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快都別吵吵了,法官來了,聽法官的!

2020-12-04 澎湃新聞

新聞資訊 | 快都別吵吵了,法官來了,聽法官的!

2020-04-17 2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農民備耕生產

本就忙的不亦樂乎

可是因為什麼事

大家放下鋤頭,湊到一起?

雙方火藥味十足,矛盾一觸即發!

幸好法官來了

一起去瞧瞧!

債權人聚集意圖阻止賣糧

一起執行案件的被執行人杜某,近日給紅興隆法院雙柳河法庭打來電話,希望通過法庭將在第五管理區查封的205噸水稻賣掉。被執行人打算變賣查封財產,申請人拿回執行款就有希望了,本來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可是因杜某拖欠債務較多,一些債權人得知要賣糧的消息後,陸續趕到水稻查封現場,準備圍堵糧車。

法庭幹警到達賣糧現場後,經過3個多小時的耐心釋法解疑,穩控住混亂局面,執行工作依法進行,法院查封的205噸糧食開始有序裝車,直至晚上九點多全部裝車過稱完畢,變賣糧食總價款50餘萬元,執行回款37餘萬元,案件順利執結,也避免了一場不必要的衝突。

百餘農戶阻止搬運設備

近日,甘南縣法院興隆法庭接到興隆鄉政府電話,稱望山村多戶農民以承包合同未到期為由,阻止某農民專業合作社搬運設備,請求法庭現場處置糾紛。

原來,村委會將114戶農民的承包土地集中對外流轉給某農民專業合作社,並籤訂了合同,流轉期從2019年起至2027年,但合作社種植一年後不願繼續履行合同,準備偷偷拉走農業生產設備,這才發生了上文的一幕。

到達現場後,興隆法庭幹警迅速了解情況。農戶們提出,合同沒到期,要求合作社繼續履行合同。現在合作社將農業生產設備拉走,他們的損失怎麼辦?不得已才採取了這個方法來保護他們的權益。興隆法庭幹警進行了法律釋明,告知群眾要依法維權,切不可莽撞行事。如果認為合同有糾紛,可以通過訴訟方式解決,擔心執行問題,可以申請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將合作社的農業生產設備先行保全。

聽了法庭幹警的法律宣講後,農戶們表示要準備起訴材料與該合作社打合同官司,當天就向法庭提交了訴前保全申請,申請查封合作社的大馬力拖拉機等生產設備。

興隆法庭當天受理,當天依法作出保全裁定書,下午2點向被申請人某合作社送達了裁定書,告知相關法律規定。至此,一次可能引發群體性糾紛的事件,在法庭的引導下,走上依法維權的正軌,114戶農民的合法權益也有了法律保障。

來源:紅興隆法院、甘南縣法院

原標題:《新聞資訊 | 快都別吵吵了,法官來了,聽法官的!》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菱角村裡來了個「張法官」
    菱角村裡來了個「張法官」 2020-08-11 15: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官故事:做一名「三度」法官
    法官故事:做一名「三度」法官 2021-01-09 13: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白鐵法院的法官一天都在忙什麼?
    看白鐵法院的法官一天都在忙什麼?檢閱案卷相關資料、確認案件爭議焦點、整理儀容著裝,一系列開庭前準備都要細緻認真的檢查好。上午9點,員額法官開庭審理房屋徵收決定案件開庭啦!梳理爭議焦點,化解「官」民矛盾,看行政案件如何推動法治政府建設。下午2點,員額法官開庭審理工傷行政確認案件開庭啦!
  • 聽法官講講「環保」那些事①:網傳吃貓頭鷹能治頭暈?偏方是假,犯罪...
    聽法官講講「環保」那些事①:網傳吃貓頭鷹能治頭暈?偏方是假,犯罪是真! 世界環境日2020年6月5日第49個「世界環境日」快來啦……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今年的主題是「關愛自然,刻不容緩」。
  • 【喜報】官渡法院蔡家瑤法官榮獲「2019年度雲南十大法治新聞人物...
    【喜報】官渡法院蔡家瑤法官榮獲「2019年度雲南十大法治新聞人物·提名獎」 2020-08-26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田埂上的執行法官
    田埂上的執行法官 2021-01-12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村一法官 | 九旬老媼求助為哪般?
    >法官送上慰問金給阿婆↑「法官法官,我就是叫人幫我打了兩個電話,真沒想到你們這麼快就下來了,感謝感謝,快過來坐坐。」2020年10月10日上午,在玉州區城西街道永上村一戶農宅,一位九十歲的阿婆站在家門口見到玉林市玉州區人民法院法官黃雙、呂仟倫登門到訪時歡喜不已。阿婆年事已高,算起來已經有90歲了,是村裡面出了名的壽星。
  • 法官突發疾病辭世 常年藥罐不離身鐵面無私好法官
    然而,何齊再也回不來了。他在工作中突然倒下,送醫後不救辭世,桌上的工作筆記永遠停在了2017年11月23日。下午的律師會談,他缺席了;次日的省高院開會,他缺席了;和女兒約定的旅行、女兒未來的婚禮,他統統都缺席了……巴中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何齊的辦公日誌,永遠停在2017年11月23日這一天。
  • 【龐法官信箱】被拖欠工資該如何是好?
    2020-12-31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官嫖娼不是「私德問題」
    紀伯倫把法官喻為「把手指放在善惡交界之處,就可以碰觸上帝的袍服」的人,故而法官被要求「慎言、慎行」,並且與世俗生活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時,法官的道德聲譽是也公眾對法官司法能力和誠信水平的社會評價,是法官形象和司法公信力的外部反映。公眾通過自己的經驗和對有關信息的分析得出對法官的印象,進而形成法官聲譽評價。
  • 法官小姐姐全程英文說法
    法官小姐姐全程英文說法 2019-11-20 1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男子「拒收」開庭傳票,法官上門釋法
    男子「拒收」開庭傳票,法官上門釋法 2020-11-27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夫妻倆想離婚,法官卻發現,兩人的孩子來路不明…
    原來 兩人有一個收養的孩子如今已經三歲多了遵義市匯川區法院板橋人民法庭庭長 梁奕:我問他收養的孩子是從哪兒來的,有沒有辦理相關的手續,男方又說這孩子是撿的;我又問他在哪兒撿的呢,他又說是抱來的。我就發現這個事情有一點蹊蹺。
  • 湯嘉琛:法官涉嫖娼,扯什麼都別扯「私德」
    在關於此事的討論中,不少人都對法官涉嫌集體嫖娼的做法進行了措辭嚴厲的批判,但也有一部分人為這些法官辯護——認為涉嫌嫖娼只關係到涉事法官的「私德」,甚至還有人拋出「嫖娼總比包二奶好」的論調。法官涉嫌集體嫖娼,真的只涉及官員「私德」嗎?顯然不是。
  • 實習生眼中的法院與法官 | 那些法院與法官教會我的事
    實習生眼中的法院與法官 | 那些法院與法官教會我的事 2020-09-10 18: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官都被嚇到:超出理智範圍!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意燴報導 近日,義大利警方在社交軟體WhatsApp上發現一個未成年人聊天群內所涉及的內容簡直令人毛骨悚然。
  • 雙十二法官直播「帶貨」,為什麼網友都叫他們機器貓?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首席記者 肖菁 通訊員 寧法 夏法剛剛過去的今年雙十二,現今最火爆的直播界突然湧入一股清流,他們沒有厚粉底+正紅唇,他們沒有瘋狂地叫賣「買它!買它!」他們會告訴你,「我的標的非常優秀」,「競拍最後階段請稍許冷靜」「悔拍的法律後果很嚴重」……他們帶的「貨」不是口紅包包和服飾,而是小到玉石,大到汽車、房產和森林,其中隨隨便便甩一個彩蛋,都是足以刷新杭州法拍房記錄、價值6800多萬元的豪宅。
  • 【紫牛新聞】法官給情人寫保證書被撤職事件「反轉」?不存在的!
    ,同時還曬出了法官為該情人寫了「結婚保證書」,以及附有該法官籤字的引產文件,引發廣泛關注。江都法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法官說,劉庭長今年50多歲了,女方30多歲,兩人交往比較頻繁。有一次,劉庭長出差時還帶上了她,後來聽說女的懷孕了,跟劉庭長鬧起了矛盾,好像商談也沒有結果。  「法院通報以外的情況,我不清楚。」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打電話給江都法院一位負責人,對方表示,自己所知道的關於劉年利因嚴重違反生活紀律等問題被開除黨籍、撤職的內容,都是法院通報的紀委立案審查的內容。
  • 不辭辛勞神速保全 高效辦案錦旗「點讚」——鐵路法院王勍法官急...
    不辭辛勞神速保全 高效辦案錦旗「點讚」——鐵路法院王勍法官急申請人所急執行案件快辦快結 2021-01-07 1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官拒絕「打招呼」被同鄉殺害,拿什麼保護正義的安全?
    據了解,周春梅是一位十分優秀的法官,多次被評為院機關辦案能手,多次獲年度嘉獎,2019年被評為湖南省審判業務專家。這不禁讓人想起了陶勇,那名被患者砍傷的眼科醫生。近年來,法官幾乎和醫生一樣,成了一個典型的風險職業。他們一個把握生死健康,一個把握公平正義。 具體到法官遇襲事件,也不時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