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埃及沙漠深處,發現大量鯨魚化石,找到了鯨魚進化的秘密

2021-01-17 量子探索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談到「埃及」想像大家都會想起沙漠中的金字塔,並且在我們的印象中,埃及的地理氣候是炎熱且乾燥的,一望無際的沙漠和稀少的綠洲是這裡的地理特徵,從氣候來看,埃及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沙漠氣候,晝夜溫差極大

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讓生活在沙漠的生物都有一手「絕活」,但是就在這樣環境中,科學家居然發現了一個山谷中,存在大量鯨魚以及海洋動物的化石,為什麼這裡會存在鯨魚的化石,是誰把它們帶過來的?

鯨魚谷位於開羅南部的法尤姆省,在Wadi Hitan沙漠的深處中的一個山谷裡,埋葬著無數鯨魚的屍骨,很難想像在沙漠的深處中居然存在如此大量的鯨魚化石,當然,在這裡不僅僅是鯨魚的化石,還有鯊魚、海蛇、海龜、鱷魚、海牛等海洋動物,其中大部分海洋動物都已經滅絕,在現代地球海洋中已經找不到它們的身影了。

為什麼沙漠的深處會有海洋動物的屍骨?答案其實很簡單,在數千萬年前,如今炎熱的沙漠其實是一片汪洋,並且是古鯨亞目的樂園,生活在這裡的鯨魚還沒有現在鯨魚這麼像魚類,科學家在化石中甚至發現了「龍王鯨」的化石,這種鯨魚保留有退化的短小後肢,這個發現是鯨類是由陸生動物進化的最好證據。

地球的環境在不斷變化,對於大部分生物來說,進化的趨勢就是適應周圍環境,但是有些時候,某個地區的環境會在較短的時間發生巨大的改變,當然這裡的「時間短暫」只是針對地球的歷史而言,可能是上千年或者是上萬年的時間,對於地球46億年的歷史來說轉瞬即逝,但是對於生物來說,成千上萬年的時間就有一些漫長了。

生物的進化是緩慢的,如果一個地區短時間內發生巨大的環境變化,就會導致這個地區的生態環境也發生巨大的改變,甚至很多物種都會滅絕,而倖存下來的生物也會偏離原本的進化方向,去適應全新的環境。對於這些鯨魚來說環境的變化是緩慢的,它們也有機會跟隨海洋前往其他海域。

龍王鯨也被稱為械齒鯨,它們的活動範圍是古代地中海區域,這種鯨魚是現代兩種鯨魚的祖先,它們15~18米,這種動物的化石其實並不少見,但是在一開始時,科學家認為這種生物可能是一種海洋爬行類,因為從化石來看,更像是一條大海蛇,但是隨著更加完整的化石出現,科學家發現這種動物可能就是鯨魚的祖先。

而在沙漠的鯨魚谷中,科學家就發現了一具完整的龍王鯨化石,從龍王鯨化石上可以看到一雙小腳,這個特徵是鯨魚由陸生動物進化而來的最好證據,鯨魚並不是第一批從陸地返回海洋的動物,在鯨魚之前,其實就有一些爬行類返回海洋,形成了繁盛一時的海洋爬行類。魚龍的進化過程和鯨魚十分相似,甚至一些魚龍的體型和鯨魚不相上下。

藍鯨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生物,但是也有科學家認為,紐西蘭大魚龍或許才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生物,但是由於化石的缺乏,我們的估算可能並不準確,如果科學家的判斷是正確的,那麼這種魚龍的體重可能高達311.5噸,藍鯨的體重僅為181噸。

鯨魚和魚龍屬於趨同進化,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物種,卻選擇了類似的進化方式,這樣的例子在地球上其實並不少見,鯨魚和魚龍都可以衝擊地球最大生物的寶座,證明這個進化方向是十分正確的,並且鯨魚作為哺乳類,比魚龍這樣的爬行類更有優勢,如果沒有人類的捕殺,海洋中的鯨魚會遠比現在要繁盛很多。

很難想像,如果古代人類在沙漠的深處發現如此巨大生物的屍體會有什麼感想,遍布全球的「龍」的傳說,或許就是古代人類發掘出的巨大海洋動物化石,現代科學的進步讓我們可以追溯這些化石背後隱藏的秘密,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藍鯨這樣巨大的海洋生物。

只有不斷的推進科學發展,我們才能探索更多生物進化的奧秘,你認為藍鯨是否是世界上存在過的最大生物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沙漠中發現「小腳」鯨魚化石,或是陸地生物進化而來?怎麼回事?
    在沙漠深處發現海洋化石,它們從何而來?為何會來到這裡?人類科技成熟後,開始了對史前文明的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經歷了各種坎坷,我們很難知道哪些鼎盛的文明是如何消失的,久而久之也成為了一個未解之謎,其中最讓大家好奇地還是埃及金字塔和瑪雅文明,提起埃及金字塔大家就會想到一片沙漠,大家對沙漠的印象,就只有一片黃沙,並且很少有生物能夠在這裡生存發展,因為天氣實在是太惡劣了。
  • 埃及荒漠出現數千條鯨魚化石,揭開了進化過程的真相
    我們所知的鯨魚是生活在海裡的巨型動物,也幸虧它是生活在海裡,不然憑它們的體型和族群的龐大,估計陸地上人類的活動空間可能會減少很多。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鯨魚的所在之處卻是在一個埃及的荒漠,這才引起人們研究的興趣。這片荒漠位於埃及法尤姆省的一個沙漠深處,鯨魚們會在這片荒漠裡排著隊、肩並肩地分布著,景象十分壯觀。問題是,這些鯨魚是從哪裡來的呢?
  • 埃及一個沙漠發現鯨魚,經過專家研究,卻印證了生命起源於海洋!
    沙漠,鯨魚?在人們的心目中,這兩個詞是無法聯繫在一起的,但是在埃及的一個沙漠裡,出現了不該出現在這裡的鯨魚。這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因為某個土豪無事可做,從遠處把一頭鯨魚送到了沙漠?真相併不是所有人都猜到的。
  • 德科學家發現「會行走的鯨魚」 源自古埃及
    埃及考古遺址挖掘發現「會行據美國連線雜誌報導,鯨魚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多年以來科學家一直致力於研究鯨魚的進化歷程。德國古生物學家埃伯哈德-弗拉士(Eberhard Fraas)在學術生涯中除了研究恐龍,同時還關注鯨魚的進化,他在埃及考古遺址挖掘發現「會行走的鯨魚」,其歷史可追溯至4500萬年前,弗拉士將這種會行走的鯨魚命名為原鯨,這是非常早期的鯨魚進化形態,它將很快填補人類理解鯨魚進化歷史的重要過渡過程。
  • 埃及有個天方夜譚的沙漠,沙漠中竟有鯨魚出沒,生命起源於沙漠?
    如果把沙漠和鯨魚聯繫在一起的話,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怎麼都沒有辦法把這兩個詞語聯繫到一起,但是現如今在埃及這樣的一個沙漠當中就出現了原本就不應該出現的鯨魚,那麼這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回事情呢?對於很多人來說肯定都是覺得非常的奇怪的。
  • 在埃及的沙漠中有一個鯨魚谷,它有數百萬年的歷史
    這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地區之一,每年的降水量只有幾釐米,但鯨魚的屍體正從埃及撒哈拉沙漠的流沙中浮現出來。這些化石遺蹟有助於揭示大約5000萬年前埃及曾經被一個巨大的古代海洋覆蓋。它被稱為Wadi al-Hitan,或鯨魚谷。
  • 澳發現巨眼肉食鬚鯨化石 或重寫鯨魚進化史(圖)
    【搜狐科學訊】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網站2006年8月16日報導,研究人員表示,在澳大利亞發現的一個奇異的鯨魚化石可能會引起人們對於鯨魚進化的一個重新認識,該化石頭骨有著巨大的眼睛以及巨大的肉食型下顎。這一新發現的鯨魚化石,屬於一種不知名的種類,大約生活在2500萬年前,屬於現代鬚鯨的一個早期祖先,鬚鯨靠海水中的浮遊生物為生。
  • 在一片沙漠發現鯨類化石,竟長著四肢!早期的鯨魚化石。
    告訴你,那可謂是天差地別,就比如位於埃及的鯨魚谷,在幾千萬年前就是一片海洋。可到了如今,儼然已經成為一片荒漠。因為科研人員在這個幹谷裡發現了許多屬於早期鯨類的化石,而這個發現也進一步驗證了鯨魚谷曾是海洋的猜想。除了早期的鯨類化石外,科研人員還發現了其它海洋古生物的化石,比如像鯊魚、海龜等等。
  • 荒漠中發現數千條鯨魚,殘骸保存完好,專家:「手腳」清晰可見
    考古專家在這裡集中發現了大量古代鯨類的化石,根據這些遺憾判定,它們生活在距今4000萬年前。 又疑問是正常的,為何海洋中的巨型生物會出現在這乾涸的荒漠中?海洋與沙漠可是兩條平行線,一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可以說是老死不相往來的兩個存在。難道這些鯨魚是穿越了不成?
  • 四足鯨魚最早出現在什麼時期?它是不是現在鯨魚的祖先?
    鯨魚有四條腿?是的,你沒看錯,鯨魚的祖先確實有四條腿。其實,鯨魚的祖先以及演化史一直以來在科學界都是個謎團。在沒有發現一些與鯨魚相關的化石之前,科學界比較統一的說法就是鯨魚是由早期的水生哺乳動物進化而來的。但是,隨著一些化石的被發現和研究,鯨魚的演化之路被重新的改寫和定義。下面我們來簡答的看一下鯨魚的演化史。
  • 400具鯨魚骸骨現身沙漠,有些還長著「手腳」,誰把它們放那的
    作為養分的鯨魚會為分解者提供大量的食物,而鯨落的整個過程會持續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之久。鯨落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移動清道夫階段、機會主義者階段、化能自養階段以及礁巖階段。當鯨魚體內最後一絲營養價值被榨乾之後,鯨魚的身體就只剩下一副殘缺的骨架了,很少有鯨魚的屍體可以被完整保存下來。
  • 古代四足「旅行鯨魚」化石現身秘魯
    科技日報北京4月9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獨立報》官網近日報導,科學家們在秘魯發現了4300萬年前的鯨化石,它有四條腿、蹼狀足和蹄。他們將其命名為「Peregocetus pacificus」,意思是「遊過太平洋的旅行鯨魚」。他們相信,這些鯨在多年前遊過大西洋,到達南美。
  • 鯨魚捕殺自己的同類,這是祖傳的,原來在進化早期就已經出現
    鯨魚可以說是海洋之中的頂級生物,而鯨魚存在於地球上的時間其實也是非常古老的,現在在很多地方都陸續的發現了一些鯨魚的化石之類的,就像是在埃及這個地方發現的這種古老的鯨魚化石Basilosaurus (龍王鯨),這種鯨魚它的長度要比現在的逆戟鯨長度最起碼大兩倍以上,被人們認為是現代鯨魚的祖先,這種鯨魚生活的時代
  • 埃及旅行時,容易忽略的絕美景點(3):埃及世界遺產中的「特例」
    埃及有著很多世界文化遺產,金字塔、古城底比斯(現盧克索),阿布辛貝勒等等,還有一個被忽略的世界遺產,那就是鯨魚谷。它是埃及世界遺產中的特例,它是埃及唯一一個世界自然保護遺產。
  • 數千條鯨魚出現在荒漠中,殘骸保存完好,有一些還長著「手腳」
    在研究中,科學家發現,鯨魚雖然是非常優秀的「潛水員」,它們在吸取了足夠的氧氣之後可以在2000米以下的深海遨遊,但大多數時候,鯨魚都在水下100到200米的地方覓食。
  • 鯨魚的「鬍子」是何時出現的?
    鯨鬚的進化,可與恐龍羽毛的進化相媲美,堪稱生命歷史上最不尋常的變化之一。現在,科學家們在這種創新的進食策略進化中發現了一個重要的中間環節:一種既沒有牙齒也沒有鯨鬚的古老鯨魚。在11月29日出版的《當代生物學》雜誌上,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們首次描述了生活在大約3300萬年前的鯨魚Maiabalaena nesbittae。
  • 鯨鬚是如何進化的?化石研究表明:史前鯨魚或能夠吮吸式進食
    在遠古時期,鯨魚似乎都是有牙齒的。可現代的鯨魚,似乎成為了「大口吞食」的代名詞(鬚鯨很是出名)。不過最近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卻為鯨魚的進化提供了新的見解,暗示某些鯨魚只是簡單地「吸食」了它們的食物。Carlos Peredo 展示史前鯨魚頭骨化石(via:Ryan Lavery)關於「某些種類的史前齒鯨能否直接進化出鯨鬚」、還是經歷了「有齒鯨 / 無齒鯨」之間的階段,理論上的爭吵已持續很多年。20 世紀 70 年代,美國俄勒岡州發現了一條 15 英尺(4.6 米)長的鯨魚化石骨架,其被稱作『Maiabalaena Nesbittae』。
  • 可愛的古代海牛曾經在如今乾燥的埃及沙漠裡遊泳
    在始新世晚期,大約4000萬到3500萬年前,埃及東部的沙漠是海牛的古老親戚的家園。科學家們發現的化石,包括該生物的一些椎骨、肋骨和肢骨,幾乎是一個成年個體。密西根大學的論文曾詳細介紹在埃及西部沙漠中發現的古塞雷尼亞,這種動物屬於半水生動物,它仍然有前肢和後肢,就像陸地生物一樣。
  • 科學家發現遠古巨魚 堪比現代鯨魚
    中國日報網消息:據美國《連線》雜誌網站報導,科學家在博物館裡對幾乎被遺忘的古生物化石進行研究,發現了兩種巨大的濾食性史前魚類物種。這兩種大魚曾經統治地球海洋上億年,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位置之後被鯨魚和鯨鯊佔據。英國牛津大學古生物學家馬特·弗裡德曼說:「我們知道曾經存在巨大的史前魚類,但是認為它們只存活了2000萬年。
  • 鯨魚的祖先是來源於陸地嗎?為什麼會逆向進化?
    現在大家都非常清楚鯨魚並非真正的魚類,鯨魚屬於哺乳動物。科學家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鯨魚的祖先來自於陸地,是類似於狼一樣的陸地上食肉動物。以下是古生物學家發現的現代鯨魚祖先-巴基鯨的骨骼化石,完全看不出來鯨魚的模樣,它們的頭部呈長圓錐形,四腳著地,有一條細長的尾巴,全身長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