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千古名句「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出處嗎?

2021-01-09 最美詩畫

唐肅宗上元二年,花敬定因平亂有功,居功自傲,不僅放任士兵大肆搶掠百姓,而且目無朝廷,僭用天子音樂。杜甫特贈了這首《贈花卿》予以委婉的勸諫和譏諷。

《贈花卿》

唐代: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這首小詩明白如話,但它的詩意並不能只看表明,首先,我們必須承認,這首一首精美的樂曲讚美詩。「錦城絲管日紛紛」,錦城指點是成都;絲管是樂器的代稱;紛紛,是指很多的樣子。這一句是說成都府裡,日日管弦,音樂時時相聞。「紛紛」二字,用了通感的手法,用視覺效果來寫聽覺感受,則寫足了樂聲的輕揚。不僅如此,在詩人的感受中,這樣美妙的樂聲是「半入江風半入雲」。好似有一半隨風飄灑在江面上,連江中的魚兒都欲跳出清澈的水面、伴樂而「舞」了;江邊的柔柳繁華更是按耐不住,說不定早已隨風輕舞飛揚了;那微泛的漣漪,不也正和著節拍一圈一圈的向外蕩漾嗎?那另一半樂聲呢,似乎已經飛上雲端,在藍天迴響它的旋律,在白雲間自在穿梭呢!我們常用「行雲流水」來形容曲聲的流暢和諧,其美妙程度,大概也不過如「半入江風半入雲」吧!

在一番具體形象的描繪之餘,詩人似乎找不到更合適的語言去形容了,轉而直接抒發感慨:「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說這樣絕妙的樂章,應該只存在於瑤池仙境啊,在反間又有誰能有這番榮幸,得以「僭越」,略飽一回耳福呢!

若單寫樂曲,詩作即止於此,但杜甫的詩作,似乎並非如此簡單,我們從兩個方面可窺端倪:

1、詩題。題目是「贈花卿」,花卿是什麼人呢?他是成都府尹崔光遠的部將,曾因平亂立功,但居功自傲,目無朝廷。以杜甫的性情為人,在這種人面前,即使不得已而為之,也不應該如此阿諛過當。若沒有其他含義,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2、中國文字的雙重意蘊。「天上」「人間」為仙界凡間的代指,也用以指朝廷和地方。「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可既然身在人間,卻不僅得聞,而且還」日紛紛「,這又說明了什麼呢?

後來注家的評議讓我們豁然開朗。明楊慎《升庵詩話》中說:」花卿在蜀頗用天子禮樂,子美作此詩譏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詩人之旨。「清朝名句沈德潛也說:」詩貴牽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竊,則想新曲於天上。「由此可見,讚樂為詩意的第一層,有所譏諷乃是第二層。

相關焦點

  • 飛花令,含有天上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天上,與人間相對應,在詩人心中,天上有神仙、宮闕、以及夜晚的漫天星辰和白天的朵朵彩雲等等,那麼,含有天上的詩句,你知道多少?宮中擾擾曝衣樓,天上娥娥紅粉席。——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書中空有刀頭約,天上頻看破鏡飛。
  • 杜甫一首「罵人詩」,短短4句話,不帶一個髒字,後兩句你經常用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首詩曾被多次選入中學課本,相信大家都在學生時代背誦過。我們聽到後半句,都會以為是誇人的,經常被現在的我們用來誇讚某人的唱歌好聽,但當你知道這首詩的來龍去脈之後,你就會發現這不是一首誇人的詩。根據記載,杜甫的這首詩其實是寫給一個叫做花卿的人的,那麼花卿是誰呢?花卿是唐朝的一個武將,名字叫花敬定。
  • 一個寫愛情的千古名句,人人皆知,能說出作者和出處的卻寥寥無幾
    也有很多並不出名的詩人或詩詞卻流傳下一各個描寫愛情的千古名句,傳唱至今依然膾炙人口。比如「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等等。今天狗子在向大家介紹一個膾炙人口的愛情名句——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這兩句詩在現代網絡上也是很流行的。
  • 天籟之音周深,完美詮釋什麼是此歌只應天上有,一起欣賞
    如果有人問,在華語樂壇裡面哪一位男歌手的聲音最有特色,相信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周深,因為周深的聲音已經是跨越了性別的界限,十分有特色,他的聲音空靈,治癒,完美的詮釋了那句古語: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今天,想和大家一起來嘮一嘮周深和他的音樂。
  • 我國最神奇溶洞梯田,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你想看嗎
    吉星巖溶洞的歷史很悠久,在洞外有兩棵參天大樹直入雲天,一棵千年古桐和一棵桑樹王。迫不及待進入洞內,跟緊隊伍慢慢深入,掉了隊可是會不小心迷路的哦。
  • 6句唐詩千古名句賞析: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2.應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雍陶《題君山》此處描寫了洞庭湖君山的美好景色,明淨的湖水像是水中仙子的梳妝鏡一般,而君山仿佛是仙子的黛色螺髻,映照在這明鏡之中。將洞庭湖比喻為鏡子,將君山比喻為「一螺青黛」,非常貼切和形象,因此成為了歌詠君山的千古名句。3.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山空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 王安石和歐陽修等大咖,引用一位不出名詩人的詩句,成千古名句
    詩詞之美,無須贅言,有很多詩人的經典名句,一經問世,就深得世人的喜歡,驚豔千年。因為太過喜愛,便有人將它原封不動地引用到了自己的詩詞之中,更賦予它新的生命活力。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我們知道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多數是從毛主席的這首詩裡,但是這句詩其實是主席引用唐朝詩人李賀的一句詩。金銅仙人辭漢歌唐 李賀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魏官牽車指千裡,東關酸風射眸子。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 人一生必讀的11句唐詩經典名句: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贈花卿》)如此美妙的曲子應是天上的仙樂,人間能有幾次聽到這樣的演奏?(李商隱《隋宮》)如果你在陰曹地府遇見了陳後主,怎麼再好意思向他問起寫《後庭花》的事情!陳後主是陳朝的亡國之君,他只知尋歡作樂。《後庭花》即陳後主所作歌辭《玉樹後庭花》,向來被認為是亡國的靡靡之音。陳朝被隋攻破後,陳後主也被俘到長安,與當時尚是隋太子的楊廣相熟。
  • 「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那些因一名句而流傳千古的詩詞
    古往今來,很多詩詞,只因其中有一佳句而流傳千古,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樣的詩作,看看你能記住多少。首先說個極端的例子。晚唐以賈島、姚合為代表的苦吟派詩人,以及宋初模仿賈島、姚合詩風,以林逋為代表的晚唐體詩人。他們注重鍊字苦吟,所以往往「有句無篇」。例如賈島的那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試問誰沒聽過?
  • 8句描寫嫦娥的古詩: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
    8句描寫嫦娥的古詩: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1. 嫦娥一入月中去,巫峽千秋空白雲。——崔膺《別佳人》。比喻美人離別如同嫦娥奔月一去不返,自己再也見不到神女般的佳人,只留下巫峽上空的千載白雲。2.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 四首經典絕唱《蝶戀花》,感受春逝的傷感,每首兩句千古名句!
    花兒因為有了蝴蝶的圍繞才更顯嬌嬈,正因為如此,黃巢才會發出:「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感慨!然而好花不常開,當花兒凋零時,或許蝴蝶也會無比的留戀。所以《蝶戀花》的詞,有很多都是抒發春暮的傷感。「蝶戀花」本名「鵲踏枝」,南唐後主李煜首次將它更名為「蝶戀花」,另有「黃金縷」「卷珠簾」「鳳棲梧」等別名。【宋】蘇軾《春景》:花褪殘紅青杏小。
  • 一個讚美老師的名句,人人皆知,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出處!
    古人有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警言,可見古代尊師的程度。歷代古詩文中也不乏有讚美老師的名言名句,例如最為經典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雖說李商隱的初衷並非讚美老師,但這句詩如此符合老師的奉獻精神,自然就被人們用來讚美老師了!以及鄭板橋的「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也是讚美師者長輩的名句。
  • 納蘭容若詞中最經典的詩詞名句,每一句都足夠驚豔
    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納蘭性德的人生是短暫的,但在他短暫的人生中,卻為後世留下了319首古詩詞,在這眾多的詩詞裡,今天,我們來看一看納蘭詞中有多少流傳千古的名句。1、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2、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辜負春心,獨自閒行獨自吟。
  • 望帝春心託杜鵑——詩詞中含有「杜鵑鳥」的10個千古名句
    杜鵑鳥(子規,杜宇)在詩詞中是常見的意象,今天和大家一起讀一下10個含有杜鵑鳥的千古名句。1、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李商隱《無題》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代: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 寫夕陽很美的詩句有哪些?8首千古佳作,8個千古名句,太美了
    關於夕陽,我這裡有8首美出天際的千古名詩,包括3首唐詩、2首宋詞、2首元曲和1首清詞,相信讀完這些,今晚你再看落日時,會覺得夕陽格外美好。這些詩詞,有些寫出了夕陽西下的壯觀景象,有些藉助夕陽抒發了人生遲暮的感慨,有些聯想起了人生的無限哀情,有些更是表現出了世事滄桑……總之,每一首都有自己獨特的美感,每一首讀完都想讓人牢牢記在腦海中,不信?您來看!1.
  • 這4首描寫中秋月亮的絕美古詩,同樣流傳千古
    歷史上有大量描寫中秋的詩詞,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宋代文豪蘇東坡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首詞堪稱千古絕唱,讓人們津津樂道。
  • 這八首《臨江仙》流傳千古,你都知道嗎?
    才得吹噓身漸穩,只疑遠赴蟾宮。 雨餘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洪邁《夷堅志》記載:侯蒙其貌不揚,年長無成,屢屢被人譏笑。有輕薄少年畫其形貌於風箏上,侯蒙見之大笑,作《臨江仙》詞題其上。後一舉登科及第,官至宰相。「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的自信與豁達也隨之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