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國寶魚「遊」進河源新龍村村民的致富夢

2020-12-08 澎湃新聞

澳洲國寶魚「遊」進河源新龍村村民的致富夢

2020-11-30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位於東江河畔的河源市龍川縣四都鎮新龍村,一片茶油樹包裹的山坡地上,鋪設了22個養殖池,黑色網狀布覆蓋在每一個池上,分外醒目。這是新龍村清水養魚產業養殖基地,魚塘中養殖的淡水魚是澳洲國寶魚——鱈魚。目前,存塘活魚22000餘尾,年產量達6萬斤,年產值約500百萬元,為新龍村提供了8個就業崗位,帶動了61戶貧困戶,221人脫貧。

一條可以「致富」的魚

一池碧水、四面青山,新龍村的養殖池裡,澳洲鱈魚這條「外國魚」沒有絲毫水土不服,正愜意地晃動尾巴,肚皮圓鼓鼓的,顯得寬厚可愛。

帶著草帽,穿著水鞋的黃新古正在魚塘邊捕撈成熟鱈魚,將打撈上來的鱈魚打包分別運往龍川縣城、河源、深圳銷售點進行銷售。在三年前,一家人的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如今靠著這條「國寶魚」全家人已經住進新房子。

2019年,對口幫扶單位深圳市天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駐村工作隊因地制宜,引進農業企業,成立水答案特種水產養殖示範基地,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壯大新龍村養魚產業,給村民帶來了「家門口」的就業機會。

「以前過年才能回家,現在就家隔壁工作。」昔日新龍村貧困戶黃新古感慨萬千。一家四口人,妻子因聾啞被鑑定為二級殘疾,只有他一個勞動力。過去,他往返於不同城市靠打零工補貼家用,現他每個月除了3000元的穩定工資外,還有分紅。「去年剛起的房子已經裝修好了,真的變化太多了。」

據了解,四都鎮新龍村作為龍川縣優質油茶種植帶,村民主要靠種植油茶樹為生,但由於新龍村地處偏遠山區,運輸成本高,新龍村油茶產業並沒有競爭優勢。「越來越多龍新村的年輕人外出務工,土地閒置或丟荒嚴重,土地利用率低,除了種點茶油賣,沒有其他產業,村民收入越來越少。」新龍村村委書記王海增說。

近年來,新龍村村幹部、對口幫扶單位積極探索發展,通過「抓黨建促脫貧」,大力推動油茶品牌化發展外,還落地鱈魚、光伏發電等產業點亮村民幸福之路。王海增表示,引進清水魚產業不僅給貧困戶提供了就業機會,公司還向養殖戶提供魚苗、飼料以及免費技術應用服務,幫助養殖戶實現科學養殖,並負責回收成品魚,確保銷路,一定程度上盤活土地資源,穩定保障、充分就業、持續增收,現新龍村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已超過30萬元。

一條「優質」的好魚

「澳洲鱈魚肉質嫩白,細膩結實,肌間刺很少,在市面上非常受歡迎。」水答案特種水養殖示範基地總經理嚴偉崇介紹,澳洲鱈魚因其口感鮮美,營養豐富,在市場上賣98元一斤, 3斤重的成年鱈魚能夠賣到300元。

但因其養殖技術複雜,澳洲鱈魚經常「有市無價」,有專家稱「未來10年內,鱈魚的產量達不到市場的需求量。」嚴偉崇和他的團隊在河源市10個扶貧村勘探考察,前後耗時半年,最終選擇了四都鎮新龍村落地。

水答案特種水產養殖示範基地總佔地面積為13333.4平方米,共有22個固定池。由兩三釐米的小鱈魚到重約3斤的成年鱈魚在養殖場內分池養殖;從投料開始到溫度控制、生化過濾、殺菌消毒、溶氧,再到魚糞收集,每一個環節都有2-3名員工負責。

從表面上看,水答案特種養殖場與魚塘養殖並無很大區別,根本的內裡乾坤在於用水。水答案特種水養殖示範基地開發新龍村優質地下泉水資源,水源被引入初期,就先進行重金屬過濾、消毒、紫外線殺菌等步驟,處理後的水才可以被引入到魚缸之中。在養殖池中的水,每周都會進行水質檢測。

「養魚就是養水」嚴偉崇對養殖場內的水質有種「偏執」,他認為良好的水質是養育出美味的鱈魚基礎,水質不好,魚容易生病,存活率不高,肉質也就不鮮美。目前,水答案特種養殖場內的鱈魚存活率已達到98%。

一條「遊」得更快的魚

為了更好地讓鱈魚「遊」出大山,實現「昨天在池裡,今天在路上,明天在你的餐桌上」。近年來,河源市委市政府政府大力推進建設「四好農村路」,已基本形成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建制村為網點,遍布農村、連接城鄉的農村公路交通網絡,給鱈魚鋪陳出一條「遊」的更快的路。

「路上塞車,鱈魚很容易死亡。」王伯是水答案特種水產養殖示範基地專門聘請的運送鱈魚到銷售點的司機。據他介紹,鱈魚需在密封式充氧運輸中,水中溶氧必須充足,如果在運輸過程中遇上塞車,下層的鱈魚容易缺氧窒息。為了保證鱈魚的鮮活,就要儘量選擇一條不塞車的路。

「現在鄉道通暢且平坦,每一條路都能到,如果遇上塞車馬上換路走,不像以前。」雙向車道,明亮的路燈,平整的柏油路面,新龍村的鄉道經過改造升級後,以全新的姿態將來自大山的「鱈魚」、「油茶」等山貨送向粵港澳大灣區的各地,成為家家戶戶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這將不斷刺激新龍村清水養魚產業規模橫向發展。據嚴偉崇介紹,養殖基地的二期正準備擴建當中,預計產值有700-800萬元。同時,水答案特種水產養殖示範基地將休閒、旅遊、文化和鱈魚養殖產業有機結合起來,推進產鄉融合、景鄉一體化發展,加快傳統養殖業向文化旅遊等現代服務業的轉變。

文字:陳珊珊

圖片:龍川新聞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國寶魚6月可上福州市民餐桌
    原標題:澳大利亞國寶魚6月可上市民餐桌福州新聞網(微博)4月20日訊(福州晚報(微博)記者 管澍 通訊員 遊小艇)昨日,記者從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從澳大利亞引進的澳洲龍紋斑養殖項目進展順利,今年6月份市民就可以品嘗到本土養殖的澳洲龍紋斑。
  • 「國寶魚」落戶安徽!安徽省首次引進養殖澳洲鱈鱸魚!
    「國寶魚」落戶安徽!安徽省首次引進養殖澳洲鱈鱸魚!2017-11-30 10:3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6608 次 我要評論   安徽長江漁歌漁業股份有限公司於2017年11月份,分兩批次引進澳洲鱈鱸魚苗95餘萬尾,總價值人民幣166萬元。
  • 技術| 澳洲「國寶魚」墨瑞鱈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
    技術 | 澳洲「國寶魚」墨瑞鱈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2019-06-13 16:3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科學養魚        瀏覽量: 16799 次 我要評論 墨瑞鱈學名蟲紋鱈鱸,又名澳洲龍紋斑、河鱈、東洋鱈和澳洲淡水鱈鱸等,隸屬鱸形目、支鱸科,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類之一。該魚原產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墨瑞河,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肌間刺少、富含EPA和DHA,素有澳大利亞「國寶魚」之稱。
  • 飛鼠託起鄉親致富夢
    1月19日,洛南縣景村鎮何溝村村民張仲會與他飼養的飛鼠在一起。2019年他家出售飛鼠幼仔和飛鼠糞便,收入30多萬元。萌萌的飛鼠託起了深山群眾的致富夢。 在中藥藥材中,飛鼠糞便被稱為「五靈脂」,主要功效是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腫解毒。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1月19日,洛南縣景村鎮何溝村村民張仲會在飛鼠飼養棚裡收集飛鼠糞便。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1月19日,洛南縣景村鎮何溝村村民張仲會家的飛鼠飼養棚裡,兩隻飛鼠幼仔在窩裡。
  • 撫河源竹筏漂流:廣昌楊溪旅遊新「名片」(圖)
    撫河源竹筏漂流美景 魏玉燕提供  據了解,撫河源竹筏漂流位於廣昌縣楊溪鄉東坑村,總長4.5千米,其中1.5公裡休閒漂目前已基本打造完成,3公裡激情漂流將接著打造;同時還打造了1公裡森林隧道綠色遊、2000平米竹林沙灘休閒體驗
  • 10多萬隻白鷺從北方遷飛到河源「安寨紮營」,與村民「親密接觸」
    入秋以來,足有10餘萬隻白鷺從北方遷飛到河源市各縣區江河或湖溪,這些來客在當地鄉村「安營紮寨」後,覓食過程中也不懼陌生人,與當地村民面對面記者15日先後在源城區埔前鎮南陂村、陂角村看到,上千隻白鷺在該村田野結隊飛行,翩翩起舞,吸引遊客紛至沓來,當地村民和外地遊客或現場拍照觀賞
  • 扶貧手工坊編織「弱勞力」致富夢
    吸納貧困弱勞力就業近日,氣溫驟降,但河北省新河縣荊莊鄉荊莊村的「扶貧小院」裡暖意融融,十幾個村民正在手工製作輕便簡易的音樂生日蠟燭部件,其中7人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他們邊幹活邊拉家常。「在『扶貧小院』加工生日蠟燭部件,每月可以掙500多元。」 荊莊村60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張光華說。
  • 臺灣青年駐山養澳洲淡水龍蝦:免費傳授村民「養蝦術」
    臺灣青年駐山養澳洲淡水龍蝦:免費傳授村民「養蝦術」2018-06-21 23:2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福建日報        瀏覽量: 6126 次 我要評論 賴志昌&nbsp攝  大山裡,原本一棟棟廢棄的養豬場,經他改造,成了標準的養蝦基地;他一年到頭紮根蝦場,攻克難關,蝦苗成活率由最初的15%提升至35%;來大陸養蝦一直是他的夢想,他無償將養蝦技術傳授給村民,帶領更多人養蝦致富。他便是從臺灣來大陸養蝦的創業青年李忤錠。  近日,記者走進龍巖市新羅區東肖鎮鄧厝村奇邁山上的澳洲淡水龍蝦養殖基地,一探究竟。
  • 成群幾十斤大魚,遊進安徽一鄉間大河,村民一車車捕起拉走
    然而近日在安徽宣城的一處鄉村河道,村民們卻從河裡撈起「一車車的魚來」——其中不乏二三十斤的大魚……宣城市郎川河邊,村民一邊撈魚一邊賣魚「三十多斤的魚好多,翹嘴魚(長江白魚)、鰱魚多一點,鯉魚草魚也有,天天都看到有人一車車拉走,還有人乾脆就在河邊賣魚叻」當地網友驚嘆說,從來沒見過郎川河裡有這麼多魚,每天經過河邊,路邊都有「好幾撮人」在賣魚。
  • 想到澳洲就想到它,澳洲國寶無尾熊未來堪憂
    無尾熊,是許多人到澳洲觀光一定不會錯過的焦點,也是澳洲重要國寶之一畢竟在1936年,一篇刊載在《晚間新聞》(The Evening News)的文章就以〈保育無尾熊〉為題談道:「澳洲人是時候決定是否要擔起保育無尾熊的責任了……一想到這些被海外遊客和澳洲人大力誇讚的物種,實際卻面臨生態滅絕,就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一份2016年研究也提到澳洲無尾熊數量確實有持續減少的趨勢。
  • 「國寶」袋鼠成「公害」 澳洲人難以承受(圖)
    「國寶」袋鼠成「公害」 澳洲人難以承受(圖) 這個前肢短小而後肢粗壯,因跳躍行進而被人戲稱為「澳洲大螞蚱」的「原住民」是澳大利亞的象徵。澳大利亞快達航空公司(QANTAS)的班機每天都翹著塗有袋鼠形象的紅屁股(紅色的垂直尾翼),無限風光地往返於澳洲與世界各地;而機翼下廣袤的澳洲大陸上,數以千萬計的國家「形象代表」們卻正在已持續兩年多的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旱中苦熬度日。
  • 河源江畔再現「恐龍蛋」
    恐龍蛋化石河源恐龍博物館在江東新區臨江鎮聯新村搶救性發掘「恐龍蛋」。河源恐龍博物館9月16日傳來好消息:歷經數月時間的搶救性考古發掘,河源市江東新區臨江鎮聯新村的一處紅砂巖山坡,現已搶救性發掘出數窩「窩狀」恐龍蛋化石,其中完整的「恐龍蛋」共計33枚。
  • 河源江畔再現「恐龍蛋」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煥陽 通訊員黃志青 河源恐龍博物館昨日傳來好消息:歷經數月時間的搶救性考古發掘,河源市江東新區臨江鎮聯新村的一處紅砂巖山坡,現已搶救性發掘出數窩「窩狀」恐龍蛋化石,其中完整的「恐龍蛋」共計33枚。這些出土的恐龍蛋化石,再一次刷新了河源恐龍博物館的館藏數量。
  • 史上混得最慘的國寶,澳洲政府號召大家吃袋鼠!
    但是同樣是國寶,澳大利亞的袋鼠最近有點憂傷,因為澳大利亞政府決定:對袋鼠們下達捕殺令!    是的,你沒有聽錯,確實是捕殺,而且還有很多澳洲民眾和學者呼籲:大家應考慮多吃袋鼠肉    此時的袋鼠寶寶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 即日起至1月12日 環球網推出「澳洲免費遊」抽獎活動
    【環球網報導】新年伊始,環球網聯手首都航空共同推出「新年澳洲免費遊」抽獎活動。本次活動面向環球網全體中國網友,即日起至1月12日,通過圖片掃描二維碼或者點擊連結http://go.huanqiu.com/special/activity/index.html?
  • 村民為給孩子過滿月用毒藥毒魚 生態河被毀
    鎮坪三名男子為了給其中一名男子孩子滿月準備食材,竟然對境內代安河裡的魚動了歪腦筋,用毒藥來毒魚。  日前,鎮坪縣漁政部門接到一起毒魚案件,稱一條原生態河流被人下了毒。  鎮坪縣水利局漁政執法大隊大隊長陳曉華:「我們立馬組織人員趕赴現場,然後看見滿河壩都是死魚。」
  • 它是世界最大淡水魚之一,肉嫩刺少,鮮美無腥,有「國寶魚」美稱
    由於我國水產業的發展,現在已經引進很多國外魚種進行養殖培育,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從澳大利亞引進的一種魚,它就是墨瑞鱈。墨瑞鱈又叫做河鱈、東洋鱈、鱈鱸、澳洲龍紋斑、蟲紋鱈鱸或蟲紋石斑等,是生長在澳大利亞墨瑞-達令河流域的土著淡水魚類。
  • 沒錯,就在河源客天下
    客家古邑,萬綠河源。河源,一顆位於北回歸線的上的璀璨明珠,在這裡從來不缺乏神秘。東江斷裂帶不斷的演變,孕育了一個神奇的自然王國。而提起河源,人們最終話題還是繞不過溫泉。作為河源溫泉名片之一,坐落於水晶山下的河源客天下國際旅遊度假區,依託山、水、湖、泉打造集全新溫泉地標——溫泉小鎮。這裡的溫泉,可是全世界唯一在白水晶產出的溫泉哦!
  • 世界上混得最差的國寶:澳洲大袋鼠,看似可愛是你沒和它打過交道
    世界上混得最差的國寶:澳洲袋鼠遭人嫌~就在昨天看到消息稱在2018年12月9日那天,袋鼠羅傑壽終正寢。今天就藉助袋鼠羅傑給大家介紹以下澳洲最不受待見的國寶——袋鼠。混得最差的國寶混得最差的國寶袋鼠,作為澳大利亞的象徵之一
  • 澳洲國寶考拉的悲慘命運:1788年英國人登陸時有千萬隻,如今4萬
    文|米君,優質原創作者、自由撰稿人世界各國都有法定或民間默認的國寶動物,比如我國的大熊貓,不僅是國人的驕傲更是世界第一的國寶。只不過能被叫做國寶,也就意味著數量稀少。我們的大熊貓總共也只有不到2000隻。而其他國家的國寶也好不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