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曾稱王勃奇才,為何卻因《檄英王雞》棄用他?確實寫得夠大膽

2021-01-14 美詩美文

唐代文壇,有兩個令人扼腕嘆息的天才級詩人,其一是王勃,其二是李賀。兩人都年少有才,但最後都不得志,都於27歲(虛歲)就早逝。李賀的不得志是因為時運不濟,而王勃的落魄則與他張揚的性格不無關係。

一:唐高宗曾三嘆其「奇才」,成為朝廷最年輕的官員

王勃出身官宦人家,6歲就能寫詩,9歲時他就已經能挑出前人註解《漢書》的錯誤,10歲就讀遍六經,他就是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最難得的是,王勃是一個積極入仕的文人,13歲時他就寫了篇名為《上絳州上官司馬書》的駢文,目的就是找人引薦,能早點入仕。小小年紀,能有這樣的抱負確實很少見。

因為名氣大,15歲時王勃託關係,直接向唐高宗進獻了一則《乾元殿頌》。說到底這就是一篇拍馬屁的文章,但人家的馬屁拍得文採華麗,有理有據,高宗看完連嘆3次:「奇才」!有了皇帝的肯定,王勃在長安的名氣更大了,於是未及弱冠的他成為了朝廷最年輕的官員。

16歲任官,這在任何時候都是件了不起的事。要知道,孟浩然40出頭才下山求舉薦,結果無功而返;李白40多才得到唐玄宗召入宮的通知,任了個閒職;杜甫30多才想到考功名,結果沒考中。王勃這個速度是一路贏在了起跑線上。

二:一篇《檄英王雞》,讓皇帝忍不了他

都說「成名要趁早」,但名氣也往往毀在少年意氣上。公元666年,王勃被沛王李賢徵為王府侍讀,此時他16歲。一日,李賢和和英王李顯玩鬥雞,王勃在旁邊看著,為了讓李賢開心,王勃寫了篇駢文為他助興,這篇駢文就是改命王勃一生的《檄英王雞文》。

此文後來傳到了皇帝的耳朵裡,唐高宗氣得不行,於是由三嘆其「奇才」,變在敢嘆其「歪才」。只是罵罵他顯然不夠解氣,高宗還因此看出了王勃的人品,覺得這樣的人留在朝廷是個禍害,索性直接將其逐出長安。這就意味著王勃正常的仕途之門已經關上了。

三:《檄英王雞》的內容是什麼,為何高宗會氣成這樣

說起來,高宗也是個愛才、惜才之人,唐代的文風本來就豪邁大氣,文人墨客寫詩也經常很不給朝廷面子。對這些詩作,朝廷一向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能夠自由創作也是唐詩能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為何到了王勃身上,高宗就忍不了,非得棄用這樣一個天才少年呢?一切的原因都在這篇《檄英王雞》的內容上,它寫得確實夠大膽。

此文說到底,就是為了哄李賢開心,替他數落英王的雞,也就是一篇遊戲之作。其文採華麗,文學價值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愛好詩文的朋友們,別只迷《滕王閣序》了,這篇經典駢文也值得一讀。文學價值不用說,但王勃在此文在犯了3條大錯:

第一條:不該用朝廷的語氣來作此文。大家看此文的最後幾句:

倘違雞塞之令,立正雞坊之刑。牝晨而索家者有誅,不復同於彘畜;雌伏而敗類者必殺,定當割以牛刀。此檄。

這段話的意思是:「如果你們這些鬥雞敢違抗雞塞之令,立刻拉去坊內行刑,怯戰的也一樣格殺,不能像對待其它家禽一樣心軟,要待以牛刀」。最後還加上了一句:特此發布檄文。這個語氣和格式寫法,完全是在模仿朝廷發告示的語氣。用這種語氣對鬥雞發檄文,這就不是一篇戲文,而是一篇愚弄朝堂大逆之文。堂堂朝廷的威嚴,就這樣被一個書生調侃,作為皇帝,高宗看了怎能不氣?

第二條:高宗最怕兒子們相爭,王勃此文在他眼裡就是一篇在兄弟間挑撥離間的文章。經歷過玄武門之變的唐朝皇室,對於兄弟之間的爭鬥是很避諱的。王勃作為李賢的侍讀,看見二王鬥雞不但不勸阻,反而寫這樣的文章助興,這相當於是火上澆油,而且大家看王勃文中的語氣:

雖季郈猶吾大夫,而塒桀隱若敵國。

兩雄不堪並立,一啄何敢自妄?

養成於棲息之時,發憤在呼號之際。

各種典故都用上了,而且直接說「兩雄並立」。就算王勃寫者無意,但聽者也是絕對有心的,一篇通篇言辭如此高昂的文章,比起路人喊上一句「加油」要有感染力得多,這怎能不讓高宗心生忌憚?

第三條:此文虛構了很多細節。唐人寫詩文,肯定不會就事實寫實,一定是會用上各種修辭手法的,比如誇張、類比、象徵等。從《滕王閣序》就看得出來,王勃是一個很有想像力的天才文人。在此文中,他也發揮了這一優勢,用上了各種修辭方法,虛構了很多細節,比如:

處宗窗下,樂興縱談;祖逖床前,時為起舞。肖其形以為幘,王朝有報曉之人;節其狀以作冠,聖門稱好勇之士。

這一段是歌詠鬥雞,其中的大部分都有典故出處,雖有其事,但遠沒有王勃寫得這麼誇張。如果普通詩文寫得誇張也就罷了,但這是一篇為王子寫的檄文,這樣的誇張怎麼都顯得有點兒大不敬了。

小結:以上3條,其實都是觸及了高宗的逆鱗,就算再惜才,他不處理王勃也是不可能的。從文學的角度來看,此文是經典之作,但從王勃的個人發展來看,筆者想說一句:「要是他當初沒有一時興起,沒有寫它,該有多好!」

因為此文,王勃本來平順的仕途被打亂了,後來他又因殺官奴一事被捕入獄。此事也連累了他在外地為官的父親,出獄後不久,王勃在探望完父親回長安的路上,落水驚悸而亡。如果沒有這篇檄文,或許就不會有後來這許多事,這位天才少年還能繼續寫出多少類似《滕王閣序》這樣的千古絕唱。頗為令人感慨的是,王勃死後高宗才讀到他的《滕王閣序》,直呼他是天才,聽到他已逝,高宗又三嘆「可惜」。這樣的少年天才,令多少人扼腕嘆息!

相關焦點

  • 因鬥雞案而出府入蜀的王勃,三年後寫下兩首羈旅小詩,開盛唐詩象
    同樣年輕且博學多才的王勃,此時正在沛王府中做侍讀,作為高宗欽點給愛子的侍讀,王勃知道,自己將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但是,王勃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對鬥雞一竅不通。突然,王勃靈機一動,一揮而就,寫下了一篇文採非凡的《檄英王雞》,鬥雞不會,助興卻是他的長項。
  • 寫「鬥雞」文也能丟官?淺談古人的中庸之道
    作為《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從小就才氣逼人。六歲作文章,十六歲應試及第,被授職朝散郎,雖然官職不大,但他的名氣在當時卻是大的嚇人,幾乎無人不曉,特別是寫了《滕王閣序》之後,更是名滿天下。唐高宗非常欣賞他,特意推薦他到沛王府第,充當李賢的謀士和老師。當時唐宮盛行鬥雞,沛王也不例外。
  • 美國聖地牙哥發現韓國高宗皇帝李熙玉璽
    美國聖地牙哥發現韓國高宗皇帝李熙玉璽    【科技訊】11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國土安全部調查處20日表示,在美國聖地牙哥發現了大韓帝國第一任皇帝高宗所使用的玉璽在內等美國在9月時,曾提供該9枚印章的照片等資料給韓國文化財廳,經過確認後,已經證實是朝鮮王朝與大韓帝國當時的印章,18日在美國聖地牙哥查扣了這些文物。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被查扣的印章包括,大韓帝國國璽——皇帝之寶、朝鮮王室任命官吏時使用的諭書之寶和浚明之寶、朝鮮憲宗用於書畫作品的香泉審定書畫之記和朝鮮王室使用的友天下士等印章。
  • 時人為何稱其為稱其「笑中刀」?
    唐高宗盯著李義府漸行漸遠的背影,恨得咬牙切齒:「李貓,連辭君下殿的起碼禮節都不顧,還真把自己當老虎了?朕這老虎不發威,反被你當成病貓了!你這是『壽星老上吊----活得不耐煩了!』你就『穿好壽衣進棺材等死吧!』」李義府為何被稱為李貓?為何敢在唐高宗面前如此猖狂恣肆?李義府在這場君臣鬥之後結果如何?
  • 王勃一首詠物詩,如果不看題目,很難猜出詠何物
    駢文一向被認為華而不實,蛋王勃的《滕王閣序》,在結合六朝篇賦的華麗精巧,又在文章融入散文化的敘述議論,達到了內容美與形式美並俱。後世不少學者,稱讚其為「天下第一駢」。 駢賦李白也會寫,但並沒有能夠超越《滕王閣序》的。另外,王勃也有許多詩作傳世,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唐詩五律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對盛唐之詩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他是一位罕見的草書奇才,一幅字曾賣1個多億,22歲就已名滿天下
    而具備這種天分的草書奇才,在書法史上如同鳳毛麟角,極為罕見。漢魏有張芝、晉朝有「二王」,唐代有「顛張醉素」,而到了北宋,僅出現了一個黃庭堅,而到了南宋出現了一位特立獨行的草書大師,他就是宋徽宗趙佶。宋徽宗是一位罕見的草書奇才,他對於草書的藝術感知力能夠直追唐人,這當然與他出生的環境有關係,作為皇室子孫,並且最後當上皇帝的人,他有著得天得厚的學藝環境和優渥的生活環境,這些都極大滋養了他的草書藝術。
  • 奇才隊後衛約迪-米克斯因違反禁藥條例被禁賽25場
    據舜網訊 據《RealGM》報導,奇才球員約迪-米克斯因違反禁藥條例被禁賽25場。禁賽25場意味著米克斯本賽季在奇才的比賽已經提前結束了。不過米克斯隨後發表聲明否認曾用過類似禁藥。「在過去9年,我每天一直謙恭,擁有機會走進NBA球館,並看見我的名字印在NBA球衣上。
  • 漢武帝為何尊儒?武則天為何信佛?船夫:真相史書不好意思寫
    那些因時間被誤解的歷史語言和文字是人類傳遞信息的媒介,大多數情況下它們的確可以準確表達想要傳遞的信息,但隨著時間的拉長,原本的意思很有可能被曲解,甚至被利用。比如現如今我們常說的無奸不商,最初的版本其實是無尖不商,意思是說古人在做買賣時,會故意將稱糧食的斤鬥裝得滿滿的,甚至都形成一個尖尖的小鼓包,以此讓顧客得到實惠,成為自己的忠實顧客。
  • 袁天罡為武則天看面相稱:「龍睛鳳頸,貴之極也」
    武則天執政後,因她生於此地之故,曾更名興武縣,免除了這裡人們的租賦。武則天遜位後,旋即恢復文水縣名。關於武則天的相貌,《舊唐書》稱為「美容止」;《新唐書》說她「其有色」;《唐會要》稱謂「有才貌」;而《太平廣記》引《感定錄》則渲染她有「帝王之相」。其父武士彠請益州著名相士袁天罡為全家人看相,言其全家人皆富貴也。
  • 他是唐朝壽命最長詩人,詩一度被冷漠,後寫詩一首回應貶低他的人
    長壽者賀知章85歲,壽短的便那初唐四傑之首王勃。王勃,六歲便能詩詞,文章腹墨提筆即出,如此多才的一個詩人,可惜只活到29歲。在唐代的詩人裡,名揚的不多,但能寫詩的確有人在。前次說到一個詩人名叫王梵志。他的詩一度被人低眼看,更有甚者毫不留情的將王梵志的詩評論為下裡巴人,登不得堂面。
  • 賈平凹寫了本有色小說,大詩人看不下去,送了他一首打油詩
    賈平凹寫了本有色小說,大詩人看不下去送了他一首打油詩,夠有才賈平凹被稱為當代文壇「鬼才」,他是當代為數不多的可列入世界文化史的人物。其經典之作《浮躁》、《秦腔》都備受推崇,甚至不少人都認為他比莫言更有資格拿諾貝爾獎。但估計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這位文壇巨匠其實一直都有叛逆的一面。
  • 湖南老農模仿《詠鵝》寫《詠雞》,18字獲萬元獎金,網友紛紛效仿
    不過,這首詩可是駱賓王7歲時寫的,7歲孩童文筆能如此傳神,用神童來形容也不為過,也進一步證明了該詩的價值。 也是憑藉這首詩,駱賓王和王勃、楊炯以及盧照鄰並稱為「初唐四傑」,可謂名極一時。他的才華後來甚至還驚動了女皇武則天,不過,駱賓王和武則天是死對頭,後來還跟隨英國公徐敬業出兵討伐武則天。
  • 三國6大奇才:一龍一鳳、一虎一麒麟、一馬一鬼,分別都指的誰?
    曹操、劉備、孫權等等,但有六個人是不一般的,這六個人是奇才。他們分別被稱之為一龍一鳳、一馬一鬼、一虎一麒麟,這些人是那群明珠中的佼佼者,他們分別是誰呢?其實龍和鳳是大家都比較熟悉,水鏡先生曾言:臥龍、鳳雛二者得其一,可安天下。 這兩人分別是諸葛亮和龐統,諸葛亮,很長時間內,他在中國人的心中代表的都是智慧。
  • 威少為何要選擇4號球衣?你可能不知道他與他的兄弟KB3的故事
    威少為何要選擇4號球衣?你可能不知道他與他的兄弟KB3的故事 北京時間12月4日,奇才隊官宣,新賽季威斯布魯克將會身穿4號球衣。
  • 宋高宗給嶽飛的親筆信,寫得真親熱,乾隆都表示不解
    這個手札書於宋紹興四年(1134)八月,這一年高宗趙構27歲,皇帝已經當了7年;這一年嶽飛32歲,官封清遠節度使,第一次北伐大勝,聲威正盛。而就在一年前,高宗還御筆親書了「精忠嶽飛」四字,並安排做成旗子,嶽家軍所過之處,「精忠嶽飛」大旗招展。高宗恨不得告訴全天下,這是朕的心腹愛將,頂梁柱!「風霜已寒,徵馭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