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優優媽媽
來源|超煩惱爸媽(ID:cfnbama)
01
「快點啊,快點,求求你們救救他啊!」
一條河邊,一位女子聲音幾近崩潰急切之下又帶著幾分埋怨地扇著自己的大腿,她連連跺腳,求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快點,求求你們救救他……」
另一個只穿條泳褲的男子赤裸著膀子跪在河岸上,對著河面不斷冒出的零星人頭不斷磕頭,不斷哀嚎:
「兒子,兒子啊,兒子……」
嘶啞的哭聲傳遍了整條河岸。
嘶喊、哭聲、催促聲、旁人的悲嘆聲,現場亂成了一團。
以上被鏡頭記錄的是一對父母痛失愛子的畫面。
這不是電影,正發生在前段時間的廣東惠州。
父母帶6歲兒子在公園水域遊泳,孩子獨自一人留在水中,卻不慎從遊泳圈及安全繩上脫出,沉入水底。
當二人發現時,孩子早已掉入4米深的水底。
如路人所說,「撈起來也沒用了」,小孩打撈上岸後就送往了殯儀館。
是的,每年夏天一到,溺水的悲劇就不斷發生,「河神死鬼又開始拉人了」。
2月24日,廣東廉江市車板鎮3個孩子河裡溺亡;
3月8日,湛江烏石鎮平步水庫2個中學生溺亡;
5月17日,湖北石首3名未成年人溺亡;
6月20日,河南新鄉2女童溺亡;
6月21日,重慶8名小學生在涪江河灘落水溺亡;
6月22日,溫州蒼南一景區3名少年溺亡
……
上半年這短短幾個月,被報導出來的就有20多個孩子已經溺亡,而這絕對只是14億人口國家裡的九牛一毛啊!
還有多少悲劇沒被鏡頭看到……
根據調查顯示,在2010年-2015年,溺水死亡是我國1-14歲兒童的第一大死因,而15-19歲的青少年,溺水也依然高居第二。
夏天溺水悲劇接二連三,安全問題也是老生常談,如果你也不想這樣的意外發生在自家人和其他人身上,
今天,看這一篇就足夠了。
小編下面跟大家詳細的談溺水問題。
02
首先要談的必須是溺水誤區
你知道怎樣算溺水嗎?大喊大叫,揮手疾呼?
這樣想的話,你就真被電視劇和電影給騙了。
溺水最大的特點是看起來不像溺水。
關於溺水最大的誤區就是:
溺水者既不會大喊大叫,也不會揮手呼救,溺水的過程非常安靜。
如果你等孩子大喊大叫告訴你快救他才算溺水的話,那孩子在你面前悄悄溺亡你都不知道。
西安鹹陽曾發生過一個離奇的溺水事件。
一位媽媽帶著4歲的兒子去遊泳中心遊泳,孩子在水池裡玩耍。
她看到周圍隨時觀察著孩子的安全員,便背對著看手機,在一旁安靜的等候。
不知過了多久都沒聽到孩子的聲音,仔細找後,誰知道,孩子早已在水中溺亡了。
孩子只是一動不動直愣愣地立在水中,雙腿僵直,頭髮遮蓋,非常安靜。
這位母親以及周圍的安全員和諸多成年人,居然沒有一個人發現孩子的異常。
就這樣,一個孩子就這麼眼睜睜的在所有人眼皮底下,溺亡了。
一定要記住,溺水者不僅不會大喊撲騰,甚至非常安靜的情況下,就可以站在水中沒有任何徵兆就溺亡了。
如同西安這個孩子。
此外,部分溺水者則可能會將手臂前伸,溺水姿勢像爬梯子一樣,同時伴有眼神呆滯,頭髮遮蓋住額頭等狀態。
在芬蘭一家遊泳館裡,一個孩子在水裡,手腳撲騰,也沒有哭喊大叫,更沒有大喊救命,很安靜漂的浮在水裡。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他的周邊,起碼有三個大人,還有一個大高個就站在他面前看著他。
然而,這個孩子,就這麼眼睜睜地溺亡了。
「他把頭埋在水裡,沒有呼喊,手腳不停划動,完全看不出來有任何異常,我還以為他在潛水玩兒呢?!」
孩子的手腳正是像爬梯子一樣撲騰,更會讓人以為他是在玩水,完全看不出異常。
就在去年,浙江的一個遊泳中心發生過一孩子在眾目睽睽之下溺亡,沒有任何一個成年人出手施救,事故發生後,有經驗的人員介紹:
「對於沒有概念的人來說,都會想他到底是在幹嘛。這種情況非常多。」
總之,溺水者最重要的跡象就是看起來不像溺水,一般都是安安靜靜的。
當溺水者眼神迷離,頭髮遮蓋,身體僵直的「趴」或「站」在水中發愣時,很可能是已經嗆水到半失意識狀態,一定要馬上檢查,儘快救人上岸。
03
不慎落入水中 應該如何自救?
如果我們不慎落入水中,該如何自救呢?
如何自救?
1、觀察周圍是否有漂浮物
有無可抓住的漂浮物,比如大塑料瓶、木頭,或者是岸邊的樹枝、欄杆等。如果沒有找到可自救的漂浮物,需要冷靜進行下一步。
2、冷靜憋一口氣,讓肺部充滿空氣,把腦袋儘量向後仰。
人的身體本身就是一種腔體,當吸飽空氣後,它的密度會比水的密度小,即人本身是有浮力的。你一定要認識且相信這一點,當身體展開時,人自然而然就會浮到水面上。
當然,最重要的前提是必須保持冷靜,調整呼吸,保持身體的最大肺活量,千萬不可手腳亂蹬,這樣只能使體力過早耗盡,從而加速身體的下沉。
這是兩點最基本的自救方式,遇事不急,冷靜處之,就能找到更多的自救辦法。
04
別人落水,該如何施救?
該怎麼救呢?
1、大聲呼救
碰到有人溺水,不要慌亂,第一時間要大聲呼叫,找大人幫忙,同時撥打110報警,如果有多個同伴在一起,要派出一人去尋求大人幫助。
2、要會利用岸上的工具
比如長的木棍、竹竿、樹枝等都可以遞給落水者,也可以脫下衣服打成繩結拋給落水者,救人時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以免被拉入水中。
3、還可以自制漂浮物
找五六個礦泉水瓶,把衣服脫掉全部包住,丟給落水人員,只要他自己能夠抱住,就會成為一個救生圈浮在水面上,就不會有生命危險。
另外,成包的薯片、塑膠袋等都可以成為救生器材。
4、救人上岸講究方法
有能力下水救人者需迅速救人上岸,但也要講究方法:
最好從背部將落水者頭部託起,或者從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後將其拖上岸。
切記,不要和被救者面對面施救,極大危險會被其抱住無法行動,一起帶入水中。
05
溺水者失去意識,如何施救?
如果溺水者被救上岸已經失去了意識,該如何繼續施救?
這時就得分兩種情況,即看落水者是否還有呼吸:
其一,如果還有呼吸的話,應該先檢查口腔鼻腔有沒有進水,如果進水的話就是我們俗稱的嗆著了,這時有兩種處理方式。
第一種是放在膝蓋上進行控水:
救人者半跪,頂住溺水者腹部,讓其頭朝下,拍背,倒出呼吸道內積水。
第二種是放在背部進行控水,將人扛在背上或肩膀上抖動,倒出體內積水。
在控水的同時記住兩個要點:
1、清除口鼻堵塞物:
讓溺水者頭朝下,撬開其牙齒,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內雜物。
2、脫下衣物外套:
如果溺水者身上穿著衣物,要儘早脫下,因為溼漉漉的衣物會帶走身體熱能,產生低溫傷害。
以上,是建立在溺水者還有呼吸和心跳的情況下。
如果溺水者已經停止了呼吸和心跳的話,立刻就要進行心肺復甦。
心肺復甦步驟:
1、解開患者衣帶露出胸壁,女性先要解開內衣。
2、救護人員雙手交叉,十指相扣,上身前傾,雙臂伸直,垂直向下有力有節奏地按壓30次,做兩次人工呼吸。
注意:
抬起溺水者的下巴,保證氣道暢通。
按壓部位就是兩乳連線中點。
按壓頻率要保持在100次每分鐘。
下壓深度為至少5釐米。
心肺復甦要持續到救護醫生趕到或溺水者恢復心跳和呼吸。
途中,可用手或針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
以上是溺水者兩種不同情況下進行急救的方法。
建議大家可以在當地急救中心報名學習一些相關的急救課程,危急時刻僅僅幾分鐘就可救家人和他人性命。
06
小心乾性溺水
說完溺水救治,小編最後想要說的是更離奇的乾性溺水。
什麼是乾性溺水?
乾性溺水就是並非在水中溺水,而是在其他沒有水的場景裡窒息溺亡。
換句話說,是自己把自己憋死的。
講兩個被醫學界稱之為「乾性溺水」的典型事例。
第一個,美國南卡羅來納州一個10歲的小男孩,有一天和媽媽在泳池玩了一個下午。
回到家之後,小男孩洗了個澡,說困,就躺在床上午睡。
1個小時後,媽媽看小男孩臉上被海綿一樣的白色泡沫覆蓋著,孩子已經完全沒有反應。
送到醫院,已經死亡了,醫生診斷:是溺死的。
第二個,一個小男孩和父母去遊泳,晚上回家之後,說自己肚子疼,上吐下瀉,肩膀也疼。
到了晚上,終於被送進醫院,搶救無效死亡,也是溺死的。
醫學上的解釋是:
當人受到強烈刺激,例如水或者是驚嚇,過度緊張,導致喉頭痙攣,結果聲門關閉不能正常呼吸,窒息而亡。
小孩很容易發生「乾性溺水」,去遊泳池遊泳嗆水後,刺激到了喉部,回家後喉頭肌肉發生痙攣,導致呼吸道關閉。
悲劇就是這樣怪異的發生。
雖然概率小,但「乾性溺水」一樣需要父母們重視:
(1)遊泳時,家長要時刻盯著孩子,發生嗆水時,尤其要小心,因為嗆水,容易引發喉部痙攣。
(2)遊泳結束後,不要掉以輕心,如果孩子有呼吸困難、嗜睡、痙攣等症狀發生,及時送去醫院。
以上,是關於夏天遊泳安全的所有解讀。
還是要強調,遊泳圈並不能很好的保護孩子,沒有任何設備可以替代家長的監護。
為了盡到我們的監護責任,請看好身邊的孩子。
為了更多的生命免於非命,望每一個看到這篇文章的讀者都能分享轉發出去,讓所有人看到,平平安安度過暑假。
也許你的每次轉發,可以救人一命。
星貓說
每年暑假都會時常發生溺水的情況,看著都挺痛心的,家長們真的應該看住了孩子。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這些安全急救常識一定要掌握,不要等失去了才後悔沒有了解這些。
不管微信如何改版,
星貓親子家園都在這裡,按時守候!
不想錯過我們每日的精彩推送,
就將「星貓親子家園」設置為星標吧!
作者簡介:優優媽媽,從事教育工作14年,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二胎媽媽。專注研究3-15歲的養育與教育,教書也育人,育兒亦修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