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後中國真會爆發千萬光棍危機嗎?-性別,人口,結婚,評論,男性...

2020-11-23 驅動之家

「中國光棍危機2020年或全面爆發,光棍男性上千萬」,近日,這樣的標題出現在各大媒體上,引發了「恐慌」。

這樣的結論背後是一組數據在支撐:2014年末,中國大陸男性人口70079萬人,比女性多3376萬。80後非婚人口男女比例為136:100,70後非婚人口男女比則高達206:100,男女比例嚴重失衡。

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剩男」規模將接近澳大利亞總人口,他們中絕大部分將終身打「光棍」。而事實上,中國光棍危機的跡象從20世紀80年代已經初顯,直到21世紀初才得到重視。作為世界上出生性別比失衡最嚴重的國家,中國的光棍危機正在發生,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也需要各界的重視和警惕。

中國是世界上出生性別比失衡最嚴重的國家

在人口性別結構中,出生性別比是最具重要意義的指標。

出生性別比是指一定時期內(通常指一年)出生嬰兒中男嬰和女嬰之比,一般以每100個女嬰對應多少男嬰表示。在多數情況下,出生性別比是比較穩定的指標,一般在103-107之間。男性新生兒的死亡率通常比女性新生兒高,所以到5-6歲時男女性別比可以達到基本平衡。

過去20年來,中國出生性別比一直高於115,成為世界上出生性別比失衡最嚴重的國家。

據統計,1982年中國第三次人口普查的出生嬰兒性別比是108.5,1990年第四次普查的結果是111.3, 2000年第五次普查的結果是116.86,最新的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則達到了118.06

中國出生性別比異常在全國範圍內蔓延速度很快,1982年大部分地區基本正常,11個省份正常,14個省份輕度失衡(107—109.9),僅有安徽(112.5)、廣西(110.7)、廣東(110.5)和河南(110.3)屬於中度失衡(110.0-119.0)。1982年以後,中國大部分省(區、市)性別比都不斷攀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17個省份性別比在 110—120之間,有7個省份高121。2005年,全國 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已有超過 1/3的省份出生性別比高達 120以上,性別比正常省份降至 4個。至 2010年,除新疆、西藏外,全國其他省份出生性別比均高於正常值範圍,重度失衡(119及以上)省份就達19個。

中國農村、城鎮和城市的出生性別比雖存在城鄉差異,但普遍開始失衡,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失衡程度加重。在中國,出生性別比偏高現象在農村首先出現。1982年,城市出生性別比為106.9,鎮和縣分別達到107.7、107.7;1986年,城市出生性別比為108.9,鎮和縣分別達到113.4、113.6;此後的年份雖有所反覆,但沒有改變普遍偏高的狀況。

農村地區出生性別比相對城市和鎮來說,增長幅度更大。隨著城鎮化建設的逐步推進,在農村地區,B超技術應用較為普及且應用範圍日益擴大,為鑑定胎兒性別帶來巨大便利。2005年中國城市出生性別比為115.3,城鎮高達119.9,鄉村更是高達122.9。因此,基於性別偏好的選擇性生育在農村地區呈顯著擴大之勢。

因此,這也使得中國當前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在世界各國中處於「三最」狀態,即出生人口性別比最高,持續的時間最長,涉及的省份最多

為什麼中國出生性別比失衡如此嚴重?

1、男孩偏好

據2007年全國政協社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直至2007年尚有27.5%的育齡人群存在男孩偏好,大約是女孩偏好的4倍。

同時,「養兒防老」的傳統家庭養老模式對男孩偏好起到了強化作用。現實生活中很多領域都存在性別歧視,比如女性在教育權利、就業機會、勞動報酬、退休年齡等方面都存在被剝奪或被歧視的現象。這樣的社會現實對男孩偏好心理的形成起到直接引導作用。

2、生育空間縮小

生育具有三維性:生育數量、生育時間和生育性別,因此存在一個生育空間。在一定時期內,這個生育空間是穩定的,也有一定彈性。中國人口發展的生育空間的縮小受到雙重因素的擠壓,即所提倡的「晚婚、晚育」和「優生、少生」。

相當學者認為,在強烈男孩偏好的國家中,計劃生育政策刺激了人們的性別偏好,人們更希望唯一的一胎為男孩,導致謀求「以質量代替數量的」生育戰略;80年代以來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或許可以看做「生育選擇空間狹小」和「偏男生育意願」過於強烈相互衝突和擠壓的結果。

3、技術因素

胎兒性別鑑定和終止妊娠技術的普及和低廉為選擇性的懷孕生產提供了方便。雖然中國多項法律法規對可以進行胎兒性別鑑定和終止妊娠的器械、設施和藥物的配置、流通、使用和保管都做出了進一步規範,但實踐中進行非法胎兒性別鑑定過程的隱蔽性很強,極難監管、取證,加之經濟利益的驅動,全社會及各有關部門無法形成監管、打擊的合力,法律監管難度極大,難以執行到位。

這三大因素合力作用下,導致女嬰被墮胎和溺亡現象的產生。根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當年出生性別比為116.9,其中第一胎出生性別比為107.12,第二胎就飆升至151.92,第三胎更高達160.3。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第一胎的出生性別比基本正常,越往後就有更多的女胎被選擇性墮胎,從而推高了出生性別比。

出生性別比失衡必然導致光棍危機嗎?

1、出生性別比失衡導致婚姻擠壓

基於出生性別比的數據,部分學者得出在若干年後爆發光棍危機,未來有大量適婚男性將無老婆可娶。這也就是所謂的婚姻擠壓——原本相對穩定平衡的婚姻市場因為多出數千萬男性變得擁擠,使得多出的男性被擠壓出去,被迫成為光棍

儘管婚姻擠壓與否主要取決於出生率、出生性別比、死亡率與遷移率及其兩者之間的性別差異和婚配模式的變化這幾個因素的作用,但出生率的變化是能否產生婚姻擠壓的基礎和前提條件。

由於不同地區和階層人口在婚姻市場上的處境不一樣,婚姻擠壓問題將由下層男士來吞食,因此,基於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差異而引發的婚姻市場矛盾將發生地區間轉移,地區社會矛盾將由此而激化。

2、婚齡差或婚齡梯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緩解婚姻擠壓?

對出生性別比失衡導致光棍危機持懷疑態度的人們認為,在中國婚姻市場中,男性年齡普遍比女性大,而且男女的婚齡差正在朝著越來越大的方向發展,「京東奶茶戀」的情況會越來越多。因此對適婚年齡的男女比例大無法說明光棍危機的產生。

婚齡差或婚齡梯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緩解婚姻擠壓?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各個年齡中都是男性處於婚姻擠壓,它是連續的,而不是間斷的,進一步查閱統計數據可知,1990年未婚人口中35-39歲男性淨剩餘人口達到242.5895萬人。由此可以推論,在接下來的若干年內,如果人口意外死亡率沒有太大變動的話,1990年至今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所導致的未來婚姻擠壓並不能夠通過擴大婚齡差來解決。

光棍危機在2020年大爆發?

根據福建省統計局普查中心副主任姚美雄撰文指出,2010年,0—19歲人口男孩有1.72億人,比同年齡段的女孩多2210萬,其中10—19歲人口男孩比女孩多了950萬,男女比例是111.5比100。這意味著,到2020年進入婚配的20—29歲男孩將比女孩多出近950萬;0—9歲人口男孩比女孩多了1260萬,男女比例是118.9比100。姚美雄分析認為,2020年後,一成以上年輕男性將找不到配偶,年齡段越低則越嚴重,社會將形成一個特殊的單身男性社會群體。

但事實上對於光棍危機的爆發,學界說法不一。

80年代中期就有學者針對當時出生性別比失調做出預測,認為在21世紀初將出現婚姻擠壓,大約有5.72%~9.33%的男性找不著配偶。

西安交通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副教授李南撰文指出,對高出生性別比後果的第一個定量估計是從2010年開始,將出現初婚市場失衡,每年有近百萬「額外」未婚男性沒有初婚對象,此數約為男性年初婚人數的 9%。

李樹茁常年研究中國社會的男女出生比失衡問題,他在 2006年合著出版的《性別歧視與人口發展》一書裡就曾預測,2013年之後,中國每年男性過剩人口將達到 10%以上,「平均每年有120萬男性在婚姻市場上找不到初婚對象」。

人口學專家、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員易富賢的測算顯示,如果以22—26歲代表女性的初婚年齡,以24—28歲代表男性的初婚年齡,中國的二者比率在2013年前的波動在90%—100%之間,不存在嚴重的光棍問題。但從2014年開始,24—28歲男性人數將快速超過22—26歲的女性,2018年二者的比例將超過125%。他由此認為,2015年「光棍危機」已全面爆發。

可以得到的共識是,光棍危機將是中國社會面臨的一個極大的挑戰。性別比升高是許多社會問題的胚芽,直接後果就是女性赤字(男性剩餘)。具體點說,會帶來「家庭結構失衡、小學與中學學生的性別比失調、婚姻市場的壓力所導致的買賣婚姻會加劇、男性單身家庭會增多、性犯罪的比例可能會上升、離婚率將高居不下。

為什麼問題如此嚴重卻未能有效遏制?

由於出生性別比失衡初期被認為存在女嬰漏報,使得這一問題在最初並未獲重視。直到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全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9.2,高層才意識到形勢嚴峻。為治理失衡的出生性別比,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2002年11月,原國家計生委、原衛生部、原國家藥監局共同發布《關於禁止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鑑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兩非」)的規定》,對胎兒性別鑑定予以明確禁止,治理性別比失衡的戰役正式拉開。

2003年4月,「關愛女孩行動」啟動,旨在通過倡導男女平等,扭轉中國存在的新生兒男女性別比失衡問題。衛生、公安、司法、檢察等多個部門也會同在一起,嚴厲查處胎兒性別鑑定和性別選擇引產案件。

2014年6月30日,國家衛計委下發《關於印發全國查處「兩非」案件區域協作工作規範(試行)的通知》,要求「兩非」案件查處區域協作聯席會議每年至少召開一次,遇重大案件或者重要情況可以隨時召開。

2015年上半年以來,一場打擊「兩非」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的攻堅戰,正在全國範圍內進行。4月30日,國家衛計委等7部門在京召開全國整治「兩非」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全國整治「兩非」專項行動,目的是為了確保完成「十二五」規劃中將性別比降至115以下的目標。而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最後一年。

同樣是男孩偏好的亞洲國家,韓國是亞洲地區幾個出生性別比偏高的國家(地區)中第一個出現逆轉趨勢的。韓國同中國一樣,出生性別比也曾於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偏離正常水平並出現上升趨勢,並在1990年達到歷史峰值116.5。但很快,韓國出生性別比於2007年後回歸正常範圍,此後基本趨於107的正常閾值內。

韓國治理性別比失衡問題著眼根本,將重點放在促進性別平等上。

韓國在1983年就成立了作為管理婦女問題的唯一國家機構——韓國婦女發展機構,附設在政府健康和福利部之下,負責對婦女進行研究、教育和培訓,促進婦女參與社會發展,享有社會福利。1998年,鑑於本國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韓國政府為更好地履行對性別平等的承諾,成立了總統府婦女事務委員會,之後升格為韓國性別平等部,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一個負責性別平等事務的政府專門機構。在此期間,還在政府各個部門設立韓國總統府性別平等促進委員會(即性別平等部的前身),形成多部門協調的部門管理環境。在法律方面,自20世紀80年代,韓國政府制定或修訂了一系列旨在維護女童權益、反對歧視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法律。

除了政府官方的措施,大量活躍在政治、社會各個領域的非政府組織及非政府組織團體在促進韓國女性運動的過程中,廣泛社會動員、宣傳倡導,在經濟上多管齊下保障女性就業,鼓勵女性創業;在政治積極呼籲,鼓勵婦女參政;在社會運動上廣泛倡導,形成社會關注氛圍。

經過20多年的努力,韓國的出生性別比失衡治理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首先表現在韓國性別比失衡治理的直接目標的實現,即性別比指標趨於正常,分孩次性別比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關愛女性,尊重女性的社會機制在韓國的建立,韓國女性地位的大幅度提高。這將從根本上遏制性別比再度失衡的可能。

相關焦點

  • 中國光棍危機2020年或全面爆發 性別比失衡嚴重
    2020光棍危機(資料圖)   2020光棍危機中國已經出現嚴重的性別比失衡,適婚男性人口比女性多出數千萬。人口學者、高級統計師姚美雄判斷,光棍危機可能於2020年後全面爆發。這到底是危言聳聽還是確有其事?   記者了解到,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4年末,中國大陸男性人口70079萬人,比女性多3376萬。
  • 2020年或將全面爆發光棍危機 男女比例嚴重失衡
    不菲的彩禮再加上新房等其他投入,娶一個媳婦往往會耗盡一個家庭多年的積蓄。而對相對貧困的男性來說,只有一條路——打光棍。彩禮水漲船高,越來越多的光棍村開始出現。畸高彩禮和光棍村的背後,是一個非常棘手的現實:中國已經出現嚴重的性別比失衡,適婚男性人口比女性多出數千萬。人口學者、高級統計師姚美雄判斷,光棍危機可能於2020年後全面爆發。
  • 人口普查接近尾聲,中國的光棍到底是3000萬還是更多?
    人口普查接近尾聲,中國的光棍到底是3000萬還是更多? 近日我國展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這次人口普查結果將檢驗中國過去十年人口政策的有效性,並為科學制定『十四五』規劃提供重要的人口數據支撐。
  • 中國3千萬男光棍?人口普查將揭曉:男女比例失衡
    中國有3千萬男光棍?第七次人口普查將揭曉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根據2019年的數據,我國的總人口為140005萬,人口總量居世界第一位。前段時間,我國也正式開啟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答案即將揭曉,根據相關部門的預測,我國將會產生三千萬男光棍,第七次人口普查即將結束,延遲退休已成定局。
  • 第七次「人普」中國有3000萬男光棍?靈魂拷問:其中有你嗎?
    「『七普』數據將檢驗此前提出的『中國有3000萬男光棍』預測。」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楊舸表示,「從性別比數據來看,中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一直偏高,此前積累的問題可能會在不久後發生。婚姻擠壓、性交易、性犯罪等諸多社會問題可能加劇。」
  • 農村光棍危機已有20年,為啥還沒解決?毛病到底出在哪裡?
    催著結婚,對「老光棍」說:「看看我們村裡有誰,打了一輩子光棍。現在老了,沒有人養,疼得一個人躺在床上。在村民的幫助下,如果不是的話。」說。每天都有一句話像潮水一樣湧來。看到孩子們還沒結婚,父母們傷心欲絕,匆匆地白了頭髮。但是面對父親和母親、三姑六婆的催婚,他們的心也很無奈。
  • 專家預測:中國將產生3千萬男光棍 男女比例失衡!
    經過近一個月的努力,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即將走至尾聲,相關結果即將出爐。而特別引人關注的一點是,根據相關部門的預測,我國可能將會產生三千萬男光棍。  這一預測是否會成真呢?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楊舸表示,「七普」數據將檢驗此前提出的「中國有3000萬男光棍」預測。
  • 農村光棍越來越多,他們是怎麼想的,就不怕做不孝之子嗎?
    遵循自然生物學出生人口性別比在101~106之間(101個男娃對100女娃)為正常,1982年我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8.47,略高於正常範疇,那時專家和有關部門認為是存在女嬰漏報、瞞報而導致的,故而未加重視。
  • 嬰兒潮沒了,光棍潮來襲——未來30年中國人口五大趨勢
    我國人口數量在全球的佔比也將逐步下降,印度人口數量有望在5年後的2024年超過中國。3、趨勢二:中青年加速減少,高峰時每年超千萬。未來5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將每年減少300萬以上,在2028年-2039年間,年均減少數量將超千萬。
  • 男女比例失衡嚴重,國家出新對策,光棍們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對象
    面對現在國家男多女少的形式問題,我們國家終於有了新的對策,現在光棍們終於不用擔心找不到對象,結不了婚了。02男多女少的原因之一守舊思想,重男輕女中國現在女性的地位相比於舊社會,已經有了大大的提升。在那個傳統而封建的時代,很多人認為,生男孩就是傳宗接代的必然選擇。
  • 三千萬單身男的數據在第七次人口普查露相了,我們的將來會怎樣?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在報告中預計2027年將達到峰值14.17億,此後將開始下降,2035年降至14.03億,2050年降至13.21億。  實際上,中國目前的人口狀況不僅面臨人口規模達到頂峰,長期急劇下降的全面危機,而且還面臨著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齡化以及性別失衡的結構性危機。  關於人口的性別結構,目前中國的性別比例嚴重失衡。
  • 中國第一臺美女機器人:三千萬光棍的福音?網友不用擔心她要房子
    中國第一臺美女機器人佳佳:三千萬光棍的福音?網友不用擔心她要房子世界上第一個移動機器人 Shakey ,是由查理·羅森(Charlie Rosen)領導的美國斯坦福研究所於 1956-1972 年研製出來的。
  • 三大「討妻」政策出臺,光棍不再「遍地走」
    據專家預計,2027年,我國或將進入人口負增長狀態。年輕人們之所以不願生孩子,一方面是由於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越來越高,年輕人們無力承擔;另一方面則是由於男女比例失衡,很多男性娶不到媳婦。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男性人口約為7.15億,女性人口約為6.85億。也就是說,我國男性數量已經比女性多出3000萬人。
  • 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其中有這幾個原因,你知道嗎?
    而當今社會的很多人不敢結婚生子的原因也有彩禮的原因,畢竟兩個人組成一個小家庭結婚不光得有房子還得車子和高昂的彩禮。從最開始的三金到現在的十萬甚至是幾十萬,在以前彩禮只是傳統的習俗,而到現在逐漸變味了。高昂的彩禮使眾多男性單身,結婚都這麼難了,哪來的新生兒呢?並且現在女性越來越少,使彩禮更高昂!而為什麼中國的女性越變越少?
  • 中國人口性別比例失調 2020年或有3000萬光棍漢
    中新網3月7日電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科研所研究員、全國政協委員李偉雄日前對媒體指出,中國人口出生性別日益失調,對全國建設小康社會構成了嚴重威脅。  「10多年後,中國將有數千萬光棍漢找不到老婆。這絕不是危言聳聽」,他說。  而中國計生辦常務副會長楊魁孚委員也為同樣的問題擔憂。
  • 臺灣2020年新生兒創歷年新低 人口首度出現負增長
    本文轉自【中國臺灣網】;臺灣2020年新生兒創歷年新低。(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月9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8日公布,島內2020年出生、死亡人數出現「死亡交叉」,全臺新生兒出生數16萬5249人,創歷年最低,死亡數則為17萬3156人,首度出現負增長,總人口數為2356萬1236人。
  • 2018年出生人口大幅減少了200萬 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長率均創下近...
    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死亡人口993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1‰。與2017年相比,2018年出生人口大幅減少了200萬。此外,男性人口71351萬人,女性人口68187萬人,男性比女性多了3164萬人;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9729萬人,佔總人口的64.3%,比2017年減少470萬人。
  • 去年新出生人口同比減少63萬 生育危機是否存在?
    圖/視覺中國  無需恐慌生育危機  相比於日本原本就很低且持續下降的結婚率,中國的結婚率從1996年開始就一直處於上升狀態,根據楊菊華在她的論文《中國真的已陷入生育危機了嗎?》中所引述的數據。  「從絕對水平看,中國的結婚率遠高於其他三國(而這暗示著巨大的生育潛能),2014年約為10‰;韓國僅為6‰;2013年日本僅為5.3‰,在4國中最低。」(「四國」還包括美國,美國2012年的結婚率約為7‰——記者注)  楊菊華的這篇論文發表於2015年,當時她在文中的觀點是「判斷中國已面臨嚴峻的生育危機還為時尚早」。
  • 「00後」性別比例失衡加劇:男多女少 結婚率會繼續下降?
    北京大學人口學教授陸傑華指出,男性人口基數多於女性,使得婚姻擠壓問題將更加嚴峻。「一方面整體男性多,特別是一些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出現很多難以找到結婚對象的男性。加上女性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等因素,均會影響未來社會婚姻狀況。」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之下,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根據各地發布的統計報告,不少地區男性與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齡超過30歲。
  • 四句順口溜,讓農村光棍很為難
    根據有關人口專家的預測,在2020年我國的單身人口數量將會達到3000萬至3500萬。這個數字只是從男女結構比例來測算,並沒辦法測算因聘金高、貧困、不想結婚等因素形成的單身。【1】農村遍地光棍結婚娶妻犯了難;彩禮敢要幾十萬,其他花費還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