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產」的概念愈發火熱。
大到國產航母飛機,小到商品品牌、支付方式……
經歷了2019年的種種動蕩,似乎每個國人都對「國產」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心。
在這種情況下,卻有一個例外:狗。
國人似乎並不喜歡自己的狗狗。
中國語言博大精深,對好名字的追求幾乎到了一種「登峰造極」的地步。
但幾千年來,卻沒有給狗起一個名字。
你可能會說:不是叫「土狗」嗎?
你要知道,這並不是一個名字,而是一個貶義詞,一般我們不喜歡一個東西,就會把它稱為「土」,比如土包子、土鱉……
人們叫它土狗,說明從心底就不太待見它。
「那中華田園犬呢?不是挺好聽的嗎?」
抱歉,這是自欺欺人的叫法,「田園」的實際含義是農村,換句話說就是不適合做城市的寵物狗。
何況這個名字還是近幾年才出現的,而且沒有經過任何官方的認定。
所以,我們國家的狗沒有名字。
先來給大家看兩張圖片。
第一隻是代表韓國的世界名犬——珍島犬;第二隻就是我們熟知的秋田犬。
怎麼樣?很像我們的土狗吧。
鏟屎哥還要告訴你,其實它們的祖先是同一類犬,只是培育的地域不同,後續才有了各自的特點。
儘管它們有著相似的外表,但命運卻有著天壤之別。
珍島犬是代表韓國的世界名犬,深受當地人民的喜愛。
而秋田犬則是日本的國犬,常常被國家領導人當做外交禮物相送,地位不言而喻。
和它們同宗同源的「土狗」呢?
在看門:
在流浪:
在被殺:
在被吃……
我們仔細想想……
土狗差嗎?
當然不差,可以說,這傢伙優勝略汰,才成為這片土地的「霸主」。
別的狗小時候萌,它肉嘟嘟的萌不萌?
別的狗聰明,養過土狗的肯定都知道,這傢伙兒猴精,不然憑什麼能在這片土地生存幾千年?
別的狗聽話,這點不用我多講,忠誠是它的代名詞。
除此之外,它們適應能力更強,別的狗換糧就拉稀,土狗是有什麼吃什麼,並且極少生病。
那為什麼這麼完美的小狗,人們反而不喜歡它呢?
答案只有一個:面子。
「面子」一詞,據說源於清朝漢口鎮。
古時的人們生病受傷了,要去抓藥,而藥材分為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叫「提面」,下等叫 「底子」。
同治、光緒年間,漢口鎮最大的藥號叫做葉開泰。
每次藥材交易開市,在採購藥材時,葉開泰管事就說:「把『面子』給我葉開泰」。
葉開泰不惜花高價,只為了要面子,從此,「要面子」的說法就由此流傳開了。
國人很愛面子,房子要大的,車子要好的,衣服要大牌的......
就連養狗,也一定要養名貴的,因為這樣,牽出去才有面子。
在挑選狗狗的時候,其他先不管,但一定要有血統,要賽級,要貴,牽出去要拉風。
從幾千塊到數百萬,狗狗的身價不斷突破人們的認知。
這一個又一個天文數字爆出的背後,則是一個又一個的「面子工程」。
其中,命運最為悲慘的,便是我們的土狗。
因為不稀罕也不值錢,所以牽它們出去自然是「沒面子」的。
不信你在小區或者公園看看,幾乎沒人牽著土狗出來遛彎兒,即使有,也很少見。
鏟屎哥接觸過大大小小的救助站,裡面絕大多數都是土狗,偶爾進來一兩隻國外的狗,哪怕很老、甚至有病,也有人領養。
而我們的土狗,即使是又萌又健康的小奶狗,也無人問津。
這就是「老東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