爾幹最發達的國家,也是唯一通往西歐各國無需籤證的東歐國家。每一個居民平均每兩年就要出國旅遊一次。在當時東西方集團嚴重對峙的冷戰時期,這裡居民的生活令東歐各國羨慕不已。解體前的南斯拉夫人民軍,是巴爾幹地區最強大的武裝力量。
  • 東歐劇變至今已有三十年,為何許多國家仍貧窮潦倒?實情令人唏噓
    尤其是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國,更是成為經濟發展迅猛的富裕國家。不過隨著蘇聯模式的弊端不斷顯露與西方資本主義勢力的蓄意推動,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東歐各國紛紛改變發展道路,重新建立資本主義政權,重返西方懷抱。
  • 東歐劇變與冷戰結束
    第二,冷戰結束於1989年11月柏林圍牆倒塌。美國學者小約瑟夫·奈認為:「由於冷戰的起源同歐洲的分裂密切相關,所以冷戰結束的時間應該是歐洲分裂結束的時間,也就是1989年。1989年11月,蘇聯決定不使用武力來支持民主德國的共產黨政權,興奮的人群拆毀了柏林圍牆,這可以說冷戰已經結束了。」美國學者理察·哈斯也認為:「柏林圍牆倒塌,象徵著冷戰時代結束。」
  • 鮮血鑄就的中塞友誼(上):南斯拉夫,從聯邦到解體
    隨後,武契奇在五星紅旗上獻上深情一吻,表達對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深深謝意。自公元十世紀始,斯拉夫人主要分化為今天的三個分支:中歐地區的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為西斯拉夫;東歐地區的俄羅斯、烏克蘭、白羅斯為東斯拉夫;巴爾幹半島上的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馬其頓等為南斯拉夫。相互之間頗有積怨,例如波蘭、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係就很差。
  • 為何東歐劇變後,東歐國家還是這麼窮呢?
    但是到80年代末期,西方推動下,東歐發生巨變,東歐國家紛紛推翻自己的政府,改變發展道路,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瞬間徹底拋棄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制度。從理論上來說,東歐的劇變,那都是為了更好的發展,但是我們不明白的是,為何東歐劇變後,東歐國家還是這麼窮呢?
  • 南斯拉夫分裂詳解(一):背景解釋
    在解釋1951年後失敗之前,這裡面有幾個背景問題需要解釋清楚。狄托之所以沒有馬上脫離蘇東,就是因為1947年開始東西方關係惡化,他以為這樣史達林就會真誠對待南斯拉夫了。但是史達林在徹底與西方決裂後,控不控制地中海通道對他而言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和西方交換圈建立不起來了(蘇聯時期的歐亞主義(中):史達林中國方案的先成後敗),所以南斯拉夫的作用就下降了。而在史達林眼裡,南斯拉夫只需要安靜的當東歐交換圈就好了。
  • 南斯拉夫分裂詳解(二):狄托埋雷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狄托埋雷在南斯拉夫分裂詳解(一):背景問題中筆者對南斯拉夫解體做了粗略的背景分析在大力鼓吹「社會自治
  • 拉脫維亞高官曬圖:俄羅斯分裂後,各國獲得多少領土?此國最多
    2020年新冠爆發,石油崩盤,盧布大跳水,俄羅斯遇到問題前所未有,在這種情況之下,東歐各國集體唱衰俄羅斯,認為前蘇聯解體一幕即將重演,俄羅斯會再次瓦解,再次四分五裂。近日,拉脫維亞議員亞歷山大·克爾希汀斯興致大發,在社交媒體上貼出一張地圖,這張地圖內容是,俄羅斯內部崩潰四分五裂之後,周邊國家會獲得多少領土。
  • 「世界上唯一真正民主的國家」阿爾巴尼亞 1989年東歐劇變
    於是,史達林把南斯拉夫開除出社會主義大家庭,霍查完全投向史達林,聲明南斯拉夫是「叛徒」,阿爾巴尼亞共產黨從始至終都在跟南斯拉夫共產黨作鬥爭。赫魯雪夫於是,第二個借錢給霍查的,變成了蘇聯的史達林。可惜,史達林1953年就死了。新上任的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糾正史達林的錯誤,與南斯拉夫實現關係正常化。
  • 南斯拉夫為啥解體?
    在狄托執政時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和尊嚴感,而豐碩富足的生活,持續了不到百年消失殆盡,有人說南斯拉夫的解體是因狄托的兩個做法,埋下的禍根導致的,狄托是時代的偉人,也是分裂的「始作俑者」。
  • 南斯拉夫解體、波赫戰爭和科索沃戰爭的起因和結果
    (即「第一南斯拉夫」),這個國家的版圖包括了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這兩個王國,達爾馬提亞、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卡爾尼奧拉這5個地區以及匈牙利南部的伏伊伏丁納、斯提裡亞南部和濱海地區的東部,大致奠定了日後南斯拉夫的版圖,全國總面積將近25萬平方公裡,成為巴爾幹半島上最大的國家。
  • 歐洲如何從一戰前十幾個國家,增至現在44個的?
    不過在一百多年前,確切地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歐洲的地圖十分簡潔,總共只有18個國家。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的國家總數一次比一次多,一戰之後由18個增加至27個,二戰之後又從27個猛增至44個,那麼其中的歷程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是唯一領土增加國家,能成第二個蘇聯?
    蘇聯解體已經29年了,但在蘇聯解體的國家中,唯一領土增加的就是俄羅斯。俄羅斯領土之所以增加,主要還是2014年,克裡米亞公投回俄羅斯。
  • 這些東歐國家給敘利亞內戰火上澆油
    自2012年敘利亞內部衝突升級以來,上述八個國家已經將價值12億歐元的武器彈藥出口到沙烏地阿拉伯、約旦、阿聯和土耳其,而這些國家正是敘利亞和葉門國內衝突的重要武器源頭。儘管安全專家和政府內部人士都擔心,這些武器可能最終被送到那些違反國家協議、歐盟協議和其他國際協議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手中,但這些國家還是發放了武器出口許可證。
  • 南斯拉夫分裂詳解(八):波赫戰爭
    問題不在於法國能不能幹掉德國,而在於法國有沒有必要為了南斯拉夫與德國拼命。取得南斯拉夫對於法國的利弊如果奪取了南斯拉夫——保證了南斯拉夫的統一,勢必能擁有南斯拉夫這樣一個盟友,而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懼怕德國兼併的中東歐國家也必然堅定地與法國站在一起,但如果法國恢復與俄國的同盟,一方面會使波蘭等國不滿,另一方面也等於搶了德國的食,美國也不樂意法國的獨大,俄國也不樂見法國在南斯拉夫這個俄國傳統勢力範圍上佔有更重要作用
  • 世界上還有哪些國家處於分裂狀態?德國至今也沒有完成統一大業
    另外,一部分領土被其他國家佔領的也不屬於分裂狀態。在此,還應該排出俄羅斯,因為俄羅斯總體而言是統一的,我們並不能因為蘇聯解體而認為俄羅斯是分裂的,因為獨立而出的都是歷史上沙俄侵略的土地。同理,土耳其帝國、奧匈帝國解體出來的國家都不算分裂國家。首先從歐洲開始吧。說道統一,就讓人想到了德國,因為德國在歷史上多次為統一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