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烤的英文名稱是barbecue。從前法國人來到加勒比海,在島上會把整隻劏好的羊從鬍鬚到屁股放在烤架上烤熟後進食,這個食物簡稱barbe-cul,演變成barbecue,由於cue的和英文字母Q同音,便變成了barbeque,簡寫為BBQ。中國食品燒味類,包括:燒鵝、燒鴨、豉油雞、燒肉、燒排骨、叉燒等等,英文也叫作BBQ。演變出白烤、泥烤、糊泥烤、串烤、紅烤、醃烤、酥烤、掛糊烤、叉烤、鉤吊烤、箅烤、明爐烤、暗爐烤、鐵鍋烤、烤箱烤、竹筒烤、篝火烤等多種烤法,燒烤成為順德人假日聚餐方式之一。其中,中秋節露天燒烤賞月,已成習慣。排骨、雞翼、牛肉、牛扒、豬扒、魷魚、魚蛋、香腸、秋茄、麵包......香蕉、花生、榴槤、柿子、葡萄、紅柚、芋頭、菱角、月餅、啤酒、汽水、烤汁、蜂蜜、烤叉、紙巾、一次性碗筷手套,擺滿檯上。
皓月當空,銀光流輝。圍爐而坐,烤叉並舉,掃烤汁,抹蜜糖,蘸芥辣,點豉油,炭火烈焰,美食孜然。
烤魷魚
腸仔魚蛋
燒排骨
正當大家烤得不亦樂乎,食得五滋六味的時候。幾十年歷史的沙圩洪記燒臘店大廚悄然駕臨,「大廚,露番兩手呢!」「必須的。」」啤啤佢先。「咕咕咕,一罐珠啤一幹而淨,二話不說,只見大廚洗手後,來至醃製好的清遠雞桌邊,將黃姜茸紅米酒醬油塗入雞肚內臟,然後一手壓雞尾,一手拉伸雞頸幾下,再圈擰雞翼內外關節,拍打雞胸兩側,翻扣雞腿。大廚利用對雞骨骼的了解而拆卸關節,運用圈、卷、拉、拍、擰、翻、扣、鎖等手法,對光雞進行全身按摩,輕聞格勒骨骼分離之聲,最後塗抹雞身待烤,如是者撐天按地、旋轉乾坤、翻江倒浪、二龍盤雲、混圓歸一,光雞通體舒泰,筋骨與雞肉鬆離,便於入味,利於烤制。截取一米半長的鮮竹竿,穿上光雞,花盆為爐,橫架炭燒,先燒底部肉厚之處,雞肉收縮,醬汁隨之滲入骨髓,扭動竹竿再燒兩側雞翼,期間不用塗蜜糖烤汁,皮黃冒油噴香,即可。如何吃?簡單粗暴,手撕。味道如何?原汁原味,骨都有味。噫呼!司廚者,能知物骼而錯之,則幾於神矣;掌火者,能知火候而謹伺之,則幾於道矣。
荔浦香芋 紫蘇炒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