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但哈士奇卻是個例外,近幾年養它的鏟屎官們都被它折磨的痛苦難堪,對它是各種吐槽,哈士奇也憑藉著自身的蠢萌氣質,獲得了很多稱號,比如:蠢狗,二哈,人來瘋,撒手沒等等等等。
尤其是撒手沒這個稱號,真的是名副其實,一點都不誇張,牽它出去遛彎的鏟屎官們哪怕撒開它一秒鐘都不敢,哈士奇非常喜歡放飛自我,尤其是撒開以後,能把自己放飛到天涯海角,有時候別說鏟屎官們找不到它,它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哪,還是典型的小叛徒,認吃不認人,別人給塊雞腿,它就能屁顛屁顛的跟人走,就更別指望它能回家了。
那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性格?是天生就有嘛,還是後天養成的?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這個撒手沒的問題,是從什麼時候形成的。
哈士奇還有一個身份就是雪橇犬,全名是西伯利亞雪橇犬,很多人可能會感到很驚訝,這傻狗還是交通工具?不得把人帶了溝裡去啊?其實呢西伯利亞雪橇犬是原始的古老犬種,在西伯利亞東北部、格陵蘭南部生活。西伯利亞雪橇犬是和狼的血統非常近的犬種,所以外形非常像狼,有著比大多數犬種都要厚實的毛髮,保通常毛髮分為白色,灰色,黑色三種。
除此之外哈士奇還是非常好的捕獵能手,四千多年前的亞洲東北部的西比利亞,生存者一幫以狩獵衛生的遊牧民族楚克奇人,楚克奇人在俄語中的翻譯是馴鹿人,楚克奇人就以狩獵馴鹿為生,而哈士奇就成了人們的輔助能手。整篇文章說到這裡,看似一切都很正常,那時候的哈士奇不僅是人們的交通工具,還能夠幫助人們狩獵,都是一些好特點,那為什麼後來卻變成了這個樣子呢,我們接著往下講。
其實哈士奇之所以變成這樣跟楚克奇人是脫不了干係的,那個時候的哈士奇因為又是要當雪橇犬,又是要狩獵的,任務非常艱巨,楚克奇人為了培養哈士奇的速度,就對它實施了放養的制度,為了培養它們捕獵的本領,在夏天的時候就把它們放出去,到了冬天才陸陸續續的收回來,以至於養成了哈士奇這种放蕩不羈愛自由的性格,一直被延續至今。
如今家養的哈士奇,並不需要它拉雪橇,但是在它的意識裡,速度是第一,因此成為了撒手沒的客觀原因,所以養哈士奇的鏟屎官們,帶它遛彎的時候,儘量不要撒手,不然就真的叫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