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所說的孔雀魚,也就是孔雀花鱂魚。其外表非常美麗,雌雄分明,雄孔雀魚一般3到4釐米,體型優美,色彩炫麗,雌孔雀魚比雄孔雀魚稍微大一點,大約5釐米左右,而且雌性孔雀魚的體色較雄的稍微遜色一些,尾鰭、背鰭等各鰭也比較短。
孔雀魚的種類非常多,主要是由於它五彩繽紛的身體圖案,所以你很難發現有兩個一模一樣、甚至相似的孔雀魚,這也正是其魅力所在。
由於孔雀魚的適應能力非常強,養殖起來基本沒有難度,觀賞效果又很棒,所以這也是水族愛好者喜歡養的熱帶魚,特別是新手,這是必選魚之一。
孔雀魚雖然好養,但是,剛接觸孔雀魚時,你對於一些常識以及繁殖技巧還是需要了解清楚。畢竟孔雀魚是短命物種,一般壽命也就達到2~3年,想要在家裡留住這道風景,你一定要清楚到底該怎麼飼養和繁殖孔雀魚。
在你養孔雀魚之前,一定要先將魚缸消毒,可採取高錳酸鉀簡單消毒。洗淨魚缸後還要有養水的過程,養水時要注意一個誤區:簡單的魚缸灌水靜置不能算是養水,一定要有生物在裡面,必要時選擇一些便宜耐活的魚、蝦、螺在缸裡闖缸也是不能省的。
當你從外面把孔雀魚帶回家時一定要注意先不要著急打開袋子就倒進魚缸裡,可能長時間的昏暗環境或是旅途顛簸,它們完全處於身體虛弱狀態,這時你再讓孔雀魚去適應你魚缸的水質,無異於是折騰它們。
新魚進魚缸,正確的做法是先過溫、過水以後再輕柔的放到魚缸裡。你應該把孔雀魚先在魚缸裡靜養一陣過溫,然後間隔時間,多次緩流原缸水到裝魚的袋裡,完成過水,直到孔雀魚適應一些以後,再輕柔地撈到你準備好的魚缸裡。
孔雀魚屬於熱帶魚,因此它對水溫的溫度要求比較高,一般22~24攝氏度,也可向上增加到28攝氏度。如果條件允許,而你又不怕爆藻,可以將魚缸放置在靠近陽臺處,讓孔雀魚充分接受陽光的洗禮,但是切記不能長時間陽光直射,否則可能會導致缺氧、或是水溫過高而傷亡。
孔雀魚對於水質的耐受性很好,只要是中性偏弱鹼性水質即可,大約ph7.2~7.4。其實,即便是長時間不換水或者食物殘渣等汙染了水質,孔雀魚也能耐受,不過,這時候細菌的滋生很容易引發疾病。所以,我還是建議定期換水,以免出現水質變壞而引起孔雀魚健康問題。
孔雀魚的性情非常溫和,特別適合群居生活,所以完全可以將它與其他習性差不多的魚類混養在一起。但是我們最好把孔雀魚與雜食性小型魚一起,因為孔雀魚就屬於雜食性魚種,所以餵食的時候我們要葷素搭配,像絲蚯蚓,紅蟲,豐年蝦這些活食搭配人工飼料喂,才能均衡營養,孔雀魚也長得更快更好。
總的來說,孔雀魚不挑食,好養活。不過餵食量要控制好,不能饑飽無度,也不能長期餵食單一,每天餵1~3次,每次幾分鐘內吃完,沒有殘留在魚缸裡最好。
孔雀魚雖然不大,身體也算是皮實的,所以水質沒有大問題就幾乎不會病。但是,皮實不等於不會病,所以我們需要細緻的觀察。
孔雀魚出現疾病的初期我們是很難察覺的,基本就沒有什麼症狀,身體表面也看不出什麼異樣。不過,只要你認真仔細觀察,可能就會發現,生病時候孔雀魚的行動會變得有遲緩,或者是喜歡在水中嬉戲的它們,突然變得趴缸底不愛動彈,或者總是不斷的探出水面呼吸,出現這些異常情況你就要注意檢查一下哪裡出現了問題了,儘快排查疾病原因,以達到將疾病發現並處理在疾病的初期。
假如你發現異常情況,而又不確定原因,我建議你隔離開觀察,並換水處理,以免群居的它們互相傳染,或是致病因素依然存在,那就可能造成更大的損失。
孔雀魚繁殖產量非常高,而且不分季節,即便冬天也照樣繁殖,一般一個月一次,因此也被稱為「百萬魚」。
到了發情期的雄孔雀魚就會追逐雌孔雀魚進行受精,這時一個魚缸裡放置雄雌孔雀魚大概1:4的比例繁殖最佳。
雌孔雀魚懷孕時,它的臀鰭與腹鰭之間就會出現一個黑色的三角形塊(淺色或是玻璃體孔雀魚會呈現與腹部不一樣的顏色,肉眼清晰可辨),卵胎生的孔雀魚一般每次產小魚仔大約20到上百條。
但是一定要記住,繁殖前隔離、繁殖後要分離,因為雌雄孔雀魚沒有保護「孩子」的意識,它們狠起來連自己生的小魚苗都會吃掉。因為剛剛出生後的孔雀魚比較小,只需要一個密度較小的生存環境,並且其水質的ph值最好小於0.5。等待大約13到14天以後,就可以放回大的魚缸了,這樣既避免大魚攻擊小魚的問題,又能緩解養魚密度的壓力。
出生後的孔雀魚大約3到4個月以後,就可以進行再一次的生殖了,但是為了雌魚的安全起見,還是儘量晚一些比較好,否則可能會導致繁殖質量不理想。說起繁殖質量來,孔雀魚同樣遵循著「優勝劣汰」的原則,不管是孔雀魚配對時的選擇,還是小魚苗出生後的生長,都印證著「適者生存」的規律,因此,最後能長大的孔雀魚都是其中強者。
孔雀魚在臨產時也是要非常注意的,即將生產前的孔雀魚體型會變得更大,也就是腹部會表現出一個平滑的方形,且它的胎斑顏色也會在這期間變得顏色非常的深。
這時期的雌孔雀魚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就是上躥下跳特別興奮,一種就是躲在角落特別安靜。因此,這時候就要注意維持水質不要激烈波動,水溫控制在25度左右即可。
繁殖後的雌魚需要靜養一到兩天才能放回大魚缸裡,以避免被雄魚過早的追傷,會影響下一次生產小魚苗的質量。最後就是大家熟知的,有條件的話要進行分化同窩魚仔,不要超過三代,以防止出現近親繁殖,而使得孔雀魚的品種退化。
雖然孔雀魚壽命很短,但是彌補它這一缺憾的就是繁殖能力超強,真可謂是「上帝為你關上一扇窗時必定會打開一扇門」。既然我們選擇了養孔雀魚,就要盡心盡力的照顧,即便它的適應能力很強,也要順應它的生活習性,創造良好的水質環境。想要孔雀魚大魚生小魚,最主要的就是隔離,精心飼養,這樣就能順利的完成繁殖過程。
總之,孔雀魚以它五彩斑斕的外表俘獲了很多水族寵物愛好者的心,無論你是養魚大咖還是新手,都想養好並繁殖出孔雀魚,不是嗎?希望我的這些實踐經驗能幫到大家。
感謝閱讀,我是草缸養魚蝦,了解更多養草養魚蝦的經驗,敬請關注!
另外,現在「頭條搜索」有很多關於水族寵物的內容和經驗,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飼養水族寵物。想要了解更多孔雀魚的養殖知識,大家可以點擊下方卡片搜索「孔雀魚」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