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能克隆恐龍嗎?

2020-09-05 冬哥譜科

「侏羅紀公園」建立在從保存在琥珀中的蚊子腹部提取DNA的想法上。

雖然乍一看這似乎是可能的,但科學家在蚊子化石中找到可用的恐龍DNA的可能性很小。

科學家們需要一個非常特殊的樣本--一隻雌性蚊子,它在降落在樹膠中之前剛剛消耗了大量的恐龍血液。

由於琥珀中的化石是比較罕見的事件,因此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相當小。

缺乏可能的樣本並不是唯一的問題。

在琥珀中發現的大多數昆蟲化石也太年輕,不能含有恐龍的血液--當昆蟲被困住的時候,恐龍已經滅絕了。

許多昆蟲在被困住後由內而外腐爛,裡面沒有留下任何東西可供科學家嘗試提取。

最後,樣品必須非常乾燥,因為DNA在有水的情況下會很快分解。

但是,如果研究人員真的發現了一隻保存完好的蚊子,身上充滿了恐龍的血液,提取它的DNA仍然是困難的。

帶有恐龍DNA的血液會被昆蟲的身體包圍,而昆蟲有自己的DNA。

琥珀中也可能有來自其他細胞的DNA,這可能會汙染樣本。

當然,還有實驗室本身的DNA--還有進行提取的科學家體內的DNA。

「侏羅紀公園」中的虛構科學家試圖通過結合恐龍DNA和青蛙DNA來繞過這些困難。

但這就像是試圖用來自兩個不同拼圖的數十億塊拼圖拼湊一個拼圖。

此外,青蛙可能不是提供替代DNA的最佳候選者。

今天,關於恐龍命運的最流行的理論之一是,有些恐龍進化成了鳥類,而不是青蛙。

最重要的是,今天在動物身上使用的最常見的克隆形式涉及到核移植。

科學家在摧毀第二個細胞的細胞核後,將其中一個細胞的細胞核放入同一物種的第二個細胞中。

沒有恐龍細胞或恐龍蛋可以容納一組新的DNA。

研究人員將不得不找到一種不同的方法,讓DNA成長為一隻活的恐龍。

所以「侏羅紀公園」的方法已經過時了--但是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讓恐龍復活呢?

從琥珀中提取DNA的想法並不局限於電影。

第一次在現實世界中取得成功的報導發生在1992年,當時科學家報告說,在多米尼加琥珀中發現了一隻已滅絕的蜜蜂的DNA。

緊隨其後的是其他成功提取的報導。

然而,圍繞這些發現存在一些爭議。

在某些情況下,其他研究駁斥了最初的發現。

在另一些情況下,研究人員根本不能複製原始的DNA提取。

猛獁象與恐龍克隆。

2005年3月18日,在日本長古特的全球之家,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區發現的一頭凍結的猛獁象。

除了使用困在琥珀中的昆蟲的DNA,還有幾種關於科學家如何克隆恐龍的理論。

一種是在骨骼化石中發現DNA樣本,而不是在昆蟲體內。

這個想法的問題是,DNA是一個複雜、微妙的結構。

石化的過程包括用礦物質取代動物骨骼中的有機組織。

這有效地破壞了可能含有DNA的細胞。

然而,一組古生物學家在暴龍暴龍的骨骼中發現了似乎是軟組織的東西。

這是一個沒有人能預測到的發現--在那之前,科學家們認為所有的軟組織都在化石過程中被破壞了。

然而,研究小組還沒有從軟組織樣本中提取出任何DNA。

雖然這一發現並不一定保證研究人員會在化石中找到完整的DNA,但它使這個想法比幾年前更有可能。

另一個吸引人的想法是,研究人員可以對恐龍的DNA進行排序,並重建必要的DNA鏈。

在這一點上,這是不可能的。

例如,人類基因組的測序花了13年的時間才完成,最終的產品不是研究人員可以用來複製人的東西。

重建完整的恐龍DNA鏈將需要遠遠超出現有技術的技術。

這就留下了可能僅次於克隆恐龍的事情--克隆已經滅絕的哺乳動物,比如猛獁象。

猛獁象化石比恐龍化石要年輕得多。

它們只有大約3萬年的歷史。

這種年齡上的差異使得DNA分解的時間要短得多。

但是,猛獁象克隆計劃仍然需要保存完好的標本。

猛獁象的組織不可能經歷過冷凍和解凍的循環,也不可能在極低的溫度下保存,這可能會損害DNA。

然而,拼湊這些證據來了解猛獁象基因的想法並不是完全不合理的。

2005年,一個研究小組報告說,他們已經對猛獁象的部分基因組進行了測序。

讓哺乳動物復活的第二種選擇可能是使用化石精子使相關哺乳動物的卵子受精。

由此產生的動物將是一種雜交動物,其遺傳密碼只有一半來自其雄性猛獁象父母。

日本的一個研究小組在2006年提出了一個項目來實現這一點。

古生物學和基因技術的這些進步使得克隆恐龍的想法在遙遠的未來的某個時候變得更有可能。

但這仍然是完全不可能的,特別是在我們的有生之年。

還有一個離奇的想法,小行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也可能小行星撞擊時會有一些恐龍片段被拋進太空,如果落在月球上,甚至恰巧落入兩極的隕石坑,根據那裡的條件恐龍DNA會得到完整保存。

相關焦點

  • 中美科學家在恐龍骨中發現完好細胞,能克隆小恐龍嗎?
    DNA測試中,研究人員用染色物來檢測DNA,發現斯氏亞冠龍的細胞和現代細胞的染色體對染色物反應相同,也就是說這個恐龍細胞的DNA從7500萬年前一直保留至今。(DNA是非常脆弱的物質,很容易氧化破壞掉。)研究人員稱,這是令人興奮的發現,表明細胞和裡面一些非常重要的生物分子能持續存在,這對科學家重新揭露古生物的分子秘密有啟示意義。
  • 既然人類能克隆出綿羊多莉,為什麼就不能克隆一隻恐龍?
    其實,人類能克隆出多莉,而不能克隆出恐龍的原因,是因為DNA具有半衰期,超過一定年限的DNA,無法利用克隆技術還原出原本的樣貌。具體原因我們分析一下。克隆多莉的方式提到克隆,人們會認為非常科幻,一般科幻電影或者小說裡才會出現的情節。其實克隆這個技術難度並不高,流程也不複雜,我們來看一下科學家是如何將綿羊多莉克隆出來的。
  • 恐龍是食草還是食肉,科學家是如何判斷的?復活恐龍能實現嗎?
    恐龍是食草還是食肉,科學家是如何判斷的?復活恐龍能實現嗎?大多數人對恐龍形象的認知都是來自於一些影視作品,這些恐龍的形象都是根據考古學家對於恐龍化石的了解,通過3d圖像對其進行的還原。那麼考古學家是如何通過這些破敗的化石還原恐龍形象的呢?
  • 既然克隆羊可以,為什麼克隆恐龍不行?
    植物的扦插等營養繁殖也是一種克隆,離體的植物組織先脫分化為愈傷組織,然後再分化為根、芽等器官,最後長成一株完整的植物體。一些低等動物如昆蟲、青蛙和魚類的未受精卵,經過特定誘導也能發育成完整動物體,它們的克隆比高等動物簡單,科學家在1952年就克隆了北方豹蛙蝌蚪,1963年成功克隆了鯉魚。
  • 科學家能復活恐龍嗎?在琥珀中的蚊子真的是使恐龍復活的方法嗎?
    科學家能使恐龍復活嗎?恐龍統治了地球1.4億多年,之後由於巨大的小行星撞擊而結束了統治。是否有可能將這些久違的爬行動物從死地帶回來,如果可以的話,我們真的要這麼做嗎?博物館的恐龍研究員Susie Maidment蘇西博士解釋說,要恢復古老的爬行動物侏羅紀公園風格將是多麼困難。
  • 恐龍消失了上千萬年,人類已經找到化石,為什麼不克隆一隻出來?
    誰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恐龍的滅絕,這個問題也成為了生物進化史上一個至今無人能解的謎題。,為什麼不克隆出一隻恐龍來呢?要知道,早在20多年前,科學家就成功克隆出來了一隻克隆羊「多利」,按道理說,經過20多年的科技發展,人類應該有能力克隆出恐龍才對,但是科學家為什麼沒有這麼做呢?在電影《侏羅紀公園》裡,科學家通過蚊子血裡的恐龍基因,成功復活了恐龍。我們都知道,生物的遺傳基因,也就是染色體是由蛋白質和DNA結合而成的,如果我們找到了完整的恐龍DNA,那麼的確有可能克隆出恐龍。
  • 恐龍復活丨與科學家探秘失落的世界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絕滅的罪魁禍首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科學家曾在義大利古比奧地區發現了白堊紀和古近紀地層交接的一層淡棕色粘土中,銥元素的含量特別豐富的現象。 侏羅紀公園能成為現實嗎?一直以來,恐龍之所以被人們關注是因為它們的滅絕,不過這個原因其實挺無奈的,要是恐龍能思考,它們肯定不願意以這種方式出名。當然,在遠古的那段時期,恐龍的世界一定是很奇特的。而古生物學家們在研究恐龍的時候也把它們當成正在呼吸、奔跑、捕食、成長乃至交配的活生生的動物。
  • 科學家發現疑似恐龍DNA!我們可以複製一個《侏羅紀》嗎?
    來源:Freepik.com作者 | 劉森 遼寧古生物博物館 展覽部主任編輯 | 張昊責編 | 高佩雯1997年全球第一隻克隆動物多利誕生後,人們相繼克隆了一系列物種,甚至已經有商業公司開始提供克隆寵物服務
  • 科學家利用DNA將野山羊復活,為什麼不能復活恐龍?區別在哪兒?
    克隆技術在1996年初步取得成功之後,就受到了很大的爭議,這項技術的出現讓科學界分為了兩大陣營,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克隆技術的出現,有助於人類復活地球上很多滅絕的物種,對瀕危動物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而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克隆技術的出現很有可能會導致如今社會的混亂,是有違倫理道德的一種表現。
  • 復活渡渡鳥比復活恐龍更現實,未來或可藉助克隆技術將其復活
    網易科技訊6月10日消息,科學家們認為
  • 恐龍復活能與人類共存嗎?看看科學家的說法:克隆再多也不夠
    雖然遠古巨獸的存活成謎,但是科學家依然熱衷於尋找它們的蹤跡。因為不同時代的遠古生物身上總會或多或少地攜帶著時代的特徵,只要能挖掘到它們的骸骨,便能破解不少地球歷史之謎。要知道,目前地球已有接近46億歲的高齡,而人類只有短短六百萬的發展史,若想窮其奧秘,還真的需要花費不少的功夫。其中最為典型的莫過於恐龍化石了。隨著恐龍化石的出世,一段被歲月塵封了2億多年的歷史正式被解封。
  • 人類能復活這10個已經滅絕的物種嗎?科學家:大部分可以
    薩哈共和國猛獁象博物館的俄羅斯科學家塞米恩·格裡戈列夫計劃用從長毛猛獁象骨髓中提取的細胞核來代替大象卵的細胞核。理論上,大象會成為小猛獁象的代孕候選人。塔斯馬尼亞虎於1936年滅絕,部分原因是它們幾乎沒有基因多樣性。這對物種的生存不不利,會使物種適應變化的能力更弱。 即使塔斯馬尼亞虎或其他動物被復活,這個物種也不太可能單獨存活,需要我們幫助其重新建立多樣性。
  • 為什麼現在很少提「克隆」了?看下「多莉」羊的一生就知道了
    很多朋友可能都曾經熱議過一個話題,那就是我們能不能利用克隆技術將那些已經從地球上消失的物種(如恐龍、猛獁象等)帶回地球。我們知道,很多生物在繁殖後代時,需要先讓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到一起成為受精卵,這些受精卵再發育成為新個體,如果少了一方,原則上是沒法在自然條件下完成繁殖後代的。
  • 克隆復活已滅絕的生物?科學家已經開始嘗試,首選是這種動物
    目前來說,唯一的希望,就是克隆技術。克隆技術,大家已經並不陌生了,就是提取想要克隆的生物的遺傳物質,植入到和它類似的生物的胚胎細胞中,進行培育。1996年,科學家成功克隆了一隻名叫多利的羊,讓克隆技術真的成為了可能。
  • 複製人真的到來那一天,真的能克隆出自己嗎?
    自我意識能不能克隆每個人之所以是能夠被識別,除了外貌體徵以外,就是每個人的自我意識。自我意識中的那個我,是區別於世間其他萬物,甚至複製人的唯一存在。在電影《月球》中,山姆一直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也就是這個「我」是排他性的,會把自己以外的所有認定都是「非我」。
  • 《侏羅紀公園》裡的情景可以實現嗎?恐龍是否可以復活?
    相信大家都看過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在電影中科學家從從保存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體內提取了恐龍到了恐龍血液,獲得了基因片段,進而讓恐龍在滅絕了6500萬後再次復活。這些恐龍有的暴虐兇殘,有的溫順可愛,真的是讓恐龍迷大呼過癮。
  • 克隆羊誕生24年了,為何克隆技術沒有新的突破?先看看它的結局吧
    不過,另一方面來說,科學家雖然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接受這種說法,但他們仍然心存疑問:難道這個問題就無法解決嗎?畢竟,在某些克隆案例中,科學家並沒有發現早衰的痕跡。而且,即使是多莉本身,也並非所有身體部位和機能都表現出同樣的早衰程度。(圖片說明:多莉羊克隆示意圖)但是,這不意味著克隆就沒有任何問題。
  • 為何會有這麼多人反對製造「複製人」?看完之後總算明白了
    人們可以通過基因來創造新的生物,比如科學家曾經在恐龍化石中提取出了恐龍的DNA片段,這意味著我們或許能夠復活恐龍。人類的基因是非常神秘的,鹼基對擁有著非常複雜的變化和多變的排列順序,這是因為種類多變,排列順序複雜,以至於出現了很多不同的性狀。你們可以利用基因的特點來進行一些實驗,甚至是治癒人類的疾病,如果利用得當,能夠造福人類社會。
  • 7000萬年前化石中疑現「恐龍DNA」,恐龍真的能夠復活嗎?
    而根據《科普中國》一項報告指出,科學家們疑似發現了恐龍的DNA,又引發了大家的熱議。對於滅絕這麼久的「恐龍」來說,確實要想找到一些完整的「DNA」還是比較困難的,就算是真的存在DNA也可能出現組成和結構分解的情況。如果是恐龍DNA,真的能夠復活恐龍嗎?
  • 既能復活猛獁象,又能復活貓王,科學家們的起死回生術有多神奇?
    但這重要嗎?許多人認為,如果復活之後的動物在外觀和行為上與其前身一樣,那就足夠了。03 我們能復活恐龍嗎?可悲的是(或者說謝天謝地),現實版的侏羅紀公園是不可能實現的。哪些物種可以進行復活是有限制的。首先,科學家需要有動物DNA的來源。有時,DNA來自保存下來的博物館標本,或者來自從活體動物中收集並冷凍的細胞。有時,這可能來自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