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國家又政變了,政局動蕩背後有這些原因

2022-02-04 新京報

當地時間9月5日,非洲國家幾內亞發生軍事政變。發動政變的幾內亞軍人在首都科納克裡街頭開火,衝擊總統府並扣押總統孔戴,佔領國家廣播電視臺,宣布廢除憲法、解散政府、關閉邊境,成立全國團結和發展委員會(CNRD)並接管權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反對政變奪權,呼籲立即釋放孔戴總統。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洪一接受新京報採訪表示,幾內亞政變的情況有待進一步觀察,尚不能斷定發動政變的軍人有能力控制幾內亞全國。

━━━━━

據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9月5日上午8時,幾內亞首都科納克裡行政和商業區以及總統府所在地卡盧姆區槍聲大作,持續約1個小時。所有的街道都空無一人,在總統府周圍可以看到成群的士兵。

當天晚些時候,幾內亞特種部隊中校馬馬迪·敦布亞出現在國家電視臺上,他身披幾內亞國旗,身邊圍著全副武裝的士兵。「我們已經解散了政府及其他機構,我們將重寫憲法。」敦布亞說,其部隊已掌握國家政權並扣押總統孔戴。

▲資料圖:幾內亞軍方領導人馬馬迪·敦布亞。圖/IC photo

美國CNN的報導稱,一名幾內亞總統顧問證實了83歲的總統孔戴遭扣押的消息,尚不清楚孔戴具體位於何處。一名幾內亞軍官稱,孔戴人身安全不受威脅,可以獲得醫療護理,並與他的醫生保持聯繫。

9月5日,幾內亞政變軍人成立的全國團結和發展委員會(CNRD)陸續發布了多份聲明,宣布幾內亞將在全國範圍內每天20時開始實施宵禁,整個國家由軍隊掌控,原部長、省長、地方長官等由軍官替代。

路透社稱,CNRD在一份聲明中,「邀請」被趕下臺的部長和各機構負責人參加6日上午的議會會議。「任何不出席的人都將被視為『反叛』。」CNRD在聲明中說。

敦布亞在國家電視臺的講話中表示,政府「管理不善」引發了此次政變,「我們不會再把政治託付給一個人,我們要把政治託付給人民。」

孔戴正位於自己的第三個總統任期。路透社稱,去年10月,孔戴通過修改憲法連任第三個總統任期,引發了反對派的強烈抗議。最近幾周,幾內亞政府大幅增加稅收,並將燃料價格提高了20%,引起公眾不滿。

據法新社報導,駐科納克裡的一位匿名西方外交官表示,政變可能是在特種部隊一名高級指揮官被解職後開始的,此舉激怒了一些特種部隊成員,他們進行了反抗。

▲幾內亞政局動蕩「叛軍」領導人發聲:將重新制定憲法,把政治交付給人民。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ID:wevideo)

幾內亞軍事政變發生後,多個國際組織表達關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他強烈譴責「任何以武力奪取政府的行為」,並呼籲立即釋放孔戴。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ECOWAS)主席、加納總統納納·阿庫福-阿多(Nana Akufo-Addo)威脅要實施制裁。非洲聯盟(AU)表示,將緊急召開會議並採取「適當措施」。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我們密切關注幾內亞形勢發展,注意到非盟和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有關表態。中方反對政變奪權,呼籲立即釋放孔戴總統,我們呼籲希望各方保持冷靜克制,從幾內亞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相關問題,維護其國內和平與穩定。

據央視新聞消息,中國駐幾內亞使館發言人嶽少文表示,中國在幾機構和人員情況總體穩定,暫未受波及。中國駐幾內亞使館提醒在幾公民保持冷靜,暫時不要外出,注意觀察周邊形勢,切實加強安全防範。

━━━━━

幾內亞共和國位於西非西岸,面積約24.6萬平方公裡,人口1310萬,系最不發達國家,經濟以農業、礦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糧食不能自給。但該國自然資源極其豐富,鋁、鐵礦儲藏大、品質高,其中鋁礦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

幾內亞在歷史上曾是法國殖民地,1958年宣告獨立。幾內亞歷史上曾發生多次軍事政變。上一次軍事政變為2009年1月,部分軍人發動政變並組建過渡政府。2010年,幾內亞軍方政權宣布還政於民。

軍事政變在非洲這片大陸並不鮮見。

據BBC報導,今年以來,西非國家馬裡和尼日均曾發生軍事政變。

今年5月24日,馬裡軍方發動政變,扣押了過渡總統恩多和總理瓦納,這是馬裡軍方在9個月內第二次發動政變推翻政府。2020年8月18日,馬裡軍方就曾發動政變罷黜了當時的總統凱塔。

今年3月,尼日政府表示,在總統就職典禮的前幾天,他們挫敗了一場軍事政變。3月31日,一群來自附近空軍基地的武裝人員試圖攻佔總統府,遭總統衛隊擊退。

值得一提的是,幾內亞和馬裡為鄰國,馬裡和尼日為鄰國。

▲當地時間2021年9月5日,幾內亞首都科納克裡,幾內亞發生軍事政變,幾內亞總統孔戴被扣押。圖/IC photo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洪一表示,今年以來,非洲的政變相對比較多。「受疫情影響,一些非洲國家出現財政困難、民眾不滿、政府對軍隊的控制力下降等問題,多種因素共同促成了軍事政變的發生。」王洪一說。

王洪一認為,非洲一些國家的軍隊之間存在聯繫,相互支持,可能會導致多個國家相繼出現軍事政變的現象。但具體到某一場軍事政變,原因很複雜,不能一概而論。

美國中佛羅裡達大學(UCF)教授喬納森·鮑威爾和美國肯塔基大學教授克萊頓·泰恩合作研究了非洲1950年至2021年發生的政變。研究發現,這期間非洲共發生了超過200起政變,平均每年近3起。

統計顯示,這200多起政變中,約一半成功奪權,另一半奪權未遂。喬納森·鮑威爾認為,非洲國家具備發生政變的客觀條件,比如貧困和經濟表現不佳。他的研究表明,當一個國家發生了一次政變,往往預示之後會發生更多的政變。

包括幾內亞、馬裡、尼日在內的西非國家尤其受到頻繁的政變問題困擾。美國《大西洋月刊》曾刊文稱,西非的動亂原因很複雜,難以總結出一個廣泛性的結論,每一次政變都是特定環境的產物。更為複雜的是,動亂會滋生新的動亂,動亂會蔓延並跨越國界。

王洪一認為,部分非洲國家政府在其軍事現代化過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軍隊,再加上這些國家的法治建設比較薄弱,政變者往往不會受到懲罰,政變的成本低,導致了這些國家軍事政變頻發。

王洪一表示,在對非洲國家政變的觀察和研究中可以看到,外國勢力的幹預或煽動也是催生政變的一個因素。

「目前國際社會普遍反對軍事政變,軍事政變即使成功,軍政府也很難被國際社會接受。而且軍人治國能力有限,在後續的治國中可能出現困難。這些因素對近年非洲國家的軍事政變形成制約。」王洪一說。

相關焦點

  • 吉爾吉斯斯坦政局動蕩對我有何安全風險
    儘管客觀來說,中亞地區近年來發生的恐怖襲擊相對較少,但吉爾吉斯斯坦面臨的安全風險較大,可謂是外敵環伺,內有隱憂,隨時有炸雷的可能性。並且,還有可能對我邊境反恐形勢帶來新的挑戰。    來自外部的主要隱患有:一是阿富汗安全風險可能的外溢和衝擊。
  • 港媒:蘇丹政變 非洲陷入新一輪動蕩期
    在非洲近些年的政治演化中,這種現象已不是新事物,甚至可謂新常態,前年的辛巴威、甘比亞,乃至「阿拉伯之春」時期的埃及、突尼西亞,都是以「全民街頭抗議,促使軍隊逼宮」這樣的路徑,實現政權更迭的。 阿爾及利亞和蘇丹,既屬於非洲,又是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因此這兩個國家既存在非洲國家的缺陷,又兼具阿拉伯世界的通病。
  • 緬甸軍事政變背後的大國身影
    目前全球大約有200多個國家,理論上各個國家都是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但是實際上絕大多數國家不管是內政還是外交很難保持真正的「獨立自主」——全球能真正保持獨立自主內政外交政策的國家不超過一個巴掌。所以,大多數國家的內政與外交都要看大佬——好吧都要看大國臉色。這個大國主要就是聯合國安理會5大常任理事國。
  • 被家族統治毀掉的非洲富國,當年繁華可媲美瑞士,如今卻窮得掉渣
    這些實行家族統治的國家,往往陷入長期的政局動蕩或經濟蕭條當中,甚至還會毀掉昔日繁華富庶的國家。這樣的慘痛教訓,在西非小國多哥身上體現得可謂淋漓盡致。多哥,位於非洲西部,北部與布吉納法索接壤,東部跟貝寧毗鄰,南部瀕臨大西洋幾內亞灣,西部和加納交界,全境狹長,國土面積約5.7萬平方公裡,人口約790萬,首都為洛美。
  • 觀察|緬甸政變的真實內外原因
    西方指緬甸軍方的行動是「政變」,原因是「不滿全國大選結果」,認為選舉「不公平」、「舞弊」,因此準備一年後重新再選。從政治教科書中得知,凡未經合法程序或立法機關授權的、以強行手段改變現行執政權力的做法,都可算做是」政變」。由於歷史上主導「政變」的多是軍方,故「軍事政變」由此而來。「政變」也分「流血」和「不流血」兩種,緬甸今次變局屬後者,已是不幸中的萬幸。
  • 緬甸政變背後的根源,無助的他們決定用軍隊去改變國家的未來 |世界觀察局
    時隔三個多月才去追究選舉的問題,那麼2月1日緬甸政壇的巨變,一定有人們不知道的原因。現代政治的衝突大多是因為利益,尤其是當社會經濟動蕩時期,一個國家內部的政治利益團體之間的矛盾就會被放大,緬甸此次的國內衝突也逃不開這個定律,而美國拜登新政府此時此刻擔憂的,正是軍事政變背後,緬甸社會經濟的問題,會不會是緬甸社會民眾整體對民盟執政9年的徹底否定。
  • 一場軍事政變突然發生!這個金屬市場徹底火了
    杜姆布亞還表示,「貧困和腐敗盛行」是促使軍人們把孔戴趕下臺的原因。隨後,孔戴政府也發布一份聲明稱,特種部隊對總統府的襲擊已被「擊退」。躺在礦土上的窮人幾內亞位於非洲西岸,瀕臨大西洋,人口1300萬,面積大約24.6萬平方公裡,有「西非水塔」之稱。國土面積不大,人口不多,經濟不發達,但國內的政治環境卻很複雜。
  • 這個國家為何危機四伏?
    凱塔當晚通過馬裡國家電視臺宣布辭職,同時解散國民議會和總理西塞領導的政府。有分析認為,馬裡政局生變有可能導致暫時的權力真空,或將給極端勢力進一步滲透提供可乘之機,給這個飽受恐怖主義困擾的國家乃至整個非洲薩赫勒地區增加動蕩因素。 18月18日,馬裡士兵抵達首都巴馬科的獨立廣場。
  • 蘇丹軍事政變,這個國家吃錯藥了!
    4月11日非洲資源大國蘇丹突發軍事政變,國防部長伊本·奧夫當晚宣誓就任蘇丹過渡軍事委員會領導人,負責在未來兩年的時間裡管理國家事務,總參謀長馬希出任過渡軍事委員會二號領導人
  • 國王管不了,總理不敢管,頻繁政變的泰國軍隊,到底聽誰的?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泰國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國家,放眼全世界,也再找不出第二個軍事政變如此頻繁的國家了。在泰國,軍事政變如同家常便飯,有時軍隊會組建軍政府,有時又會把權力還給民選政府,那麼問題就來了,泰國軍隊到底是聽誰指揮?為何會如此頻繁地發動政變呢?泰國憲法規定,軍隊效忠於國王,但這只是名義上的說辭。
  • 緬甸政變,美日卻強拉中國「出鏡」?為何說根本原因還在東南亞
    (圖源:法新社)在緬甸軍方宣布接管國家政權後,此前被扣押的各省首席部長和議員2日已有部分被釋放返回家中,但總統溫敏和國務資政翁山蘇姬等仍被「軟禁」之中,緬甸政局並未平靜下來。而美國也是為緬甸政變操碎了心。在緬甸政局突變發生14個小時內,拜登政府前前後後已經發出了三份聲明。
  • 土耳其政變士兵被脫光衣服暴打羞辱 數千軍人被捕
    時任總理的埃爾多安認定這是「陰謀」,背後有「國外勢力」,自己正與「國中之國」鬥爭。此後,埃爾多安政府展開政治「反擊」,貶黜數以百計據信與居倫有關的軍官和警官,整肅被認為支持居倫的報紙媒體。解讀土耳其為何多發政變15日晚間傳來土耳其發生軍事政變的消息。
  • 緬甸政變刷屏!究竟什麼原因?美國:或將「採取行動」
    美國白宮發言人Jen Psaki表示,華盛頓反對任何企圖影響最近緬甸大選的努力,並「如果這些步驟不能逆轉,將對這些責任者採取行動」。到底發生了什麼?緬甸軍政府再次奪權,又是什麼原因?而按照其規定,立法機關成員中必須有25%由軍事代表組成;軍方有權指名一位緬甸副總統(共兩位);國防部、內政部和邊境事務部的領導人必須由現任軍官擔任。由此可見,緬甸政府中軍方力量強大,文官成員幾乎沒有軍隊控制權。更重要的是,憲法還規定,國防軍總司令有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並接管國家政權的決定。
  • 外媒披露:美國是玻利維亞政變幕後黑手
    ,而美國支持並參與了政變計劃。報導稱,在通過社交平臺洩露的這些音頻中,反對派領導人呼籲摧毀執政黨的組織架構,發動全國範圍內的大罷工,並襲擊古巴駐玻利維亞大使館。報導稱,莫拉萊斯在大選中獲勝之後,玻利維亞「果然」爆發了政治危機。反對派指控莫拉萊斯在選舉過程中有舞弊行為。
  • 被蘇聯模式搞垮的非洲國家,資源豐富卻一貧如洗,人均日收入17元
    貝寧是個以黑種人為主體、多民族混居的國家,主體民族是豐族、阿賈族和約魯巴族,此外還有60多個少數民族,全國居民有60%以上的人信奉伏都教(又譯「巫毒教」), 官方語言為法語。貝寧文明開化的歷史很晚,直到16世紀前後,境內才陸續建立起一些奴隸制小邦國。16世紀後期開始,貝寧遭受西方殖民國家的入侵,1904年完全淪為法國的殖民地。
  • 辛巴威「軍事政變」?恐怕西方媒體要失望了
    政變動機五花八門,有外部力量策動的,有自身權力相爭的,甚至一頓飯沒吃爽也能政個變。七十年代,衣索比亞衛戍部隊就曾因為食堂夥食不好,嘴裡淡出鳥了,引起軍人譁變,繼而變成全國政治動蕩。然而,辛巴威從八十年代獨立來,是非洲少有的政治安定國家,軍事政變發生在辛巴威的確令人吃驚。那麼這真的是軍事政變嗎?
  • 時隔8年軍隊再次譁變,總統被扣,這個國家怎麼了?
    新華社/法新總統被迫辭職,各方譴責當地時間8月18日,馬裡國防和退伍軍人部一名官員告訴記者,距首都巴馬科約15公裡的庫利科羅地區卡蒂鎮一處軍營裡,有軍官利用早操時間鼓動軍人譁變,一些軍人朝天開槍後前往軍火庫。總理西塞隨後發表聲明,呼籲譁變人員放下武器,與政府開展對話。
  • 為什麼在非洲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不是英美,而偏偏是法國?
    行動的最高潮是一次幾近成功的伏擊,12名槍手在去機場的道路上向戴高樂的座駕猛烈開火,他們打爆了兩個輪胎和齒輪箱,雨點似的子彈把防彈玻璃震得稀碎,讓戴高樂身上沾滿了玻璃碎片。而當這位法蘭西將軍逃出生天到了機場後,依然像是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檢閱了儀仗隊,上飛機前他笑道:「這次很近了,但還不夠。」
  • 華埠 沒有中國這些央企,非洲交通基本靠走?
    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除蘇丹外,該地區國家交通業都較為發達,交通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公路、港口、機場基本形成立體交通運輸網絡,但鐵路現代化改造仍需推進。央企近年來在北部非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發展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 突發 土耳其發生軍事政變 國家進入戒嚴和宵禁
    土耳其軍方於當地時間15日發動軍事政變,宣稱「已全面接管國家」,軍隊佔領道路及大橋,首都安卡拉傳出爆炸聲和槍聲,有坦克和直升機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