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氣溫隨之下降水溫也越來越涼,這時候所釣魚種也隨之減少,鯽魚成了我們北方釣友主釣魚種,經常有釣友說天涼了使用紅蟲、蚯蚓一天也沒有幾口,總感覺冬季不好釣魚,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進入冬季尤其是初冬氣溫基本上都在4℃~16℃之間鯽魚非常活躍,由於秋季的大量覓食這時候的鯽魚個頭大而且活躍度也很高,這時釣鯽魚非常合適,那為什麼釣友會說不好釣呢?我覺得還是釣位和水深沒有找明白,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初冬季節釣位選擇的問題。
一、深水找淺,淺水找深
隨著氣溫的下降水溫也會隨之下降,那麼在冬季晴天的時候哪裡水溫上升最快呢?肯定是淺水區域升溫最快,大家都知道魚類是趨溫動物,會隨著水溫的變化不斷的更換水層,但是鯽魚又屬於底層魚類,所以它會選擇水深較淺的地方,那我們在戶外野釣時就可以選擇在淺水區作為釣點,所以在整體水位較深的水域選擇一處淺水區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當然不是水越淺約好,一般水深半米~兩米的地方都可以。
淺水找深水,為什麼要這樣說呢?淺水升溫較快但是如果在水位都很淺的地點作釣,那麼魚類就會很分散,這種時候我們找一處水位較深的地方就會有不錯的收穫,那這種地方就是魚窩,打個比喻,我們所釣水域水深都是一米左右,如果我們找到一處兩米水深的位置那一定不要錯過這裡很有可能就是魚窩。
二、釣草
釣魚不釣草白往河邊跑,大家都明白的道理,釣草的好處有很多,撒子、覓食、躲避危險等,水草一般都長在水位較淺的位置,這裡溫度相對較高,在初冬這裡也是鯽魚的主要活動區域,但是釣草也要注意水深,不是所有的草都有魚,在大多數水域有水草且水深在半米~兩米的水域鯽魚活動較為頻繁,釣友可以根據第一條的方法找尋水深較為合適的水草區域。
三、使用長竿釣遠
進入冬季以後我經過多次的水下視頻找魚發現在近岸處雖然水草較多,水深也比較合適,但是我卻沒有發現鯽魚的身影,當我將水下鏡頭放到離岸較遠的地點時,卻發現了鯽魚群,數量多,個頭大都是在離岸十米左右的地點拍攝到的,在水深基本相同的自然水域,選擇長竿釣遠,確實有不錯的收穫,可能還有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