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小動物,作為寵物也是非常普遍的。即便如此,我們其實還是不夠了解貓咪,有時甚至會對貓咪產生一些誤解。比如,兩隻貓咪見面並不親熱,只是漠然走開。其實,貓咪漠然走開不是不親熱,而是避免了一場「大戰」的可能。而下面一些關於貓咪心理和生理的幾個小秘密,有利於鏟屎官更好地了解貓咪哦!
第一,貓狗其實是一家。我們都知道,貓咪和狗狗都有各自的祖先,但是再往前追溯,其實貓咪和狗狗有共同的祖先。小古貓,又叫古貓獸,根據研究發現,這種動物很可能是貓咪和狗狗的共同祖先,不過這種動物實際上並不屬於貓科。
第二,被訓斥時貓咪看上去毫無感覺,其實也是認錯的表現。有時,貓咪做錯事受到主人呵斥時,不但沒有認真聆聽主人的教誨,反而避開主人的目光,甚至是悠閒的梳理自己的毛髮。其實,這恰恰是貓咪反省的表現,貓咪通常會在想跟對方打架的時候,才會直直盯著對方看。
第三,貓咪為何總是影響人睡覺?在需要狩獵的時候,傍晚和黎明這種天色晦暗,但是又不是漆黑一片的時間段,是貓咪狩獵的最好時機。哎,怪不得我家貓咪會在天剛剛黑的時候興奮一會兒,然後早上五點鐘叫我起床呢。
第四,貓咪不會捉老鼠也是正常的。貓咪的狩獵行為一部分源於天性,一部分源於學習,天性裡的那部分,比如夜晚興奮、行動敏捷等得到保留,但是需要學習的那部分,保留的比較差。這也怪不得貓咪,現在貓咪都是家養的。就連貓媽媽可能都沒見過老鼠,小貓更是沒機會學習捉老鼠啦。
第五,貓咪的食慾可能存在周期性。在需要捕獵解決溫飽的時候。貓咪並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飽餐一頓,所以即使是餓一段時間也沒事。當然,我們現在肯定不能因此就覺得貓咪餓著也沒關係,但是貓咪的食慾偶爾有波動起伏,可能就來自於這裡。不過現在的家貓基本已經忘記捕獵為何物,所以即使有食慾起伏也不會特別大,食慾變化特別大,還是需要重視。
第六,不會在一個地方跌倒兩次。貓咪的警惕性其實是很高的。比如,我之前跳繩的時候貓咪仍然要趴在我旁邊,趕都趕不走,我只能小心翼翼讓繩子別打到他。但是有一次仍然不小心打到了他一下(也不能怪我,天天趴我旁邊看我跳繩,一次沒被打到才奇怪呢)。從此之後,只要我把跳繩拿出來,他就躲很遠。貓咪一旦遭遇過一次不好的事,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這也是貓咪的生存智慧啊。
其實,貓咪的小秘密還有很多,這些確實會讓我們更了解貓咪。不過每隻貓咪都是不同的,不能把其他貓咪的行為習慣照辦到自己貓咪身上。不過以此為參考來了解自己的貓咪,總歸是可以讓我們多了解貓咪一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