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將從俄急購7萬支AK203步槍,為什麼印度放棄了小口徑?|輕武專欄

2021-12-12 軍武次位面

印度和AK203的恩恩怨怨

 

大家好,我是頭像機槍一樣禿禿禿禿的排稿少女夢小二,中秋假期結束我又回來了!

上個月月底,常在國際軍火市場上無情撒幣的印度又傳出一份軍購大單,據印度《印度教徒報》8月份報導,印度和俄羅斯剛籤訂了一份合同:印度向俄羅斯直接購買7萬多支AK203突擊步槍,而且要貨相當急切,要求付款後三個月內就得交付第一批,半年內交付完成所有訂單。

▲外媒相關報導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印度和AK203發生故事了,早在兩年前俄羅斯《消息報》就報導過:印度和俄羅斯會通過合作建廠的形式,讓印度本國擁有生產AK203的能力,計劃在未來數年內印度生產75萬支AK203突擊步槍,而且還會向國際軍火市場出口印度版AK203。

想法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印俄計劃合作購買生產75萬支AK203

從2019年協議籤訂開始,印度和俄羅斯就開始了一場拉鋸戰。印度本計劃2019年到2020年間完成生產線建設,2020年投產,但兩國在技術轉讓問題上發生了分歧。印度要求轉讓全部技術,而俄羅斯則想逮著印度使勁薅,不同意做一錘子買賣,於是雙方一直扯來扯去,沒有靠譜的解決方案。

▲印度積極推進「國造AK203」計劃

再到後來因為疫情暴發,雙方很難展開交流,印度的「國造AK203」計劃止步不前,一直持續到現在。但很明顯,印度顯然是更急切的那一方,在大規模生產計劃難以展開的情況下,先向俄羅斯購買7萬成品裝備部隊,一方面可能是向俄羅斯展示合作的誠意,一方面可能印度確實面臨著急切的換裝需求。

印軍現役的英薩斯步槍情況如何大家都明白,最好用的栓動突擊步槍可不是白叫的。從18年開始,印軍陸續爆出新步槍採購計劃,看來是鐵了心要換掉拉胯的英薩斯了。

▲英薩斯實在拉胯

印度先是向美國西格紹爾公司購買了7萬多支SIG 716步槍,後來又爆出印度又加購了一倍,這麼算來印度的SIG 716步槍將會達到15萬支左右,優先裝備給中印邊境上的山地部隊。

同時2020年印度還向阿聯購買了9萬支CAR816突擊步槍,用來裝備需要執行特種作戰任務的精銳部隊。再加上計劃中的75萬AK203步槍,林林總總算下來有近100萬支新步槍。

印度現役部隊一共130萬人左右,除去大批非一線戰鬥人員,看這架勢是準備用AK203+CAR816+SIG 716的組合方式實現全軍輕武器換裝,而這其中AK203絕對會是主流角色。

雖然AK47已經發展到了AK203,看起來數字挺大,但其純粹是俄羅斯軍工為了出口賺錢做的外銷產品,本質上還是AK47的結構,簡單理解就是「進行了現代化改裝的AK47」。用俄羅斯老兵的說法就是:喀秋莎的屁股上安上了美國的振動棒。

▲AK203和卡賓版的AK204

1991年,蘇聯伊熱夫斯克廠剛剛推出改進型AK-74M,紅色巨人就倒下了。沒有了國家的幫助,伊熱夫斯克為了生存,只得搬出看家本領改進AK槍族。為了出口外銷AK,專門設計了AK100系列,分別是:5.56毫米北約口徑的AK101和AK102卡賓,5.45毫米蘇式口徑的AK74M和AK105卡賓、7.62X39毫米的AK103和AK104卡賓。

▲AK103突擊步槍

可以理解為7.62口徑的AK-74M

賣了幾年後,又在AK100系列上進行升級,開發出了AK200系列,加了新的戰術導軌和槍託,你可以理解為換個新皮繼續賣錢。

▲AK103和AK203其實沒有本質區別,

只是更換了一個更貴的人民幣皮膚

AK200系列和100系列一樣,有各種不同口徑、不同槍管長度的版本,而AK203就是發射7.62x39彈藥的長槍管版突擊步槍。

▲更乾脆的,可以將AK203看成現代化的AK47

雖然內部還是AK最原始的長行程活塞導氣加雙突筍機頭迴轉閉鎖,但在現代化和易用性上,AK203確實有了長足的進步。

首先AK200系列的槍管是冷鍛工藝,護木材料也從木頭升級到了玻璃纖維,還加上了可伸縮的摺疊槍託,握把也變成了更舒適的手槍握把,最感人的是,機匣頂部終於裝了一條皮卡汀尼導軌,能夠安裝合適的瞄具了。

▲AK-200系列原型上加強筋早已被皮軌替代


不過AK203像是穿著華麗外衣的老太太,看起來相當唬人,但發射的竟然還是AK47的7.62x39中間威力彈。雖然7.62x39跟著AK闖出了赫赫威名,但時代早已變了。

世界主流大國在世紀60到90年代之間已經用小口徑槍彈替換掉中間威力彈/全威力彈,時至今日很多國家已經開始招標/裝備新一代小口徑步槍,而印度哪來的勇氣用中間威力的AK203迎接未來?

▲AK-203的伸縮摺疊槍託

 

相比中間威力彈,小口徑槍彈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彈藥輕便、後坐力小、攜彈量高、殺傷能力大,全面優於7.62x39中間威力彈。印度也明白這個道理,而且也試圖努力過,不過努力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英薩斯實在拉胯,選擇AK203也是印度不得已的選擇。

在現代戰爭下,突擊步槍在戰場上的殺傷能力其實已經無限小了,大多數情況下突擊步槍能對付200米上下的目標就足夠了。在這種情況下,AK203完全能滿足需求。

其次,印度兵員素質相對低下,受教育程度不高,如果購買西方先進5.56口徑小口徑步槍,在保養不善的情況下,分分鐘變成無法開火的燒火棍,AK家族皮實耐用,保養要求低,也比較符合印軍實際情況。

▲印軍中仍有大量俄制輕武器服役


第三,印度其實一直是俄制輕武器的用戶,在AK203之前印軍也裝備有大量AKM、AK103和PKM機槍等俄制武器,士兵們使用AK203不會有太大的學習成本,容易快速形成戰鬥力,而且庫存的大量彈藥也不會因為換裝而報廢。

第四則是價格問題,據印度媒體《ThePrint》報導,印度從俄羅斯採購一支AK203的價格是1100美元左右(這價格絕對有回扣),如果未來能引進生產線,成本還會進一步降低,還能加強印度本國的輕武器生產能力。而購買西方輕武器,價格更高不說,引進生產線則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印度換裝AK203不僅不蠢,而且還是相當務實的一種做法。

相關焦點

  • 印度進口74萬支最新AK203步槍!實在忍不了國產槍了?|輕武專欄
    AK203的報導根據俄羅斯《消息報》3月3日發表的報導,俄羅斯將通過與印度建立合資工廠的形式,讓印度可以在本土自主製造卡拉什尼科夫公司的最新款產品——AK-203突擊步槍,除去直接進口的4萬支AK-203外,印度還將再擁有約70萬支的「印度製造」AK-203,還可能出口給其他國家。
  • 印度想靠AK-203統一國內「萬國造」,想法挺好|輕武專欄
    >這不,就在11月7日,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表示,俄羅斯將支持印度在北方邦阿梅蒂鎮加快建立生產AK-203自動步槍的聯合企業。▲我宣布:咱們不用INSAS了!為了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AK200系列有各種不同口徑版本:AK200是5.45口徑標準突擊步槍,AK201是5.56口徑標準突擊步槍,AK203是7.62口徑標準突擊步槍。
  • 俄羅斯採購15萬支新槍,新銳AK15竟是老槍拉皮?|輕武專欄
    大家對這款基於AK74M改進的5.45mm小口徑突擊步槍也了解甚多,其實去年12月20日,卡拉什尼科夫集團就向俄羅斯國防部交付了一批2500支的AK12,詳情戳這個連結:面世7年,AK12終於裝備俄軍,為啥這支更差的槍卻能中標?
  • 印度購買70000支大威力步槍,中國95處於劣勢|輕武專欄
    前些日子,印度國防部正式宣布,將正式從瑞士輕武器製造商SIG的美國分公司採購72400支SIG 716自動步槍,總金額高達7200萬美元,並在未來1年內交付。 ▲小口徑是當今步槍主流這次印度採購的7萬多支SIG 716步槍,主要是配發給部署於北方邊境的山地部隊使用。
  • 印度採購60萬支國產AK-203步槍 解讀新聞背後的技術細節和內幕
    卡拉什尼科夫集團宣布,12月6日,在德裡舉行的俄羅斯印度國防部長會議中,籤署了向印度國防部提供超過60萬支AK-203突擊步槍的合同,這些步槍將在印度製造
  • 放棄小口徑,印度為何要選擇AK-203步槍,這不是退化嗎?
    英薩斯步槍發射5.56X45毫米步槍彈,AK-203發射7.62X39毫米步槍彈,SIG716則發射7.62X51毫米步槍彈。一旦換裝完成,則大部分印度軍隊將使用AK-203,山地部隊主要使用SIG716,後者具備更遠的射程和更大的威力,而只有少量特種部隊,繼續使用發射5.56X45毫米步槍彈。如此看來,印度軍隊的步槍裝備,從一定意義上說是在倒退。
  • AK-203步槍:將取代INSAS步槍,成為印度陸軍制式步槍
    INSAS步槍,印度國字號的小口徑步槍,歷來是以品質不穩定而著稱,成了全球輕武器行業的反面標杆;2018年5月初,印度邊防軍士兵曾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段INSAS槍族的實戰視頻,短短兩分多鐘的壓制射擊中故障連連,槍聲頻繁中斷,印軍士兵對INSAS步槍的綜合作戰性能非常不滿意。
  • 十年磨一槍,印度本土造AK,75萬支最新AK-203即將上線!
    3月3日,印度總理莫迪出席了位於北方邦科瓦市印俄合資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槍生產廠的揭幕儀式,AK-203將作為印度未來20年的標準武器開始正式投產
  • 印度軍隊要提成戰鬥力?​印度已經成為AK-203步槍的第一個用戶!
    (5.45x39mm口徑)和AK15步槍(7.62x39mm口徑),同時期研發的RPK-16輕機槍也在不久之後被俄羅斯軍隊採用。目前AK-200系列有AK-200(5.45x39mm口徑全尺寸步槍),AK-203(7.62x39mm口徑全尺寸步槍),AK-204(7.62x39mm口徑緊湊型步槍)和AK-205(5.45x39mm口徑緊湊型步槍)四種型號。AK-200系列步槍目前已經獲得了出口許可證,將會在最近的2019年阿布達比國際防務展(IDEX)上展出。預計中東和其他地區的國家會對AK-200很感興趣。
  • 為對付中國,印度又買新槍了!面對7萬多西方好槍,我們怎麼辦?|輕武專欄
    最近,外媒就披露了一則印度為應對中印緊張局勢而大量採購外國高端步槍的軍購案: ▲9月末外媒報導的印度購槍案 按照較新的外媒描述,印度將從美國購買西格紹爾公司生產的「SIG 716步槍」,並將這些新槍裝備給正在邊境前線同中國對峙的部隊。
  • 印度的最新步槍,顏值你給幾分?|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全新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但是在此前,就已經有報導指出,INSAS已經「廉頗老矣」,正在擬用升級版的INSAS——Excalibu(在國內被戲稱為咖喱棒)輕武器系統來替換現有步兵手中的小口逕自動步槍。而在中口徑全威力戰鬥步槍方面,則是可謂「一波三折」。在去年,就有一段視頻流出,表示這是印度的新一代步槍。
  • 萬國牌現狀終無法改變,AK203步槍落戶印度受阻,自產不如引進
    印度陸軍單兵裝備的「萬國牌」情況可以說由來已久,尤其是在突擊步槍的裝備上,印度陸軍已經不能用簡單的繁雜來形容。而過於混亂的單兵武器裝備現狀,不僅極大地影響了印度陸軍的後勤體系,更使得印度軍隊的作戰能力大幅降低。因此,2019年,印度花費近7億美元的價格,就在印度本土聯合生產75萬支AK203突擊步槍與俄羅斯達成交易協議。
  • 這拉皮AK74是怎麼坑印度的?|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就改出了一款俄羅斯的7.62版本AK103和5.45版本AK105,根據國外用戶的一些反饋,廠家最終在AK100的基礎上,又改出了打算自己用的AK200系列。:AK200是5.45口徑標準突擊步槍,AK201是5.56口徑標準突擊步槍,AK203是7.62口徑標準突擊步槍。
  • 印度65萬支新步槍招標終確認 俄制AK103或明年在印度量產
    俄羅斯副防長提到:「我們在2019年詳細考慮了在印度開始生產卡拉什尼科夫式突擊步槍的步驟。我們將密切關注售後服務的質量。還籤署了關於建立俄羅斯 - 印度政府間軍事和軍事技術合作委員會的協議,以完成政府間委員會的改組工作,以便在國防領域能建立更密切的合作。」根據之前的報導,俄羅斯與印度的政府間協議(IGA)規定將開始制定AK-103步槍的聯合生產和聯合開發(現代化)計劃。
  • 「印度版AK-203」與原版相比縮水?國際防務展樣槍展示所有細節
    殘酷的事實已經證明印度無法獨立研製出符合要求的步槍,就連選擇什麼口徑都要反覆折騰,7.62×39mm、5.56×45mm、7.62×51mm三種口徑每一個都傳過N次大新聞。同時,印度還從國外企業那裡採購了12.7×99mm反器材步槍和.338拉普阿馬格南精密步槍。印度其實一直都與俄羅斯接觸,就通過許可證生產卡拉什尼科夫AK-203進行談判。
  • 印度或裝備10000多大威力新機槍,威力遠超中國95機槍!|輕武專欄
    今年年初,印度陸軍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對7.62×51mm口徑輕機槍的求購信息。95槍族中的班用機槍,那麼相比於現今常見的這些中口徑輕機槍而言,小口徑的95/95-1式班用機槍是否處於劣勢?,小口徑班用機槍雖然輕便,但是對掩體、高性能防彈衣的貫穿力不夠。
  • 解放軍試射印度INSAS機槍,印軍竟然還用著「捷克式」?|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一檔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最近軍武菌偶然發現了這樣一張照片。如果後勤心情不好,沒準就給拿AKM突擊步槍的部隊補充一堆5.56mm口徑的子彈。後勤的憤怒不能不忽視,於是他們打算用發射7.62NATO的輕機槍/通用機槍,來取代現在的那一批發射5.56mm或者5.45mm口徑步槍彈的班用輕機槍。
  • 這款印度自行設計的新型衝鋒鎗,已經反超了我們中國武器!|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全新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 這支現役步槍就一般般|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還別說,伯萊塔研製的這支衝鋒鎗還真不錯,結構緊湊,金屬槍託摺疊後全長僅416mm,前握把設計不僅握持舒適,還能控制槍口連發上跳,射擊精度比1951年成名的以色列Uzi高不少,後期改進型M12S將保險和快慢機合二為一,更加方便使用。
  •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遭AK-104和防暴手槍掃射|輕武專欄
    點擊下方小程序購!為什麼要襲擊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原因目前未知。| 輕武專欄》▲AK-104短突擊步槍這款AK104發射常見的7.62X39mm子彈(就是AK-47的同款彈藥),零件也基本與這也是為什麼相關部門沒有在恐怖襲擊發生前及時預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