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人有好報,可是這顯然並不是真理。---題記
我們都知道,在世界歷史上,有一場非常殘酷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的起源因為一個人就是以殘暴著稱的希特勒。
他在二戰期間殺了很多猶太人,而在二戰過後幾十年的印尼,也發生了一場慘絕人寰的屠殺,這次被屠殺的對象是華人。始作俑者則是印度尼西亞的第二任總統,蘇哈託。
在蘇哈託發起的那場屠殺中,有超過五十萬的華人喪命,而在那場屠殺過後,他作為施暴者卻成為了印尼的總統並且在這個位置上坐了三十多年,還以權貪了國家大筆的財產,逍遙法外地活到了87歲。
我們總說善惡有報,可是在蘇哈託身上,我們沒有看到。
不幸的童年 為後來的殘暴埋下伏筆
1921年,蘇哈託出生在印度尼西亞的小村莊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們家雖然窮,可是他的父母卻生了包括他在內的12個小孩,蘇哈託排行老二。
村子裡有傳言說蘇哈託是他母親和一個華裔富商的私生子。因此,蘇哈託會因為這個遭到村民的羞辱,這是那時候年幼的蘇哈託最討厭聽到的話。
家境貧寒,遭人羞辱,蘇哈託性子裡似乎是一個不服輸的人。
他決定要發憤圖強,將來長大出人頭地。後來的他也的確做到了「出人頭地」,可是他做的一些事卻遠比曾經羞辱過他的村民殘暴得多得多。
蘇哈託讀完小學後就因為經濟能力輟學了,然後外出打工,但是他會在空下來的時候看書,很認真地看。他做的都是些收入低、勞動強度大的工作。
這樣的日子讓蘇哈託實在忍受不了,終於在19歲的時候做出了一個影響他一生的決定---參軍。
「大屠殺」的始作俑者 是怎樣走到權力中心的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爆發了太平洋戰爭。日本人打跑了在印尼統治了350年的荷蘭人,自己在印尼盤踞了起來。
這場戰爭給參軍不久的蘇哈託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蘇哈託在日本的「偽軍」中當起了中隊長,這是他軍旅生涯的第一步。
後來,日本戰敗,印尼也迎來了國家獨立,印尼誕生了國家的第一位總統蘇加諾。蘇哈託也進入了印尼的「國家隊」。
隨著印尼的獨立,之前被日本人打跑的荷蘭侵略者又回來與印尼之間展開了一場大戰。
這場戰爭,荷蘭與日本之間兩敗俱傷,皆沒討著什麼好,蘇哈託反而成了其間「漁翁得利者」。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軍官,一步步升到軍區司令,他的發跡史,可謂是扶搖直上,十分順利。
但蘇哈託的野心可不止於此,他要的,是更大的權利。
印尼剛剛獨立,國內的形勢很不穩定,政局動蕩不安,危機四伏。
1965年爆發了著名的「九三零」事件。這次政變讓印尼第一任總統蘇加諾失勢,蘇加諾失屬於支持共產黨的一方,而蘇哈託是親美的一方。隨著蘇加諾的權利被架空,蘇哈託被美國人推上了權利的中心。
蘇哈託由此掌握了印尼政府的大權,掌控住了局勢。
蘇加諾雖然被扳倒了,可是他所代表的印尼共產黨的人數是十分巨大的。
蘇哈託是借著美國的勢力上臺的,依靠的是武力鎮壓,這樣的奪權必定不得民心。
為了徹底掌握政權,蘇哈託想到了一個很卑鄙的方法---煽動種族矛盾。印尼當地有很多華人,這是自中國宋朝時就開始的,近千年來,皆相安無事。
可自二十世紀以來,民族主義思潮卷席印尼,讓有些印尼人產生了「仇華」的心理。
在蘇加諾統治時期,這樣的情緒沒有被擴大。蘇哈託卻藉此將這種本就存在的民族矛盾擴大,擴大到發生一場暴動。
一次對華人的屠殺1966年,印尼的華人遭遇了一場如地獄般的屠殺。在以蘇哈託為代表的政府的鼓動下,印尼暴徒見到華人就殺,有關華人的一切他們都要摧毀。
這些暴行皆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施行的。印尼的警察對那些暴徒的行為皆採取默許的態度,沒有一個人出來阻止。
與這場屠殺同時進行的,還有印尼殘酷的清共行動。在這場屠殺中,大約有一千萬人失去生命,其中,華人有超過五十萬人。1966年,成了印尼華人噩夢的一年。
而這場暴行的背後授權者,始作俑者蘇哈託卻再一次成為了最大受益者。此次暴行後,他開始了對印尼長達32年的獨裁統治,他甚至還受到了印尼國內的稱讚。
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還真的是不多見,堪與希特勒屠殺猶太人事件相比。
在蘇哈託的統治之下,印尼的華人的社會地位一落千丈,因此,很多在印尼的華人紛紛出逃。
實行經濟改革卻又貪汙腐敗
蘇哈託掌握印尼的實際大權後,蘇哈託在印尼國內進行了大刀闊斧的經濟改革。他請了一批經濟學家和人才,讓他們幫助制定了發展國家經濟的計劃,他本身也很努力地要改善印尼經濟問題。
在他的改革中,印尼的經濟得到很大發展,實現了「走出低谷,穩步發展」,蘇哈託也因此收穫了大批民心。不得不承認,在管理國家方面,他是很有手段的。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改善了印尼國家經濟的人,在統治時期卻貪了國家近百分之七十五的錢,這還是在他被迫下臺之後才調查出來的。
在他統治期間,反華、獨裁、貪汙,將印尼變成了他自家的天下,很像中國封建時期的專制主義。
當然,在他下臺後,當他的貪汙腐敗被揭露出來時,他也被印尼檢察院告上了法庭,罪名是貪汙罪。但蘇哈託拒絕出庭,理由是身體不佳。
當時,蘇哈託確實有病在身,住院治療,後來,蘇哈託的病情進一步惡化,多器官衰竭,於2008年1月27日去世,終年87歲。
對於這樣一個手上沾滿了鮮血的「大貪官」來說,這樣的結局算是很仁慈了。而且在他死後,他的家族並未衰敗,至今仍是印尼最有權勢的家族之一。
與其說是「善惡有報」的說法在蘇哈託身上沒有得到體現,不如說,是印尼的國家制度造成了正義的遲到,壞人的善終。
印尼這個國家,還沒有把權力關在籠子裡,放出了像蘇哈託這樣權力的野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