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號曾滿載著信仰和對新世界的憧憬,於1620年12月登錄普利茅斯巖,從而開啟了北美大陸的新篇章。
船上的清教徒在登陸後,便迅速和當地部落熟悉起來。儘管他們之間發生了不少摩擦,甚至險些被雙方的翻譯套入虎口,但教徒們還是堅挺地撐過了一次又一次嚴峻挑戰。
01 生的交換為了與當地部落建立貿易體系,五月花號的朝聖者將歐洲製造的商品(例如槍枝和金屬炊具)交換為自然資源和食物,但除了這些共享資源外,朝聖者們還必須保持高度的動手能力及創造力。
例如,根據帕特裡夏·斯科特·迪茲(Patricia Scott Deetz)和詹姆斯·迪茲(James F. Deetz)在2000年出版的書籍《五月花上的乘客:年齡與職業,起源和聯繫》(《Passengers on the Mayflower: Ages & Occupations, Origins & Connections 》):
朝聖者最初過冬時的住所根本不足以容納每一個人,因此五月花號被人們改建成了一家浮動式的酒店,同時,人們還必須用周圍森林採集的樹木製成木屋一類的居所。
許多朝聖者在第一個冬季由於營養不良而喪命。
對比之下,當地的美洲原住民部落的兩大祖先Wampanoag和Pokanokets在該地區已經居住了10,000多年,因此對當地農作物的複雜循環以及如何種植和收穫不同的蔬菜和水果了如指掌。
他們提供的玉米作物使部分朝聖者成功存活下來,因此這種特殊植物也是後來為紀念印第安人偉大舉動而創造的「感恩節」的主食。
當然,除了玉米,朝聖者的種植物還包括洋蔥,韭菜、,漿草,歐草,生菜,胡蘿蔔,蘿蔔,黑加侖,黑醋慄,西洋菜等農作物。
此外,朝聖者還學會了如何從楓樹中提取汁液並收集花生,橡子,核桃,慄子,南瓜,豆類,水果和漿果。
當莊稼歉收時,他們依靠原住民提供的技術開發起了捕魚業。
美洲原住民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多個世紀,他們教白皮膚的陌生人如何製作誘捕器和運用誘捕技術,以及當地魚類的產卵和遷移方式。—— 帕特裡夏·斯科特·迪茲
鱈魚,蛤,貽貝,龍蝦,淡水鱸魚,鱒魚和鰻魚等海水物種都能提供重要的營養成分,朝聖者只有依靠它們才能順利度過寒冬。
後來,由於耕地貧瘠,新英格蘭殖民地的漁業開始逐步向內陸擴展,朝聖者與其他13個殖民地一起成功建立了廣大的漁業。
即使到了今天,許多慕名的垂釣者也在不斷尋找與當年普利茅斯殖民地漁業相同的物種,藉以緬懷先祖。
02 無法避免的戰爭朝聖者愛德華·溫斯洛(Edward Winslow, 1595年10月18日至1655年5月8日)是唯一一位擁有肖像的,乘五月花號航行的原始普利茅斯殖民者。
愛德華·溫斯洛是分離主義者,他於1620年乘坐五月花號航行。他是該船的數名高級領導人之一,後來也是普利茅斯殖民地的領導人。
在普利茅斯,他曾擔任過多個政府職位,例如助理州長,三度擔任正職州長,並且還是倫敦殖民地的特工。
根據他對殖民地生活的描述,朝聖者們分工十分明確,有些人負責捕魚,有些人獵捕鹿,禽和野火雞,他們會將獵物保存起來並在第一次感恩節盛宴中食用。
事實上,最初的定居者與美洲印第安人之間的這種合作關係要遠比下一代成功,而下一代的下一代則更關心土地的獲取而不是與土著居民的交易。
隨著關係的迅速惡化,英國人最終還是和美國原住民走向了戰爭。
好文推薦:
不焯水不能吃」的食材,以後別再直接下鍋了
為什麼我們的胃無法消化金針菇?
世界最深的湖叫貝加爾湖,長江水百年才能灌滿,可供人類用500年
你不知道的邱吉爾,天使外衣下的魔鬼
近百年來,世界地圖上消失了多少國家
聲明:本號內容部分轉自其它平臺,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觀點及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