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認識他以來,我被問得最多的問題是:那個叫張召忠的到底靠不靠譜啊?回答這個問題,我總是不由得嘆口氣,一字一句地回答:一言難盡……
文作者方靜為已故前央視主持人,主持過《防務新觀察》、《焦點訪談》、《東方時空》、《國際觀察》等廣受歡迎的欄目。2015年5月9日,俄羅斯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勝利日大閱兵,曾身陷「間諜門」久未露面的方靜應邀請擔任了實況轉播的主持人,再次回到人們視野。2015年11月18日上午10點26分,方靜因癌症醫治無效在臺灣去世,享年44歲。
一
張將軍退役了。在我看來,這不是新聞。因為按照規定,他已是"超齡服役」----今年他63了。
沒想到的是,一個這么正常的退役卻引來那麼多的圍觀和議論,連深不可測的澎湃新聞網都對它予以關注。我感嘆:老張還是個「人物」啊。
在對他退役的種種議論中,有遺憾,有叫好,當然,大多數人都是會心地偷笑。就像這些年,凡向我問起他的小夥伴們,無論性別年齡,總不出這幾種反應。
自認識他以來,我被問得最多的問題是:那個叫張召忠的到底靠不靠譜啊?回答這個問題,我總是不由得嘆口氣,一字一句地回答:一言難盡……
二
認識他是在2006年,臺領導讓我擔任《防務新觀察》欄目的主持人。此前該欄目的主持人張召忠改為常設嘉賓。為什麼換人?欄目組說他當主持人嚴重「越位」,插話搶話,比嘉賓話還多。老張也委屈:我一個大名鼎鼎的軍事專家,怎麼能假裝不懂,問些我根本就知道答案的問題?還得認真聆聽?太假了!
於是我出場。一個真不懂的詢問質疑,認真聆聽,懂的解疑釋惑,侃侃而談,大家各自還原真實的角色,本是皆大歡喜的事。但不知為什麼,老張卻對我不冷不熱,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欄目組的人安慰我:別理他,他就那樣。
哪樣啊?我開始不服了。專家我見多了,牛什麼呀?等著我節目裡慢慢收拾你!
三
這個機會終於被我盼來了。
2007年4月,選題:伊戰四周年回顧。
伊拉克戰爭啊,那可是他的死穴啊!「人民戰爭」的預言言猶在耳啊!我激動得上竄下跳,決心用我學習總結的採訪技巧(嚴格說是「挖坑技巧」),讓他不知不覺自己掉到坑裡。
於是有了節目中的這段經典對話。
方:四年後我們再來回答美軍進入巴格達為什麼沒遭遇到任何抵抗,共和國衛隊去哪了?
張:負責保衛巴格達的總司令提格裡蒂,這個人是薩達姆堂兄。這個人最終下了一道命令。說放棄武器,放棄抵抗,換上便裝都回家算了。這個人是被美軍策反的,所以說巴格達最終沒有抵抗。
方:所以這個部隊是解散了?
張:對,解散了,把槍枝帶走了,重武器都放那兒了,人都回家了。
方:不是改打遊擊戰了?
張:……輕武器帶走了,現在反美武裝裡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原來共和國衛隊的一些個將領,一些個官兵,他們現在就穿著老百姓的衣服,拿著原來的槍,拿著原來的火箭炮來打遊擊戰。
方:但是是零散的,並不是有組織的所謂人民戰爭?
張:當時解散了之後呢,……就沒有組織,……解散了嘛,大家都回家了嘛……
導播臺已是各種笑噴了。
這次採訪前,我做好了會把老張激怒,從此與他打持久戰的準備。心懷鬼胎的人總是習慣把事情想到最壞,於是我錄完節目連看都沒看他一眼,抬起屁股揚長而去。
四
意料之中的是,這個事件果然成為我倆關係的轉折點;
意料之外的是,轉向不是跌停,卻是觸底反彈。他開始對我和善起來,陸續也有他背地裡向別人誇我敬業等等的讚譽之詞傳到我耳朵裡。最明顯的,是他做節目時的態度變了,一向對提問不以為然,甚至信口開河的老張變得認真、嚴謹起來。我倆慢慢成了"哥們兒"。
熟了以後我問他:"你怎麼這麼大人了說話一點兒都不知道自我保護啊?總是最早一個下結論,就不能含糊點,說些'局面複雜,有待觀察'之類的片兒湯話先對付過去嗎?"
老張總是呵呵一通傻笑,:"我就傻唄……"
傻是真不傻,相反,他智商極高。節目中只要他認真起來,就真的會智慧的火花亂濺。時間長了我摸出了他的規律:一般性問題,他漫不經心,漏洞百出。但這時你抓住他的漏洞,窮追猛打,他的智慧和積澱就會在反抗中放出光芒。他常對別人說,我就喜歡方靜用問題逼我,不逼我我懶得好好說。----典型的受虐狂。
於是有了我在節目中常用的策略,先拋出個挺傻的問題,讓他胡說,然後抓住小辮子,得理不讓人,狠追到底,在追問中獲得寶貴的答案。而老張也總是不長記性,次次上套,再奮力解套……我和他之間貓捉老鼠的遊戲成為"防務新觀察"最不可複製的亮點。
五
說真的,老張做節目沒少挨罵。但罵歸罵,觀眾還是愛看他,節目裡只要有他,收視率立馬上去。節目組也愛用它,不管說什麼,說得怎麼樣,他一張嘴就吸引人,他的話入心,讓人愛聽。不管你愛他恨他,有一點是不能否認的:老張是個有魅力的人。他的魅力源於他的內外矛盾:軍人身份卻時常一副沒正形的樣;年過半百還象小孩兒般隨心所欲,喜怒哀樂全掛臉上,毫無城府;明明一糙老爺們卻很「臭美」,別的嘉賓看完節目反思哪段內容沒說好,他可好,抱怨的不是衣服沒配好就是燈光沒打好。讓人又氣又笑。
但他本人真的可愛,可愛在他的自然和天真。他自戀,卻沒架子,節目組八零後的小夥伴總是跟他沒大沒小;他嘴欠,沒眼力見兒,只要他閒著,不管別人多忙也跟人沒話找話,遇到漂亮的小美女嫌他煩衝他嚷他也不氣,呵呵呵傻笑個沒完。閒聊時話題總不離他們家大鸚鵡,說一看見他就大叫:"張召忠,少廢話!"
我們猜,鸚鵡哥一定是跟張夫人學的……
六
這兩年見他少了,但時不時地還是從網上看到他的消息----當然,都是些段子,比如潛艇被海白菜攪了之類的。實在看不過去我會打個電話:嘿,我一不管你你就又胡說八道,不能長點記性啊?」
而他還是呵呵傻笑:「他媽的,我說著玩的,哈哈哈。」笑聲中充滿孩子惡作劇得逞後的開心。
現如今他退役了,更可以隨心所欲地做他的老小孩。也許,他的段子會更多,但作為哥們,我真有些羨慕他,羨慕他可以自然本真,由著性子活到老,說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