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忠誠是人們心目中最神聖的美德。——塞內加
在歷史記載中,只有為國家或者帝王做出貢獻,有功的人才會得到賞賜。一般,皇帝賞賜之物都是非常珍貴的物品。王公大臣們更是以得到帝王賞賜為榮耀。在歷朝歷代,帝王們的賞賜都是不同的。在清朝時期,皇帝就曾經將黃馬褂作為御賜之物。看似普通的衣服卻有著無上的榮耀。我們肯定認為只有功績很高的人才可以得到這樣的榮譽。其實,在民間也要人得到過這樣高的待遇。皇帝來到一位老婦人家,正要坐下時卻被大聲喝止。事後老婦不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獲得了一件黃馬褂。那麼,在老婦家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皇帝為何要賞賜她?
黃馬褂的由來
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黃馬褂的身影,它確實是現實存在的,不是影視劇中虛構的。黃馬褂並不是只存在於清朝,可以追溯到隋唐時期。在古代黃色是一種象徵皇權的顏色,只有皇帝和權貴才有權利使用黃色。到了清朝時期,黃色更被限制為只有帝王和皇后才能使用的顏色。黃馬褂在清朝之前的關注度還不是很高,在清朝時期黃馬褂成為了帝王的一種統治工具。
能夠穿黃馬褂的人一般都是皇帝身邊的近臣,或者是保護皇帝的侍衛。黃馬褂並沒有實際的意義,它作為一種獎勵而存在,是一種榮譽的象徵。褂在清朝時期,黃馬褂有很多種類,根據不同的類型對應不同的身份。最常見的黃馬褂是行職褂子,主要是保護在帝王和大臣的侍衛。這類褂是一種職業的象徵,身上沒有任何花紋和圖案。侍衛們穿的這種黃馬褂平時是不能穿的,只有皇帝出行或者重要禮制時才能穿。我們知道皇帝經常會狩獵,對於狩獵中表現突出的人會賞賜黃馬褂。
同樣這種黃馬褂也只能在狩獵時穿,日常穿黃馬褂是會被治罪的。還有一種常見的黃馬褂,它在清朝初年不是很流行,但在道光以後比較常見。這類黃馬褂叫做武功褂子,是獎賞給有功勳的大臣,尤其是戰功赫赫的武將。武功褂子在穿著上沒有嚴格要求,在隆重場合都可以穿。最後一種黃馬褂是非常具有禮節的,它是賞賜給特使或者中外官員的。這類黃馬褂只有在國家重大盛典時才能穿,象徵著國家的體面。
康熙帝出巡,來到老婦家
我們知道黃馬褂一般只賞賜給有功之臣,或者是保護皇帝的人才有資格穿。在康熙年間,有一位老婦人就得到了皇帝獎賞的黃馬褂。那麼,老婦人究竟做了什麼為什麼會得到這麼大的賞賜?康熙帝作為清朝的帝王來說,他的功績是非常大的,而且都被載入了史冊。康熙帝在治理國家上很有遠見,做事也是極具手段的帝王。康熙帝在位時期,對清朝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清朝能夠出現盛世離不開康熙帝的付出,他在清朝歷史上的功勳是不可磨滅的。
在清朝建立以來,一直都受到周邊部落的騷擾,為了平息這些紛擾。康熙帝也曾多次親徵。當時,準噶爾部對清朝虎視眈眈,多次發起挑釁。為了平叛轉亂,康熙帝親自率兵進行反擊,最後大敗準噶爾丹。這次的勝利也打破了準噶爾丹東侵的計劃,無奈他們只能回到部落。康熙帝在大敗準噶爾丹後,心情非常的好。在返程中想要觀賞一下漠北的風光,為了出行方便就裝扮成了商人。康熙帝帶著一行隨從邊走邊欣賞途中的美景,十分的愜意。雖然是欣賞美景,但時間久了也會感到疲憊。
這時,時間也正值中午,一行人又熱又累打算找客店休息。可是繞了很遠都不見客店的影子,剛好路上遇到行人,打聽後才知道附近沒有可以休息的地方。不過在不遠處,有很多蒙古包,可以到那裡歇腳。康熙帝一行人根據路人指的方向,來到了一家蒙古包。他們受到了一位老婦人的邀請,在她的家中休息。在老婦人家中,康熙帝被大聲呵斥,康熙帝不但不生氣反而獎賞了老婦人。那麼,老婦人為何要呵斥康熙帝?
得知原因,獎賞老婦人
康熙帝一行人裝扮成商人沒有引起老婦人的懷疑,她熱情地接待了遠道而來的客人。老婦人將康熙帝帶帶蒙古包中,康熙帝一進門就看到了一個紅色柜子,在柜子上面用布遮蓋著東西。康熙帝當時就非常的好奇,但是沒有多問,隨後坐在了柜子前面。康熙帝坐下後,想看看布下面遮擋的物品,正要伸手就被老婦人看到。老婦人立刻大聲喊到,這裡不能坐下,東西不能隨便碰。
聽到老婦人的呼喊後,康熙帝大吃一驚並隨口而出「大膽」。康熙帝立刻回過神來,自己是微服出巡不能暴露身份。這時,老婦人說到,你知道這裡供奉的是誰,怎敢如此放肆。康熙帝十分的疑惑,老婦人走過去將布取下來,映入眼帘的就是康熙帝的畫像。老婦人說,這時我們當今的聖上,他帶領士兵打敗的敵人,保護了我們的平安。如果沒有康熙帝,我們百姓不知道要遭多大的災難。老婦人邊說邊向康熙帝的畫像虔誠地拜了拜。我們早就把康熙帝當作我們心中的神,每天我們都會虔誠跪拜。所以,你們不能坐在這裡,請坐到旁邊的位置吧。
康熙帝在聽到老婦人的話後非常的感動,剛才的怒氣頓時消散。康熙帝在老婦人家用了午飯後,打算給老人一些飯錢。可是出行的侍衛們都沒有帶錢,於是便命人留下了一件黃馬褂,並告訴老婦人幾天後來取。過來幾天,果然來了很多人,並告訴老婦人前幾天來她家吃飯的就是當今聖上。這件黃馬褂就作為獎勵賞賜給老婦人,老婦人看著這件黃馬褂很出神,真不敢相信自己見到了康熙帝。這個故事從此就被大家廣為流傳,更加敬重康熙帝。
結語
忠誠的高尚和可敬,無與倫比。—— 埃勒裡
我們歷史上有很多朝代,隨著歷史的車輪都成為過往。每個朝代經歷了腥風血雨才換來了一時的安寧,但是在享樂的過程就就忘記了曾經的艱辛發展。要想讓國家長治久安,帝王們必須銘記歷史,時刻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在清朝幾百年的歷史中,康熙帝對於清朝的功績無可厚非。康熙帝在位的幾十年中,百姓們安居樂業。「豐年人樂業,隴上踏歌行」,這也是當時的盛世景象。不管是哪個朝代,只要百姓們能夠安居樂業就是最大的心願。
參考資料
《名人經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