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炎熱的夏季,每天衝個澡成了日常。對於大腹便便的孕媽媽來說,洗澡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不能像平常人一樣隨心所欲了。由於懷孕後,身體內發生了許多生理變化,身體新陳代謝快,基礎代謝旺盛,變得愛出汗,皮膚也變得愛出油,所以孕媽媽更要經常洗澡保持自身清潔衛生,緩解疲勞,對自身和寶寶都有好處。但是為了自身和寶寶的安全,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
1.洗澡溫度不要超過38度,也不要太低。
洗澡水最好和體溫差不多,水溫過高會影響血液循環,容易讓肚子裡的胎寶寶缺氧。不過夏天比較熱,孕媽媽應該不會洗很燙的水,比較喜歡水稍微冷一點的,水溫過低會刺激子宮引起宮縮容易導致流產,而且容易感冒,所以孕媽媽一定要洗水溫度與體溫剛剛好。
2.時間不要太長。
洗澡時間長的話,浴室裡的氧氣會變少,溫度升高,會導致孕媽媽頭暈、胸悶,容易發生危險。同時呢,肚子裡的胎寶寶也會有危險,容易有缺氧的情況。孕媽媽一定要注意通風換氣,以免由於供氧不足而造成危險。
3.不要坐浴。
懷孕後孕媽媽身體的內分泌會發生變化,陰道中具有滅菌作用的分泌物會減少,洗澡水中的細菌等極易進入體內導致疾病發生。尤其是到了孕後期的媽媽會發現產檢的時候,醫生說你有點炎症就是這個道理。
4.空腹、飯後不要洗澡。
吃飽飯後就洗澡,會導致消化不良,而言因為腦供血不足也會導致昏厥。空腹洗澡很容易導致低血糖休克。
5.鋪上防滑墊或者穿防滑拖鞋。
浴室水多,平常人如果不注意都會容易摔倒,更別說是大腹便便的孕婦了,更是行動不便。而且孕媽媽們洗澡的時候不要鎖門,以防發生意外不能及時搶救。
孕媽媽到了孕晚期會覺得站著很累,這時候可以在浴室準備一個凳子,坐在凳子上洗澡,這樣會輕鬆點。你們說呢?你們孕期洗澡的時候都遇到哪些不方便的事,都是怎麼解決的呢?大家一起來交流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