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們多少人看了那個白鯨和船員玩撿球遊戲的視頻。
看到白鯨正樂此不疲的把船員拋向遠方的球撿回來,很多網友都直呼「可愛」「聰明」「被治癒了」……
果殼編輯部有一則規範:配圖的時候除非直接和文章內容相關,否則永遠不要配人和野生動物互動的圖。因為除了少數專業動物園和研究者的情況下,絕大多數時候這種互動並不暖心,反而意味著野生動物有過和人相處的糟糕經歷。
這個視頻,就是一例。
單看這個視頻,仿佛很溫馨,好像是什麼友好的遊戲。但是野生白鯨並沒有任何行為和撿球有分毫類似。這個行為不可能是自然的,一定是人類訓練的產物。研究者Jackie Hildering經過查證,確認了這個視頻發生在挪威(而不是某些地方網傳的南非),而這頭白鯨是已知的鯨,名叫Hvaldimir。
Hvaldimir是在今年4月26日在挪威Tufjord被人發現的。它之所以會被人注意到,是因為它的身上綁著一圈彈力帶。挪威漁業部的工作人員把帶子從它身上解了下來,發現上面印著「聖彼得堡裝備」的字樣,還有一個可以搭載設備的接口。
所以工作人員推測,這是俄羅斯海軍訓練的間諜鯨,不知怎麼逃了出來。
無從知道Hvaldimir經歷了什麼,但接受軍事訓練的絕大部分鯨豚日子都很不好過。鯨豚沒有經過馴化,天生並不適合為人工作,軍事環境又相當嚴苛,外加其高度保密的特徵,其動物福利大概率比普通的表演鯨豚還要更糟。而戰爭一旦打響,它們無疑會遭受巨大的傷亡。
海洋哺乳動物加入海軍丨1988年12月16日《科學》
能夠逃離是它的幸運,但接下來的生活並不好過。被人們找到的時候,它已經營養不良,但萬幸還沒有完全喪失捕食的能力。
研究者經過討論,決定在儘可能避免人類接觸的前提下實施有控制投喂,同時和當地居民合作,讓人類不要觸摸它,不要和它一起遊泳,不要私自投喂,也不要駕船靠近它,以免它回歸先前依賴人的狀態,重新喪失來之不易的自由。
很顯然這個視頻裡的船員並沒有遵守這些規定。他們自己也許覺得鯨能撿球多好玩啊,但其實,這只是喚醒了Hvaldimir在囚禁期間習得的條件反射。視頻展現的不是它的友善,而是它的枷鎖。
研究者此前觀察到Hvaldimir的捕食技術似乎在逐漸改進,也許未來有一天能重新獨立生存。但這有巨大的不確定因素;雖然當地居民都在非常積極地配合,可沒有辦法監控每一艘駛入這個海域的外來船。在社交網絡裡的傳播,就更難控制了。
但至少有一件事情是我們在社交網絡上也能做的:給別人的傳播附上真相。的確這個視頻很溫暖,但建立在痛苦之上的溫暖是錯的。如果我們放任這樣的敘事流傳,那麼這樣的虛假溫暖只會越來越多。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
現在很多旅遊景點,都以人和野生動物的互動為賣點。這對野生動物來講是一種傷害。我們能為野生動物做點兒什麼呢?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吧!
BTW,我們設置了小小的門檻,相信熱愛科學的你肯定會通過考驗!掃描下面的二維碼,在42秒內答對儘可能多的題,達到一定分數才可以加入,每24小時僅能答題一次。呼~深吸一口氣,然後好好答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