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養豬業的財源,母豬一直是每個豬場的重頭戲,很多豬場也許對養豬比較吝嗇,但對於母豬的管理和保健卻是捨得投入,但有時得到的結果卻有些差強人意。因此,為了幫助大家養育好母豬,本文主要介紹母豬保健計劃和母豬保健程序,總結如下:
母豬保健的意義在於母豬在健康的基礎上可以提供更多的仔豬數量,並保證最高的存活率,仔豬的初生重和斷奶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而能繁母豬的使用壽命也會延長,因此母豬保健不僅需要飼養管理、環境等方面的到位,更重要的是要求做好母豬的分期調養和精確繁殖營養的補充。鄉村的母豬保健共分三個階段,即:母豬配種、母豬產前、母豬產後。只需將這三個階段做好保健,養好母豬就容易了。
一、母豬的配種
對後備母豬來說,首先要正確地選擇後備母豬,對有傳染性疾病或生殖器有缺陷的後備母豬,要堅決排除;後備母豬必須選擇專用的後備母豬料來飼養,每月定期在後備母豬料中添加消黃散10天,以促進後備母豬性成熟;千萬不要過早配種,做好發情鑑定和配種時機的確定;加強後備母豬的活動,因為太肥或太瘦都會使母豬發情困難;注意飼料營養平衡,為防止飼料黴變,可將天蓬樂牧天下的玉米粉添加到母豬料中,因為玉米粉中的黴菌毒素會引起母豬不育、發情不正常等難產難題,危害極大。備用母豬遲遲不發情則需要另外一袋天蓬樂牧催情散,一頭母豬只需一袋分三天吃就可以發情。
二、母豬的產前
除了重視孕期母豬如何餵食外,還應重視母豬的各種應激反應,特別是熱應激。熱易導致母豬便秘和不能進食,在分娩過程中一旦無力會導致產程過長或難產,產生死胎的可能性增加,羊水滯留在子宮內也更容易滋生細菌而引發炎症,這將直接影響母豬的壽命。針對母豬產前不吃奶、便秘、產程延長等難題,僅需在母豬料中加入天蓬樂牧速21+胃動力,就可輕鬆解決這一難題,因為胃動力是益生菌的活性成分,可提高母豬的採食量,調節胃腸環境,增強免疫能力。速補21包含多種維數、礦物質、胺基酸、賴氨酸、微量元素等補充營養。
三、產後母豬
產後保健主要是為母豬提供高質量的奶水,減少母豬在產後出現某些圍產期疾病和仔豬黃白痢等。添加天蓬樂牧母豬寶可以很好地調節母豬產後各種繁殖機能,顯著改善泌乳機制,增加泌乳量。肥乳多不僅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高品質奶水,其富含的各種營養成分也可以延長母豬的使用周期,為其下一階段的正常繁殖提供充足的營養基礎,確保母豬的繁殖機能得到最精確的調理和營養補充。對母豬養殖而言,保健工作是提高其抗病能力、保障其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因此,在進行母豬保健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搞好環境衛生
殺菌是淨化養殖環境,預防疾病發生的常用措施,包括生產前的殺菌、生產過程的殺菌和生產後的殺菌。進豬場的人都要先經過豬場大門進行腳踏池(墊子)、消毒液洗手、紫外線照射5 min後才能進。將每批豬轉場後都要對產房進行徹底消毒,空欄5~7天後再轉入下一批。每周進行一次全場大消毒,遇有疫情適當增加消毒次數。在生產過程中,應堅持每周2次帶豬消毒。豬群噴霧消毒應選用低刺激性藥物(如百毒殺、碘製劑),並交替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消毒劑的消毒期應選擇在傍晚,光線較暗時,噴霧時噴頭向上,霧粒在80~120微米之間,消毒劑消毒量過大過快,過小容易吸入肺,造成呼吸困難甚至死亡。以每立方米15毫升的劑量,於3天前和3天後發生呼吸道疾病或免疫抑制。
(2)免疫注射工作
豬瘟疫苗於仔豬出生後20日齡首免,口蹄疫疫苗於28日齡免疫,副傷寒疫苗於30日齡免疫,豬瘟、丹毒、豬肺疫三聯苗於60日齡注射。產前60天為母豬注射藍耳病滅活疫苗,產前30天為偽狂犬病疫苗,產前20天為大腸桿菌多價疫苗,產後20天為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苗,產後30天為口蹄疫疫苗。及時結合本地疫情動態,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種工作。
3.及時消滅體內和外寄生蟲
寄生物破壞了機體的免疫系統,不但造成營養浪費,而且使豬只的免疫反應遲鈍,抗病能力下降。所以,制定科學、合理的驅蟲程序,定期進行驅蟲處理,對豬群的健康生產至關重要。通常認為:母豬產前2~3周,公豬每年春秋各驅一次,斷奶仔豬每驅一次後轉入育肥場,每隔1周重複一次。殺蟲劑應選用廣譜、高效、低毒的天蓬樂殺蟲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