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馬雲曾經三次拜訪過稻盛和夫,學習他的「阿米巴經營」和「時間管理法則」;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每每提及稻盛和夫都表示「我比不上他。」
稻盛和夫被人譽為「經營之聖」,可是稻盛和夫的出生同樣非常的普通,之所以能夠有今天的成就,稻盛和夫明確的提出拉開人與人差距的不是能力,而是「挫折」二字。因此,稻盛和夫給出了一下2點解釋:
人生都是福禍交替的
當年稻盛和夫大學畢業後,進了一家即將快要破產的公司——松風工業(京瓷的前生),這家公司連給員工們發最基本的工資都發不出來,因此,跟很多稻盛和夫相熟的同事們紛紛都選擇辭職,當時的稻盛和夫也曾動過要辭職的念頭,因為有同事吐槽說:「留在這裡連老婆都娶不到」,但是稻盛和夫的哥哥卻對他說:「如果你在這裡都做不好,那你還能幹嘛」。
也就是因為當時哥哥的一番話,讓稻盛和夫明白只有用實力說話,後來稻盛和夫通過自己的努力,接受了這家公司,改名為京瓷,再後來京瓷成為了世界500強的企業。
稻盛和夫曾說:福和禍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兄弟,人的一生都是福禍相隨的,當糟糕的事情來臨的時候,何嘗不試試轉變一種思維方式,以積極的心態應對各種磨難,人生才會越來越美好。
逆境是再次起步的最佳時刻
人生就像潮水一樣起起落落的,當人生跌入低谷的時候,終將有邁向高峰的時刻,這便是人生。
稻盛和夫在12歲的時候患上肺結核,差點死掉,後來在考高中的時候,考了兩次才考上,後來考大學也只是考上了當地的一所大學,後來大學畢業,卻進了一家快要破產的公司……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此人這一生終究是要碌碌無為一輩子了,當時的稻盛和夫同樣非常沮喪,可是對於稻盛和夫來說光沮喪不能解決問題,這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差,因此稻盛和夫產生了危機感,他開始讓自己振作起來,重拾對自己的信心,最終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在稻盛和夫看來人跟人之間能力其實都是差不多的,而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距離的就是挫折,如果遇到磨難,你只會選擇妥協或者退卻的話,那麼你只會比別人越來越差,這個時候你要是選擇迎難而上的話,那麼成功的將會是你。
名副其實的經營之聖
稻盛和夫27歲成立京瓷,52歲創辦KDDI,稻盛和夫因此也成為了手握兩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在65歲的時候,體檢被醫生告知患上了胃癌,後來通過手術切掉了三分之二的胃,這次在生與死之間徘徊讓稻盛和夫明白健康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後來稻盛和夫將自己的股份都分給了員工,退居二線。
為了幫助更多的人少走彎路,稻盛和夫復盤了前半生的經驗,總結進了《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裡。書裡有句話我印象很深:「心不喚物物不至,倘若想要實現最初的願望,就不得不心懷 渴望做事」。
稻盛和夫復盤一生,將自己的工作經驗、管理哲學和人生智慧都寫進《心》、《活法》、《幹法》三本書中,希望能影響到更多有夢想的人。
點擊上方商品卡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