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編在知乎上看到一個人分享了自己「神奇」的經歷,因為從小被教育不能隨意挖耳朵,挖耳朵會影響聽力。所以一直沒有挖過耳朵。長大後耳朵的聽力逐漸下降,耳朵還有隱隱的疼痛感。這個小夥子也沒有在意,以為是因為長期佩戴耳機的緣故。直到有一天晚上去耳朵劇烈疼痛,嚴重影響睡眠才去了醫院。最後診斷是因為耳屎太多,導致耳朵損傷。黏膜壞死,骨膜穿孔。下圖中就是這個小夥子分享的醫生給他清理耳朵清理出的物質。
那麼,這個小夥到底為什麼會因為不掏耳屎進了醫院?耳屎到底應不應該掏?怎麼掏?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掏耳朵相關的知識哦!
首先我們要知道,耳屎是我們耳朵耵聹腺分泌的物質,學名是耵聹,俗稱是耳屎。正常情況下,耵聹在空氣中乾燥後呈現薄片狀,耳朵具有自清潔功能,也就是說大部分的耵聹都會在我們運動,或者吃飯的時候自己排出。還有一種特殊的耵聹,狀如粘稠的油脂,俗稱油耳,這種耵聹不會自行排出。油耳朵的屬性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
如果你是油耳朵人群,你最好定期去醫院清理耳朵,或者找身邊的人協助清理。因為油性耵聹不會自己排除,吸附灰塵後會變硬,徹底堵塞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症和疼痛,嚴重的甚至能夠引起穿孔和失聰。所以油性耵聹一定要定期清理,可以選用專業的工具,如耵聹鉤,卷棉子等。不能用尖銳的、粗糙的工具清理耳朵,如火柴、金屬等。以免對耳朵造成損傷。
除了油耳朵外,一些小孩也應該去專業的醫院定期的清理一下耳朵。很多小孩在在胚胎時期,由於胚胎中的胎便胎脂進入耳朵。出生後隨著耵聹的產生而凝聚成團,阻塞外耳道,影響寶寶的聽力,容易引起耳朵疼痛和外耳道炎。
除了以上需要注意的外,在耳道發炎期間不要去摳耳朵。這個時期摳耳朵容易造成損傷,會加重炎症的發生。你以為你的耳朵沒有多大的空間,但是你可能無法想像裡面能夠裝多少的耳屎。如果你的耳朵有聽力下降,疼痛的情況,並且你很久都沒有去醫院清理過耳朵。很可能就是因為你的耳屎太多了造成的哦!關愛健康,從去給自己做個耳部清潔開始。溫馨提示,要去正規醫院正規清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