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靜:我所了解的張召忠將軍

2021-02-21 崑崙學苑

自認識他以來,我被問得最多的問題是:那個叫張召忠的到底靠不靠譜啊?回答這個問題,我總是不由得嘆口氣,一字一句地回答:一言難盡……


  文作者方靜為已故前央視主持人,主持過《防務新觀察》、《焦點訪談》、《東方時空》、《國際觀察》等廣受歡迎的欄目。2015年5月9日,俄羅斯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勝利日大閱兵,曾身陷「間諜門」久未露面的方靜應邀請擔任了實況轉播的主持人,再次回到人們視野。2015年11月18日上午10點26分,方靜因癌症醫治無效在臺灣去世,享年44歲。


 一

  張將軍退役了。在我看來,這不是新聞。因為按照規定,他已是"超齡服役」----今年他63了。

  沒想到的是,一個這么正常的退役卻引來那麼多的圍觀和議論,連深不可測的澎湃新聞網都對它予以關注。我感嘆:老張還是個「人物」啊。

  在對他退役的種種議論中,有遺憾,有叫好,當然,大多數人都是會心地偷笑。就像這些年,凡向我問起他的小夥伴們,無論性別年齡,總不出這幾種反應。

  自認識他以來,我被問得最多的問題是:那個叫張召忠的到底靠不靠譜啊?回答這個問題,我總是不由得嘆口氣,一字一句地回答:一言難盡……

  二

  認識他是在2006年,臺領導讓我擔任《防務新觀察》欄目的主持人。此前該欄目的主持人張召忠改為常設嘉賓。為什麼換人?欄目組說他當主持人嚴重「越位」,插話搶話,比嘉賓話還多。老張也委屈:我一個大名鼎鼎的軍事專家,怎麼能假裝不懂,問些我根本就知道答案的問題?還得認真聆聽?太假了!

  於是我出場。一個真不懂的詢問質疑,認真聆聽,懂的解疑釋惑,侃侃而談,大家各自還原真實的角色,本是皆大歡喜的事。但不知為什麼,老張卻對我不冷不熱,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欄目組的人安慰我:別理他,他就那樣。

  哪樣啊?我開始不服了。專家我見多了,牛什麼呀?等著我節目裡慢慢收拾你!

  三

  這個機會終於被我盼來了。

  2007年4月,選題:伊戰四周年回顧。

  伊拉克戰爭啊,那可是他的死穴啊!「人民戰爭」的預言言猶在耳啊!我激動得上竄下跳,決心用我學習總結的採訪技巧(嚴格說是「挖坑技巧」),讓他不知不覺自己掉到坑裡。

  於是有了節目中的這段經典對話。

  方:四年後我們再來回答美軍進入巴格達為什麼沒遭遇到任何抵抗,共和國衛隊去哪了?

  張:負責保衛巴格達的總司令提格裡蒂,這個人是薩達姆堂兄。這個人最終下了一道命令。說放棄武器,放棄抵抗,換上便裝都回家算了。這個人是被美軍策反的,所以說巴格達最終沒有抵抗。

  方:所以這個部隊是解散了?

  張:對,解散了,把槍枝帶走了,重武器都放那兒了,人都回家了。

  方:不是改打遊擊戰了?

  張:……輕武器帶走了,現在反美武裝裡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原來共和國衛隊的一些個將領,一些個官兵,他們現在就穿著老百姓的衣服,拿著原來的槍,拿著原來的火箭炮來打遊擊戰。

  方:但是是零散的,並不是有組織的所謂人民戰爭?

  張:當時解散了之後呢,……就沒有組織,……解散了嘛,大家都回家了嘛……

  導播臺已是各種笑噴了。

  這次採訪前,我做好了會把老張激怒,從此與他打持久戰的準備。心懷鬼胎的人總是習慣把事情想到最壞,於是我錄完節目連看都沒看他一眼,抬起屁股揚長而去。

  四

  意料之中的是,這個事件果然成為我倆關係的轉折點;

  意料之外的是,轉向不是跌停,卻是觸底反彈。他開始對我和善起來,陸續也有他背地裡向別人誇我敬業等等的讚譽之詞傳到我耳朵裡。最明顯的,是他做節目時的態度變了,一向對提問不以為然,甚至信口開河的老張變得認真、嚴謹起來。我倆慢慢成了"哥們兒"。

  熟了以後我問他:"你怎麼這麼大人了說話一點兒都不知道自我保護啊?總是最早一個下結論,就不能含糊點,說些'局面複雜,有待觀察'之類的片兒湯話先對付過去嗎?"

  老張總是呵呵一通傻笑,:"我就傻唄……"

  傻是真不傻,相反,他智商極高。節目中只要他認真起來,就真的會智慧的火花亂濺。時間長了我摸出了他的規律:一般性問題,他漫不經心,漏洞百出。但這時你抓住他的漏洞,窮追猛打,他的智慧和積澱就會在反抗中放出光芒。他常對別人說,我就喜歡方靜用問題逼我,不逼我我懶得好好說。----典型的受虐狂。

  於是有了我在節目中常用的策略,先拋出個挺傻的問題,讓他胡說,然後抓住小辮子,得理不讓人,狠追到底,在追問中獲得寶貴的答案。而老張也總是不長記性,次次上套,再奮力解套……我和他之間貓捉老鼠的遊戲成為"防務新觀察"最不可複製的亮點。

  五

  說真的,老張做節目沒少挨罵。但罵歸罵,觀眾還是愛看他,節目裡只要有他,收視率立馬上去。節目組也愛用它,不管說什麼,說得怎麼樣,他一張嘴就吸引人,他的話入心,讓人愛聽。不管你愛他恨他,有一點是不能否認的:老張是個有魅力的人。他的魅力源於他的內外矛盾:軍人身份卻時常一副沒正形的樣;年過半百還象小孩兒般隨心所欲,喜怒哀樂全掛臉上,毫無城府;明明一糙老爺們卻很「臭美」,別的嘉賓看完節目反思哪段內容沒說好,他可好,抱怨的不是衣服沒配好就是燈光沒打好。讓人又氣又笑。

  但他本人真的可愛,可愛在他的自然和天真。他自戀,卻沒架子,節目組八零後的小夥伴總是跟他沒大沒小;他嘴欠,沒眼力見兒,只要他閒著,不管別人多忙也跟人沒話找話,遇到漂亮的小美女嫌他煩衝他嚷他也不氣,呵呵呵傻笑個沒完。閒聊時話題總不離他們家大鸚鵡,說一看見他就大叫:"張召忠,少廢話!"

  我們猜,鸚鵡哥一定是跟張夫人學的……

  六

  這兩年見他少了,但時不時地還是從網上看到他的消息----當然,都是些段子,比如潛艇被海白菜攪了之類的。實在看不過去我會打個電話:嘿,我一不管你你就又胡說八道,不能長點記性啊?」

  而他還是呵呵傻笑:「他媽的,我說著玩的,哈哈哈。」笑聲中充滿孩子惡作劇得逞後的開心。

  現如今他退役了,更可以隨心所欲地做他的老小孩。也許,他的段子會更多,但作為哥們,我真有些羨慕他,羨慕他可以自然本真,由著性子活到老,說到老。

相關焦點

  • 「戰略忽悠局局長——張召忠」到底什麼來頭?
    與大部分正襟危坐、訓練有素、老是在軍事節目裡低頭看稿的嘉賓不同,張召忠語言幽默詼諧,三言兩語就把國之大事說明白了,並且還常常冒出兩句驚豔之語。以這種專業性和娛樂性的結合,張召忠就成為了大家最喜歡軍事評價家。
  • 張召忠暢聊紅警:最愛蘇聯核武,光稜塔有可能變為現實
    退休後,張召忠繼續發揮自己在軍事上所學,為某國產軍事網遊擔當軍事顧問。  可能在你眼中,上年紀的人一般不會太多接觸遊戲,更別提還是一位將軍。但張召忠卻說,早在十幾年前,他就思考過利用遊戲為大眾講解軍事知識,至今仍對《紅色警戒》印象深刻。
  • 張召忠談億元貪官:我一個少將工資1萬6
    作為世界兩大國家,未來十年中美都將在掰手腕,只要不打仗,中國100%掰贏。  中日關係,五年內不會有大的改進。」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記者 吳海奎 見習記者 何炳進)昨日下午,著名軍事理論家、央視特約評論員、海軍少將張召忠應寶龍一城的邀請,來廈演講。
  • 網紅少將張召忠的「悄悄話」
    偏偏張召忠一直紅著,紅得持久而有活力。身為少將軍銜的國防大學50後退休教授,張召忠沒有在微信朋友圈的溫暖吹捧中安享晚年,而是一頭扎進90後的陣地,頂著罵聲走進最嘈雜的微博和B站,引得無數年輕人「愛上了自己爸爸的偶像」。從這個角度來說,他是一個示範,一個如何以正確姿勢面對洶湧網議的示範,一個如何聯結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各自受眾的示範。這也許就是網紅張召忠比少將張召忠更值得書寫之處。
  • 張召忠說當兵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到底是什麼?
    張召忠說,掃描書裡的二維碼,能聽到他的聲音,「我小孩小的時候,他離我好遠,我想給孩子單獨說一些悄悄話,但是沒有想到在《進擊的局座:悄悄話》和視頻裡,成為一家人都聽的一個故事。所以我覺得,現在的社會需要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用心交流,『扎心了』得比心。不要說你65歲了、是將軍,就居高臨下教育大家。我退休了,就是從這些高大上歸零,從草根開始學起」。
  • 張召忠被稱為「戰略忽悠局局長」,他說:「我死豬不怕開水燙!」
    而後,關於他的段子和金句都多了起來,當然,網友只是調侃,並不是人身攻擊。這就是局座張召忠的英雄本色。他退休之後,也不閒著,有一天,一個美女編輯找到了他,想要和他談談出書的事情,這下讓局座有點受寵若驚。這位金麗紅真不是吃醋的,她那氣勢實在是太猛了,立刻站起身來,義正言辭的說道:「合同幾天後就發給你,預付款馬上就打到你帳上,小目標和大目標都要實現,我相信我們的目標一定都能實現!」這氣勢不容推辭,幹也得幹,不幹也得幹,比」紅巖「裡的雙槍老太婆還狠。嚇得局座趕緊投降,支支吾吾的就答應了下來。不過,局座可不是糊塗蛋,答應你可以,但我也有我的底線。
  • 將軍的眼淚與方作家的書
    張召忠的軍事、政治觀點犀利且獨樹一幟,所以被電視觀眾和網絡上的網友們詼諧地稱呼為「局座」。在2017年4月23日海軍節的時候,張召忠將軍參加了一個直播節目,在採訪中因為提及海軍前期受到了太多的委屈,忍受了太多的窩囊氣,在看現在中國海軍發展起來了,想想過去的苦,不禁淚灑當場。
  • 張召忠說 | 神秘的間諜衛星不知所蹤,五角大樓:這鍋我不背
    「張召忠說」第85期:建議在WiFi狀態下觀看!
  • 局座張召忠尋找的「接班人」是誰?
    在活動中,除了張召忠外,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中東問題研究學者李紹先、心血管醫生張之瀛、工科達人三一博士等,也都作為導師現身,重磅加碼此次活動,呼喚更多「真知派」出現。說起頭條辦這樣一個活動的背景,背後是內容行業發展「迭代」的一個縮影。在信息平臺發展初期,平臺的重心更多放在「如何吸引流量」上。
  • 張召忠是海軍少將,退休工資能拿多少?結果讓你意想不到
    現在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很多網絡媒體的迅速傳播,讓整個世界變成了地球村,曾經中國人對於軍隊方面的了解還是非常少的,但是現在由於很多軍事平臺都詳細講解國內外的政治和軍事,讓人們更能了解國際形勢和我軍的軍事實力。
  • 傅作義將軍與淮濱的故事,了解一下!
    傅作義將軍(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這位出現在我們所有人歷史教科書中的人物,曾經就來淮濱視察過,並了解了淮濱地界的民風民情。1948年12月,一個多雪的冬天,時任國民黨守軍最高司令官的傅作義將軍,在多方的努力下,迫於巨大的軍事壓力,最終選擇了起義,古城北京毫髮無損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為加緊治淮工程的進行, 1951 年3月17日,時任新中國水利部部長的傅作義和李葆華(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李大釗之子)一起由北京出發,到淮河上中下遊視察。
  • 張召忠:薩馬島海戰,18萬美軍險葬身大海的秘密(二)
    雷伊泰灣海戰之後,日本的氣數幾乎走到了盡頭,所以這場海戰也算是日本最後的掙扎,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日本的這次掙扎差點重創美軍。這背後究竟發生了哪些驚險的故事呢?這怎麼算計我呢?怎麼到現在還不出來?弄些什麼破爛玩意在這對付我,這什麼意思?他不打我一定有不打我的理由,他一定有伏兵。我不傻我得趕緊撤,我不能往前推進,慄田健男馬上下命令撤軍。馬上就下餃子,一鍋煮了,結果他最後離著勝利還有幾分鐘,他自己撤了。戰後把慄田健男抓住以後美軍審判,美軍說我們不理解,當時你馬上就取得勝利了,你為什麼撤軍呢?
  • 投身網絡節目的張召忠有多麼魔性? 從軍事評論員到網絡紅人
    北京客--大型都市青年跨文化綜藝脫口秀從軍事評論員到網絡紅人張召忠 退而不休 風生水起的網絡軍事生涯張召忠2015年退休,退休之後還比以前更忙了:軍事類節目照去,網絡節目你就有機會碰到《北京客-歪果仁問》,登上螢屏,訴說主張~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BTV北京客公眾號,留下你#張召忠#的互動評論~今晚,看張召忠少將華麗轉身:他開通B站帳號,玩兒起了網絡直播;他自嘲幽默,直面非議,用開明的心態,與90後打成一片,與二次元談笑風生~BTV青年22:05~敬請留意~
  • 一小時打遍全球,張召忠預言再次成真,美國SR72偵察是假打擊是真
    事實上,除了六代機以外,美國還開展了其它飛行器的研究項目,SR-72「臨界鷹」偵察機就是其中之一,此前我國著名軍事專家張召忠曾對其作出評價,他認為該戰機偵察是假打擊是真,沒想到預言再次成真了,根據美國方面多次披露的研究進展,該戰機確實具備高空打擊能力,各國不得不防。
  • 張召忠說 關於中國新航母不能不說的秘密~
    ▲「墨爾本」號航空母艦 結果在拆船的時候,我們的局座大人還趁機去調研了,一折騰就是好幾個月,這才算是對航母建立了初步的了解… 然後我們的局座大人就這樣走上了研究航母的道路▲美國「福特」號航母 所有所有這些問題都想清楚都解決了以後呢,就要交給研究院設計所什麼的開始設計了,設計出一個詳細的圖紙,審審審,審完覺得沒問題了,就可以交給造船廠開工了
  • 飛彈都追不上的戰機,美國也忌憚,張召忠:美軍5架打不下1架
    張召忠口中所說的就是由蘇聯研發製造的米格-25,在上世紀60年代末蘇聯就開始著手研製。據了解,米格-25的速度已經達到了3馬赫以上,而「響尾蛇」飛彈的最大速度是2.5馬赫,任務失敗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據悉在海灣戰爭結束後,裝備了米格-25戰機的以色列,還曾駕駛這款戰機擊落過美國的F-18戰機,之後美國也曾向米格-25發射過AIM-120空空飛彈,但佔據速度優勢的米格-25成功逃脫追擊,發揮穩定的米格-25最終讓美國也心生忌憚之意。
  • 《張召忠開講》預告:輕型艦隊航母祥鳳、瑞鳳和龍鳳
    有這麼一批航母是由潛艇母艦或者叫潛艇支援艦改裝而成的,比如我們現在所說的日本的「三隻鳳」:祥鳳號、瑞鳳號、龍鳳號。
  • 張召忠:只有兩種結局
    張召忠對此給出了答案。從蘇聯時期起,美蘇就因為軍備競賽一直爭鋒相對。蘇聯解體後,美國和俄羅斯也一直都是「死對頭」。美國這些年仗著自己是世界第一強國,幹涉他國內政,在中東地區不斷挑起戰爭,引起了世界很多國家的不滿。一些小的國家也只是「敢怒不敢言」,但是俄羅斯作為可以和美國比肩而立的國家,只要美國觸及到俄羅斯的利益,俄羅斯就會立馬回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