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在智慧社區中的應用

2022-01-07 智能化弱電工程設計與施工

前言:

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正逐步從概念走向應用。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也開始探索和創新,積極擁抱網際網路和新技術。未來,人工智慧技術可能會顛覆社區管理。

當智慧社區進入人工智慧時代,產品分類變得越來越豐富,相應的領域更廣泛。智慧社區中的以下典型應用場景由AI促進以提供對用戶的安全服務

傳統的社區:使用傳統的磁卡,不進行訪問,使用密碼鎖,不安全,訪客來訪,下樓接問題太麻煩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通過人臉識別、人臉識別、車牌識別等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訪客通過住房驗證碼/遠程訪問

5G時代,智能家居發展非常迅速,如智能門鎖、智能電視、智能手鐲、可穿戴智能設備等。比如智能手鐲、老人有急事、一鍵報警、物業人員聯動監控和現場圖像監控,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實施救助。

智慧社區建設與物業合作是密不可分的,物業服務的實現也需要智慧社區平臺的支持。為大多數社區居民提供服務,提高物業管理能效,為物業公司提供智慧社區生態系統,以幫助物業高效、信息化、智能化

傳統社區:社區入室舊聞幾乎引起了很多爭議,因為盜竊案經常出現在社區,會對居民的安全構成威脅。AI視頻控防設備比普通的網絡視頻監控設備更強大的視頻處理和分析功能,可為用戶提供更先進的視頻分析處理功能,提高視頻控防系統的能力和效率,降低了監控系統的成本,同時實現視頻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AI視頻控防「可以理解」的需求,是基於「看什麼,看得遠,看得清」的基礎。只要非社區或者警報人員直接進入資料庫會給保安、物業人員發送報警信息。後端伺服器和網絡攝像機視頻等進行視頻分析,並傳送到畫面和報警信息是唯一有用的屏幕上,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數據傳輸的量,同時也降低了後備存儲器的負擔。視頻人工智慧技術可以代替人的分析,找出從海量的視頻數據,實現電子警察,人數統計,人群預警、跟蹤、分析和其他車輛應用的有價值的信息

依託網格管理平臺,構建智能門禁系統、車輛門禁管理系統、視頻聯網、人臉識別和雲服務,構建社區物聯網,實現互聯互通、信息資源共享、標準化和統一化。並完成物聯網安全社區管理服務系統的應用功能。通過這些系統的建設,住戶還可以通過刷卡、二維碼和應用程式遙控等方式開門,方便居民出入。利用信息技術實現視頻聯網,可以實現對公安、物業、業主的可視化管控。在社區和重點監控區出入口進行黑白表單識別、預警和關鍵報警,確保出入社區各類人員的安全、方便,保障人民群眾和財產安全

安全和幸福是存在的感覺。居住在社區居民具有較高的安全意識,包括消防安全、電力安全、出行安全,人身安全等以及許多其他的方面。智慧社區建立一套更加智能的安全系統,實時流量監控人員,確保無死角,以及防突發事件可以應激處理。

智慧社區通過科技、標準化、智能化,整合業主和物業的需求,以提高服務、節約成本。同時,通過硬體和軟體來解決一些業主與物業的問題。

最近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到6月30號)的公眾號文章。裡面有方案,有圖片,基本涵蓋了智能化弱電行業的各個系統的文章,而且還送大量精品資料,每一篇都帶著題目,方便大家查找相關內容。比如搜索視頻監控方面的資料。此資料非常適合新人學習,尤其沒有時間、又不知道怎麼搜索資料的,全文件共計1000多個,建議弄一套,絕對有幫助!

相關內容可以點擊下面的連結查看

整理匯總2019年上半年公眾號word版本文章,贈送大量弱電精品資料

相關焦點

  • AAA2019 Tutorial:可解釋AI—人工智慧的聖杯(160頁PPT從理論到動機,應用和局限性)
    為什麼可解釋的人工智慧很重要?甚至在某些應用中至關重要?解釋人工智慧系統的動機是什麼?3. 它在哪裡至關重要?       在現實世界中,哪些應用程式需要解釋如何大規模部署AI系統?4. 它是如何工作的?
  • 視覺人工智慧第一股上市,商湯創造了哪些AI應用?
    DeepID的論文被評為AAAI2015的最佳學生論文,港中文多媒體實驗室入選了世界十大人工智慧先鋒實驗室,成為亞洲區唯一入選的團隊。湯教授的研發團隊計劃將DeepID免費開源給Android、iOS及Windows Phone開發者,幫助開發者在手機上開發基於人臉識別的應用,並希望通過用戶反饋數據來進一步提升算法的準確率。
  • 上海有哪些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帶你看AI+的生活有多方便
    依託AI發展的重要「生命線」——應用場景,在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率先推出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建設實施計劃的推動下,人工智慧正從百姓日常的方方面面露出「尖尖角」。,閒步浦西,徜徉浦東,不經意間,你我的上海生活,已正在AI創新編織著的應用場景中,變換了新模樣。
  • AI STUDIO—零門檻實現AI能力
    在這裡,用戶就不必糾結於複雜的環境配置和繁瑣的擴展包搜尋,只要有電腦、網絡以及一顆走進深度學習的心,打開瀏覽器輸入 aistudio.baidu.com,就可以在 AI Studio 開展深度學習項之旅。下面,本文將從功能簡介,實戰建模及AI能力應用等角度聊聊 AI Studio。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 淺談「AI人工智慧」在航空領域的應用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縮寫為AI,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在工業4.0時代,人工智慧是全球各行業智能化發展的動力引擎之一,這場變革無疑已滲透到民用航空的運營當中。
  • AI技術可預測未來,人工智慧全面走進生活場景應用!
    麻省理工AI技術可預測未來;超有愛的獵豹人工智慧機械臂;人工智慧交警海燕系統已正式啟用;專家為人工智慧出行出謀劃策……
  • AI正在幫助人類正確描繪世界地圖
    但是,在這一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中,人工智慧再次立功了!Facebook 推出了 Map With AI(人工智慧地圖),與 OSM 相結合,實現了大規模的、快速而精準的地圖繪製。讓我們看看究竟是怎麼實現的。
  • 谷歌雲AI新掌門被曝與軍方有聯繫,4000員工白抗議了? | AI WORLD峰會議程曝光
    南京大學周志華教授及其團隊提出「深度森林」系列理論,嘗試用樹集成來構建多層模型,在很多神經網絡不適合的應用領域中具有巨大的潛力。周志華,南京大學計算機系主任、人工智慧學院院長。主要從事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數據挖掘 等領域的研究工作。
  • 中科大-微軟最新《圖像到圖像轉換:方法與應用》綜述論文,19頁pdf
    I2I由於在圖像合成、分割、風格轉換、復原、姿態估計等計算機視覺和圖像處理問題上的廣泛應用,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並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在本文中,我們對近年來發展起來的I2I工作進行了綜述。我們將分析現有I2I工作的關鍵技術,並闡明社區取得的主要進展。此外,我們將闡述I2I對研究和行業社區的影響,並指出在相關領域仍存在的挑戰。
  • AI在這一周學會了很多事,都是什麼? | 一周 AI 頭條
    在相同任務中,新模型的表現在單一模型對比中超過了微軟等公司的研究。在創意產業中出現了新的AI潛力,音樂作品就是其中之一。一家叫做Aiva Technologies的公司,深耕於音樂創作領域。他們發明了一個AI叫做「Aiva」(人工智慧虛擬藝術家),並教它如何編寫古典音樂。
  • 中控智慧500萬攝像機:AI 監控好搭檔!
    但隨著AI的推廣普及,在很多應用場景中,200萬攝像機的不足越發明顯。200萬解析度受限於像素點、清晰度等影響,已經難以滿足複雜場景下智能分析的需求了。500萬高解析度:AI智能分析,更多圖像細節在同樣視野中,500萬高解析度相較於200萬解析度,能呈現更多的圖像細節,畫面細膩。500萬解析度作為AI監控系統的基礎解析度,更易提取關鍵信息,為海量視頻數據的結構化應用奠定基礎。
  • 2017 AI成熟度曲線圖
    代表企業:10Pearls; Accenture; Aigen; Deloitte;EY; Fujitsu; IBM; Infosys; PwC; Volume.XO位置:距成熟應用2-5年 通用人工智慧定義:通用人工智慧(AGI)——又名「強AI」或「通用機器智能」——如果它存在的話,能夠解決廣泛的問題
  • 推薦 | 藍盾AI防火牆:打造自動-主動-聯動的智慧安全防禦體系
    市場背景市場上的二代牆大都是集防火牆(FW)+ 入侵防禦(IPS)+ 病毒防護(AV)+Web 應用防護(WAF)等多種安全功能堆疊組成的模塊串聯設備,其最大問題在於缺乏智慧和主動防禦來應對和處理安全事件
  • 智能攝像機興起,開啟智慧城市建設新階段
    尤其是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智能攝像機已經成了一項必然的存在,通過智能攝像機觀測城市運行狀況已經成為了讓AI進入城市管理最好的窗口。機器視覺產業作為智慧城市的基礎支撐,已從單一的攝像機+視頻存儲的生產和應用模式,轉變成了攝像機+晶片+算法+視頻雲+應用的多層次生態模式。對機器視覺的需求已遍布到各個領域和行業,促進了這個產業的百花齊放。
  • 如何理解:城市的「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
    即便如此,COVID-19疫情中,由於城市各種資源和外部條件劇烈變化,常超出個人處理信息和決策的能力,大屏應用接入越來越多維度的高頻數據,通過直觀的可視化,幫助各級政府適應了基於海量數據決策的模式,對智慧城市發展仍然起到正面作用。智能化是指,事物在網絡、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技術支持下,具有能動地滿足人各種需求的屬性,具備自適應、自校正、自協調等能力。
  • AI一周熱聞:北大建立人工智慧新校區;英國首例機器人心臟手術致死
    更多乾貨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AI 前線」(ID:ai-front) 據新華社等媒體報導,北大將在昌平區建立人工智慧新校區,以人工智慧為特色,以面向未來的應用型學科和新型工科為主要發展方向。新校區規劃用地面積 68.35 公頃,分別位於十三陵鎮和馬池口鎮。
  • 國際觀察130| 科技改變新加坡(二):新加坡國家人工智慧計劃
    智慧國家2025計劃對新加坡的數字基礎設施進行了安排,但智慧國家願景並非是一蹴而就的。為此,2019年11月智慧國家與數字政府工作組(SNDGG)發布了國家人工智慧計劃,在建設智慧國家道路上更進了一步。新加坡計劃在2030年實現引領可拓展影響深遠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的發展,同時將技術應用於高收益部門以及與國民和產業緊密聯繫的領域。
  • 中國AI研發投資碾壓美國?最新報告顯示,這一數字被誇大了
    在今年 11 月的一次美國民主黨候選人辯論上,總統競選人 Andrew Yang 表示,「美國正在人工智慧軍備競賽中輸給中國。」隨著中國人工智慧(AI)技術的整體實力與日俱增,這一類聲音甚囂塵上。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 人工智慧軍事應用及其國際法問題
    人工智慧的軍事應用可能會對未來戰爭模式和交戰規則帶來巨大甚至顛覆性的影響,從而對當前的國際法體系構成挑戰。目前,關於人工智慧軍事應用相關國際法問題的討論主要集中在致命性自主武器與人道主義法方面,人工智慧軍事應用對武力使用合法性、國家主權、防擴散等方面國際法的挑戰還有待於進一步引起重視。
  • 探秘微軟大規模人工智慧的新框架ZeRO-2
    使用海量數據訓練模型,已成為現代深度學習應用的一種常態。以 Transformers 及其它預訓練模型為代表的一些最新的創新性應用,需要特大型訓練框架的支持。此類預訓練模型通常被視為人工智慧領域的最新突破,由此激發了全球範圍引領該領域的一些頂級技術企業間的競爭。在最近的 Build 大會上,微軟展示了自身在支持大規模構建和使用大規模預訓練模型方面的一些最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