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湯錦瑤「同學們,記住今天課上的重點,課後題有不會的隨時可以從微信上問我。今天課就上到這裡,大家一定要做好自我防護!」3月15日上午,德州二中英語老師朱琳在給學生上完課後的溫馨提示,讓學生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愛的溫度,她那熟悉的笑容更是給大家帶來好心情。然而,同學們不知道,此時屏幕那邊的朱琳老師,因為腰椎骨折的傷痛已是汗流浹背。
帶傷堅守「三尺講臺」
今年41歲的朱琳老師,現任高一(6)班(7)班的英語教師。2020年初,寒假期間,朱琳因為意外情況導致腰椎骨折。當時傷得很重,醫生叮囑她除了進行藥物治療,還要臥床休息三個月,不能下地行走,儘量減少任何活動。「休養3個月?這怎麼行?到時開學怎麼給學生們上課啊?」想著要給學生們上課,休息沒幾日,朱琳便試圖強忍疼痛下地,想通過鍛鍊早日踏上講臺。但劇烈的疼痛使她根本無法站立,最終只能接受每天24小時臥床休養的現實。
2月初,接到學校延時開學和線上教學的通知後,臥床多日的朱琳忘記了傷痛,立馬來了精神,第一時間便和備課組的老師聯繫,溝通線上教學的內容和安排。考慮到她的傷病情況,年級領導和組裡的老師勸她安心休養,由其他老師替她完成這段特殊時期的教學工作。「這怎麼行?大家都在為抗擊疫情做貢獻,讓別人替我,我怎麼待得下去?再說我和學生相處得都熟悉了,換其他老師還得重新適應。」聽到領導的安排,她連稱自己能夠堅持,「不用去教室站著,線上教學我能克服!」就這樣,朱琳開始每天趴在床上,強忍著疼痛堅持備課、上課、組織討論,給學生答疑解惑、批閱作業、在線指導,用心經營著自己的一方線上教學空間。
用心打造線上課堂
朱琳自從2000年大學畢業以後,一直耕耘在教育一線。得知朱琳老師帶病堅守「講臺」,家長、同事、領導都紛紛豎起大拇指。「在二中,很多同事都像我一樣,一心想著學生和教學,輕傷都不『下火線』,我這傷也並不能影響教學啊。」為了專心教學,少下床,朱琳每天儘量少喝水,有時口渴了也一直堅持著。每次輔導結束,她都感到脖子僵硬、胳膊麻木。因為無法坐立,上高中的兒子就把飯做好了,就拿一把椅子放在床邊當餐桌,她趴著在床邊吃。孩子的懂事和支持讓朱琳特別感動和欣慰,也給了她堅持下去的信心和決心。學校領導也不時打來電話問候,組裡的老師也都主動把整理好的學習資料發給她,幫她解決一些線上教學的技術問題,這讓朱琳心裡也倍感溫暖。
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朱琳堅持每天提前花大量時間精心備課、做足課前功課。她根據年級統一安排科學制定教學計劃,精心錄製知識膠囊、設計PPT。她精做《寒假作業》,進行難題分類,指導學生合理選用,並親自寫下小文,拍照和學生分享。
用擔當詮釋師德
疫情既是危機,亦是教育的契機。朱琳化時艱為教學契機,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和綜合素養。她不僅為學生呈獻了新型冠狀病毒的英語學科知識,還從網絡資源庫裡搜來了最新的優質命題。她結合當前疫情形勢,不僅給學生提供了一套專題大餐,幫助學生擴大了詞彙量,提高了活學活用英語語言的能力,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感恩與愛國情懷。
這個假期,朱琳沒有請一天假,沒有落下一節課。她趴在床上,守在電腦前,用自己的堅守和擔當詮釋著師德的內涵。好多家長和學生得知她的情況後都很感動,紛紛在學校的公眾號上留言,為她執著忘我的精神點讚,並感謝她時時處處為學生樹立榜樣。面對同事與學生們的稱讚,朱琳卻總是淡淡一笑:「那麼多醫務工作者、警察、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都在抗疫一線冒著生命危險戰鬥,而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本職工作,和他們比起來,真的不值一提。」這位心存執念的人民教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為這場戰疫奉獻著自己的愛心,也在學生心底撐起了堅定信心、共克時艱的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