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潘家園是很多收藏愛好者青睞地方,很多人喜歡來這裡購買各種寶貝。若是運氣好,可能會花極低價格買到一個好寶貝。自然是人們都喜歡來此地「撿漏」,這種講究三者缺一不可,一運氣,二眼力,三缺錢財。中國收藏界有許多「撿漏」故事,就像下面講的這個寶貝,若不是一位行家慧眼識珠,瞧中老大爺一個菸灰缸,恐怕一件寶物就不會被發現。收藏家在農民家看到「菸灰缸」,花4塊錢換走,最終賣出180萬天價。
很多人對於撿漏這種事情非常嚮往,不過這並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很考驗一個人眼力。對於那些物品原來主人,有可能因為自己不識貨,白白丟了一個大寶貝。如果能夠在古玩界成功撿漏,那麼一夜之間可能會成為百萬富翁。對於這些寶貝來講,若是沒有碰到欣賞自己之人,恐怕很難出現在人們視野中。《馬說》: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如今博物館收藏的一個虎符,發現過程很有趣。它是抗戰期間郭沫若先生在重慶一個地攤購買的,在普通人們眼裡就是一個銅老虎。當時先生隨手一拿,銅老虎一下分成兩半兒,本身就是古玩行家的郭老立馬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虎符,馬上掏錢買下來。回去一研究,果真是不出所料,一件價值過億文物就這樣被戲劇性發現。
收藏家眼睛很厲害,是不是文物,很難逃脫他們眼睛。就像本文介紹這位人物,他的名叫羅軍,退休之後從事於在這個行業,平時會和幾個好朋友一起到鄉下淘寶貝,他和一個朋友來到一個古城尋找古董,不過沒有任何發現。因為夏季口渴,所以來到附近一個村莊,想要找戶人家討水喝。
這家主人熱情好客,得知其來意之後,邀請他們到院子裡乘涼,無意中,羅軍看見主人放在床頭上一個菸灰缸。對其第一印象就感覺是個寶貝,不過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畢竟上面太髒,看不出來具體模樣。經過再三考慮之後,他向主人討要這個菸灰缸,直言花錢買。「菸灰缸」主人算是一個地道農民,坦言這個東西是在田裡勞動時撿到,乾脆送給他。羅軍不想佔人家便宜,給其兩包煙,價值4塊錢,將其買下。等到回去以後仔細擦洗,竟然是一個漂亮盤子。
為了知曉這個東西究竟是什麼,於是他拿著這個寶貝來到古董店。經過專家研究,這是宋朝一件鼓釘洗。這種東西在市場上本身並不多見,價格一直高居不下。店老闆花30萬買下這個寶貝,此後它幾經易手,在一次拍賣會上拍出高價,足足180萬港幣。收藏家在農民家看到「菸灰缸」,花4塊錢換走,最終賣出180萬天價。羅軍拿到這筆錢之後,感念原主人厚道,給其送去6000元。
當初若沒有羅軍,恐怕這件寶貝永遠不會被人們發現。或許兩人註定有緣分,否則事情怎麼可能會那麼巧,若是沒有他,這件鼓釘洗可能會一直會被當作菸灰缸。
參考文獻:《馬說》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