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就是五十年前的東巴基斯坦。是印巴戰爭的導火索。印度支持東巴基斯坦獨立,巴基斯坦對印度宣戰,結果是,巴戰敗,東巴基斯坦獨立,變成了孟加拉國。雙方結下梁子,直到今天,雙方有解不開的仇恨。看到孟加拉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心裡不免有些沉重。如果能引進幾百一千萬孟加拉的女性來中國就業生活就好了,即緩解國內的生活壓力又能緩解中國三千萬光棍男同胞的饑渴之苦,同時還能過上相對較好的生活,何樂而不為呢?
東巴很可憐,我們最多只能默默支援它一點我們不用的ak47之類的步槍給他防身就好,當然它會把港口拿給我們開發換點小錢錢,至於以後我們收回藏南了,我們就和它做鄰居了,它估計等著那時候等我們再去開發它吧!上海國土面積6千多點,一萬平方公裡都不到。卻有二千五百萬人口,同樣人口和國土面積各增長十倍,那六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可以生活二億人口了,人家畢竟有十四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和上海平均比不算少了。
二戰前巴基斯坦與印度為一國(統稱印度),同屬英國的殖民地,1947年印度獨立,同時印巴按信仰分治,信印度教的地區歸為印度國,信伊斯蘭教多數的地區,歸為巴基斯坦國,故巴基斯坦被印度隔離分為東巴和西巴,71年被印度使壞,將東巴從巴基斯坦獨立出來,取國名為孟加拉國。該國地少人多,但平原面積很大,只要勤奮,生存應不是問題,但熱帶地區的人,普遍較懶。
14萬平方公裡,1.6億人。河南省16萬平方公裡,1億人。但河南省三分之一的是山區,人口稀少,不適合居住。河南與孟加拉相比人口密度相似,孟加拉的優勢是糧食可一年四熟,河南是兩熟,同樣一畝地,河南少收一半糧食。河南的優勢是人力資源向全國轉移,通過打工經商致富,這點孟加拉不具備,也是它落後的主要原因。孟加拉應主動加強與大英國協國家、中國、日本、韓國、美國的關係,利於加大貿易和人力輸出。
輸出勞力 ,東南亞國家很多 ,都是從事本地人不願意幹的活,比如工地搬磚,餐廳,反正就是拿著最少的工資幹著最辛苦的活,真的是很讓人心酸和同情的 ,他們睡覺連個墊子都沒有直接睡地板上,我跟他們打交道很久了,見過就知道什麼叫做壓榨勞動力。
孟加拉國確實很貧窮。首都達卡窮人是人滿為患,大街兩邊人行道上都是無家可歸的人家,就在人行通道上吃住,塑料棚高不過一米,全國有三分之一的人一天只吃一頓飯,三分之一的人一天吃二頓飯。比我們四十年前還要窮!孟加拉,首要原因是水資源過多,交通很不發達,200,300公裡的路需要10多個小時,很多地方需要過渡口,一排隊就要好幾個小時;第二政府很腐敗,辦事效率很低,辦個延期籤證需要2,3個月,只要超過護照籤證期就要罰款,所以註定罰款;第三,當地很多阿里巴巴,強買強賣,經商環境很不好;第四,當地人很懶,早點10點才起,商店9,10點才開門,一天祈禱四次,早上3點還在祈禱,祈禱完再睡。
一次在杜拜轉機,一個孟加拉的哥們看到我是東方人興致衝衝過來問我是不是中國人,我說是,他高興的手舞足蹈說,我們是Bangladesh的,更中國是哥們。我想了半天才想起來Bangladesh是孟加拉。我說我知道了,你們是從巴基斯獨立出去的,和穆沙拉夫將軍打過仗。他一聽不說話了走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