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晤一直都是一個追求效率的人,所以平時辦公時會有自己的一些小習慣:所有電腦都會安裝Everything+Wox,查找文件比較迅速;安裝Fences保持電腦桌面的整齊,可以快速定位應用;筆記本一定要外接一個帶魚屏顯示器,多窗口任務切換十分方便;出差也要攜帶一個67機械鍵盤,因為攜帶方便還不用忍受筆記本鍵盤等等。
但出差辦公並不使我開心,能夠攜帶的設備有限,如晤那該死的追求效率的心沒辦法被滿足,在把舊筆記本電腦的屏幕換成2K屏後,這種糾結的狀態稍稍有所改觀。在如晤看來,工作時能夠看見更多意味著更高效,所以但凡出差的酒店有電視,它就會被如晤當做外接顯示器來用,但是觀看角度和色準真的不爽啊!
第一次接觸便攜顯示器產品是ASUS的一款產品,在當時是心動的。但近2K左右的價格只有1080P的解析度這讓我很難接受,雖然某寶上同類型的產品很多,價格相對便宜,但網頁產品圖上Word 98風格的文字讓如晤望而卻步。如晤在新浪眾測僥倖中簽了一款Innocn N1U便攜顯示器,它很大程度上釋放了如晤的效率,雖然它也有它的問題。
外觀
Innocn N1U便攜顯示器採用了摺疊式的支架設計,上半部分是顯示屏主體,下半部分是屏幕的支撐架,支撐架內分布了主要電路。機身整體的尺寸為360mmX240mmX6.4mm(摺疊後為15.6mm),整機重量為1060g,上半部分屏幕的厚度只有6.4mm,15.6英寸,3840X2160的解析度,使用的是全貼合IPS屏幕,下半部分厚度9.2mm,操控按鍵、電源供電板、兩個揚聲器以及兩個全功能USB-C接口和mini-HDMI接口都分布在下半部分,並且機身發熱部分也都集中在這裡(後面有熱力圖)。
機身邊緣採用了圓角處理,這種設計風格似曾相識,好在並不過時。支撐部分能夠180度旋轉,角度非常隨意,轉軸的阻尼感很強,在後面的測試中,屏幕上壓上去一個紅蜘蛛也無大礙。除去屏幕正面外,機身上半部分採用了鋁合金材質的背殼,下半部分為塑料材質。下半部分的外部表面並不平整,內部元器件的堆疊讓外殼有不明顯的隆起,用手觸摸能夠明顯感知。
屏幕的控制按鍵在下半部分的左側,下半部分的右側分布有兩個全能USB-C接口,一個mini-HDMI接口,以及3.5mm耳機接口。雖然機身上的接口標識將兩個USB-C接口做了區分,但其實兩個口均可實現供電和連接接其他設備。劇透下,這兩個全功能的USB-C口才是這臺顯示器實現諸多功能的根本。為了避免文章過於散亂,如晤會在屏幕測試後再分享它的使用場景和功能。
屏幕測試
屏幕素質應該是一臺顯示器的命根子了,如晤使用了Spyder5 Elite(軟體版本5.5)對這塊屏幕做了專業性的測試。雖然Innocn N1U隨機附上了屏幕的檢測結果,但工廠檢測屏幕基本上都是裸面板檢測,測試結果和加上一層屏幕蓋板後測試還是有區別的,並且為了提升效率和成品率,工廠檢測區域集中在面板的右側,左側一般較右側問題多。
檢測數據還是挺無聊的,如晤儘量精簡分析結果,以下的測試結果均是多次測量後得出的穩定值。
如晤多次測量的結果得到的都是97%的sRGB色域,表現已經相當不錯了。
如晤在測試顯示器前,專門調整了一下電腦的Gamma值,個人用起來比較舒適的Gamma值為2.3。在顯示器的多種模式下,色調響應曲線與標準曲線重合度很高。除去夜晚模式下抖動在850以外,灰階曲線的抖動基本在450以內,算是中上水平。說人話就是:Innocn N1U便攜顯示器在顯示基於sRGB色彩的圖像時能夠準確顯示顏色(與標準色調響應曲線的重合度越高越優);灰階曲線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差值越小,就說明顯示器在不同亮度下色彩的一致性越高(非色準),牛皮的專業圖形顯示器一般不會超過200。
Innocn N1U便攜顯示器是塊4K LCD屏幕,最大亮度為346.1cd/m^2,黑色最大亮度為0.42,日常使用情況下靜態對比度為790:1左右,與廠商標稱的靜態對比度為1000:1有些差距。說人話:最大亮度越高,屏幕亮度的上限越高(雖然是廢話);黑色的最大亮度越低,屏幕顯示的黑色越純淨;對比度越高,顯示器顯示的畫面明暗越明顯。選顯示器請參考靜態對比度,動輒20W:1的動態對比度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
在Innocn N1U便攜顯示器100%亮度情況下色彩不均勻的情況是最嚴重的,屏幕左側的Delta-E控制在了4以內,還算可以接受;在50%亮度下色彩不均勻的情況有所好轉,控制在了2.5左右。大部分屏幕在50%亮度都會達到一個比較不錯的色彩均勻度,如果對屏幕的色彩要求較高,調整至50%的亮度就能夠發揮屏幕的最佳水平。
Innocn N1U這塊屏幕和大部分LCD屏幕一樣,多多少少存在漏光問題,而且基本上都是左下角出現亮度不均勻的峰值,這個是沒辦法通過調整顯示器顯示參數來糾正的,所有亮度下結果基本一致,這算是LCD的硬傷。好在左下角的13%處在中遊,整體已經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了。
使用SpyderCHECKR_48標準測試測試屏幕的色準,最小值為0.11,最大值為3.62,多次測量的平均Delta-E在1.18-1.67之間,最好的一次結果見上圖。48個顏色中有6個顏色的Delta-E超過了2,其中黑色(暫且這麼叫)和青藍色(暫且這麼叫)超出了3,極個別的顏色不準確是正常現象。說人話:平均Delta-E值越小,顯示器顯示的顏色越準確,手機廠商現在不也是天天在拿Delta-E<2在說事兒麼,Innocn N1U能把平均Delta-E控制在2以內就已經優於市面上大多數屏幕了。
另外還需說的一點,隨機附帶的檢測報告顯示的色準Delta-E為0.68,這個結果是裸面板的測試結果,實際測試結果需要考慮到以下幾點(適用於以上提及的所有測量結果):1.屏幕蓋板的光學屬性會對測試結果造成幹擾;2.蓋板和屏幕面板間存在縫隙,漏進去的光會影響結果;3.實際環境和實驗室環境存在不小的差異。
Innocn N1U便攜顯示器在Spyder5Elite 5.5的評分體系中得分4.5,色域和對比度達到了滿分,色彩精準度上拿到了4.5分,色調響應、亮度均勻度和色彩均勻度都達到了4.0分。總體來說是塊相當不錯的屏幕面板,適合設計、影視,對色彩準確度要求較高的大佬,最高60Hz的刷新率已經和遊戲玩家說拜拜了。
其他體驗性的分享
可視角度方面就不放圖了,從上面的白點測試中,黑色的最大亮度為0.43就可以說明問題了,LCD採用背透光的方式顯示色彩,黑色越黑遮光性就越好。影響LCD可視角度的因素主要就是遮光性好不好,遮光性差的面板會從遮光板側面漏光,從側面看顏色會嚴重失真。官方宣稱有178°的可視角度,如晤沒有去嚴格驗證,但基本屬實。
如晤在使用了Innocn N1U這個顯示器一下午後(4K 30Hz),對屏幕的熱力分布做了測試,熱量主要集中在下半部分接口處,最高溫度在49.5攝氏度,上半部分機身溫度在30攝氏度左右。建議廠商還是做一個散熱口,或者下半部分也使用金屬材料,為了輕薄不能連散熱都丟了。
關於前文提到的兩個USB-C接口
前面如晤說了這個顯示器的場景拓展性全部體現在這兩個全功能USB-C上面,就單單靠著這兩個USB-C口就能夠玩出很多花樣。Innocn N1U提供了一根C轉C的電源線,和一根C轉C的視頻線,以及一根HDMI轉mini-HDMI的視頻線,附贈充電頭的最高輸出功率為30W。就靠這些,我們看看能玩出什麼騷操作。
體驗觸屏版Win10。如果你的筆記本電腦在廠商支持的電腦列表內,恭喜你,你可以僅僅通過一根C轉C的線就可以驅動這個顯示器,並且體驗觸控螢幕版Win10。如果沒有也不用擔心,你可以使用任意一根C轉C線通過筆記本為顯示屏供電,再用隨機附贈的HDMI線傳輸圖像,這樣你仍然可以體驗觸屏版Win10。
萬能的供電。上面說了,你可以通過任意一條C線給顯示器供電,C線連接顯示器時不用拘泥於機身上的接口標識,隨便一個C口都可以為顯示器供電。如晤還測試了華為的40W快充頭,能夠正常供電為顯示器;測試了realme SuperDART 65W閃充頭(使用配套線材)為顯示器供電,沒有問題;測試了努比亞的彈夾移動電源C口(C口最大功率27W)為顯示器供電,也沒有問題。更騷的是,用充電頭和一條C線為顯示器供電,HDIM線傳輸圖像,顯示器機身上的另外一個C口可以為手機充電!綜合以上,你可以實現用手機的充電頭和線材為顯示器供電,顯示器再連上手機,用手機在顯示器上用觸控的方式處理工作的同時,還能完成手機充電。有沒有變形金剛的感覺,如晤已經懵逼,更多騷操作還待來者。
騷操作的前提:手機和電腦支持全功能的USB-C,電源支持最大30W的PD快充,其他家的私有協議如晤並沒有一一嘗試。以下為官方給到的支持列表:
錘子科技TNT。雖然現在TNT已經不姓羅了,但還是要體驗體驗,向工匠致敬。兩根C線一根供電,一根(視頻線)連接手機和Innocn N1U顯示器,經過簡單的啟動,TNT的界面已經出現在眼前。支持十指觸控的Innocn N1U很好的支持了TNT的功能,唯一有點問題的就是4K的解析度有點豪橫,讓TNT的UI界面按鈕有點難按到。Innocn N1U+堅果 Pro 2S 的搭配整體體驗下來,功能完整,界面流暢,觸控靈敏,如晤有種想用這個組合辦公一段時間的想法。
好了,大家先讓讓,我要開始吐槽了
首先要吐槽的和如晤體驗的這個顯示器無關,Innocn N1U在支持全協議USB-C接口上做的非常好,反觀一些手機和PC的大廠因成本閹割協議,導致很多USB-C的功能都沒有辦法使用,也有把mini-USB偽裝成USB-C的做法,歸根結底還是USB-C的大環境還沒有足夠成熟吧。如晤的騷操作就這麼被限制了,不開心。
充電頭沒質感。單單是感覺,並不是說充電頭存在質量問題,這種印象來源於底部噴印的參數說明,文字高矮不一,真的就很沒質感的感覺。
散熱啊,做個散熱口唄,或者下半部分全部採用鋁合金材質唄?
屏幕OSD菜單如晤沒有在文中體現,所有顯示器都會有的標準設置沒必要多費唇舌,在這裡僅僅列出一些筆者覺得有用的功能。其實就一個:顯示反應速度,這個功能如果不開啟,你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延遲,滑鼠移動延遲、鍵盤輸入延遲、界面動畫延遲等等,這個延遲時間在150ms左右(全憑感覺),開啟後延遲仍然存在,但會有很大的改觀(80ms以內)。出廠就打顯示開反應速度多好,把這個OSD設置選項通過硬體優化幹掉。
還有一點需要提個建議,Innocn N1U既然是便攜屏,使用場景肯定會複雜多樣,室外強光下也不是不可能,強烈的反光讓人看不清屏幕。屏幕蓋板在不影響透光的前提下做一定磨砂處理更好些。
機身存在偶爾的漏電現象,有明顯的靜電荷感應,需要有心理準備。
看過吐槽後,來個小總結
屏幕素質非常好,如晤換回LG的帶魚屏後(1080P),差距瞬間就感受到了,字體邊緣的清晰度和Innocn N1U有很大的差距,有種但用難回的感覺;
15.6寸4K解析度,實測Delta-E<2,妥妥的A+屏,附帶萊茵藍光護眼認證,也沒有OLED頻閃問題,單衝這塊屏幕也值了;
豐富的接口,完全體USB-C X2讓這臺便攜顯示器在功能性和可拓展性上有質的飛越,超過了一版非可攜式屏幕的功能;
摺疊式的支架在設計上加分不少,1KG的重量,輕薄的機身,攜帶方便,無多餘的負累。
見字如晤,用平和的心態面對科技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