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在研究了4.43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後,得出了結論:伽馬射線爆確實是導致四億年前那場浩劫的元兇。
一支由天體物理學家和古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在研究三葉蟲化石時發現,三葉蟲滅絕時的形態模式,與伽馬射線爆來臨時所造成的後果十分相似。
而堪薩斯州大學天體物理學家梅洛特指出,天文學家迄今探測到的伽馬射線爆,都來自遙遠的星系,到達地球表面時是無害的,但如果伽馬射線爆就發生在我們的星系內並直接衝向地球,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在那種情況下,地球大氣層會吸收絕大部分伽馬射線,高能射線會撕裂氮氣和氧氣分子,形成大量氮的氧化物,特別是有毒的棕色氣體二氧化氮。這些二氧化氮會遮擋住一半以上的太陽光線到達地球表面,使植物難以進行光合作用,動物無法採光保暖,地球突然進入冰河期,而冰河期將持續50多萬年;同時,二氧化氮還會破壞臭氧層,使地球表面生物長期受到過量紫外線照射,從而最終導致地球生物的滅絕。
捕捉伽馬射線爆
伽馬射線爆既然如此可怕,那麼人類對它又知道多少呢?
天文學家們認為,伽馬射線暴是宇宙裡能量最大的爆炸,它爆炸產生的能量比太陽光要強10億兆倍。伽馬射線爆首次被發現是在1973年,但三十多年過去了,科學家們仍然無法對伽馬射線爆為何有如此強大的能量作出解釋,因為伽馬射線爆發生時僅持續幾秒鐘的時間,而且在發生的時間上也毫無規律可尋。
今年3月29日凌晨,一架衛星探測器終於捕捉到了伽馬射線爆發生時那極其寶貴的瞬間。這次伽馬射線爆持續的時間特別長,有30秒,離地球還很近(只有20億光年的距離,通常是100億至120億光年的距離),而且爆炸的餘輝持續了兩周時間(這是前所未有)。這次成功捕捉為科學家們研究伽馬射線爆提供了絕好的機會。
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伽馬射線爆其實就是與星球大量毀滅有關的超新星爆炸。很多科學家都提出過這種觀點,但一直苦於找不到證據,直到3月29日這一天。但也有理論認為存在其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