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歌手們也開始紛紛放大招。 「最強90後女歌手」「創作天后」鄧紫棋,近日終於推出了自己的新專輯《摩天動物園》。《時尚芭莎》電子刊為其操刀,拍攝了一組大片,鄧紫棋實力cos各種動物,白天鵝、兔子、馬、火烈鳥……丟掉皮褲的她有多美,你不敢想像。在表面展現「獸性」的同時,這組大片也充分暗示了「食性」,讓小編從另一種角度解讀一下鄧紫棋的時尚世界。
蛋白質的原始誘惑
「穿灰衣的姑娘得不到尊重,社會大眾不在乎微小昆蟲,於是群羔羊,卑微的願望,是努力擠進荒涼,庸俗的天堂,那些被龜贏的兔他們眼睛深紅,只會每天妒忌著別人成功。」這是《摩天動物園》當中的一段歌詞,在人人芭樂的時代,我們上次看到批判性如此強烈的歌詞,還是蔡依林的《PLAY》。不得不說,鄧紫棋是這個時代保有音樂態度的少數人。
作為整張專輯的詞曲創作者,在談到創作靈感時她娓娓道來,「地球就像一座摩天大樓,大樓裡面我覺得裝的都是動物,是各種各樣的人在各種不同的時間裡面表現出來的一些原始獸性。」
與尖銳的歌詞形成對比的是,其大片展現出的並不是諷刺玩弄和對抗全世界的叛逆,而是一種特立獨行的,帶有本能欲望的美。沒有動物之間殘忍捕獵的「獸性」,但是卻充滿了濃鬱的「食性」。
吃,本來就是動物生存的本能與目的,對蛋白質的渴望是人類基因的需求。當大片的飽滿的白佔據整個畫面,還溫柔地如同在安撫人類的基因,原始的渴求就出現在腦海。白天鵝揚起翅膀,像一塊絲絨蛋糕,絲滑的白色奶油散發著迷人濃鬱的香氣,引誘著獵食者的嗅覺,蛋白質的誘惑,讓人慾罷不能。她還可以是一杯牛奶、一片椰蓉、甚至是一朵綻放在水中的文思豆腐……是人類最親暱的、最能激發佔有欲的信息素。純白,被鄧紫棋演繹的十分到位。
美拉德反應的奇幻吸引
自從人類學會用火以後,食物就不再只有「血腥」一種口味。在高溫下,糖、有機化合物劇烈反應,激發出另一種前所未有的香氣。長久以來,直到現在,由於美拉德反應而在食物表面產生的焦變、褐變,不用刻意擺盤,甚至做法更粗獷,那顏色就意味著「好吃」。人類由鍾愛蛋白質的本能,逐漸轉化為美味的奴隸。
鄧紫棋幾乎要融入到黑色裡面去。小小的身姿,在那匹馬上像連為一體,造成巨大的視覺衝擊。就像那古老的美拉德反應,給人類的衝擊。一大快灼燒炙烤的牛排、一勺加熱沸騰的巧克力醬、一片古老森林裡腐敗樹葉下的黑松露……還有這隻黑白小兔子,難道不是奶油布丁上的焦糖蓋?都散發著無比誘人的香氣,激發人類的第二個「食性」本能。
亞硝酸鹽的危險騙局
自從人類學會了偽裝,對待食物的態度也變了。好吃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漂亮才行。尤其對待易腐敗的肉類、蛋類,更為苛刻。亞硝酸鹽隆重登場,它能在長時間內,讓肉類的口感更加嫩滑,外表保持粉嫩漂亮,不一定好吃,更危險,但卻更受青睞。
很明顯,鄧紫棋版的火烈鳥,就有這種致命的偽裝感。她全部身軀,甚至是臉都要隱藏在妖冶的粉色皮草後面,還有種隱隱被風吹起的凌亂感,零動的姿態無疑在撩撥你的欲望,危險,有致命魔力。可以是一片超市裡切片包裝的火腿、一桶被精心調色的冰激凌、一顆被過度加工的水果硬糖。他們賦予她「櫻花色」「少女粉」等等辭藻,反正先滿足的是眼睛的「食性」。但隨著人類對食物的不斷追求,「亞硝酸鹽式」的騙局,往往能被一眼看破。
三種對人類「食性」本能的追逐,由鄧紫棋演繹的出神入化,也是她對於本張專輯的態度。在MV裡大尺度放飛自我體現「獸性」,在《時尚芭莎》隱晦說明暗藏「食性」,妙不可言。是鄧紫棋用「本能」攻略音樂界的時候了,不妨去聽聽她的《摩天動物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