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內部空空如也,為什麼構成的東西卻實實在在?

2021-02-15 宇宙解碼

真實的原子模型

    一提到原子,很多人想到的是類似於太陽系那樣的原子模型,電子像是行星一樣在外圍,中心有個原子核,而且這個原子核還真的不小。

    實際上,原子的真實面貌與大多數人想像中的是完全不一樣的。

    上世紀初,科學家盧瑟福就開始著手研究原子結構。他用α粒子轟擊金箔,結果大多數的α粒子都穿過了金箔,有少數的α粒子發生了較大的偏折,極其小數的α粒子偏轉角度超過了90度,有的甚至是直接180度角反彈回來。

那盧瑟福的實驗能說明什麼呢?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原子是很空曠的,並且並不存在一層外殼包裹著;除此之外,原子核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小得多。如果我們把原子看成像足球場那麼大,那麼原子核大概也就是一隻螞蟻那麼大。那麼問題就來了,原子明明是空空如也,為什麼原子構成的萬物都實實在在?

四大基本相互作用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先來了解一下宇宙中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上世紀,科學家發現,在宇宙存在著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分別是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那它們有什麼用呢?

    我們所處的宇宙是一個物質主導的宇宙,構成物質的基本單位是基本粒子,比如:夸克、電子、中微子等等,這類粒子也被稱為費米子。如果把一坨基本粒子放一起,它們是很難構成物質的。這就需要有「粘合劑」,而相互作用起到了粘合劑的作用。不同的相互作用的作用範圍不同,強度也不同,起到了不同的「粘合劑」作用。

    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確保了原子核結構得以形成。電磁相互作用確保了原子結構得以形成;引力相互作用則是物質之間相互吸引的作用力。那麼問題來了,四大基本作用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實現的呢?

    科學家發現,它們依靠的是另外一種實實在在的物質,我們把它們叫做:場。最被人所熟悉的「場」應該就是電磁場了。電磁場可以傳遞電磁相互作用。

    如果「場」是一種物質,那麼場應該也有自身的「基本粒子」,我們把這種粒子叫做玻色子。電磁場對應的玻色子就是光子。也就是說,電磁力是依靠傳遞光子來實現相互作用的。同理,強相互作用是依靠膠子來傳遞作用的;弱相互作用是依靠W玻色子和Z玻色子來傳遞作用的。

    以上我們說的這套理論被稱為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這個模型目前已經統一了電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部分統一了強相互作用。在這個理論中,科學家還假設了「引力子」是傳遞引力相互作用的玻色子,只不過"引力子」的假設還存在很多問題。

    多說一句,除了這些玻色子之外,還有一種玻色子是賦予粒子質量的,這個玻色子被叫做希格斯玻色子,也被稱為上帝粒子。

原子間的相互作用

    了解了這些,我們再來看開頭的問題:原子明明是空空如也,為什麼原子構成的萬物都實實在在?

    很明顯,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必然是電磁相互作用,這是因為原子核外是存在著電子的。所以,本質上應該是原子裡的電子和其他原子裡的電子發生電磁相互作用。

    當然,這麼說其實並不嚴謹。這是因為我們還沒有說清楚:電子到底是什麼狀態?

    著名的量子力學奠基人海森堡曾經提出一個不確定性原理。這個不確定性原理告訴我們,電子的位置和動量信息是無法同側測準的,如果你測準了位置信息,就測不準動量信息,測準了動量信息,就無法測準位置信息。那這個理論有什麼用呢?

    這個理論告訴我們電子在原子核的狀態和宏觀物體是不同的,它是呈現電子云的形式。具體來說就是,電子出現在原子核外的任意位置,我們只知道它出現在某個位置的概率,但我們無法同時知道它的位置和動量信息。你可以理解成電子無處不在,同時存在於任意位置。

    也就是說,原子間的相互作用實際上是原子核外的電子云之間的電磁相互作用,同時它們要滿足泡利不相容原理,說白了就是電子需要按著某種規則排排坐,狀態不能重疊。這就使得原子即便是空空如也,也不會彼此穿過,原子才能構成物質。

相關焦點

  • 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過程
    他認為萬物的本原或根本元素是「原子。「原子」在希臘文中是「不可分」的意思,德謨克利特用這一概念來指稱構成具體事物的最基本的物質微粒。原子的根本特性是「充滿和堅實」,即原子內部沒有空隙,是堅固的、不可入的,因而是不可分的。德謨克利特認為原子在數量上是無限的;原子處在不斷的運動狀態中,它的惟一的運動形式是「振動」;原子的體積微小,是眼睛看不見的。
  • 原子結構模型發展歷程
    原子結構模型是人們對物質世界微觀結構的認識而建立的模型。目前人們普遍接受原子由原子核(質子和中子)和電子構成,電子繞核運動。
  • 原子結構
    【重點提要】1.了解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過程(實心球模型——棗糕模型/葡萄乾布丁模型——行星模型——玻爾模型——電子云模型)。
  • 一拳超人:為什麼原子武士一直被黑?並非跟風,最新話完全詮釋
    原子武士和爆山是最容易被黑的兩人,只不過爆山被黑到神級巔峰,而原子武士則成了鬼恥。為什麼原子武士一直被黑?一般來講,原子武士的黑點還是有的,其中嘲諷是被黑的原因之一。不過黑原子武士並非跟風,這點是根據人物表現來的。關於原子武士的黑點,最新話完美詮釋。
  • 一拳超人:原子武士為何最終選擇歸隱山林?腦子真的是個好東西
    其中原子武士最為搞笑,竟然要歸隱山林,重走修煉之路!今天來說說他!原子武士在S級英雄之中排名第四,實力強大,對自己極其自負,這一點畫重點圈起來,對自己極其自負!(點擊右上角,關注狗浩!看更多一拳漫畫與分析!)
  • 兩次對日本原子轟炸的飛行員:為什麼我不後悔往日本丟原子彈?
    其中的許多士兵甚至不清楚為什麼受到突然襲擊。戰爭就這樣強加在美國的頭上。科雷希多的陷落及隨後對盟軍戰俘的屠殺,驅散了對日軍獸性的最後一絲懷疑。即使是在戰時,日軍的殘暴也是令人髮指的。巴甘省的死亡進軍充滿恐怖。日本人認為投降是對自身、對家庭、對祖國、對天皇的汙辱。他們對自身和對敵人都不手軟。7000名美軍和菲律賓戰俘慘遭毆打、槍殺、被刺刀捅死,或慘死於疾病和飢餓。這都是事實。
  • 宇宙為什麼和生物體如此相似?
    不過,雖然道理是這樣,但小小的奇點為什麼能夠爆發出如此龐大的能量和質量呢?如果奇點是一切事物的開端,那它必然會有一個存在的空間,這處空間是什麼呢?    更主要的是,既然奇點是客觀存在的東西,就意味著它可能並非只有一個,在那處神秘的空間中可能有無數個奇點,發生了無數次的創世爆炸,產生了無數個絢麗浩瀚的宇宙。
  • 原子印章與光敏印章及原子印油與光敏印油的區分
    首先聲明:原子印章與光敏印章是有本質上的區分的,如果錯將光敏印油加入到原子印章裡面,問題不大;如果錯將原子印油加入到光敏印章裡面,那麼這個光敏印章就報廢了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1954年澳大利亞墨爾本物理研究所在展覽會上展出世界上第一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空心陰極燈的使用,使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商品儀器得到了發展。1955年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所物理學家沃爾什(A.Walsh)首先提出原子吸收光譜作為一般分析方法用於分析各元素的可能性,並探討了原子濃度與吸光度值之間的關係及實驗中的有關問題。
  • 電容麥克風的振膜,為什麼要鍍金?
    「鍍金」是一種將原子的分子層應用於表面的技術,應用在聚脂薄膜上時,這一層薄薄的金使得聚酯薄膜能導電了,因此「振膜鍍金」成為製作電容麥克風的一個環節。背板由帶孔圖案的實心黃銅組成為什麼電容麥的振膜必須導電?
  • 《一拳超人》漫畫152話:原子武士發威 G5又逃了
    這邊原子武士在切了一路的怪人之後,終於碰到了機神G5。機神G5稱已經將原子武士的出劍套路完全摸清了,對此原子武士根本不予置評,直接出招,而且招數越來越快。機神G5發現之前的數據已經完全沒有什麼用處了,他直接被原子武士切成碎塊。爆炸的時候還不斷噴出碎塊做反擊。當結束之後,除了一地的機械碎塊之外,並沒有其它的東西,看來本體又逃掉了。
  • 氫彈為什麼不直接用氫製造,而要用同位素氘和氚
    圖示:氫1和氦4原子核的構成差異,氫1沒有中子,只有質子而常見的氦元素有兩個中子。由於引發氘發生核聚變的溫度和壓力是由鈾235組成的原子彈爆炸提供的,而在原子彈爆炸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中子,這些中子和氘原子核撞擊在一起形成氚原子核,氚原子核再和氘原子核相撞,形成氦4,同時釋放大量核聚變能量。1、H2(氘) + 中子 = H3(氚原子核)2、H2 + H3 = He4 + 中子
  • 火炮時代最後的餘暉:被塵封的原子巨炮們
    原子炮也好,坦克也好,都是地面戰爭中的重型兵器,而且都是進攻性兵器。有的原子炮採用了坦克裝甲車輛的底盤,外觀上簡直就是一個「超級坦克」。讓我們梳理一下原子炮這個「巨獸」的來龍去脈吧! 「原子安妮」橫空出世原子炮,也稱作核火炮、核大炮,是一種能發射核炮彈的火炮。
  • 國際瞭望|GEOINT的地理原子 ——採用地理原子可以提高GEOINT決策支持能力
    該地圖的數據與其他地理空間數據集融合在一起,創建了一個能夠預測交通擁堵區域的網絡科學模型,並使用地理原子來開發該模型,向應急管理決策者交付COP。一、背景地理原子以前被應用於許多與地球物理界有關的地球空間問題。例如,地理原子被用來改進遙感圖像的利用,方法是建立類似真實世界的物體,而不是使用原始像素作為分類的基礎[4]。
  • 6點關於眼神對視訓練的建議——實實在在改善寶貝社交能力
    6點關於眼神對視訓練的建議——實實在在改善寶貝社交能力眼神對視訓練,是指在日常訓練中刻意的引導寶貝,製造與寶貝眼神對視的機會,使寶貝漸漸適應他人的眼神,不再覺得這是「威脅」,慢慢接受眼神交流,並作為溝通渠道。通過這樣的訓練,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改善寶貝的社交能力與情感交流的能力。
  • 衣服口袋裡裝這些東西,運好財旺福氣多
    衣服口袋是我們最貼身的「財庫」,財庫宜滿不宜空,所以衣服口袋中不能空空如也。而錢幣是國家發行的,具有很大的靈性,貼身的口袋裡放上錢幣,象徵著財庫飽滿,能夠催旺財運。這些東西一不小心便會弄破衣服傷及身體,不僅有很大的安全隱患,還會形成不利的氣場,危害風水。
  • 構成主義建築大師弗拉基米爾·塔特林
    ,與藝術家康定斯基與馬列維奇齊名俄國藝術領域,同時,他還促成了構成主義運動。>>>設計哲學由塔特林引領的構成主義藝術風尚可謂是藝術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藝術變革,正是由於俄國十月革命這種特殊的歷史背景以及塔特林不同尋常的生活體驗,才使得塔特林為這場「構成主義」運動加快步伐。這場「構成主義」藝術運動是一代人的精神狀態,一種源於生活、密切聯繫生活並直接影響生活進程的思想意識。
  • 美國通用原子公司演示「灰鷹無人機」在多域作戰中的作用
    作者:Jen Judson   2020年1月21日華盛頓消息— 灰鷹無人機製造商通用原子(General Atomics
  • 明明都含有透閃石,為啥這些東西就是不能鑑定成和田玉?
    應該不是,這塊料子的油潤度還是實打實的,可為什麼鑑定機構會不願意出具證書呢?這就要給大家講一講,都有哪些料子是無法通過過檢的。老玉友都聽過一句老話叫:「僵邊出細肉」,僵不一定壞事,這些東西往往是指的是玉中的氧化鈣析出癒合形成的,為什麼會有細肉呢,是因為僵邊形成的過程中吸收了鈣鎂質圍巖中的鈣和鎂,使附近的和田玉白度和油脂光澤有所增加。
  • 【儀器知識】ICP-原子發射光譜知識要點
    >1877年,Gouy(古伊)證實了原子發射強度正比於樣品量1928年,Lundegardh(倫德加特)應用啟動噴霧器和空氣-乙炔火焰建立了定量分析的線性關係,出現了火焰光度分析法20世紀40年代,電火花和電弧為光源為電源的光電直讀發射光譜儀出現,克服了火焰發射光譜法只能用於少數幾種元素溶液分析的局限性20世紀60年代,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建立,發射光譜法在分析化學中的作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