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行的「天龍」,專用水雷戰隊的旗艦,舊日本「天龍」級輕巡洋艦

2022-01-01 逆火行

仔細研究舊日本海軍的裝備發展變遷史,會發現舊日本海軍的裝備受到戰爭勝負的影響很大。在中日甲午海戰和日俄戰爭結束後,在對這兩場戰爭的戰後反思中,舊日本海軍除了堅定繼續走「大艦巨炮」的發展路線之外,也開始把「洋上魚雷戰」作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

「吉野」號裝甲巡洋艦

早期的魚雷雖然航速較慢,但是得益於水比空氣更不容易被壓縮,所以水下爆炸的魚雷能夠比水面上爆炸的大口徑炮彈給敵人的戰艦造成更大的傷害。舊日本海軍希望在戰時,能夠由驅逐艦等中小型戰艦組成「水雷戰隊」,配合主力艦隊對敵人的主力艦進行騷擾和偷襲。

不過,隨著當時世界各國海軍戰艦排水量的逐漸擴大,各國海軍的交戰海域逐漸從近海海域轉向了遠洋海域。在這種情況下,排水量較小的驅逐艦已經無法滿足遠洋作戰的需求。

日軍「水雷戰隊」下屬的驅逐艦,排水量一般偏小

於是,舊日本海軍開始發展排水量比傳統驅逐艦更大的輕型巡洋艦,充當「水雷戰隊」的旗艦。在戰時,如果交戰海域是在近海海域,這些輕巡洋艦將指揮「水雷戰隊」下的驅逐艦共同發起攻擊。如果交戰海域是在遠洋海域,這些輕巡洋艦將會主動出擊,對敵方主力艦發起雷擊作戰。

「天龍」級首艦「天龍」號

而舊日本海軍中的「天龍」級輕巡洋艦,就是舊日本海軍中第一種專門作為水雷戰隊旗艦而設計的輕巡洋艦。通過對「天龍」級輕巡洋艦誕生背景和設計特點的了解,能夠讓普通的軍迷朋友們對早期舊日本海軍「水雷戰隊」的組成和作戰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所以,本文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下舊日本海軍歷史上的第一款水雷戰隊的專用旗艦——「天龍」級輕巡洋艦。

急需領頭羊的「水雷戰隊」——「天龍」級輕巡洋艦的研製背景

在1914年下半年,舊日本海軍正式開始組建「水雷戰隊」。每支「水雷戰隊」中包含有4支驅逐艦分隊,而每支驅逐艦分隊中則下屬4艘驅逐艦,一支完整的「水雷戰隊」將擁有16艘驅逐艦,由航速較快的輕巡洋艦進行指揮,共同展開「洋上魚雷戰」。

「水雷戰隊」主要由驅逐艦發動進攻

雖然設想很美好,但是等到實際操作時,舊日本海軍卻發現了問題。那就是當時舊日本海軍的巡洋艦航速都比較低,根本無法充當航速更快的驅逐艦的旗艦。比如當時舊日本海軍裝備的「出雲」、「日進」等裝甲巡洋艦,其最高航速都在26節以下,完全無法指揮高速突襲的驅逐艦部隊。

「日進」號裝甲巡洋艦

無奈之下,舊日本海軍只好在1916年的海軍擴充計劃中,增加新型輕巡洋艦的建造計劃,而這也就是「天龍」級輕巡洋艦的研製背景。

「水雷戰隊」旗艦的開山之作——「天龍」級輕巡洋艦的艦型特點解析

在1916年,也就是日本大正五年,舊日本海軍開始正式撥款建造新款輕型巡洋艦,分別命名為「一號小型巡洋艦」和「二號小型巡洋艦」。在同年年中,這兩艘輕型巡洋艦也正式獲得了「天龍」號和「龍田」號,根據當時舊日本海軍的首艦命名規則,這兩艘輕巡洋艦都被劃分為「天龍」級輕巡洋艦。

舊日本海軍給「天龍」級輕巡洋艦定下的性能指標十分清晰,首先就是要擁有高航速,至少要能夠跟得上「水雷戰隊」中的驅逐艦。同時,為了發揮其「雷擊戰隊」旗艦的作用,「天龍」級輕巡洋艦要裝備足夠的指揮設備,並能夠容納相應的指揮人員在艦上進行長期居住。

「天龍」級的定位就是「指揮艦」

為了能夠達到穩定伴隨驅逐艦部隊機動作戰的需要,「天龍」級輕巡洋艦的最高航速至少也需要達到30節以上。而此前舊日本海軍雖然也建造了一部分裝甲巡洋艦,但是這些裝甲巡洋艦都屬於低速巡洋艦,無論是艦型設計還是動力系統,值得借鑑的地方都不多。因此,當時的舊日本海軍決定參照英國的「林仙」級輕巡洋艦和部分驅逐艦的部分設計經驗,來設計「天龍」級輕巡洋艦。

因為要在遠洋環境下指揮驅逐艦進行雷擊作戰,所以「天龍」級輕巡洋艦使用了容納空間更多的艏樓船型設計。同時,為了保證艦艏甲板不會湧上太多的海浪,「天龍」級輕巡洋艦的艦艏高出船底約10.7米,在大部分情況下,「天龍」級輕巡洋艦的艦艏幹舷高度都能保持在6.7米左右。

可以看出其艦艏的幹舷高度更高

為了提升航速,「天龍」級輕巡洋艦的長寬比達到了11.28:1的水平,作為對比,舊日本海軍此前設計的輕巡洋艦長寬比大多在10:1的水平下,在搭配其從驅逐艦上拿來的高速動力組件之後,其最高航速可以達到33節,完全能滿足舊日本海軍的使用需求。

不過,過高的長寬比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天龍」級輕巡洋艦的橫擺情況比較明顯,特別是在高速航行的時候,只要遭到一點側浪的拍擊,艦身就會非常不穩定。如果側向的風浪過大,甚至會對艦身的結構強度造成影響。

為了加強艦身的結構強度,「天龍」級輕巡洋艦使用了和「磯風」級驅逐艦上一樣的縱向龍骨設計。不過,因為增加了縱向龍骨設計,「天龍」級輕巡洋艦不得不重新考慮艦身減重的問題,全艦改用重量更輕的高張力鋼材建造。

建成不久的「天龍」號,可見其艦身很修長

為了追求高航速,「天龍」級輕巡洋艦的排水量並不大,只有3500噸左右,這就導致了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天龍」級輕巡洋艦作為「水雷戰隊」的旗艦,在率領「水雷戰隊」執行雷擊作戰時,很可能無法抵禦對方驅逐艦的火力直擊。

考慮到無論如何進行設計,「天龍」級輕巡洋艦都無法防禦敵人驅逐艦所發射的魚雷,所以舊日本海軍降低了標準,要求「天龍」級輕巡洋艦隻需要能夠防禦100毫米左右的艦炮火力打擊即可。所以,最終「天龍」級輕巡洋艦直接用雙層高張力鋼材構建了裝甲帶,兩層高張力鋼之間則完全是中空狀態。

「天龍」級裝甲帶結構圖

作為一款「水雷戰隊」的旗艦,「天龍」級輕巡洋艦另一個重要的性能點就是其艦隊指揮能力了。「天龍」級輕巡洋艦的艦橋為三層艦橋,最上層的是羅經艦橋,安裝有羅經儀、望遠鏡和測距儀,只有帆布作為遮蓋物。

中間一層是指揮艦橋,擁有海圖室和戰鬥指揮設備,在執行作戰任務時,充當戰鬥艦橋的角色。而最底部的艦橋則是通信艦橋,除了負責進行電報收發任務之外,還充當了休息室的角色,可以為非當值軍官提供休息區域。

其三層艦橋非常具有辨識度

雖然是「水雷戰隊」的旗艦,不過在必要的時候,「天龍」級輕巡洋艦也需要親自承擔起雷擊作戰的任務。所以,「天龍」級輕巡洋艦上同樣安裝有魚雷發射裝置,艦上共安裝有2座六年式三聯裝533毫米重型魚雷發射裝置,分別安裝在中部三座煙囪的前後位置上。

六年式533毫米魚雷發射裝置

「天龍」級輕巡洋艦裝備的三聯裝魚雷發射裝置既可以採用電機驅動旋轉,也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採用人力進行旋轉瞄準,以26節的速度發射時,其航程可以達到15500米。不過,因為艦上沒有備用魚雷和魚雷再裝填裝置,所以「天龍」級輕巡洋艦隻能夠進行一次魚雷齊射。

「天龍」級輕巡洋艦的武備布置一覽

為了驅逐敵人的驅逐艦部隊,「天龍」級輕巡洋艦還安裝了4門三年式140毫米單管艦炮作為主炮,這種140毫米單管艦炮最大仰角僅有20度,最大射程也只有15800米,由於缺乏先進的火控設備,該款艦炮對高速航行驅逐艦的命中率並不理想。而後來的實際使用也表明了,該款艦炮更適合用來進行對陸支援。

三年式140毫米單管艦炮

比較有意思的是,因為當時各國海軍開始裝備水上飛機,出於防空作戰的需要,「天龍」級輕巡洋艦在艦艉位置上,還安裝有一門76.2毫米的高射炮。但這門高射炮同樣使用純人工操縱和瞄準,對空射擊效果也不理想。

首艦「天龍」號在1917年5月份開工,2號艦「龍田」號在同年7月份開工。兩艦的建造速度差不多,都在兩年後建成並服役。其中「天龍」艦成為第二水雷戰隊的旗艦,而「龍田」號則成為第一水雷戰隊旗艦。

建成後的「天龍」號輕巡洋艦

從整體上來看,作為舊日本海軍「水雷戰隊」旗艦的開山之作,「天龍」級輕巡洋艦的設計只能夠說是中規中矩。為了滿足高速航行的需求,其艦體設計和動力組件基本上照搬了當時舊日本海軍驅逐艦已有的成熟設計。而作為其追求高航速而大幅減重的後果,就是「天龍」級輕巡洋艦排水量只有3500噸左右,看起來更像是一艘大號的驅逐艦。

航行中的「天龍」號輕巡洋艦

如果僅從設計初衷上來看,「天龍」級輕巡洋艦基本上滿足了舊日本海軍原先的作戰需求。但是其較小的排水量導致其後續升級潛力有限,當舊日本海軍的驅逐艦性能進一步發展之後,「天龍」級輕巡洋艦就不再適合作為「水雷戰隊」的旗艦。

高速輕甲的困擾——進階無望的「天龍」級輕巡洋艦

隨著時間的逐漸推進,舊日本海軍也開始逐漸推動自己「水雷戰隊」的裝備升級,排水量更大,並且航速也更快的「峰風」級驅逐艦開始成為「水雷戰隊」中的主力驅逐艦,排水量僅有3500噸的「天龍」級輕巡洋艦,不得不逐漸把「水雷戰隊」的旗艦位置,讓位給性能更強的5500噸級輕巡洋艦。

綜合性能更強的「峰風」級驅逐艦

在被解除了「水雷戰隊」的旗艦職務之後,「天龍」號和「龍田」號開始被編入「遣外艦隊」,參與對外軍事行動。而到了1937年,隨著空中威脅的逐漸加劇,舊日本海軍決定開始嘗試加強現有軍艦的防空作戰能力。為了規避不必要的風險,舊日本海軍最終決定將當時已顯老舊的「天龍」級輕巡洋艦作為試驗對象,進行改裝嘗試。

正在執行作戰任務的「天龍」號輕巡洋艦

考慮到「天龍」級輕巡洋艦的艦體狹長且排水量偏小,因此舊日本海軍提出的兩種改裝方案也比較保守。第一種方案是用4座八九式127毫米高射炮,取代「天龍」級輕巡洋艦上已經落後的單管140毫米艦炮。第二個方案則是使用4-6座雙聯裝76.2毫米高射炮,取代老舊的140毫米單管艦炮。

上面的是127毫米炮方案,下面的是76.2毫米炮方案

雖然設想很美好,不過此時的舊日本海軍正處於全力擴張軍備時期。當時日本本土大部分造船廠都在忙著建造新艦,根本沒有物資和人力去改裝「天龍」級輕巡洋艦。因此,在經過多次討論後,直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將兩艘「天龍」級輕巡洋艦改裝為防空巡洋艦的方案,始終未能夠落地。

「天龍」號上加裝的25毫米機關炮

在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後,兩艘「天龍」級輕巡洋艦隻是簡單加裝了少量25毫米機關炮,即被編入第十八戰隊參與太平洋海戰。雖然舊日本海軍一直擔心防空能力貧弱的「天龍」級輕巡洋艦會被美軍炸沉,但實際上,「天龍」號和「龍田」號最終都折損於美軍潛艇之手。

其中「天龍」號在1942年12月16號,被美軍的「大青花魚」號擊沉,而「龍田」號則在1944年3月13號,被美軍「玉筋魚」號潛艇擊沉。

擊沉「龍田」號的美軍「玉筋魚」號潛艇

「天龍」級輕巡洋艦的根本悲劇來源於其「高速輕甲」的設計,這種設計在傳統的大海戰時代無可厚非,但是在航空兵和潛艇逐漸興起的太平洋海戰中,不僅未能成為其優點,反而成為了其致命傷。無論是「天龍」號還是「龍田」號,其薄弱的船體在被美軍潛艇發射的魚雷命中後,基本上就失去了搶救的價值。

如果當時舊日本海軍能夠拿出一部分的資源,將「天龍」級輕巡洋艦改裝為防空巡洋艦,那麼兩艘「天龍」級輕巡洋艦在太平洋戰場上,還可以當做大號的防空驅逐艦來使用,多少可以降低舊日本海軍驅逐艦部隊在面對美軍航空兵攻擊時的損失。

「天龍」級輕巡洋艦總體設計只能算中規中矩

作為舊日本海軍「水雷戰隊」的第一代專設旗艦,「天龍」級輕巡洋艦雖然沒有什麼太大的敗筆,但是也沒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出彩之處。該型輕巡洋艦給舊日本海軍帶來最大的幫助,恐怕也只是讓舊日本海軍明白了自己究竟需要一款什麼樣的「水雷戰隊」旗艦。

相關焦點

  • 大艦輕甲,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末代旗艦,「大澱」級輕巡洋艦
    >在舊日本海軍的輕巡洋艦梯隊中,有一級輕巡洋艦的地位與其他幾級輕巡洋艦有較大不同。和「天龍」級等專門用來領導「水雷戰隊」進行「洋上魚雷戰」的輕巡洋艦不同,舊日本海軍中的「大澱」級輕巡洋艦,是為了配合舊日本海軍中的「潛水戰隊」而專門打造的,是一款與潛艇配合作戰的輕巡洋艦。而在太平洋戰爭末期,隨著其他主要水面戰艦的陸續折損,「大澱」級輕巡洋艦中的「大澱」號輕巡洋艦,在1944年的上半年,也成為了舊日本海軍的末代旗艦。
  • 水雷戰隊旗艦!重武裝巡洋居然擁有逆天航速?
    1914年,英國開始建造劃時代的林仙級輕巡(小編之前為大家介紹過林仙級,點這裡看高速驅逐艦領艦:「林仙」級才是輕型巡洋的始祖!~)。與之前舷側布置煤倉的防護巡洋艦相比,新艦擁有一定的裝甲防護,在壓制魚雷艇和驅逐艦、擔任艦隊前衛偵查方面作用突出。一戰後,日本也開始設計其第一型現代化輕巡,並在1917「八四艦隊案」中列入8艘3500噸級建造計劃。
  • 那些長得好像黃瓜一樣的日本輕巡洋艦,到底是怎麼來的?
    最初被日本海軍用於水雷戰隊旗艦的老式巡洋艦往往航速較慢,無法滿足與驅逐艦配合作戰的要求。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海軍建造了第一型真正意義上的輕巡洋艦「天龍」級。有鑑於此,在「天龍」級定型之後,艦政本部設計了很多種新型輕巡洋艦,排水量從4100噸到8000噸不等。任務也從單純的水雷戰隊旗艦發展成了水雷戰隊旗艦和艦隊前衛兩種。
  • 勁爆消息即將來臨,日本海軍最大的驅逐艦,會以何種方式到來?
    但是,作為當時水雷戰隊主力的特型驅逐艦受制於續航力和羸弱的防空火力而不適合用作機動部隊的護航艦艇。為了解決這一棘手的問題,日本人首先提出了和英國人一樣的問題解決思路,即將老舊的「天龍」級及部分5500噸級輕巡洋艦改裝為防空巡洋艦。
  • 美國的萬噸輕巡洋艦,為抗衡日本巡洋艦而生的布魯克林級輕巡洋艦
    當時在巡洋艦方面的唯一的成果是對巡洋艦噸位做了限制,比如說噸位不得超過1000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8英寸。這一要求完全是英國為了保留火炮口徑超過6英寸的霍金森級巡洋艦的而制訂的,但意外地得到了美國和日本兩國的支持。這是因為英國的提案符合美國對巡洋艦的要求,而日本計劃建造的古鷹級重巡洋艦也符合這一要求,所以美日兩國支持了英國的提案。
  • 經歷豐富的日本海軍最小型特設巡洋艦——浮島丸
    輔助巡洋艦,日本一般稱為「特設巡洋艦」或者「仮裝巡洋艦」,由於後面一個詞,有人翻譯為「偽裝巡洋艦」,如果說這個詞用在德國海軍的輔助巡洋艦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用在日本海軍就不太合適,因為日本海軍從來沒有準備讓敵人對輔助巡洋艦產生誤判,因為日本人改裝的特設巡洋艦都是大噸位、高航速、強火力的船隻,可以看作是沒有防護裝甲、航速稍慢的輕巡洋艦。
  • 日本海軍戰爭史:入侵威克島
    特魯克的第四艦隊指派以下艦船參與入侵威克島:梶岡定道(Sadamichi Kajioka)海軍少將的旗艦「夕張」號輕巡洋艦,驅逐艦「睦月」號、「如月」號、「彌生」號、「望月」號、「追風」號和「疾風」號。這些軍艦護送載有450 名海軍登陸特種部隊的兩艘運輸船(由驅逐艦改裝而成)和兩艘裝載駐軍的「丸」字運輸艦(「丸」是屬於日本商船的一種專門用語,如「XX 丸」,這個稱呼在商船被海軍徵用後仍然被保留)。
  • 舊日本海軍艦艇系列——妙高型重型巡洋艦
    在改定計劃中,變化最大的部分就是巡洋艦的建造。最初的八八艦隊完成計劃中的川內型3艘、古鷹型2艘已經於1922年度起工。而規劃中於1922年度或是1923年度起工的4艘5500噸級的巡洋艦和另外3艘8000噸級的巡洋艦計劃則被修訂為7100噸級2艘10000噸級4艘。其中7100噸級巡洋艦將在1923年起工,與1922年建造的古鷹、加古兩艦配合形成一個重型巡洋艦戰隊。
  • 幻滅の神話: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晝間炮戰評析(上)
    1942年2月26日,日軍登陸船隊分為東西兩路向爪哇島開進,其中計劃在爪哇東部登陸的船隊由第4水雷戰隊組成的第1護衛隊護航,同時得到第5戰隊的2艘重巡洋艦「那智」、「羽黑」號和第2水雷戰隊的支援。上述部隊均由第5戰隊司令官高木武雄海軍少將指揮,共有2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和14艘驅逐艦。
  • 紀念逝去的大炮巨艦 愛宕號重巡洋艦的溺斃
    不過「愛宕」將「皮斯伯裡」號誤認為擁有相似艦型的輕巡洋艦「馬布爾黑德」號。而乘組員在戰時日記中記錄為「奧馬哈型輕巡洋艦(オハマ型軽巡洋艦、即奧馬哈級輕巡洋艦)」。3月3日,與重巡「摩耶」、驅逐艦「野分」及「嵐」匯合。
  • 巔峰評艦:日系重巡洋艦和美系重巡洋艦,到底有多大的區別?
    其最早的古鷹級雖然是日美雙方在輕巡洋艦方面較量的最終產物,但其使用思想卻已經脫離了日本傳統5500噸級輕巡的水雷戰隊旗艦概念。這點在其追加青葉、衣笠兩艦預算的目的中即可看到,4艘古鷹級將組成一個戰隊獨立作戰,從而形成艦隊前衛中的先頭偵查力量,而這種思想,和日後日本海軍對條約一萬噸級巡洋艦最初所制定的任務幾乎是完全一樣的。
  • 第二水雷戰隊——1944年日本海軍禮號作戰戰記(01)
    行動由第2水雷戰隊司令官木村昌福海軍少將指揮,這位在一年前因成功完成了基斯卡島撤退行動而名聲鵲起的戰將,又一次展現出冷靜和決斷,在美軍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大膽前行,果斷出擊,進退有度,對預定目標實施了攻擊,並率領大部分參戰艦隻全身而退。
  • 每周一戰 | 伯克級驅逐艦的由來:打破日軍水雷戰隊「夜戰無敵」神話
    夜戰の神話在太平洋戰爭前期,日本海軍對美軍威脅最大的戰鬥力量有兩支,一是海軍航空兵,包括艦載航空兵和岸基航空兵,一是水雷戰隊,即驅逐艦部隊。日本海航的威力已經在自珍珠港奇襲以來的歷次海空戰鬥中得到證明,而日軍水雷戰隊的殺傷力則在以索羅門群島為中心的一系列水面交戰中體現出來。
  • 舊日本海軍的最強條約巡洋艦?
    ▲艦娘 妙高改二妙高號重巡洋艦,是妙高級重巡洋艦的一號艦。妙高級重巡洋艦是IJN真正意義上的第一級條約型巡洋艦,其目標就是在作戰能力上全面壓倒各國正在設計建造的條約型巡洋艦。 其艦體發展自古鷹、青葉級,防護有所提高,主炮增至10門。但是完工時嚴重超重,排水量超標12%。
  • 舊日本海軍最後的國外訂購主力艦:金剛級戰列巡洋艦始末
    但隨著英國的無畏級戰列艦的下水,戰列艦的設計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各國海軍紛紛效仿無畏號來設計。與此同時,老式的裝甲巡洋艦也被新興艦種「戰列巡洋艦」所代替。為了適應這次海軍的大變革,舊日本海軍於1910年,對1911年度至1916年度的海軍軍備充實計劃進行修改,對未起工的扶桑號戰列艦與金剛級裝甲巡洋艦進行設計修改,使其變更為超無畏艦和戰列巡洋艦。而後者就是本文的主角——金剛級戰列巡洋艦。
  • 第二水雷戰隊——1944年日本海軍禮號作戰戰記(11)
    此處美軍潛艇活動猖獗,艦隊組成第一對潛陣型前進,「足柄」與「大澱」平行隔開2000米,「足柄」在右,「榧」、「樫」、「杉」三艦以之為中心向外排成半圓形護衛陣;「大澱」在左,外圍是「清霜」和「朝霜」號,旗艦「霞」號則在艦隊中央最前方,以18節速度領隊前進。這個陣型側影較小,便於避開潛艇攻擊,層疊的艦身也容易幹擾潛艇對目標的判斷。為瞞過美軍,木村讓艦隊先向東北方向行駛,東行接近菲律賓,最後往東南下行。
  • 海賊王:天龍人實力這麼弱,為何海軍和海賊卻都很怕天龍人呢?
    而由于天龍人八百多年以來的統治,導致了很多人對於他們都是有一定的畏懼心理。尤其是他們擁有海軍這樣強大的存在,所以才能夠在海賊肆虐的時代穩住自己的統治地位。而根據漫畫的發展,天龍人的統治最終肯定是會覆滅的。擊敗他們的,必然就是龍領導的革命軍。對于天龍人,普通人可謂是恨之入骨了。但是,天龍人這麼弱為什麼連海軍都不敢去反抗他們呢?
  • 盤點海賊王世界曾經暴揍過天龍人的「兇悍」角色
    面對真正惹怒了草帽路飛的查爾羅斯聖與多佛朗明哥,他毫不猶豫地伸出了拳頭,直接揍飛……山治山治也對天龍人直接出手過,便是在香波地群島的時候,面對拿著手杖槍恣意射擊的羅茲瓦德聖,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出擊,擊飛了羅茲瓦德聖的手杖,不過總感覺山治顧忌身份對天龍人出手把握了分寸,雖然對天龍人來說都是一樣的……烏索普烏索普也是直接暴揍過天龍人「犯罪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