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揚:擁有「歌劇耳朵」的鋼琴伴奏

2020-12-05 濟南日報
  

  美國最大的歌劇院之一,舊金山歌劇院的梅若拉歌劇項目每年夏天會在舊金山地區舉行眾多歌劇演出活動。每年登臺的20多位梅若拉藝術家們,都是從世界各地近千名優秀歌劇音樂家中甄選出來的。其中不乏有許多著名華人歌唱家曾入選過,如高曼華、袁晨野等。2020年,林揚成為這個項目自1957年成立以來,首位入選的華人歌劇音樂指導。今年他還受邀成為美國堪薩斯城抒情歌劇院的駐院藝術家,擔任音樂會鋼琴伴奏和歌劇音樂指導。
音樂世家打磨出「歌劇耳朵」飄洋過海活躍於北美舞臺
  1991年出生的林揚,是標準的「歌劇世家」子弟。他的祖父母和父母,都是上海歌劇院的知名音樂家——爺爺是歌劇院交響樂團第二小提琴首席,奶奶是合唱團鋼琴伴奏,父親是著名指揮家林友聲,母親是著名女中音楊清。
  自小在音樂的海洋裡浸泡長大,林揚不僅3歲起即開始學習鋼琴,還被環境打磨出一雙「歌劇耳朵」。從小,他在家寫作業,父親則在一旁備譜、聽錄音;在歌劇院的草坪踢球,耳邊傳來的也永遠是歌劇音樂。這些經歷無形中造就他如今豐富的歌劇曲目量積累。
  在經過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歌劇音樂指導專業本科學習之後,林揚於2014年漂洋過海赴美國留學,先後獲得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協作鋼琴專業碩士和辛辛那提音樂學院歌劇音樂指導專業藝術家文憑。
  本身具備的天賦、從小的耳濡目染、正統的學院派學習、綜合的音樂素養和其不懈努力,讓林揚迅速得到美國眾多音樂專家的賞識,甚至成為他們的「御用」鋼琴伴奏。在給著名英國戲劇女高音、葛萊美獎獲得者、華格納曲目專家簡·伊格蘭的音樂會擔任鋼琴伴奏後,林揚便受到簡的高度稱讚,成為她的「御用」鋼琴伴奏。在2018年美國匹茲堡歌劇節中,他們共同合作了一場華格納專場音樂會,被當地的主流媒體《匹茲堡郵政公報》評價:「用一架鋼琴演奏樂隊化風格的華格納作品是極具挑戰力的,但林先生演奏得準確無誤十分精湛,並注重色彩和細節,一個人一架琴,完美彌補了一個缺乏大型樂隊伴奏的演出。」
  此外,林揚還曾與多位知名音樂家合作,並登臺獻演於北美多個著名音樂節。2012年和2013年,林揚曾在中國國家大劇院工作,成為著名指揮家呂嘉和李心草的鋼琴伴奏。2014年曾與韓國歌劇導演李庚敏、美國歌劇導演伊莎貝拉·米蘭斯基等人在上海合作歌劇大師班和情景歌劇項目。2015年至2017年間曾受邀三次登臺於美國阿斯彭音樂節。2018年,林揚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的加拿大聲樂藝術節中,與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指揮保羅·納德勒合作,作為鋼琴伴奏和歌劇音樂指導參演了馬斯涅的歌劇《灰姑娘》。2018年和2019年曾兩次受邀作為美國匹茲堡歌劇節的駐節藝術家。
他讓這部新歌劇更高效更完美地創作出來
  如果說,對於傳統經典歌劇的演繹展現了林揚紮實的基本功,那麼用自己過人的專業能力在現代歌劇的創作過程中做出突出的貢獻,則說明了林揚具有與眾不同的傑出才華。
  2018年末,美國辛辛那提歌劇院委託被《華盛頓郵報》評為世界35大女性古典音樂作曲家的蘿拉·卡明斯基創作新歌劇《波斯特威爾:從家鄉走向世界》。林揚也被邀請加入這部新歌劇製作團隊的鋼琴伴奏和歌劇音樂指導。
  一些傳統歌劇經過幾代音樂人的演繹,基本已經被打磨得非常成熟了,可排演一部新歌劇,要面臨的困境就非常多了。首先就是為了更方便和高效地改進樂譜,作曲家在整個創作過程中,僅有鋼琴伴奏在場,完整編制的樂隊只有在演出前一天才會介入,作曲家需在聽到真實樂隊聲音效果前完成所有樂譜修改。這時,就需要一位具有樂隊化演奏風格的鋼琴伴奏在場。林揚的才華恰恰如此,他通過自己傑出的能力和經驗,能夠在鋼琴上模仿演繹出弦樂、木管、銅管、打擊樂等不同交響樂隊聲部的音色,作曲家蘿拉隨時通過他樂隊化的演奏風格,感受到了自己作品的真實效果,以便隨時修改樂譜,達到所記的樂譜能表達出作曲家真實的構思和想法。
  其次,為了作品的整體性和連貫性,在此次排練創作過程中,作曲家每天都會列印出新修改好的樂譜版本,並立即發放入排練過程中……在這種情況下,林揚高超的視奏讀譜能力,以及把控和溝通全場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演奏新音樂,比傳統音樂作品難得多,除了需要用鋼琴演繹出戲劇化的音樂張力和樂隊化的色彩厚度,給聲樂演員更好的支撐,還要快速通過樂譜捕捉和領會作曲家本人真實想要表達的意思」,林揚表示,他也是這麼做的——每日拿到作曲家蘿拉修改的新譜之時,林揚都無需佔據劇組日程花費額外時間練習熟悉樂譜,憑藉著過人的視奏讀譜能力,能夠立即將新版樂譜演奏出來,並真實地表達出作曲家修改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整個劇組的排練效率,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最終,蘿拉·卡明斯基的《波斯特威爾:從家鄉走向世界》這部全新歌劇在2018年12月16日辛辛那提歌劇院做了全球首演,演出大獲成功並獲得了業內巨大的關注。
  舞臺上的演員光彩照人,但正是因為像林揚這樣的傑出幕後工作者默默地奉獻熱情和才華,讓歌劇藝術的光芒和魅力更加奪目。(新時報記者邢媛)

相關焦點

  • 文文談鋼琴即興伴奏教程鋼琴1000天-107《數紅包》即興伴奏教程
    導語:文文談鋼琴專注為全日制音樂院校學生快速入門鋼琴即興伴奏。每月為您精心打磨1期聲樂歌曲鋼琴即興伴奏教程。一個月的時間,大家彈奏駕馭起來,時間上更充裕,學的更紮實!關注文文談鋼琴,我們一起學好鋼琴即興伴奏!本月值此新春佳節,特意增加更新一期與節日相關的歌曲作為新年祝福禮。
  • 歌劇樂隊在歌劇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七大點
    從整體上來看,歌劇樂隊的作用表現在很多方面,我們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總結,其具體內容如下。1.主導動機一些短小的具有某種具體含義的片段通常會用動機來表示,在使用這些小片段的時候往往回事封閉性的,它的功能就是在人物唱段或伴奏的過程當中穿插其中。
  • 肺炎期間在家學習鋼琴——即興伴奏的原理
    如何編配和聲,怎樣彈奏和聲都是鋼琴即興伴奏的原理,如何選配和聲又要根據具體作品的需要,從中找出正確方案,落實到彈奏實踐中去。以什麼形式彈奏、彈什麼、怎樣彈奏,就成了問題的中心,這一中心就是伴奏音型,而伴奏音型在具體作品中的應用以及在應用中所構成的相互關係,就是即興伴奏原理的組成部分。
  • 青年男高音歌唱家蘇大為領銜歌劇《魔笛》
    2011年7月29日由北京音樂廳製作打開音樂之門之系列的魔幻歌劇《魔笛》傾情上演.此次擔任指揮的是美國亞歷山大交響樂團的指揮家裡努斯.林達斯,執棒中國電影樂團.這部莫扎特歌劇被很多人比作是「歐洲大陸的阿拉丁神燈」,每段詠嘆調都是超級的享受,著名的詠嘆調有蘇大為飾演的王子塔米諾演唱的
  • 舒伯特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他寫了9首交響曲、22首鋼琴奏鳴曲、大量的供雙手或四手聯彈的鋼琴小品、大約35首室內樂、約200首合唱作品(包括6首彌撒曲)、17部歌劇和歌唱劇,以及600多首利德歌曲,總加起來有將近1000首單獨的作品。舒伯特的一生正處在奧地利反動復闢時期,當時知識分子普遍處於失望和憂鬱之中。
  • 林揚很高興能夠遇見你
    那就不去裡面,對於林陽來說,餘周周是他心目當中的那一抹白月光,而對於餘周周來說,林揚則是她心目中的小太陽。我想餘周周一定很高興,可以在自己青春年少的懵懂時期遇見林揚。還記得在劇中剛開始的時候,餘周周一直都對你一樣,非常的冷漠,其實小編覺得餘周周並不是想對你一樣冷漠,而是覺得自己不知道該怎麼樣面對林揚,因為畢竟媽媽的是橫在他們的中間。
  • 即將上演 | 詠嘆調與鋼琴的對話 交響音樂會
    ,其中以《第一鋼琴協奏曲》最為出色,最常演奏,是眾多同類作品中最受世人喜愛的名曲之一。《第一鋼琴協奏曲》音樂構思規模宏偉,波瀾壯闊,音樂形象的交響性色彩斑瀾、絢麗輝煌,稱得上是十九世紀俄羅斯鋼琴音樂頂峰、歐洲音樂藝術中最佳創作之一。柴可夫斯基曾多次把這部作品列入自己的交響樂會曲目,確立了它在音樂會舞臺上的地位。
  • 莫扎特的生平簡介與鋼琴作品
    莫扎特最大的成就固然是在歌劇創作上,但是鋼琴音樂也是他創作中的一個重要領域。莫扎特的鋼琴音樂,常使人想起他的歌劇音樂。他的鋼琴作品中那些形象鮮明、互相對比的大量主題,宛若歌劇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化身。尤其是在他的鋼琴協奏曲中,歌劇性的因素更為明顯,鋼琴與樂隊之間既有對比又配合默契,就像歌劇中各個角色之間的對話一般,生動細膩而充滿戲劇性格。
  • 原版歌劇重慶首秀——《魔笛》
    歌劇的製作成本以及對演員的「挑剔」決定了它的稀有可貴,重慶本土觀眾想要欣賞到原版的歌劇機會十分難得。今年是莫扎特誕辰260周年,好消息是重慶大劇院特意引進了一部原汁原味的莫扎特德文歌劇!並且,這還是一部一紅就紅了200多年的歌劇!享譽世界的天才音樂家莫扎特最後一部歌劇作品——《魔笛》。世界一流的演員華美堪比大片的舞臺聽歌劇,不妨就從這部開始!第一次看歌劇如何選擇?
  • 中國海歸歌唱家演繹歐洲音樂家莫扎特經典歌劇
    中新社太原8月17日電 (胡健)中國知名歌唱家17日晚在山西大劇院唱響18世紀歐洲著名古典主義音樂家莫扎特的經典歌劇,讓內陸民眾領略到「音樂神童」莫扎特的異人才華。
  • 鋼琴即興伴奏核心-怎樣為歌曲配和聲(值得收藏)
    經常有學伴奏的朋友問我,怎麼為歌曲配和弦!這個問題比較的大,因為要配和弦之前,你至少得有一定的和聲知識,除此之外你還需要有一些基本的音樂識別能力!可能有的同學具備,有的沒具備,但是不能因為不具備,就不配對吧!本文章,從一個比較淺層的角度,來帶大家嘗試一下配和弦的初體驗,希望通過今天的文章,能夠對你配和弦起到一定的拋磚引玉的作用。
  • 莫扎特最後一部歌劇作品 原版歌劇《魔笛》重慶首秀
    歌劇的製作成本以及對演員的「挑剔」決定了它的稀有可貴,重慶本土觀眾想要欣賞到原版的歌劇機會十分難得。今年是莫扎特誕辰260周年,好消息是重慶大劇院特意引進了一部原汁原味的莫扎特德文歌劇!並且,這還是一部一紅就紅了200多年的歌劇!享譽世界的天才音樂家莫扎特最後一部歌劇作品——《魔笛》。
  • 彭佳慧《總是會好的》伴奏 原版伴奏 無損定製BEAT
    彭佳慧《總是會好的》伴奏 原版伴奏 無損定製BEAT如果您需要該音樂的高品質無人聲純伴奏請複製<PACETOP音樂伴奏>並重新搜素搜索以後即可看到為您提供的高品質伴奏語情歌天后彭佳慧2020年的尾巴 親自創作送給歌迷朋友們最暖心的禮物
  • 鋼琴王子郎朗為女愛豆伴奏表情凝重,準奶爸恰飯不易
    由郎朗彈奏鋼琴進行伴奏,而THE9組合的女愛豆們負責演唱歌曲,裡邊有個人獨唱、雙人合唱以及集體大合唱,一連表演了好幾首,節目內容還是蠻豐富的。郎朗的演奏能力毋庸置疑,如果演唱的人可以唱的好聽,也不失為一個好節目。但遺憾的是,THE9組合有點不太能打。雖然社交平臺的評論區,粉絲一直在鼓吹安崎全開麥很牛,但看節目的觀眾還是有點辨別能力的,她唱得並不好聽。
  • 《西方古典音樂》:鋼琴老師備課資料,古典音樂百科全書
    大多數歌劇作品也列入這一階梯。就典型的歌劇而言,除去序曲、間奏曲等片段外,基本上就是用語言唱出來的歌。這對於中國聽眾來說,有較大的難度。理想的歌劇聽眾,最好滿足四點要求:第一,對該劇的劇情了如指掌。第二,對該劇的歷史背景有大概的了解。第三,對西方歌劇的重要特徵有大概的了解,並對美聲唱法初步形成了欣賞習慣。第四,若做到真正完美的欣賞,最好熟悉劇中使用的語言。
  • 漢印林揚:7年進化歷程 走個性鮮明發展之路
    會上廈門漢印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錦毅先生、副總經理任小薇女士、產品總監林揚先生共同點亮並啟動新品發布儀式,預示著在漢印積極構建下,全新的智能生活及工作場景正向用戶展開。2019漢印科技大會盛會之後,廈門漢印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產品總監林揚先生接受記者提問時指出:「漢印正走出一條個性鮮明的發展之路,不僅為行業帶來創新,也是公司自強不息、天道酬勤文化的體現。」
  • 小主人跳舞,狗狗立刻彈鋼琴嚎叫伴奏,這狗成精了吧
    一個爸爸正在拍女兒伴著音樂開心跳舞的樣子,沒想到坐在窗邊的狗狗覺得自己也要露一手,走到鋼琴旁邊站起來,一邊彈琴一邊嚎叫,給小主人伴奏。看望不禁讓網友驚呼:這狗狗成精了吧!狗狗走到鋼琴的旁邊,兩隻後腿站立趴在鋼琴上,用兩隻前爪按下琴鍵。伴隨著自己彈出來的琴聲,狗狗還要仰頭嚎叫,這樣子頗像演唱會上一邊彈琴一邊唱歌的人,學得有模有樣的。
  •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代表人物
    巴洛克音樂的代表人物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尤其自身的特點,在這一大的創作背景下,誕生了很多傑出的鋼琴音樂大師,在這裡我們著重介紹幾位,同時也是藉助他們的鋼琴音樂來進一步分析這一時期鋼琴音樂的發展。3.代表作品巴赫一生中可以說他的創作及時專門為鋼琴而創作的,其代表作品絕大多數都是鋼琴作品,其創作範圍極廣,用華格納的話來講,它是「一切音樂中最驚人的奇蹟」,他的創作除歌劇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其實在巴赫所處的時代,當時的鋼琴還是一件比較新鮮的事物,知道巴赫去世買鋼琴才逐漸被廣泛地應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