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的車主用車場景就兩個,一是市內開車,二是跑高速。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車型都適合跑高速的,如果從車型大類上來看,中大型轎車或MPV無疑最適合跑高速。在高速上,我個人開過最舒服的車型就是我那輛開了七年的2013款2.0T帕薩特,為什麼呢?因為奔馳S600我開不起。
轎車和MPV比SUV更適合跑高速
雖然現在SUV的銷量很高,但其實SUV並不太適合跑高速,原因有三個:一是風阻係數高,二是底盤調教軟,三是重心高。
首先,由於SUV的迎風面積比轎車更大,因此風阻就會高出很多。當車速超過100km/h的時候,一輛車的油耗會有一半以上是消耗在抵抗風阻上的,因此SUV跑高速時的油耗普遍更高。其次,大多數SUV的設計偏向於舒適,因此懸架往往偏軟行程偏大。這種底盤風格比較適合崎嶇不平的低速路面,但是對於平整的高速路面反而側傾更嚴重,打方向變道時的穩定性遠不如轎車。第三,SUV的重心偏高,對於低速碰撞具有優勢,但在高速碰撞時發生翻滾的概率也隨之大大增加。因此風阻低、底盤穩、重心低的轎車或MPV更適合開高速。
長軸距的車比短軸距更適合跑高速
軸距是指前輪中心到後輪中心到距離,根據軸距的大小可以將車分為微型車、小型車、緊湊型車、中型車和中大型車。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軸距越長的車越適合跑高速,因為長軸距會增加行駛中的縱向穩定性,當路面出現起伏或減速帶的時候,長軸距的車前後輪的彈跳時間差更大,不太容易出現四輪同時騰空的情況。
另一方面,在車輛在緊急制動的過程中,車輛重心會出現大幅前移,如果軸距太短,那麼重心很容易就會完全偏移到前輪,導致前輪制動負荷增加,後輪喪失抓地力,制動距離大大增加。除此之外,長軸距在變道的時候也更穩,失控的風險也更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幾乎看不到smart上高速的原因,雖說交規並沒有禁止,但我個人建議至少緊湊型及以上軸距的車型再開上高速。
高端車比低端車更適合跑高速
這裡並沒有歧視低端車的意思,但不得不承認高端車由於製造成本更充裕,因此不管是動力儲備、制動性、底盤穩定性、風阻優化、隔音靜謐性、安全性等方面都做得更好,而對於高速來說這些素質又恰恰是最重要的。
另外,高端車還會有一些適應高速駕駛的黑科技,比如方向盤的可變阻尼和可變轉向比,可以讓車輛在高速行駛時方向盤手感更加厚重,減少失控風險。又比如豐富的自動駕駛輔助以及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座椅,可以在高速上減少駕車疲勞感。再比如完善的車身結構和安全氣囊配置可以在事故中保障車內人員安全。所以理論上說,確實是越高檔的車越適合跑高速,當然豪車不是人人都能買得起的,所以一輛B級轎車或MPV還是最適合經常跑高速的普羅大眾。就比如我開了七年的老款帕薩特,雖然沒什麼好用的自動駕駛配置,只有一個定速巡航,但開起高速來十分順手,2.0T+DSG的動力儲備也充足,被動安全方面也還沒有斷A柱的擔憂,對我來說就是最舒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