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楷書入門教程

2020-12-05 中國教育服務網

書寫姿勢與執筆方法


學書者首先應擺好正確的書寫姿勢和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這不僅關係到今後能否練好字,而且關係到書寫者的身體健康。


一、書寫姿勢

毛筆的書寫姿勢主要有兩種:一是坐書姿勢,一是立書姿勢。前者主要在書寫字徑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時採用,後者一般用於書寫字徑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時採用。


(一)坐書姿勢

正確的坐書姿勢,可以概括為八個字: 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1.臂開 關鍵是兩臂自然撐開,大小臂夾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關節能輕鬆和諧地配合,身體的力量可以暢通地傳到筆尖;

2.身直 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儘量坐正、坐直。胸口離桌沿的距離約在3寸左右(根據所寫字的大小適當調節距離的遠近)。不可緊貼桌面或彎腰駝背;

3.頭正 頭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以保證視角的適度,眼睛與紙面距離大致保持在30 — 40釐米。左手邊按紙,邊調節紙的位置,使正在寫的字始終在眼和手的最佳範圍內。

4.足安 兩腳自然平放,屈腿平落。兩腳平行或略有前後,雙腿不可交叉(俗稱為二郎腿)。


(二)立書姿勢

立書姿勢是為了懸腕運轉靈活,同時由於居高臨下,視角開闊,便於統觀全局,掌握章法布白。立書姿勢的具體要求為:兩腳稍微分開,一腳略向前,保持好身體的平衡,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距離不宜過遠,左手按紙,右手懸腕懸肘書寫。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應太低,以免彎腰過度,容易疲勞。

古人用筆參考圖

二、執筆方法

古人十分重視執筆方法,認為「凡學書字,先學執筆」。古人的執筆方法很多,如捻管法、握管法、拔鐙法、三指法、五指法等。對執筆的鬆緊也意見不一。

王羲之主張執筆要緊,執筆緊方能貫力於筆端。

蘇東坡主張虛而寬,即執筆要松,這樣便於轉動筆桿。

其實「緊」與「松」是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的兩個方面。

執筆是為了很好的運筆,所以「緊」是指要能很好地駕馭筆鋒,不讓其飄滑無力,「松」是指手中的筆運轉靈活,筆鋒能隨心所欲地變化,字才有韻味。

科學的執筆方法可以概括為:

筆桿垂直、指實掌虛、自然放鬆。


參考圖:






(一) 筆桿垂直

筆正,指筆桿應與紙面基本保持垂直,為的是保證中鋒行筆,具體說是筆桿垂直,便於調節八面鋒的筆鋒指向。值得指出的是,在運筆過程中,隨著手腕的擺動,筆桿會倒向筆鋒所指的方向,如寫橫畫時筆桿向左傾斜,寫豎畫時筆桿向前傾斜.這是完全合理的,但不能讓筆桿倒向運筆方向而造成「拖筆」,更不可倒向筆畫的兩邊而形成偏鋒。


(二) 指實掌虛

指實,用指尖捏筆,不能用指關節處勾筆。因指尖部分感覺靈敏,易於控制筆鋒的細微變化。手指捏筆要鬆緊適度。一般地說,所寫的字越小,筆就越要捏緊一點,大字則可松一些。坐書姿勢捏筆要緊一些,立書姿勢則可松一點。

掌虛,是指執筆時掌心要虛空。無名指、小指不得握於掌內。古人說,「虛可容卵「。即是說掌心要有一個雞蛋大小的空間,目的是便於手指及關節的靈活運動。


(三) 自然放鬆

執筆自然放鬆,指、腕、肘、肩四關節必能靈活運轉,寫起字來輕鬆自如。比如吃飯拿筷子,如果筷子抓得很緊,碗裡的飯菜必然夾不到嘴裡去,執筆的道理也是一樣。

如果說執筆主要靠手指的話,那麼運筆則主要靠手腕。宋代姜菱說,筆「執之在手,手不主運。運之在腕,腕不主執」。運腕的方式,又分枕肘枕腕、枕肘懸腕、懸肘懸腕。枕肘枕腕,是說肘部枕在桌面上,手腕下有所依託(一般書家是將左手枕在右腕下面),這種方式用於寫小楷。枕肘懸腕,則是指肘部枕在桌面上,手腕呈懸空狀,寫中、大楷或小行書用這種方式。懸肘懸腕是指肘部和手腕全部懸空,常用於寫行、草或很大的楷書。

最後還有一個執筆部位的問題。一支毛筆,手指捏在什麼部位才是合理的呢?這沒有絕對的答案。一般的原則是:寫小字及楷書時,執筆部位可偏下:寫大字或行、草書時,執筆部位可偏上一些,這樣筆鋒運轉幅度大,筆法流轉靈活。

下面,我們具體介紹一種執筆法:五指法。據說系唐代書法家陸希聲所創,他以五個字分別說明五個手指在執筆時所起的作用。五個字為;擫、押、鉤、格、抵。


(擫)用來說明大拇指的作用。以大拇指指肚緊貼在筆桿左側。

(押)用來說明食指的作用。以食指指肚緊貼在筆桿右側,與拇指相對夾住筆桿。

(鉤)用來說明中指的作用。中指靠在食指下方,第一關節彎曲為鉤,鉤住筆管外部。

(格)用來說明無名指的作用。無名指緊貼筆桿,把中指鉤向內的筆桿擋住,防止筆桿歪斜。

(抵)說明小指的作用。抵是墊託的意思,指小指墊託在無名指的下面,以增加無名指「格」的力量。


楷書基本筆畫書寫規律


筆畫是構成漢字的基本元素。要想寫好字,首先就要寫好筆畫。就象蓋房子要講究材料的質量一樣,偷工減料蓋起來的房子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寫字的道理也是如此,那種不認真練習筆畫就直接寫字的學法是不符合毛筆楷書學習規律的。

王羲之說:「……一點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畫失節,如壯士之折一肱。」充分說明了筆畫質量與字的整體美的關係。

漢字的基本筆畫共有四十餘個,可分為點(斜點、豎點、左點、撇點、提點)、線(長橫、短橫、左尖橫、懸針豎、垂露豎、短豎、長斜撇、短斜撇、短平撇、豎彎撇、豎撇、斜捺、平捺、反捺、提)、折(橫折、豎折、撇折)、鉤(橫鉤、豎提、豎鉤、斜鉤、臥鉤、豎彎鉤、豎左彎鉤)及複合筆畫(共10個,名字略)五大類,每一類筆畫的寫法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這些規律掌握起來並不難,以下就是我在學習和教學毛筆楷書過程中總結的規律。


一、 起筆規律:點、帶、轉

適用於一拓直下起筆法,之所以教這種寫法是方便學生以後學習行書(見圖3 —1)。(如看不見全圖,可對圖雙擊查看)


點:

任何筆畫都由點起。筆桿垂直,以斜勢(45°)(預設為這個角度,具體到不同風格楷體可作相應調整)下筆由輕到重寫出前尖後圓的杏仁點。要求下筆要輕,角度要斜,根據筆畫的粗細寫出點的長短,不可一味拉長以免給下一步帶來麻煩。


帶:

是為了寫出起筆輪廓,也便於轉筆。以橫為例,杏仁點寫完後,毛筆按筆畫運筆方向(橫向右、豎向下、撇向左下、捺向右下、提向右上)側鋒帶筆形成平形四邊形塊面,這樣做既寫出了起筆的輪廓,又便於筆鋒在其中不露痕跡地換向,保證下一步的中鋒運筆。注意:帶時毛筆不要提起,把點的頭和尾蓋住(以看不見點的頭尾為準),寫出三條直邊兩個方角。


轉:

是為了調整筆鋒指向以達到中鋒運筆要求。平形四邊形塊面形成後,筆鋒不須提起,接著就是靠大拇指和食指逆時針轉動筆桿(橫、提為逆時針轉動,豎、撇為順時針轉動,捺因為下筆方向同點一致,故不須轉動),帶動筆鋒作逆時針調鋒,使原來的筆鋒指向由向左前變成向左,這時向右運筆才是橫的中鋒行筆。注意:轉筆時毛筆不要提起,直接用拇指和食指轉動筆桿帶動筆鋒在紙上轉動,像蹺蹺板一樣,讓接觸紙面的筆尖和筆跟部同時向筆畫中心移動,直到筆鋒狀態符合中鋒要求為止。


以上只是以橫為例說明起筆點、帶、轉的規律,其它筆畫起筆可類推。至於橫、豎、撇、提、捺五個最基本筆畫的起筆點、帶、轉的相同和不同之處,請看表和(圖3 —2)。



二、行筆規律:中鋒鋪毫


起筆三步完成後,緊接著中鋒鋪毫行筆,在行筆過程中,要始終保持筆鋒指向與運筆方向正好相反,同時要求筆鋒始終保持在筆畫的中央,隨著手腕的運動,筆桿可以倒向筆鋒所指方向(不能往運筆方向也不能往筆畫兩邊倒,否則會造成拖鋒或偏鋒),筆桿傾倒幅度越大,筆鋒與紙面的摩擦力越大,筆毫克服阻力前進,寫出的筆畫自然就有力度美(見圖3 —3)。


三、收筆規律

行筆結束後,接下來就要收筆,收筆有兩種方法:


(一)藏鋒收筆:彈、挑、折、轉

中鋒行筆到末尾,收筆第一步是筆鋒反彈提起(越是彈性小的筆或按筆幅度大的情況,越要反彈提起),因為象橫、垂露豎或短豎以及反捺的收筆需要較輕的筆觸才能圓滿完成收筆。所以反彈提起是圓滿收筆的關鍵一步。這裡我用一個「彈」字概括反彈提起這一步。

第二步「挑」概括的是筆鋒上挑(對橫而言)或筆鋒左挑(對豎而言),這一步的目的是同第三步「折」配合形成稜角,以強調筆畫的造型效果。注意:挑時要用一分筆輕挑,不可用很重的筆觸。

第三步「折」概括的是筆鋒在「挑」之後折筆(方向與起筆點的方向保持平行)向右下形成方角,與下一步圓轉形成的圓弧收筆構成方圓對比。注意:這一步依然要用一分筆輕折。

第四步「轉」概括的是圓轉回收,完成「折」後,手腕帶動毛筆,使筆鋒輕鬆一轉,從下方輕輕收回,整個筆畫到此圓滿結束。


垂露豎、短豎、反捺都可以此法收筆(見圖3 —4)。


(二)露鋒收筆:彈、傾、踢

露鋒收筆是要寫出筆鋒。與藏鋒收筆相同的是第一步也需要反彈提起(此步也稱「彈」),不過這種反彈提起是反覆且連續進行,運筆一次比一次輕,直到寫出筆鋒為止。伴隨著反覆多次反彈提起,為使筆毫能漸漸收攏,筆桿必須向筆鋒所指方向傾斜,(此步謂「傾」),最後一步筆尖快速從紙面踢出,形成筆鋒(此步謂「踢」)。基本筆畫中如懸針豎、撇、捺、提及鉤的收筆全用此法。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收出漂亮的筆鋒,起筆時轉筆就要到位,只有轉筆到位,才能在收鋒時將筆鋒寫到筆畫的中心線上,從而產生美的外觀(見圖3 —5)。


四、折的兩種書寫規律


1、起筆折法—— 彈、挑、點、帶、轉

此種方法即還原法,特別適合寫豎折、撇折以及豎提,就是將折筆看成兩個線類筆畫的連接,如橫折可看成橫和豎的連接(豎折可看成豎和橫的連接、撇折可看成撇和橫的連接,即上筆的收筆步驟接著下筆的起筆步驟),橫折即可寫成橫的收筆(保留「彈」和「挑」,去掉「折」和「轉」)接著豎的起筆(「點、帶、轉」),豎折、撇折可以此類推(見圖3 —6)。


要想使折筆具有康有為所說「凝整沉著」的效果,還須注意折筆角度要在直角以內。


2、三角形法 —— 彈、挑、折、折、轉

這種方法的關鍵是後三步折、折、轉鉤出三角形的輪廓,再調整筆鋒運筆。特別適合寫橫折、橫鉤、


豎鉤,也特別適合初學者使用。(見圖3 —7)。


五、折鉤的書寫規律

折鉤(橫鉤、豎提、豎鉤)的書寫規律與折的三角形法基本相同,都可按「彈、挑、折、折、轉」五個步驟書寫,不過豎鉤應按「彈、折、折、轉」四個步驟書寫更合理,因為如果豎鉤也寫出同豎提一樣的「腳後跟」,其效果必然難看而且拖沓累贅。豎提更適合用彈、挑、點、帶、轉法書寫。(見圖3 —8)。


六、弧鉤的書寫規律 —— 彈、弧、折、轉

弧鉤(斜鉤、臥鉤、豎彎鉤、豎左彎鉤)的寫法同折鉤略有不同,如用三角形法書寫,鉤的背部多出一個拐角,因而特別難看,所以要用「弧」代替折鉤的「挑、折」兩步,這樣,寫出的弧鉤才

有美感。弧鉤的書寫規律可以用「彈、弧、折、轉」四字概括(見圖3—9)。


折和鉤的書寫示範


附: 楷書筆畫書寫示範及用法


七、點的書寫規律—— 線(線型筆畫)的濃縮


楷書的基本點有五個:

斜點——反捺的濃縮

豎點——垂露豎的濃縮

左點——右短豎的濃縮

撇點——短斜撇的濃縮

提點——提的濃縮

這些點是這五個對應筆畫的縮寫——去中間行筆,接兩頭起筆和收筆。


難寫筆畫的技巧點撥


一、長橫

除了按起、行、收筆的一般規律書寫之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拱形造型。左半段略向上傾斜,與水平線的夾角在5 °左右,右半段在行筆剛過左半段及時壓平,收筆時自然有拱形造型。

2、中段略細。行筆時筆鋒略提,筆畫自然變細,但不可太細,否則成為「蜂腰」橫病筆。

3、收筆上方下圓。收筆的「挑」和「折」形成方角,使橫神採頓生;最後「轉」一定要圓,與方角形成對比,即和諧又有變化。


二、左尖橫


1、起筆寫點要水平左要尖。

筆鋒調好後沿水平方向由輕到重順鋒而下(手指執筆的輕重感要敏銳),略拉長形成左尖右圓的杏仁點。


2、收筆仰勢上抬。

反彈轉換筆鋒提起後,提鋒由下邊沿向前向上延伸,再左上折與起筆下邊保持平行,最後從上邊收鋒。


3、筆畫左低右高。

與長橫略斜帶筆相同,帶筆後保持斜向直接行筆(由於平點起筆筆鋒指向已達到橫的中鋒運筆要求,故省略轉筆調鋒這一步而直接行筆),收筆後必然左低右高。


三、懸針豎


1、收鋒要在正中。

收筆完成時,筆鋒要在筆畫的中軸線上,這就要求起筆轉筆時要到位,保證筆鋒的方向指向正前方且在筆畫正中央。

2、筆畫要飽滿。

鋪毫行筆要寫到整個筆畫的四分之三或五分之四方可提筆收鋒。

3、收鋒動作小。

反彈轉換動作幅度要小,寫出的筆畫才能精緻利索。


四、短平撇


1、角度要平。

取決於帶筆方向,所以點之後要向左平緩帶筆,而不是斜下帶筆。

2、轉筆變大。

隨之而來的是轉筆幅度加大,筆鋒由向左前轉為向右,寫成的撇自然是較平的(不需要絕對水平)。


五、豎彎撇


1、轉彎幅度大。

由起筆的垂直向下到收筆的水平向左,靠腕的靈活轉動控制筆鋒轉彎。

2、鋒向要跟蹤。

由於轉彎幅度大,所以轉彎時筆鋒指向也要用手指順時針捻動筆桿跟蹤調節。否則寫撇拐彎時筆畫變粗而不協調。

3、手腕轉動和手指捻動要同步進行。


六、斜捺


1、捺腳拐彎處下方上圓。

此處用長橫起筆的帶、轉法,即換向時保持原來的按筆力度水平向右帶筆,形成下方上圓的效果。

2、捺腳即飽滿又鋒正。

剛才講的換向帶筆也是達到飽滿的關鍵一步,接著逆時針轉筆調鋒繼而中鋒收筆,寫出的筆畫自然神完氣足,給人以美感。


七、平捺


1、起筆用橫的點帶法。

注意不要粗、長、斜,應略細、短、平。

2、第二段下坡要長要緩勿陡。

3、捺腳稍長上邊沿要平。


八、豎鉤


1、鉤要平。

出鉤上邊沿勿要左上斜,應稍平。

2、不要挑。

反彈提起後筆鋒不要右下挑,以免出現難看的腳後跟。


九、臥鉤


1、出鉤前要上抬。

否則雷同於斜鉤,且容易將鉤寫得大而空,使點的位置不好安排。

2、鉤要長。

鉤寫長並同起筆保持平行,這樣鉤很緊湊,也顯得小巧。

3、鉤之拐角要突出。

鉤之拐角不突出則無神採,其它弧鉤拐角也要突出。


十、豎左彎鉤


寧駝背勿彎腰。

起筆右下行急轉左下行,轉彎處方圓並用,猶如駝背,但不彎腰,無傷大雅。如寫成半圓形,猶如彎腰,則有疲軟無力之感。


十一、橫折鉤


1、橫細折粗。

橫要提筆寫,折要按筆寫,不可橫粗折細或橫折粗細相等。

2、鉤要弧鉤。

出鉤前先畫弧,即用豎左彎鉤的寫法。不要寫成折鉤或帶後跟的鉤。

3、要有變化。

橫折鉤可根據不同的字寫成長短不同的變化。如「同」、「四」、「句」三字對鉤的橫折長短要求就不同,要靈活處理,切勿千篇一律。


十二、橫折折撇

由橫折和撇折加撇組成。橫折折鉤折法與此相同。


十三、豎折折鉤

由豎折和橫折鉤組成,注意橫還要細,而且橫折之折可寫圓折。


十四、左點

起筆用垂點法。即垂直下筆由輕到重寫點,之後向下(略向左偏)帶筆,收筆與垂露豎相同。如從背面橫著看,它變成了左尖橫,說明它與左尖橫的書寫規律是相通的。


組合點的用法及寫法


1、兩點水:

用作左偏旁。上為斜點,下為提點。這個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邊沿要垂直對齊。以避免提點過長佔用右偏旁的空間。


2、三點水:

用作左偏旁。在兩點水之間再加一個斜點,這個點應靠近第一點並呈斜對齊,便於提點收筆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區,以保證右邊沿垂直對齊,道理同上。


3、相向點:

用作字頭。左為斜點,右為撇點。為保證下邊沿整齊,故撇點起筆要高於斜點。


4、順三點:

用作字頭。在相向點中間插入一個斜點,分布原理與三點水相同,是為保證下邊沿整齊。


5、相背點:

用作字底。左為撇點,右為斜點,起筆平齊,是為保證上邊沿整齊。


6、隔三點:

用作字頭。在相向點中間插入一個豎點,筆順是先中間,後兩邊。


7、四點底:

用作字底。按對稱輻射分布原理寫,左邊兩點為左點,右邊兩點為斜點,中間兩點要稍小而垂,兩邊兩點應稍長而斜,上邊沿要整齊。


8、向心四點:

用在字的兩邊。左為兩點水,右為撇點和斜點。右下部斜點稍大。


筆畫接筆規律


(一)、相接法


1、實接法:

一筆畫起筆或收筆被另一筆畫所掩蓋。這一方法像木匠接榫頭一樣,要把兩根木頭接得嚴絲合縫,牢固無比,做成的家具才結實耐用。


2、虛接法:

一筆畫起筆或收筆的筆鋒與另一筆畫相搭。寫出來的效果有空靈之感。這一方法為相接法中的重點技巧,因為絕大多數習字者都不善於運用此法來表達書法的較高層次的美。掌握這一方法必須要掌握筆畫的尖鋒輕起和露鋒收筆兩種技巧。


3、相交法:

兩筆畫相互穿插交叉。這一方法較為簡單。不需專門練習。


(二)、相離法


兩筆畫相互分離,但筆斷意連。很多人只注意筆斷,忽視了意連。殊不知沒有意連的筆斷是一盤散沙,寫出的字沒有凝聚力,缺乏整體感。這一方法需要在書寫時做到意在筆先,一氣呵成,切忌邊寫邊想,猶豫遲疑。




虛接法書寫示範


粗細平衡規律


(一)密細疏粗。

筆畫多的字為了能寫在格子正中且不擁擠,就要將筆畫寫細些;相反,筆畫少的字雖然很容易寫在格子正中,但如果也寫細就會有寒儉之感,所以要寫粗。


(二)長細短粗。

初學者寫字遇到長短筆畫時總是忽略這一規律。不是長短一樣粗細,就是短細長粗,這樣寫不符合視覺平衡原理,長筆畫相對於短筆畫來說,其視覺張力大,即它比短筆畫顯眼,只有將其寫得比短筆畫細,才能讓短筆畫也較顯眼,從而取得視覺平衡。


(三)橫細豎粗。

這可用建築學中的道理來解釋,橫相當於房梁,豎相當於頂梁柱。如果頂梁柱細了,而房梁很粗,會給人以不安穩的感覺,只有將頂梁柱加粗,房梁變細,才有安穩的感覺。


(四)左細右粗。

這是對字的左右兩邊都是豎而言的,因為這樣寫符合人們的審美心理習慣。





重畫變異規律


(一)重橫變異規律:

一字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橫時,要寫出起筆的平斜點、收筆的俯仰及長短粗細之變化;



(二)重捺變異規律:

一字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捺時,除主筆寫成斜捺外,其餘皆寫成反捺,因為這樣寫才能突出主題筆畫,使整個字主次分明。古人講的「字無兩捺」就是這個道理。



(三)重折變異規律:

一筆畫或一個字中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折時,應寫出方圓之變化,這樣才能破除單調,剛柔相濟。如橫折折撇、橫折折鉤、豎折折鉤以及「馬」之類的字。


(四)重鉤變異規律:

一字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鉤時(相同方向的鉤),要寫出鉤的藏露、大小之變化;


主筆優先規律

很多初學者為什麼在寫楷書時,把字寫得四平八穩,老氣橫秋?因為不懂得這一重要規律,所以寫楷時猶如布算。要想把楷書寫得有生氣,耐人尋味,掌握這個規律是主要途徑。

主筆即字中的主題筆畫,一個字只有一個主題筆畫,其他筆畫皆為從屬筆畫。從屬筆畫應讓位於主筆,不可喧賓奪主、搶佔空間,只能烘雲託月,以突出主筆。相對從屬筆畫而言,主筆佔的空間要大一些。所以寫主筆時應張揚放開,寫從筆時應抑制收縮。這就是主筆優先規律。基本筆畫中作主筆的有長橫、懸針豎、斜捺、橫鉤、豎鉤、斜鉤、橫折鉤、橫折斜鉤、豎彎鉤、豎折折鉤等。


以長橫為主筆的組合





懸針豎作主筆有以下規律:


1、懸針豎相當於大廈的頂梁柱,與長橫(相當於大廈的橫梁)搭配時要寫得比橫粗,這樣才覺得大廈很穩固。

2、有懸針豎的字,懸針豎都是最後寫。所以「車、軍」等字先寫豎後寫橫是不符合筆順規律的。


以斜捺為主筆的組合規律


一、斜捺與撇的相接組合:以「大」為典型字的系列

1、撇要用豎彎撇,不可寫成長斜撇或豎撇(這些筆畫的不同見下圖),否則難以表現捺主撇從的關係;

2、捺上橫不能寫成很平的長橫,一般是寫成短橫,如歐體字;在顏柳中可寫成長橫,但要斜——左低右高,不能寫平;而且要寫在方格的偏左位置而非正中;

3、撇捺是實接關係,不是虛接關係。實際在寫時是交叉關係,即捺起筆在撇之左,橫之中,由於橫掩蓋了捺的起筆,所以看起來像實接關係。




二、斜捺與撇的交叉組合:以「義」為典型字的系列

1 撇彎捺直。為突出主筆捺,撇應寫彎,捺應稍直。忌撇直捺直或撇直捺彎。

2 撇短捺長。為突出主筆捺,撇應寫短,捺應寫長。忌撇長捺短。

3 交點偏左。為突出主筆捺,讓出捺的足夠空間,撇捺的交叉點不要放在格子正中,而應偏左,具體方法是寫撇時起筆略向左移。所以「文」「父」「丈」等字的撇起筆都應偏左,而不是與捺起筆對稱。


三、撇捺對稱組合。以「木」為字根的組合系列

1、撇捺對稱並非長度相等(實際是撇短捺長,目的為突出主筆捺),而是指收筆高度相等。

2、為突出主筆捺,字中間的豎鉤不應居中,而應偏左(要寫在米字格豎中線的左邊,不要寫在豎中線上)。

3、捺上橫一般都寫短橫,而且與豎鉤黃金分割(上短下長)相交,不要因為上面的筆畫多移到中間或偏下的位置,否則無法突出斜捺。

4、撇、鉤、捺收筆應呈拋物線狀分布,不能寫在同一水平線上。


四、斜捺與提鉤的組合。以「長」為字根的組合系列

規律與前幾節大同小異。


小異:

1、提鉤比較長,使下部實而不空,長鉤可以頂住斜捺不至於下塌。有翹起二郎腿的感覺才有美感。

2、提鉤之上無撇相接時,捺起與橫相接,有撇時捺與撇接。

3、捺上有撇點時應先點後捺。




以斜鉤為主筆的組合規律


以「戈」為字根的組合系列

規律與斜捺大同小異,為突出主筆「斜鉤」:


1、鉤上橫應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寫成很平很長的長橫;

2、撇的位置應儘量靠上,將斜鉤攔腰截成兩半或接近兩半;

3、先寫撇後寫點;

4、十戈栽偏旁的字,如左下部首有捺畫一律以點代之。如「栽」等字。



以豎彎鉤為主筆的組合規律

以「己」為字根的組合系列

規律與斜捺大同小異,為突出主筆「豎彎鉤」:


1、鉤上橫應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寫成很平很長的長橫;

2、與撇搭配,撇應寫成斜撇不要寫成彎撇。

3、豎彎鉤起筆後行筆略左偏,轉彎要及時,不能一味下拖,轉彎之後橫向放開拉長再上鉤。



主筆優先規律

以橫折鉤為主筆的組合規律


1

橫折鉤有兩種,一種是橫長折短式,另一種是橫短折長式。

以橫長折短式橫折鉤為主筆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與撇搭配時,撇不可過長,撇收筆一般高於鉤的最低點;

2、撇與鉤基本保持平行;

3、鉤內其它部首應偏左偏外,不能放在鉤內。



主筆優先規律

以橫折鉤為主筆的組合規律


2

橫折鉤有兩種,一種是橫長折短式,另一種是橫短折長式。

橫長折短式橫折鉤和橫短折長式橫折鉤用在口字框中,應注意:


1、扁口框應上寬下窄,長口框應上下等寬;

2、封口橫末端架在鉤上,但不相連,故折鉤應長於左豎;

3、扁口框內部首應適當偏左,長口框內部首應適當偏上;

4、框內如有捺畫,應寫成反捺。

來源:聞是書畫

編輯:中教服務網

轉載請註明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中所選圖文來源網際網路,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毛筆書法楷書草字頭的書寫方法及結構特點
    需要注意的是,毛筆書法中的草字頭有別於我們現在簡化字中的草字頭,它是分為左右兩部分的,兩部分互相呼應。我們來看看毛筆書法中草字頭的基本運筆方法:注意觀察,草字頭整體形態是左低右高的。在漢字中,草字頭不能寫得過寬過高, 左豎右撇要寫得短小。如上圖中豎①、撇②要內收,它們之間的距離要適當,不當離得太遠,也不能寫到一起。
  • 趙孟膽巴碑趙體楷書筆畫精講-長橫6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學習書法的入門的三個方面一個是筆法。第二個字法 ,也就是結構。第三個,是章法 哪個相對來說的。這三個方面,以筆法最難。這裡面你一松一抬,那你這裡毛筆的鋒會跑出來,所以顯得的就是不乾淨,多出一塊肉了。所以這個方面大家要注意 。感覺我們的視頻對您有用,請動動您的小手點一下贊,評論一下。謝謝更有很多原創書法,國畫教程,正在整理中。
  • 一位廁所清潔工的書法,被啟功連連點讚,稱他「中國楷書之王」
    自唐朝之後,楷書便成為了書法入門的基礎書體,雖然唐之後依然會有很多天賦異稟的書法家不以楷書作為基礎書體,但那只是鳳毛麟角,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若想練好書法,最好是從楷書開始入手。為什麼呢?通常來說楷書好的人,都懂得掌握好結字法則、用筆、用墨,來平衡字的重心,把控字的外形。
  • 原來毛筆有這麼多字體?想要快速入門的同學看過來!
    很多人對毛筆書法非常感興趣,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毛筆書法,但對於具體學習哪一種字體,不甚明了,在這裡,小編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毛筆有哪幾種字體:1、篆書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歷史,是傳世最早的可識文字。
  • 為什麼網絡上的毛筆楷書,鋪天蓋地全是田英章的字體?
    以上是我對網絡上鋪天蓋地全是田英章毛筆楷書現象的一些看法,各位友友覺得還有哪些原因呢?歡迎留言、評論1品味歷史,解讀書法,我是堯堯1978.感謝關注!-END-
  • 能寫好毛筆字,定可寫好硬筆字!
    你只需要學學楷書的筆法,然後認真練習幾遍,平時寫字時把筆法拿出來使用即可。眾所周知書法一詞非常廣泛,不僅包括了毛筆軟筆字,還有硬筆字以及現代電子書寫方式等。然而最原始傳統的書法指的就是毛筆字寫得出神入化達到藝術的境界。普通人用毛筆寫寫字,那個是練習的一種方式,是否就是書法呢?這裡有很多爭議,只能說在學習書法,並且會一點毛筆字,難以稱為書法。
  • 她每年寫壞50支毛筆,平均7天一支,能把書法寫成什麼樣?
    每年寫壞50支毛筆,平均7天一支,能把書法寫成什麼樣?最近一個朋友問我如何系統的練習書法,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自古以來書法的學習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固定的訓練方式,按照這個方式去練習,就是系統的練習書法了,大概的過程無非就是找一本「正書」書法字帖,如篆書、隸書或者楷書,一般都是選擇學習楷書,通過楷書入門,基本掌握了楷書的寫法以後再去旁涉其它書體,最後再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書體作為主帖練習,這就是比較系統的訓練方法了。
  • 學書法為啥不能從楷書入門?古人原來是這麼練字的!
    在當代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心目當中,楷書就是「唐楷」,什麼晉楷啊、魏碑啊因為長得不好看,所以不叫楷書。其實在古人那裡,楷書的定義比較寬泛,較為規整的字跡諸如篆書、隸書之類都可以稱之為「正書」、「楷書」,魏晉是中國書法的第一座高峰,那時候還沒有唐楷,何來「唐楷」是書法的基礎一說?
  • 琵琶入門教程
    琵琶入門教程 音樂視頻 大小: 10.93M
  • 學習小楷毛筆書法有什麼好的教程與方法?
    如果沒有教程,沒有方法,你就可能會走很多彎路。最後還不一定能走上正軌。練習書法如同做其他事情一樣,都是有一個順序的。如同走路,我們去一個地方,本應該向南去,結果南轅北轍,或者偏離方向。最後也許你能到達那個地方。但是你可能會多用很多很多的時間和辛苦,甚至是半途而廢。
  • 開始練毛筆書法,應該如何入門
    對於現代人來說,讓你放下手機拿起毛筆寫字也太難了吧!誠然,寫毛筆字這種愛好是非常能提高逼格的。但寫毛筆字這種愛好可不是唱歌,如果你不投資(時間、金錢)的話是寫不出好書法的。更適合初學者,而且有什麼疑問也可以留言給作者說,這樣會比一味地臨帖更容易也更快速的入門,並且不會特別枯燥。
  • 笑口常開的「笑」楷書,毛筆字入門學的時候怎麼寫
    我們今天學下笑字的楷書寫法,笑字是一個上下結構的字,這個字整體上有個向心力,中間緊湊,下部鬆散,要注意上面的高低錯位,還有下面撇捺的總與展,中間橫筆寬度不要超過撇筆和捺筆。
  • 秘籍至寶《書法教程》全面講解毛筆書法和硬筆書法,與中國書法史
    這是一本最全最佳《書法教程》,全網也難找的專業書法教程,不僅有毛筆書法,還有硬筆書法,以及中國書法理論知識,可以說這本書是學習書法書友們的秘籍至寶,全書近400頁,由於平臺發文限制,只發布前100頁分享給大家,現在書法教程很多,如此完善完美的《書法教程》還是鳳毛麟角的,希望能給大家學書的路上提供點滴幫助吧。
  • 隸書教程,輕鬆入門
    難得好教程,務必收藏好,或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一、橫畫 橫畫是隸書中有特色的筆畫。往往以「橫飛」為美。隸書的橫畫有兩種,一為平橫,一為波橫。有方筆圓筆兩種。1.平橫。是指橫呈水平狀,一般逆鋒起筆,折筆中鋒運行,回鋒收筆或露鋒收筆。平橫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2.波橫。是波筆的一種,是指橫畫具有俯仰之態。
  • word2016書法字帖製作教程 輕鬆繪製毛筆字體
    word2016書法字帖製作教程 輕鬆繪製毛筆字體時間:2017-05-12 12:07   來源:系統天堂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word2016書法字帖製作教程 輕鬆繪製毛筆字體 word2016書法字帖怎麼製作?
  • 200年前的楷書欣賞,被譽為楷書發展的巔峰之作,至今都難以超越
    下面我們就簡單的說一下小楷的入門學習的方法。小楷選帖宜從墨跡入手,能看清古人運筆。有基礎後再練鐘王不妨。筆:小楷全靠毛筆的筆尖一點,因此鋒穎最重要,宜選上等的純狼毫,因此二三十塊錢的筆只能聊勝於無吧,有條件可以買上百元的,當然,基礎不好的時候會買一堆筆都覺得不好用的。紙:紙要熟且光滑,不可帶墨,寫小楷的最佳質感可參考黃信封紙,書畫紙或宣紙可以自己加工為珠錘玉版一類的,配方有很多。
  • 他自創「姜氏破體」,融匯篆隸行草與魏碑諸體,楷書大氣、靈動
    董其昌提到了用筆、運筆的重要性,但是到了現在硬筆書法的湧入,讓很多人書法愛好者產生了疑惑,學習書法究竟是該選毛筆書法呢,還是硬筆書法。若論其內涵,自然是毛筆書法內涵更加豐富,承襲了千年的歷史文明,通過毛筆字我們能夠感受到魏晉書法的風韻,唐朝書法的法度,宋人書法的意態,以及明清書法的形態,毛筆書法呈現出不同時代不同書法的特色,本身就是一個文化寶庫。
  • 毛筆楷書字帖怎麼選,哪幾個才是大家認可的練字字帖
    大家在剛開始學習書法的時候,通常會不知道怎樣開始,一般書法的學習都是從楷書開始的,這就需要我們去選擇一本好的楷書字帖,當前市場裡各種各樣的楷書字帖讓人眼花繚亂。我們需要怎麼去選擇呢?楷書是從漢隸演變而來的,也稱之為正楷,正書,真書。
  • 晨光和得力,哪種筆更適合寫楷書?
    晨光和得力都是很好的牌子,我們與其去討論哪個牌子的筆更適合寫楷書。不如來談談哪種粗細的筆更適合寫楷書。學習硬筆楷書,個人覺得還是採用0.7或者1.0的筆來練習。這種比較粗的筆,能夠較好地寫出楷書的筆畫,通過控制運筆的輕重,能夠比較好地表現出筆畫的粗細,起筆、收筆、頓筆等也更加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