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6日訊 開學第一課,漳州每個中小學生都要做一份特殊的作業——以家庭消防安全隱患排查、學習消防常識等為主的家庭消防安全作業。
昨日,漳州市消防支隊與市教育局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家庭消防安全作業」活動,拉開序幕。據介紹,首屆活動在去年11月開展,65萬名學生帶動65萬個家庭、320萬人參與活動,共排查整改火災隱患200多萬處,超過四成學生家庭開展消防安全演練,50%以上的城區學生家庭繪製「家庭火災逃生示意圖」。
今年將在去年「家庭火災隱患自查、家庭消防安全常識問答、繪製家庭火災逃生示意圖」等基礎上,增設火災隱患投訴舉報電話和五個一活動,即一次國旗下的講話、一堂消防安全教育課、參觀一次消防站、出版一期消防安全專刊和組織一次滅火逃生演練。
目前,65萬份16開雙彩頁「家庭消防安全作業表」,已發放到全市中小學生手中,由學生帶回家中與家長共同完成。
家庭火災逃生路線圖怎麼畫?
第一步:畫一幅家裡的平面圖,在圖上標出所有可能的逃生出口(房門、窗戶等)和房周圍的疏散樓梯。
第二步:儘量為每個房間畫出兩條逃生路線(從房門或窗戶逃生),要確保窗戶能夠自如開啟,若裝防盜鎖,記得準備錘子等應急工具。
第三步:重點關注火災發生時,家裡其他需要幫助的成員,如小朋友、老年人或者殘疾人、智障人員和寵物。逃生時,順便大力敲下鄰居的房門,並關上自家大門,防止殃及近鄰。
第四步:在戶外確定一個家裡所有人都知道的逃生會合點,樹、路燈、報亭都可以,這樣能夠很快確定所有人是否成功逃生。
注意事項:到了戶外,再給消防隊打電話報警。家裡最好每年做1到2次這樣的逃生演練。
家庭火災自救方法
遇到高層建築火災,要冷靜觀察火情和環境,抓住有利時機,選擇合理的路線和方法逃離。具體到火災現場,還要針對不同火情,尋求應急逃生良策。特別提醒,火險發生時,高層建築中的電梯會因斷電而停運,也可能因受熱變形將乘員困住,因此逃生時切忌往電梯跑。
1.在房內獲悉起火
開門前要先用手觸摸門把鎖,若溫度很高,或有煙霧從門縫鑽進,千萬別貿然打開房門;若溫度正常或沒有煙霧鑽進,可打開門縫觀察外面通道的情況,再決定是否逃離。若大火和濃煙封閉通道無法逃離時,只能退守房內採取相應對策:用溼布條堵塞門窗縫隙,用水澆在已著火的門窗上等待救援,切不可盲目跳樓。
2.著火點在本樓層
應就近跑向已知的緊急疏散口,遇有防火門要及時關上。若樓道被煙氣封鎖,可彎腰或匍匐前進逃離火場,最好能利用溼毛巾或溼衣服等捂住口鼻,阻擋有毒煙霧;若必須經過火焰區,切記要將衣服用水澆溼、用溼毯子裹住全身或用溼衣服包住頭部等部位,萬一衣服著火則要用打滾等方式撲滅火苗,不宜帶火奔跑。
3.著火點不在本樓層
仍應就近向緊急疏散口撤離,若著火點位於上層,要向樓下逃去;若著火點位於下層,且火和煙霧已封鎖向下逃生的通道,應儘快往樓頂平臺逃生;若向樓頂平臺逃生時發現被火、煙追趕上或向上的通道被封鎖時,要果斷地改變逃生路線,從另一層樓的安全通道逃生。
4.大火圍困樓層
若身處被大火包圍的樓層內,所有安全通道和向外聯繫均被切斷,也沒有任何逃生器具或設施的情況下,此時最好退到衛生間暫避。進入衛生間後要將門窗關緊,縫隙堵嚴,擰開水龍頭放水。特別是浴缸中要始終保持在較高水位,便於取水潑澆門窗,危急時還可躺在浴缸中暫時躲避,提高獲救的可能性。
5.低層樓房著火
若住在二層樓,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也可以跳樓逃生。在跳樓之前可先向地面扔些棉被、床墊等柔軟物品,或者用床單、窗簾等織物撕成能負重的布條連成繩索,系在窗戶或陽臺的構件由上向樓下滑。如果被困在三層以上,千萬不要急於跳樓。(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周楊寧 通訊員 陳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