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大部分時間都是搞器材的,但是器材的文章寫多了也確實有點膩。本篇文章講講音箱耳機器材以外的東西。也可以說是我的老本行——4K藍光電影。不過在這裡我想先回答一些影迷的一個問題:
4K Ultra HD藍光碟在2021年還有必要購買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這裡先列舉4K Ultra HD藍光碟的5個優點:
正版。關於這個問題,我不想多談,懂得都懂。
畫面。這其實主要體現在4K解析度(當然很多母帶並不是4K)、HDR高動態範圍和BT2020高色域等方面。還有不少碟片支持杜比視界,還有一些碟片支持IMAX Enhanced。不論如何,即便在2021年的今天,4K Ultra HD的畫面依舊強過幾乎所有影視流媒體視頻內容。現在現在也有少數8K視頻片段,但是整部電影屈指可數。
音頻。4K Ultra HD大多支持杜比全景聲和DTSX等音效。至少這個杜比全景聲在某種程度上算是真正的杜比全景聲,而不是手機、筆記本電腦的「杜比全景聲」。
花絮。正版4K Ultra HD通常會包含較為全面的幕後花絮以及導演解讀音軌等內容,有時4K Ultra HD碟片由於4K格式比較佔容量,會在1080P藍光碟中附贈花絮。
收藏價值。這一點對於認為碟片具有收藏價值的人來說,4K Ultra HD就有收藏價值。如果認為沒有的話就沒有。就我個人而言,我還是把4K Ultra HD當作正常的影視載體去看待。看電影的優先級要大於收藏。說白話就是,我認為4K Ultra HD是拿來看的。
銀翼殺手2049 SteelBook 4K UHD如果你認為以上這些特點是你所需要的,那麼我認為就完全可以考慮購買正版4K藍光碟。
接下來再著重描述一下,4K藍光所帶來的畫面提升,其實是多方面的。除了4K這個詞本身所包含的解析度以外,還包括畫幅、動態範圍、色域等方面。
解析度、顏色、亮度,4KUHD的三個維度4K UHD Rec 2020 色域不同色域標準的差別首先是畫幅。我們知道常見的電影畫幅是2.35比1,但是一些電影會在藍光碟中加入IMAX畫幅,例如剛剛推出的《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 IMAX導演剪輯版》;再比如碟中諜6也在4K藍光碟中有部分IMAX畫幅鏡頭。IMAX的畫幅比例為16比9左右,會在一般電影院畫面的上下多出部分內容。
當然,還有4比3的「方形」畫幅。
如果說畫幅只是影響我們是否能看到多出一些的內容,那麼我認為真正影響畫面整體觀感的,也是我認為4K UHD帶來最大的提升是——HDR。
看慣了HDR的電影再看SDR,就會覺得SDR的電影白色是慘白的,非常不自然。陰影或者光線較暗的環境也會顯得很假。而且整體畫面顯得很「扁平」,沒有「層次感」。HDR不止使一些畫面色彩看起來更真實,而且也會變得更立體。這一點在很多電影中都有所體現。例如扎克施奈德的《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和《扎克施奈德版正義聯盟》。即便對一些本身,也會讓整體的色調看起來更真實,例如基努裡維斯飾演的《疾速追殺》系列。但是,也並非所有電影在HDR加持下都會有巨大提升,例如漫威系列的很多電影,HDR並不會帶來多少額外的體驗。會有區別,但是作用並不是那麼大。所以這和電影的調色以及構圖等確實也有一定的關係。不過,總的來說,我認為HDR是4K UHD帶來最明顯和最有意義的提升。很多時候解析度如果不是刻意與1080P對比,其實在實際觀影中,已經融入到電影時,並不是那麼容易察覺。但是HDR無時無刻不讓我感受到更加真實的光影體驗,使得我不由自主得身臨其境,融入到電影的世界中。
現實世界中的亮度跨度除此之外,4K UHD幀數可能也會有所不同。例如李安的一些電影就有60幀的4K藍光版本。當然,公映時少數影院可以播放120幀的版本。比較典型的代表就是《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第一次在家庭影院裡看這部電影簡直把我看懵了,我一直在懷疑當年的科技是如何做到那樣的視覺效果,因為不論是畫質還是60幀帶來的「真實感」都遠超當時絕大多數主流電影。
最後再說一下4K藍光碟中所謂的「4K」。這裡之所以把4K打上引號,是因為很多4K藍光碟的有效解析度並沒有4K,例如一些母帶只有2K解析度。即便是真4K有時也不一定能保證畫質。最典型的還是《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因為電影中部分場景扎克施耐德故意做了一些讓「膠片顆粒特效」,畫面本身就是有些朦朧的,所以再怎麼4K看起來還是不那麼清晰。當然,這就是導演想呈現的效果。總之,關於畫質,反而非常玄學。有些電影明明是4K但是看起來畫質一般,有些老電影膠片修復+算法處理的4K反而比一些新的數字電影還清晰。我覺得這一點放平心態就好。反正比1080P清晰就是了。至於到底實際成片畫質如何,至少以我的經驗,在網上看一些母帶信息是看不出來的。
可以說,4K Ultra HD藍光碟的特點集中在一部電影的外在(音畫)和延伸(幕後)。如果對電影熱愛,並且想要得到上述這些特點,就完全可以入手。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2021年的今天,4K Ultra HD的價格和幾年前依舊大致保持一致,外版差不多要200元左右一張,國版也要100多元一張。如果覺得這個價格還是有些貴,並且不少很介意4K內容,那麼買1080P的藍光碟也是不錯的選擇。
關於播放設備
既然是器材。我還是稍微提一提老本行。
首先,我強烈不建議用遊戲主機播放4K Ultra HD。除了遊戲機可能不支持一些協議或算法、手柄操作麻煩/遙控器缺少一些功能等問題。我個人認為遊戲機看碟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讀碟噪聲大。因為現在的遊戲機基本上都是吸入式光碟機,很難隔絕噪聲。即便是最新的索尼PS5,聲稱做了更多光碟機隔震降噪的設計,但是實際使用下來,讀碟噪聲還是不小。相比之下,通常專用的藍光播放機都是經過較好的密封和降噪設計。我個人使用過的松下ub900,實際播放時就非常靜音,只要不是耳朵貼上去,就可以忽略其存在,從而更好的沉浸在電影中。
至於4K藍光機的選擇。由於電影光碟已經變得日趨小眾,各大電影公司也在力推各自旗下的流媒體平臺,所以目前在產的4K藍光機型號並不多,價格跨度往往也比較大。我個人的建議是,除非你的播放系統特別特別發燒,或者你有足夠的預算,否則買入門兩千多額幾款型號就足夠了。而目前兩千多的型號,其實主要就是索尼X700/X800M2、松下UB150和傑科G5300這幾款。
如果是新手入坑,我個人最推薦國產傑科的G5300。主要原因在於4K藍光機兼容1080P藍光碟,但是1080P藍光碟是分區的,國產在這一方面,懂得都懂。而且方便外掛字幕。索尼X800M2則需要破解才能實現更多的功能。所以如果不是索尼信仰,而且剛入坑,我還是推薦國產碟機。
至於松下,如果真想買,我個人還是建議直接上UB9000吧。現在的入門松下真的縮水太多。而對於早已停產已經只存在於傳說中的OPPO藍光機,沒必要加那麼多錢去買二手,真的沒必要。
至於我自己,我一直沒用什麼動力再去買一個更好的4K藍光機,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藍光電影本身。因為對於畫面來說,我的電視並不是頂級的,所以我認為在4K播放器上升級一些算法意義並不明顯。不過之前有做藍光機的朋友跟我講過其實藍光機內部的模擬部分也可能影響藍光機的畫質,原因在於藍光播放機從藍光碟讀取數據時並不是直接傳給HDMI,而是要先轉化成眼圖再轉化為數位訊號,這一過程中可能受到部分模擬電路的影響。對於這一點,我並不是很懂,也沒有詳細驗證過。但對於音頻,我可以說,對於音質本身而言,HDMI傳輸音頻,通常不同藍光機之間並不會有什麼區別,而且失真往往足夠低。區別更多是在於一些所謂的算法。但是對於已經封裝好的杜比全景聲音軌,一些藍光機本身的一些額外音頻算法我覺得意義不大。當然,一定要注意是能夠播放4K Ultra HD的4K藍光機,而不是一些所謂的把1080p倍線到4K的假4K藍光機。
真假HDR問題
並不是所有的設備都能較好的播放HDR。HDR需要信號通路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支持。回放環節中,最容易出現瓶頸的環節是電視/投影儀。
假HDR的最大問題是亮度不夠。4K UHD的HDR對播放設備的亮度要求很高。這也是HDR的精髓之處。我曾經用亮度不足的假HDR,最大的問題就是畫面整體偏暗。分區背光同樣非常重要,否則會導致亮度夠但該暗的地方暗不下來,而是灰濛濛的。
相關的問題有很多電視測評up主總結。總之,我認為想要體驗一些電影的魅力,想要感受真正的4K藍光,一個好的顯示設備是有必要的。就算片源不是4K藍光碟,只是一些流媒體,那麼至少像iMac、iPad Pro這樣的設備也會相比普通的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屏幕帶來不小的提升。尤其是目前也有一些流媒體平臺支持HDR和杜比視界,在一些便攜設備上也會有不錯的提升。
回歸到4K藍光碟的話題。這裡再簡要回答一些經常被問及的問題:
關於鎖區問題
4K UHD是不鎖區的。購買任何國家發行的4K碟,都可以用任何地區的4K藍光機進行播放。
關於購買途徑
目前國內想買4K碟基本上只有某寶,在海外則推薦亞馬遜。但比較值得慶幸的是,現在還在開的幾家銷量較高的店都是老店,信譽相對來說還是有保障的,並且我認為一直有人買碟能讓這些店有一定的收入支撐他們一直能開下去,這本身就是奇蹟。
存儲問題
據之前迪士尼的廣告,藍光碟可以保存100年。我不太確定這是否真的,但是截止目前,我上千張藍光碟/4K藍光碟沒有任何一個存在失效、發黴、無法讀取等問題。即便我把它們長期暴露在潮溼環境下。如果真的很介意,買一個防潮櫃也無妨。
雖然說電影喜好是很私人的事情,但既然這篇文章的主題是4K藍光電影,那麼在這裡我還是推薦幾個我個人認為很適合入坑的4K藍光碟。
黑客帝國三部曲(國版)
這一系列電影本身的內容有那麼神,我想不需要我做任何介紹。之所以推薦這三部曲,一來是有國版正版發行,方便購買並且價格親民。並且4K版的黑客帝國系列除了在畫面上有不小提升,甚至還有一些重做的特效,例如開場的「代碼雨」。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這部電影在畫面方面的特點,上文已經詳細提及。雖然劇情整體一般,但是對於4K藍光碟這樣的主題,我覺得這部電影作為畫面示範碟是可以考慮的。
諾蘭4K合集
我確實認為,諾蘭所追捧的膠片IMAX,用傳統的1080P藍光是無法完全展現的。4K UHD給了電影更好的機會。
諾蘭電影本身的水平不需要我過多介紹。4K藍光合輯給了大家一次性買齊諾蘭經典作品提供了便利,均攤到每部電影的價格也很划算。
當然,這個合輯中是不含信條TENET的,我也認為TENET並不是諾蘭的最佳代表作品。
銀翼殺手2049
在4K HDR的加持下,賽博朋克的氛圍被渲染的淋漓盡致。杜比全景聲在對整部電影中突出的低頻演繹的淋漓盡致,把壓抑的場景。與前代相同,這部電影在院線中慘敗。但也與前作類似,這部電影曾經在上映結束後才一度被平反。我認為這類在票房上失利但影片本身很不錯的,向來適合重溫藍光版。不論是故事情節還是音畫所烘託出的反烏託邦意境,銀翼殺手2049都是值得購買的一部4K藍光電影。(只不過據說我當年第一時間預定的這款SteelBook價格早已被炒上天。。。算是也有那麼一點點收藏價值吧)
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
這部電影我當初在電影院裡看了首映,感覺「又臭又長」,而且很多莫名其妙的橋段。但是直到後來發行扎克施奈德182分鐘終極剪輯版,我重溫這部電影時,才發現在,這部電影變得「一點都不長」,甚至看完後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前面提到了,扎導的電影,需要HDR才能完整的體驗。原因在於扎導經常使用畫面或者說鏡頭語言傳遞內容。如果不能夠較好的回放畫面,就可能無法體會到導演本身像傳遞的意境。這和音頻可能還有所區別。總之,我認為4K UHD版的BVS,不論從加長內容還是所呈現的畫面,都是值得收藏的一部4K藍光電影。
普羅米修斯
普羅米修斯雖然是一部前傳性質的電影,但是其要探討的深層命題是龐大的。而展現其故事的畫面也是恢弘的。毫無疑問,不同的片源制式在展現電影中星球風貌與浩瀚無垠的宇宙存在明顯的觀感區別。在4K HDR的加持下,整部電影有了真正的太空史詩感。而整部電影對宗教、哲學、人性乃至人類的隱喻和探討,豐富了電影內涵,是一部非常值得收藏和反覆觀看的電影。也是我認為雷德利斯科特近些年來最好的電影,比火星救援和異形契約要好。
當然,以上所講的很多是動作、戰爭、科幻等題材的電影,那麼對於一些劇情片,有沒有必要買4K呢?我個人認為4K UHD對於劇情類的電影起到的是錦上添花的作用,很多劇情類電影其實藍光1080p確實已經足夠了。不過,對於一些紀錄片,確實4K是很有必要的。
總之,我個人認為,片源對於電影來說真的很重要。但是也不強求所有影迷都買碟。有條件上的,有條件補票的,可以儘量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