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一名前來潿洲島旅遊的男子火了,因為他在景區做出了不文明行為——
在遊客上車集散點,一年輕男子多次用腳狂踢景點內的景觀仙人掌,旁人制止無用,他反而更加兇狠的踢打了起來。沒過一陣,只聽得咔嚓一聲,一根巨大的仙人掌斷裂在地,隨後該男子匆匆離開現場。不過他的不文明行為都被監控視頻給記錄了下來。
讓人氣氛的是,當時他的母親就在旁邊,不僅沒有制止他的壞行為,反而在眾人指責他破壞公共財物時以「他還是個孩子」為由,替自己的孩子開脫。雖然最後他們被處以500元的罰款,但被破壞的仙人掌卻沒有辦法再被連接起來。
最讓人痛心的事情是,這種破壞公物的情況屢禁不止,頻繁發生。
男子踹斷景區仙人掌,還有小姑娘踢壞電影院屏幕,破壞公物現象頻發
10月4日,海口一電影院也遭到了熊孩子的毒手——
一家長帶著兩小朋友來到電影院看電影,播放的是某部動畫片。電影開場以後,兩小朋友興奮地跑到熒幕前,用腳連番踢踹。家長全程目不斜視,沒有絲毫制止的行動。電影結束以後,工作人人發現了銀幕的異樣:全是腳印,成像也不夠完美。?
銀幕不同於普通幕布,它是一種特殊設備,上含金屬粉。兩個小孩對銀幕的踢踹,導致幕布上金屬粉掉落嚴重,沒有辦法進行正常的電影播放,商家只能找專人製作和掛幕。兩小孩腳踢銀幕的行為直接導致一萬多元的熒幕報廢,這還不算等待的半個月裡,商場流失客源造成的間接損失。
打開網站,看得最多的消息就是大家對於熊孩子的吐槽,有用可樂「幫忙」清洗鋼琴的,有做客親戚家卻把親戚的手辦拆得七零八落的,還有故意把共享單車推到河裡去的,甚至有調皮把女童獨自放進電梯裡、最終導致女童墜亡的……
現在的孩子,和以前不一樣,這是很多人的共識。具體哪兒不一樣呢?大概就是他們的膽子更大、更野,生活中的規則根本束縛不住他們,或者說他們不曾被規則約束過。每次看到熊孩子調皮犯錯的新聞時,我都會在心底深深地嘆一口氣:熊孩子太多了。
熊孩子的出現,給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不必要額煩惱,最讓人鬱悶的是熊孩子的家長往往不把他的熊行為放在心上,自己不加教導,還不允許別人替自己教育。他還是個孩子,家長必須警惕,不加教育的孩子就像拿著刀的強盜,可以為所欲為。
孩子們破壞公物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不是傻子,為什麼這麼多智力健全的孩子總是做出一些錯事、破壞財物毫不手軟呢?
1.缺少外界的提醒
快遞在寄送玻璃製品時,會在紙箱上貼上易碎標籤,提醒快遞員輕拿輕放,不要暴力運輸。可在公共場合,我們很難看到一些溫馨提醒,比如物品易碎、禁止觸摸等。這給了熊孩子一個暗示,雖然你沒說可以碰,但也沒有說不能碰,我碰一下應該沒什麼吧。
大人在面對公共財物時有這樣的意識:這個東西不能碰,這是常識。可這些基本的常識孩子不一定知道。外界沒有提醒,熊孩子的父母不把這些當回事,在熊孩子做出熊行為時並沒有絲毫的制止行為,這又助長了熊孩子的氣焰:下次我還這樣做。
2.不用承擔後果
弄壞了公共財物,家長以一句「他還是個孩子」,輕易的就給熊孩子的行為做了開脫。如果有人指責家長和孩子的行為不當,家長還會撒潑打滾,以逃避懲罰。家長沒有一絲責備,外界的風雨被父母擋住,熊孩子不僅不用承擔後果,連指責都沒聽到一句,又怎能要求他下次不做這樣的事情呢?
如何教養出愛護公物,文明守禮的孩子?
家長以為呵護著熊孩子不被責罵就是對孩子的愛,但從小偷針長大偷金,家長不及早對熊孩子的熊行為採取制止措施,他會受到更嚴重的懲治。家長應該從當下開始改變,把孩子教養的文明守禮、愛護公物。
1.告訴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
小孩子生長過程中有很多敏感期,不僅是能力發展的關鍵期,也是瘋狂探索外界、獲取知識的時候。但這種探索在帶來良性影響(獲得之前不會的知識)的同時,也會帶來惡性影響(身體受到損傷),鑽洞就是其中一項。
孩子到了某個階段,會很迷戀用手指去鑽洞,鑰匙孔、插座孔、門洞等地方一處也不放過。但插座有電,電流很強,孩子不知道受傷了怎麼辦?家長就會提前告訴孩子「這樣不可以」,一次兩次、三次五次,說的次數多了,孩子自然會避過這樣的行為。
對孩子的教育就應該從小事做起,生活中能夠見到的事情,家長提前做好區分,告訴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養成不隨意破壞和搗亂的意識。
2.孩子的行為產生的後果,請讓孩子自行承擔。
一個小男孩喜歡踢足球,有一天他在院子裡踢球,足球飛起來撞壞了別人的窗戶。他回家告訴父親,父親沒說什麼,讓他自己去鄰居家道歉並賠償損失。賠鄰居家的玻璃花了不少錢,比他零花錢多很多,他只有天天做家務、撿垃圾來抵債。後來他再也沒有因為踢球損壞過別人的財物了。
孩子的熊行為之所以屢禁不止,怎麼說他都不聽,因為他做錯事情以後不用付出任何代價,所有的後果都有人幫他承擔了。家長們,我們不鼓勵不讓孩子犯錯的行為,但我們支持孩子犯了錯誤以後,因錯誤衍生出的後果由孩子承擔。
3.把孩子當成大人看待,不要縱容
「還是孩子」似乎成了熊孩子的保護傘,只需要躲在這招牌下,什麼也不用操心,這不對。孩子能聽懂家長的建議和提示,家長要學會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來看待,教育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家長代辦。
熊孩子最大的問題不在於不聽話,而在於家長的縱容和不加管教,這很不好。但願家長們都能好好約束自己的孩子,減少熊孩子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