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了過濾為什麼魚缸裡還有微粒?

2020-12-05 松仔講魚

這個問題簡單來說是物理過濾的問題,一些魚友把矛頭指向了循環泵或生化過濾,其實是想的複雜了。

引起魚缸水質渾濁一般分兩種,一種是生物渾濁,生物渾水就像魚缸裡到了牛奶,水呈現奶白色,非常的渾,缸裡的微粒像霧一樣,非常容易分辨。這種情況多半在新開缸、魚缸大量換水以及大範圍清洗濾材後容易出現。解決辦法也很簡單,多給他們一些時間,讓細菌慢慢穩定下來就可以了。

另一種是物理渾濁,物理渾濁就不同於生物渾濁,魚缸水大體上去是清的,關燈時看起來很通透。但開燈後,從側面觀察會有輕微的霧狀,遠看看不出問題,近看會看出缸裡有微粒懸浮。而這種情況又分兩種,一種是微粒非常多,比較明顯,另一種是微粒較少,大體看上去像空氣缸。前者多數是物理過濾的問題,後者則是一個正常魚缸的表現。

既然判斷出微粒是物理過濾引起的,那麼解決物理渾水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強物理過濾。不需要換循環泵也不用換濾材,而是想辦法給過濾增加更多的濾棉。

第一,如果你的過濾有乾濕分離,那就加棉,如果沒有就得想辦法加一個乾濕分離。雖然乾濕分離會產生噪音,但事實證明,有乾濕分離放過濾棉是比沒有乾濕放過濾棉的效果好很多。

第二,關於過濾棉的選擇,很多魚友認為過濾棉越密越好,物理過濾必須要靠棉的密度去隔離垃圾。可最終的結果是,無論你用多少密的過濾棉,效果還是不盡人意。而高密度過濾棉,很容易堵要經常洗。

正確的物理過濾應該是松密過濾棉結合使用,先用松棉把垃圾從水裡分離,再通過松棉上的細菌(不是硝化細菌)把垃圾從物理狀態分解成化學狀態。也正是因為有這種細菌的存在,魚友們很難看到過濾棉上面的魚便。

經過松棉上的分解,大部分垃圾都被分解乾淨,至於一些無法分解的成分就需要用密的棉進行過濾。所以只要松密濾棉結合使用,基本上能消除大量的微粒。

第三、調整完物理過濾,生化過濾也不能放過。如果是底濾,在乾濕分離下方也就是過濾缸的第一格,可以選擇放毛刷,放毛刷的前提是生化過濾的體積已經滿足魚缸水體的十分之一。如果沒有條件放毛刷,就放生化濾材。優先選擇中間帶孔的濾材,比如陶瓷環和或生化環,不建議用細菌屋。因為帶孔小型濾材會使整格水路複雜化,更有利於培菌。同時,要把每個過濾格的底部墊高,使用網格板墊高2~3cm,使過濾格裡流下來的垃圾再進一步的沉澱。

最後,就算你把上述的每一點都做到,魚缸也不會立即清起來,你需要給它時間,讓過濾棉上培養出分解垃圾的細菌。這也是為什麼過濾棉一般都要放兩到三層,洗棉只洗其中一到兩層的原因。

魚友問答

怎麼選擇濾棉,什麼樣的算松什麼樣的算密?

松棉密棉是相對的,你可以觀察手頭上現有的棉,容易堵水的棉就是密棉,然後以你的棉作為基準去找比你的棉松或密就可以了,

松密過濾棉如何搭配比例?

開始可以1:1的比例使用,然後結合使用情況及時調整,這東西本來就不是死的,多了就減,少了就加。比如說你的密棉多了一天就堵水,那密棉就減少一層,加一層松棉,再堵就再減一層,達到每周洗棉一次就行。一般最上層的一層松棉不泡水,不堵水算比較適合的比例。

怎麼快速的培養過濾棉上的分解細菌?

一種傳統方法就是在過濾面上放死魚死蝦,死魚死蝦在過濾棉上腐爛會產生大量分解細菌,有了分解細菌分解出氨氮,就能培養出硝化細菌,這是傳統的開缸手法。另一種就是添加EM菌,EM菌對分解有機物還是比較有效果的(我不是在打廣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過濾盒裡放置了濾棉,但是魚缸水質,永遠調理不好?
    飼養觀賞魚要想保證好魚缸的水質,過濾棉是必不可少的,因為物理過濾倉需要用到它,前幾天養魚老道發表了一個視頻,其中就談到了三個魚缸不同的水質效果,之後我也依據不同的魚缸水流,把過濾棉進行了適度的調整。其實市場上確實出現過很多種透水性不錯的濾棉,因為我家中的剩餘濾棉還有很多,所以我也沒有去購買的必要,據很多新魚友反應,自己的魚缸濾槽,本身就很淺,濾棉也不是沒有使用,可為什麼魚缸的水質一直就是不好呢?
  • 魚缸有、無過濾系統相差很大,為什麼有的魚友可以不用過濾養魚?
    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為了保證魚缸的水質完好,也為了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平衡,一般的都會使用到相應的過濾系統,我們不管它們是什麼形式,總而言之,就大部分的情況而言,魚缸裡有過濾一定比起無過濾系統要強上一些。無論是在水質上還是飼養密度上還有觀賞魚的狀態上,這兩者都會有所不同的。
  • 是不是所有魚缸,都必須安裝魚缸燈,或者過濾設備呢?
    一位魚友提出問題,說是飼養金魚或者是其他觀賞魚,是不是一定就需要安裝魚缸燈還有過濾系統呢?其實這個問題還真的是不一定,或者說未必,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當然也得分我們的觀賞魚光照環境、飼養環境、水質問題和飼養密度等不同情況。
  • 是不是所有魚缸,都必須安裝魚缸燈,或者過濾設備呢?
    一位魚友提出問題,說是飼養金魚或者是其他觀賞魚,是不是一定就需要安裝魚缸燈還有過濾系統呢?其實這個問題還真的是不一定,或者說未必,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當然也得分我們的觀賞魚光照環境、飼養環境、水質問題和飼養密度等不同情況。
  • 一張圖告訴你,魚缸裡,這樣放一個造浪泵,使過濾效果加倍
    經常聽到有人我的魚缸缸底怎麼都是魚便便,有過濾為什麼吸不走,是過濾功率不夠?還是什麼原因呢?今天我們先不談水泵的問題,在功率適合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增加一個造浪泵,以達到最佳的效果。現在放到眼前的問題就是怎麼去放這個造浪泵才是關鍵。
  • 養殖觀賞魚,魚缸的過濾系統有沒有必要安裝?
    第一種就是大多數剛剛開始養殖觀賞魚的朋友,很可能一個魚缸,少養上幾條小魚,啥過濾也不加,勤快的天天換點水,有的魚友照樣也能夠把觀賞魚養的很好,並不是說魚兒離了過濾就不能過,這本身就是一個誤區。如果魚缸中能夠培養出一缸綠苔那個觀賞效果和養殖效果反而會更好,但是這確實需要在金魚的飼養上有了相當的經驗之後我們才能夠做到,其中有些魚友還會用到一些輔助過濾設備,比如一個小上濾。
  • 小魚缸過濾效果不佳,有必要安裝反氣舉嗎?
    三、為魚缸提供豐富的氧氣反氣舉中都安裝有泵頭打氧,可以順便的為魚缸提供更多的氧氣,下水的水流和上行的氧氣碰撞到一起,會使得反氣舉中溶氧更為豐富,所以才稱之為反氣舉,如果沒有下行的水流,僅有氧氣供氧那就叫做氣舉了
  • 為什麼觀賞魚缸要加過濾系統?古代沒有這些也能養魚
    上次發了小視頻,分享的是家裡一個鬥魚缸裡面沒有加過濾,水質也很清澈的視頻,有朋友在問為啥。因為視頻篇幅有限,只有10秒,就沒有太多說明。今天的文章特地跟大家分享說明。首先我們了解下,為什麼魚缸需要過濾?大家可以回顧一下歷史,之前古代養魚是沒有過濾的,那麼人家是怎麼養的呢?(當然觀賞魚的種類也沒那麼多)一般都是用個盆子養著,然後一段時間就換水這樣。
  • 魚缸裡的物理過濾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掃除一切雜質!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關於魚缸裡的物理和過濾,可以說是整個魚缸的重中之重,物理過濾不在於數量的多少而在於使用效率,如果我們能夠用一塊濾棉就可以搞定魚缸內的所有雜質,那麼我們就用一塊濾棉作為物理過濾的核心就好了,為什麼總要去搞得那麼複雜呢?
  • 魚缸過濾系統要24小時開著嗎,為什麼?
    魚缸過濾系統要24小時開著嗎,為什麼?我們用水族缸來養觀賞時通常都會裝上過濾系統,其目的就是通過魚缸中的過濾系統來過濾掉水體中的一些汙物,以達到維持水質清澈之目的,而想要魚缸中的水體循環過濾起來通常都是用一臺小的水泵來抽水(也有以氣帶水的魚缸),那麼我們在養魚時過濾系統要24小時開著嗎?
  • 魚缸過濾器怎麼安裝及魚缸維護注意事項
    為了更好的觀賞一些魚類或是為了滿足一些金魚、烏龜等水族動物的需求,安裝魚缸的過濾器,不僅魚會生長得更好,而且也可以不必那麼頻繁的換水。但是在安裝的時候一定要掌握正確的安裝方法,這樣才能給動物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不然可能會造成相反的結果。
  • 如何避免魚糞滿天飛,打造魚缸空氣缸?掌握這魚缸過濾技巧即可
    其實大家要知道,空氣缸也是有條件的,一般中小型魚缸很難做出空氣缸,都是需要80公分以上的,帶底濾的魚缸才可以。為什麼呢?因為魚糞滿天飛的話,空氣缸是無法達到的,那麼要避免魚糞滿天飛,首先第一個條件就是要吸走魚糞,那麼底濾魚缸是最佳的選擇,而中小型魚缸是非常難做底濾的,最多也就是加個濾桶,所以中小型魚缸難以企及空氣缸。
  • 畫法幾何智能模塊化魚缸:自動加溫過濾餵食,懶人也能養魚養花
    下圖就是智能魚缸的全家福了,除了超白高清玻璃魚缸以外,還有一大堆的智能配件,包括了魚缸上蓋、種植槽、過濾模組、自動餵食器、加熱棒、換水管、擋板、種植陶粒、電源適配器、使用說明書等等,選擇這種成品魚缸的好處就是,不需要我這樣的小白自己胡亂搭配了。
  • 小米有品魚缸評測,模塊化設計,還能自動加溫過濾和餵食
    下圖就是智能魚缸的全家福了,除了超白高清玻璃魚缸以外,還有一大堆的智能配件,包括了魚缸上蓋、種植槽、過濾模組、自動餵食器、加熱棒、換水管、擋板、種植陶粒、電源適配器、使用說明書等等,選擇這種成品魚缸的好處就是,不需要我這樣的小白自己胡亂搭配了。
  • 觀賞魚該選哪種過濾?3種常見魚缸過濾分析
    養魚先養水,不如說成是養過濾,魚缸過濾一直是觀賞魚玩家比較重視的方面,目前常見的魚缸過濾方式有3種,哪種性價比更高呢?咱們做個分析。首先講一下背濾魚缸。背濾魚缸的過濾系統,就在魚缸背部,它的優點是,不會佔用外部空間,搬運方便,外觀更加一體化,不會有累贅感,還有一種側濾魚缸,和背濾是一樣的,只是設計的位置不同而已。
  • 為什麼說直接把濾材放到小魚缸裡並不是明智之舉,會有什麼弊端?
    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們是不是應該把一些濾材直接放到小魚缸裡呢,為什麼魚缸裡的濾材非要放到魚缸的過濾槽裡才會效果更好呢,原因在哪裡?一、濾材為什麼非要放到濾槽裡?1、我們比如說自己有個三五十釐米的小方缸,如果直接把濾材放到魚缸裡,不也是會有利於硝化細菌的附著嗎,為什麼非要放到濾槽裡呢?2、首先來講,濾槽裡放置濾材,不但是因為不佔用魚缸空間的問題,最為主要的就是我們能夠通過生化過濾之前的物理過濾物理來有效的濾除雜質,為生化過濾掃清障礙物。
  • 魚缸上部過濾有什麼優缺點?
    在底濾魚缸沒興起之前,上濾魚缸可以說在觀賞魚的養殖中佔據了半壁江山。特別是像養魚老道這樣的老養魚的,還是比較喜歡上濾魚缸的。雖然是感覺上能醜點,但是使用起來還是得心應手的,最起碼,自己愛咋整就咋整,也不用給魚缸鑽眼那麼麻煩。最高檔的也養過金龍,羅漢,七彩,照樣也養的很好。至於上濾魚缸的優點嘛,我感覺還是有不少的,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操作簡單,方便實用。
  • 過濾毛刷在魚缸裡的應用
    現在的魚缸濾材各種樣式讓人眼花繚亂。不管是什麼過濾方式,哪怕沒有生化過濾,也一定要有物理過濾。物理過濾主要使用白棉當作濾材,而品質再好的白棉,也只能阻擋一些肉眼可見的垃圾,而一些微塵級的垃圾會隨著水流到下一格。那應該怎麼解決呢?這就需要今天的主人公——過濾毛刷登場了。
  • 過濾系統原來這麼豐富——成品觀賞魚缸的過濾系統!
    大家都知道,過濾系統對於飼養觀賞魚來說至關重要。擁有一個好的過濾系統,可以過濾掉水中的有害物質,保障魚缸內的水質,使觀賞魚能夠健康成長!既然過濾系統這麼重要,大家是否知道過濾系統的組成結構呢?還有就是市面上的成品缸的過系統都有哪些形式的呢?今天,我們就帶大家走近魚缸的過濾系統。
  • 兩個同樣的魚缸同樣的水泵,為什麼過濾效果不一樣?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老鄒大叔今天問到養魚老道一個問題,為什麼同樣大小的兩個魚缸,過濾器水泵的瓦數是相同的,魚缸的大小也是相同的,濾材和濾槽也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下水的水流和過濾的效果卻不一樣?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因為大多數的新魚友在水泵的選擇上也會忽略掉這個問題,那就是水泵的流量和揚程,而不是功率,老鄒大叔相同的兩個都是一米二的魚缸,上下兩層,都是用的25瓦的過濾器,但是由於都是我過去魚店裡剩下的過濾器,隨便拿來就用,也不知道是不是一個廠家的,所以在其他參數上肯定會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