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是最人類忠實的朋友,然而生活在人口密集的都市中,難免會發生人與狗的碰撞與交鋒。
隨著狗狗不斷傷人事件的發生,本著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國家和地方政府相繼出臺條例規則來規範狗狗的飼養。
這次《民法典》的出臺,也正式從法律層面做出明確規定,意味著肆意妄為的遛狗和無所顧忌的飼養將受到法律的監管。那麼怎麼樣才能合法合規的飼養寵物呢?
首先,在飼養狗狗之前先要確定自己所要飼養的愛犬是否符合本市本地區《養犬管理條例》所列出的飼養目錄。如果沒有你的犬種,就去看禁養目錄。當然了,大型犬,烈性犬肯定是不行的,像獒類犬,鬥犬類,獵犬類,牧羊犬類等是不被允許的。
然後,帶上身份證,居委會開具的證明,保證書,去公安機關辦理養犬登記證。再去給狗狗做個體檢,注射預防狂犬疫苗,並領取動物健康免疫證。(切記:這兩個證是要年檢的,不能亂扔哦)
最後,你就可以帶上你的狗狗去遛彎了,出門一定要拴狗繩,最好更狗狗戴上嘴套,以免傷到人,嚇到小朋友。另外,要有應對狗狗隨時隨地便便的準備,畢竟愛護環境,人人有責。有些地方有明確的遛狗時間和地點,那些都是經過數據論證的,不適合狗狗去,狗狗也不愛去,那就不去好了。
我們來看一個關於狗狗的案例:廣州白雲區的郭女士將100多萬的捷豹車停在門口停車位。意想不到的是,愛車卻被鄰居家兩隻狗撕咬了40多分鐘。事後因車輛高昂的維修費用,郭女士將狗主人告上法庭。最終法院判決狗主人賠償郭女士11萬餘元。
車好好停在停車位裡,竟然被兩隻狗欺負和猛烈攻擊。所幸咬壞的是車,若像前段時間曝出的(母女倆小區散步遭烈性犬咬傷),後果不堪設想。
一、什麼情況下構成動物侵權
構成動物侵權一般要符合以下三個構成要件,即動物是行為人所有或者管理;被侵權人受到了人身損害或者財產損害;人身損害或者財產損害是行為人飼養的動物導致的,二者之間有因果關係。
就本案來看,郭女士的捷豹車被鄰居的兩隻狗咬壞,造成直接財產損失近14萬元,鄰居也對狗咬壞車輛的事實沒有異議。根據《侵權責任法》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此,此案屬於動物侵權案件。
二、動物侵權的賠償責任誰來承擔
1、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賠償責任
動物的本性,決定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致人損害的危險,所以動物的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對動物所具有的危險性負責。
2、被侵權人自擔責任或者與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共同承擔責任
根據《民法典》規定,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但此時由動物的飼養人或管理人來負責舉證,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
3、第三人承擔責任
如果損害是由第三人的過錯造成的,則由第三人承擔責任。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最後呼籲:文明養犬,牽好繩子,戴好嘴罩。為尊重和保護他人,加一根「保險」。
新版《民法典》內容保障涵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從出生、上學、戀愛、結婚、買房、買車、生兒育女、晚年生活、家庭財產等階段面臨的幾乎所有可能出現的狀況,被稱作「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新晉家庭必備藏書。
現大字版僅需28元,一包煙錢,真心建議入手,民法典在手,有事兒沒事兒翻一番,學法普法,遇事不慌張!點擊下方「看一看」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