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都勤奮好學的小雯(化名)現在上課時總是走神發呆放空自己,最誇張的是,老師點名提問時,小雯竟也不予理睬,但一會兒回過神來又不知道老師在問什麼。
「你怎麼變成這樣了?你爸媽怎麼不上心管管你?」小雯屢教不改,老師有點不理解與不悅。
而小雯爸媽在近幾個月裡也為女兒傷透了腦筋,吼也吼了,罵也罵了,情況卻沒有改觀,一直很疼小雯的「女兒奴」爸爸甚至動手打了她。
小雯到底怎麼了?直到小雯去了浙江省人民醫院,檢查結果讓爸媽和老師目瞪口呆:這竟然是一種病?
品學兼優的小女生經常「神遊」
「你女兒上課經常發呆走神,成績也下降了不少,老不管可不行啊!」老師一次次提到小雯上課不專心,做父母的也很焦慮,一碰到老師或打電話提及,十分要強的雙碩士父母真是百口難辯,無地自容。
今年9歲的小雯(化名)品學兼優,然而幾個月前,老師們發現她一反常態,原本上課十分認真的她總是開小差,眼神直直的,「不知『神遊』到哪裡,好多次,得喊她好幾聲才『醒』 過來。」
「是不是最近家裡出什麼事了?」老師和顏悅色問,「沒有啊!」其實,父母也覺得小雯確實和原來不一樣了,在家也會動不動就發呆。
父母多次很嚴肅地找小雯長談,但對老師和爸媽的疑問,小雯卻一口否認,或當面允諾,但上課仍老方一帖。這讓做父母的很是氣憤,向來說話細聲細氣的母親控制不住喉嚨梆響,連平時恨不得把女兒寵上天的父親也忍無可忍動了手。
「不會是得了什麼病吧,否者怎會變了個人似的呢?」同事一番話,提醒了痛心疾首又一時無計可施的小雯母親。於是,小雯在母親陪同下來到浙江省人民醫院兒科。
神遊時,就像機器突然斷了電
兒科醫生問診後讓小雯先去做個視頻腦電圖。神經電生理科趙曉瑜醫生給小雯做了短程的32導視頻腦電圖,並在檢查過程中進行了閃光刺激、過度換氣等誘發試驗。結果發現,小雯的腦電圖提示存在大量爆發的3Hz高波幅棘慢綜合波,通俗地講這就是癲癇波,說明是有癲癇存在。
「這是癲癇中的一種類型」。神經電生理科主任張玲菊說,尤其在過度換氣誘發試驗中可看到,小雯一邊做深呼吸,一邊做吹風車的動作,但做著做著就停了下來,就像機器斷了電,此時的腦電圖提示3Hz的棘慢綜合波持續出現長達15秒鐘(發呆15秒),當癲癇波消失的時候,小雯又開始吹起風車來,但她對剛才發生的事情一點都不記得。最終,小雯被確診患了兒童失神癲癇。
朱海嶠在接診癲癇小患者
「癲癇不是都會抽搐嗎,我女兒僅是發呆走神而已啊?」小雯母親對於這樣的診斷一時難接受。張玲菊主任解釋說,失神癲癇和普通發呆最大的不同在於,癲癇發病時是喊不醒的。不過,由於發病時間很短,有時叫她時癲癇已經發過了,自然被當成走神了。
經過服用抗癲癇藥物治療,上周小雯來醫院複查,情況明顯好轉,成績也持續上升。
孩子反覆發呆走神,要引起重視
浙江省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朱海嶠說,在大部分家長看來,兒童發呆走神是一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表現,很容易被誤診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
癲癇是一類發作表現多樣、病因複雜的疾病,不僅僅是: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意識喪失這一種形式。
「兒童失神癲癇就是一類容易被忽視的癲癇發作類型,特別是短暫性失神,發病早期更容易被忽略」。 朱海嶠介紹,失神癲癇大約佔兒童癲癇10%左右,我院兒科每年接診新兒童癲癇近40例,兒童失神癲癇僅3-4 例。失神癲癇發作時有些患者僅僅表現為短暫的言語中斷,眼神發直,持物掉落等,不伴有跌倒和任何的抽搐;而有些患者在發作過程中還可以自行過馬路,乘坐公交車。有些患者在騎車過程中發作,甚至可以在發作中騎行數公裡,醒來不知自己身處何處,十分危險。小患者失神發作一天幾次及幾十次,每次數秒至數十秒的。
失神發作看似輕微,過去曾被稱為「小發作」。但長期、頻繁的失神發作會對腦部造成慢性損害。如每天出現發作,腦神經細胞特別是腦部海馬神經細胞會出現不可逆的損害,記憶和認知功能會逐漸下降。兒童患者會出現學習困難、成績下滑,對患兒身心發育都會產生嚴重影響。若不及時治療,部分失神發作患者會逐漸發展為四肢抽搐的「大發作」,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人身安全。
「癲癇的病因很複雜,根據新近的分類,癲癇的病因有遺傳性、結構性、代謝性、免疫性、感染性等原因,還有一部分不明原因。」朱海嶠指出,由於病因的不同,每個具體病人的治療方案也是不同的。浙江省人民醫院已組建了癲癇病聯合門診(MDT),由神經內科、癲癇外科、兒科、精神科和神經電生理科醫生共同參與癲癇病的診斷與治療,根據癲癇病人的病因和發作類型,提供合理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