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圖鑑】—— 探密白條天牛屬

2021-01-15 多彩生活君


白條天牛對我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2015年6月17日在學校的構樹上第一次遇到這麼大的天牛,捉回寢室跟著昆蟲協會的學長學著製作標本(標本仍保存至今)也正是因為這隻天牛激起了我對昆蟲的熱愛。

2015.06.17漢中小韋攝於江西農業大學南區(構樹)

2015.06.17漢中小韋攝於江西農業大學學生宿舍

         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野外尋蟲經驗的不斷積累才知道,這種白條天牛很常見,發生期在寄主上能撿到很多,慢慢的對它們產生了視覺疲勞,因為實在太普通。

        之前一直以為這種就是雲斑白條天牛(因為鞘翅上有雲形斑紋)後來結識了欲水、天牛傅、七記、mingfei等蟲友,才讓我對白條天牛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白條天牛不僅僅只有雲斑白條天牛,鞘翅有雲形斑紋的白條天牛並不一定都是雲斑白條天牛。

分類地位:

    天牛科 Cerambycidae

       溝脛天牛亞科Lamiinae

           白條天牛族Batocerini

               白條天牛屬Batocera

白條天牛屬(Batocera Castelnau,1840)

體腹面兩側由複眼之後至腹末節各有一條等寬的白色縱條紋。

2018.04.28漢中小韋攝於江西農業大學(楊樹)

基本結構如下


1.橙斑白條天牛

Batocera davidis (Fairmaire,1878)

【鑑別要點】

體黑褐色至紅褐色,鞘翅被青褐色細毛;

觸角3至11節深紅褐色至紅褐色,雄性觸角十分長於體,觸角3至10節具稀疏的刺,第九節內端角具三角形齒突;雌性觸角略長於體,觸角第九節無齒突;

前胸背板具分開的斑紋、小盾片被濃密白毛,鞘翅斑紋白色至橙色。

【寄主】油桐

【分布】

國內:海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重慶、陝西、江西、湖南、福建、浙江、河南、臺灣

國外:越南、寮國、新加坡、美國(夏威夷)

2018.04.30蟲友七記攝於廣東惠州

2018.04.30蟲友七記攝於廣東惠州

2018.06.01吳哥攝於陝西省安康市旬陽

上圖為漢中小韋提供

橙斑白條天牛雌雄觸角比較

上圖為漢中小韋提供


2.黃八星白條天牛

Batocera rubus(Linnaeus,1758)

【鑑別要點】

體黑色,體背被灰色或褐色絨毛;

前胸背板具一對分開較遠的呈倒八或括號狀紅色、黃褐色斑紋,小盾片被密白毛;

鞘翅常有八個較大的呈黃色或白色且近圓形斑紋和數個小圓斑,幾乎排列在一條直線上;

雄性觸角顯著長於體,觸角第九節端部內側具刺突,雌性觸角略長於體。

【寄主】榕樹

【分布】

國內:廣東、廣西、海南、雲南、貴州、重慶、臺灣、香港、四川、江西、福建、陝西

國外:越南、寮國、緬甸、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等

上圖來源於新浪微博搜索,博主@如意有點黃

上圖來源於新浪微博搜索,博主@伍木讛 

2018.06.10橘子DMC攝於廣東深圳

2018.07.07蟲友七記攝於廣州黃埔區

上圖為蟲友mingfei提供

3.圓八星白條天牛

Batocera calana Parry,1844

【鑑別要點】

體黑色或深褐色,體背面被淺褐色絨毛;

前胸背板具一對分開的淡黃色或紅色斑紋;

鞘翅具八枚較B. roylei 小的近圓形斑紋幾乎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呈淡黃色至紅色;

雄性觸角顯著長於體,雌性略長於體。

【寄主】

【產地】

國內:海南、雲南、廣西、臺灣、福建

國外:緬甸、寮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孟加拉等


2018.06.05 蟲友雲F 攝於雲南金平

2018.06.05蟲友 雲F 攝於雲南金平

2018.5.15子淳老師攝於海南五指山

上圖為蟲友欲水提供

圖源:https://www.zin.ru/Animalia/Coleoptera/images/batpar_z.jpg


4.芒果八星白條天牛

Batocera roylei(Hope,1833)

【鑑別要點】

體漆黑色具光澤,體背面被稀疏褐色短毛,觸角黑色;

前胸背板半圓形斑紋常相連,呈黃色;

鞘翅具八枚較B.calana 大的圓形斑紋,活體斑紋多為黃色,幹制標本處理不當常會褪色。

【寄主】芒果樹

【分布】

國內:海南、雲南

國外:越南、尼泊爾、緬甸、寮國等

2018.07榕樹葉攝於雲南盈江

2018.07榕樹葉攝於雲南盈江

圖源:https://apps2.cdfa.ca.gov/publicApps/plant/bycidDB/oldimages/B/Batocera_calana_(Parry_now_Batocera_parryi_Meiying.jpg


圖源:

http://www.coleoptera-atlas.com/IMG/jpg/bato_roylei_sm01.jpg

圖源:http://www.cerambycoidea.com/public/imgforum/nasa/2015119165450_Batocera%20roylei-m1.jpg



5.赤斑白條天牛

Batocera rufomaculata(De Geer,1775)

【鑑別要點】

鞘翅基部顆粒狀瘤突分布在基部1/3區域;

前胸背板斑紋括號狀紅色,小盾片被密白色或淡黃色毛;

鞘翅斑紋有紅、黃兩種色型,斑紋不排列在一條直線上。

【寄主】辣木

【產地】

國內:雲南、海南,西藏;

國外:土耳其;巴勒斯坦;緬甸;以色列;伊朗;伊拉克;馬來西亞;

東南亞;烏拉圭(特立尼達拉島):美國(加勒E匕海):英國(維京群島);印度(波多黎各,安達曼群島,比哈爾,中央邦,馬德拉斯,馬哈拉施特拉邦);巴貝多;非洲東西部;非洲(衣索比亞,塞席爾群島,馬達加斯加島,模里西斯);

下圖為赤斑白條天牛幼蟲

雲南熱帶作物研究所張永科老師提供

經過雲南熱帶作物研究所張老師及其學生的飼養,下圖為剛羽化的赤斑白條天牛(足上的蛹皮還未蛻掉),首次記錄了赤斑白條天牛的寄主之一,辣木。

2018.09.11雲南熱帶作物研究所張永科老師提供

拍攝於雲南省玉溪市元江縣(寄主:辣木)

雲南熱帶作物研究所張永科老師提供

https://www.visoflora.com/images/original/coleoptere-photo-n-1-batocera-rufomaculata-visoflora-44706.jpg

圖源:http://www.gxny.gov.cn/special/cxtd/zzgd/201803/t20180305_653775.html

http://www.coleoptera-atlas.com/IMG/jpg/bato_rufomaculata_Inia_sm01.jpg

上圖為蟲友mingfei提供

6.鏽斑白條天牛

Batocera numitor Newman,1842

【鑑定要點】

觸角基部兩節黑色或深褐色,其餘節紅褐色,第1—11節被淺褐色絨毛和稀疏的黑色中長毛,3—10節下緣具向後彎曲的棘刺。

前胸背板具一對分開的深紅色或鏽紅色腎形斑,小盾片被濃密白毛,鞘翅斑紋深紅色或鏽紅色。

鞘翅基部1/6具顆粒狀瘤突;雄性觸角顯著長於體,雌性略長於體。

【寄主】

【分布】

國內:雲南、海南

國外:柬埔寨、越南、寮國、緬甸、菲律賓、泰國、尼泊爾等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4/Batocera_rufomaculata_StPaul_0312.jpg/350px-Batocera_rufomaculata_StPaul_0312.jpg


上圖來源於新浪微博搜索,博主@瓶子hananaa

圖源:http://www.cerambycoidea.com/public/imgforum/nasa/2015119165233_Batocera%20numitor-m1.jpg

上圖為蟲友mingfei提供


7.雲斑白條天牛

Batocera lineolata(Chevrolat,1852)

【鑑別要點】

前胸背板具一對較分開的白色、紅色、橙色或黃色腎形斑紋,有時十分退化;

小盾片被濃密白或黃毛,鞘翅具白色、紅色、橙色或黃色斑紋(由於寄主、生境等的影響)待幹透後會褪色,中胸後側片密被白毛;

鞘翅基部1/5—1/4具顆粒狀瘤突;鞘翅常具4個主要斑紋,第1斑不規則,位於瘤突區;

縫角較B. horsfieldi長且明顯。

【寄主】楊樹、懸鈴木、白蠟樹

【分布】

國內:河北、江蘇、浙江、湖南、安徽、江西、廣西、廣東、臺灣、上海、陝西、山西、湖北、福建、四川、貴州、山東、河南、雲南、西藏。

國外:寮國、韓國、緬甸、印度、夏威夷。


2018.05.06漢中小韋攝於江西農大後山

2018.07.12漢中小韋攝於陝西漢中南鄭區胡家營鎮

2017.05.21戰略忽悠局局長攝於江西農大(懸鈴木)

上圖為蟲友欲水攝於河南鄭州市中原區陳伍寨公園(白蠟樹)

2018.04.28漢中小韋攝於江西農大(楊樹)

2018.05.19貼吧IDwstjoy攝於北京 

上圖來源於新浪微博博主@上海植物園

通過對比發現雲斑白條的縫角較多斑白條明顯。

上圖為漢中小韋提供

圖源:http://images.naturalis.nl/original/91767_thh_2015-11-04-batocera-lineolata-02_ps_254-repextended.jpg


圖源:http://www.cerambycoidea.com/public/imgforum/nasa/2015119164915_Batocera%20lineolata-f1-1.jpg



8.多斑白條天牛

Batocera horsfieldi (Hope,1839) 

【鑑別要點】

體黑色,體背面被褐色或灰白色絨毛,觸角黑色。

前胸背板具一對分開的白色或淡黃色腎形斑紋,常相距較近。

鞘翅斑紋變化較大,成不規則連片斑紋或具4個主要斑紋,形狀為不規則長型,端斑長形,幾乎伸至鞘翅末端,斑紋多為白色、黃色。

鞘翅基部1/5具顆粒狀瘤突。

雄蟲觸角顯著長於體;雌性觸角略長於體。

縫角較B. lineolata短。

【寄主】

【分布】

國內:江西,上海,河北,貴州,四川,雲南,河南,重慶,江蘇,新疆,廣東,廣西,浙江、湖南、陝西

國外:日本;越南;韓國;印度;錫金;緬甸

2016.05.05漢中小韋江西農業大學南區(柳)

2016.05.05漢中小韋攝於江西農大南區(柳樹)

2018.06.10羅鵬採於江西農業大學擺拍

上圖來源於新浪微博博主@瀟灑輕停

上圖來源於新浪微博博主@丁卯


上圖為漢中小韋提供

多斑的縫角與上文的雲斑對比區別很明顯。

上圖為漢中小韋提供


9.牛島氏白條天牛

Batocera ushijimai Ohbayashi,1981

【鑑定要點】

體黑色。體背面密被灰色軟毛,觸角基部3節被稀疏絨毛;頭頂中線凹槽處具一條狹窄的白色線條;

前胸背板具兩個相當寬且十分接近的腎形斑紋,前緣具一個明顯的小白斑,有時退化,小盾片密被白毛,鞘翅具許多不規則傾斜、延長的白斑,中胸後側片被稀疏灰白絨毛。

【分布】臺灣

圖源:https://b.blog.xuite.net/b/7/5/1/17555588/blog_822454/txt/40099343/0.jpg


10.臺灣白條天牛

Batocera punctata Schwarzer,1925

【鑑別要點】前胸背板具一對新月形紅色斑紋,相隔較開。鞘翅基部顆粒狀瘤突不十分明顯。鞘翅端部圓形。鞘翅被灰綠褐色絨毛。每鞘翅具5個不明顯的桔黃色圓形斑紋。

【分布】臺灣

11.麻櫟白條天牛

Batocera quercinea

【鑑定要點】

體褐色或黃褐色,體背面密布黃綠色細毛。前胸背板有一對黃綠色腎形斑紋。

每側鞘翅具10個大小不等的近圓形白色毛斑。鞘翅基部1/4處密布光滑粗顆粒。

【寄主】麻櫟

【分布】模式標本產於雲南龍陵海拔1600m。

上圖為麻櫟白條天牛新種的文獻記錄

簡單的總結了白條天牛屬,對八種相對常見的白條天牛的前胸背板及鞘翅部分做了對比圖。


附:雲斑白條天牛羽化出洞(拍攝者王松)


    

     首先感謝廣大昆蟲愛好者提供的圖片素材以及蟲友的幫助與支持。白條天牛屬,算的上是國內的大型天牛,其斑紋的形態及顏色多變,令部分昆蟲愛好者著迷。

     本文基於白條天牛屬分類相關的文獻及昆蟲愛好者的記錄,編輯的一篇總結性文章。文中的寄主總結於自身採集經驗以及昆蟲愛好者的採集、觀察記錄,當然還有很多未知的寄主需要繼續探索。文中記錄的最後三種白條天牛文獻資料少,圖片素材匱乏故只輸入了文獻中的鑑定要點。鑑定白條天牛不僅僅要對照形態區分,更重要的根據是其產地以及寄主來判斷。


在人跡罕至的密林深處,

棲息著未被命名的白條天牛,

觸角隨著林間的清風擺動著,

啃食著鮮美的枝條,

咯吱咯吱

.......



                                                      ----漢中小韋


參考文獻:

[1]劉瑩, 熊賽, 任傑群,等. 中國白條天牛屬比較形態學研究(鞘翅目,天牛科,溝脛天牛亞科,白條天牛族)[J]. Zoological Systematics, 2012, 37(4):701-711.

[2]中國白條天牛族分類及比較形態學研究[D]. 西南大學, 2013.

[3]王容玉, 張乃琴. 白條天牛屬一新種記述:天牛科:溝脛天牛亞科[J]. 山東林業科技, 1993(1):59-61.


相關焦點

  • 科普:節肢動物-天牛
    許多成蟲(如歐洲的蜂形虎天牛〔Clytus arietes〕)採花粉,體色黃、黑、橙相間,酷似黃蜂;有些虎天牛屬(Clytus)的熱帶種類貌似蟻類;非洲的大天牛(Pterognatha gigas)則像一塊帶有幾條線(伸出的觸角)的苔蘚或地衣。
  • 什麼是天牛?天牛是益蟲還是害蟲?
    天牛是什麼三農苑說小時候對天牛印象比較深的是在核桃樹上見到,個頭比較大,如果有人接近它的話還會發出唧唧的聲音,很像擠壓木頭摩擦的那種聲音,長大了才了解天牛其實是一種以植物為食的昆蟲,有很長的觸角,而且長度比身體還長,不過綜合生物學家的搜集整理發現,天牛有兩萬多種,在全世界都有分布,不過數量最多的還是在熱帶地區。
  • 天牛吃什麼?天牛生活習性有哪些?
    說到自然界的昆蟲想必對於在農村長大的朋友記憶尤為深刻,比如知了、七星瓢蟲、蜘蛛、天牛等等,那麼在這些常見的昆蟲中天牛這種東西它吃什麼?以什麼為食?天牛的生活習性都有哪些?下面和三農苑說一起了解下吧。天牛吃什麼天牛這種昆蟲三農苑說記憶中是在核桃樹上見到過,個頭也不算小,成年的天牛基本和知了不相上下,而且身披甲殼,頭上有兩個長長的觸鬚,嘴巴像兩把合攏的鐮刀,一看這身板就不是善茬,哈哈……,跑題了,天牛這種蟲子它的食物只要是花粉、嫩枝葉、樹皮、樹的汁液和果實,有時還會進食一些菌類,比如樹上長出的類似於蘑菇的菌類東西。
  • 為什麼園林人談「牛」色變(深度介紹天牛的食物來源及危害)
    ,幾乎每一種樹木都受不同的天牛種類所侵害,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天牛的危害。還有少數種類,幼蟲不生活在植物組織內,而是在土壤中取食根部,如大牙及曲牙鋸天牛、草天牛等等。天牛有哪些種類?1、虎天牛:虎天牛是一種害蟲,為鞘翅目天牛科脊虎天牛屬的一種昆蟲,主要包括曙虎天牛、桑虎天牛、葡萄虎天牛、青楊脊虎天牛等,成蟲出現於夏季,生活在中海拔山區。
  • 河北桃紅頸天牛的危害與防治
    河北桃紅頸天牛的危害與防治武志樸桃紅頸天牛近年來在河北邢臺地區有逐年加重發生的趨勢。紅頸天牛屬鞘翅目天牛科昆蟲,又稱紅頸天牛、鐵炮蟲、哈蟲。主要為害桃,偶爾為害杏、榆、柳樹、櫟樹,屬蛀幹害蟲。1 形態特徵成蟲體長 28 ~ 37 mm,呈黑色,有光亮,前胸(俗稱頭頸)背板扁平方形,紅色,故稱為紅頸天牛。背面有 4 個光滑的突起,有側枝刺,呈角狀,鞘翅光滑,脊部比前胸寬,有一股難聞的氣味。雄蟲較雌蟲小,卵呈長圓形,形似芝麻,長 6 ~ 7 mm,乳白色。2 為害症狀和習性桃紅頸天牛 2 ~ 3 年發生 1 代,以各齡幼蟲形態越冬。
  • 常見野鳥圖鑑
    常見野鳥圖鑑 全世界現存鳥類約有156個科9000餘種,我國有81個科1186種,佔世界鳥類總數的13%。 喜鵲(學名:Pica )是鳥綱鴉科的一種鳥類。共有10個亞種。
  • 園林樹木出現 「黑」「樹體流液」「木屑」——雲斑天牛作祟
    雲斑天牛,俗名鐵炮蟲、核桃大天牛、鑽木蟲等,屬鞘翅目天牛科白條天牛屬。咀嚼式口器,植食性昆蟲,生活於樹幹中,成蟲啃食新枝嫩皮,使新枝枯死;幼蟲蛀食韌皮部,然後鑽入木質部蛀食危害,導致木蠹蛾、木腐菌寄生。影響樹木的生長發育,使樹勢衰弱,也易被風折斷。
  • 石梓蓑天牛,一種大部分人沒有見過,連網查資料都稀缺的天牛
    石梓蓑天牛背影第一次遇上石梓蓑(suō)天牛,是在18年6月山城休閒綠道的道邊護欄的立柱面上,濃鬱的樹蔭下卻是在片子上傳空間相冊後,有同城蟲友說:這是石梓蓑天牛,一種很稀少的天牛。還別說,這是真的,直到目前為止,網查「石梓蓑天牛」,仍然是查不到相關的詳細資料介紹,大多的也就這麼一句:產自東南亞地區的石梓蓑天牛。
  • 是天牛!
    記者馬上聯繫了大連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副會長谷國強,經仔細比對,他認定,該昆蟲名叫天牛,近幾年在大連已經發現十幾種。天牛是多食亞目天牛科昆蟲的總稱,有一些種類屬於害蟲,其幼蟲生活於木材中,可能對樹或建築物造成危害。在沒有暴發的情況下,建議不要專門殺滅天牛,因為沒有專門針對天牛的殺蟲劑。
  • 陽臺植物常見害蟲蝽、木蝨、天牛、木蠹蛾的識別與防治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蝽、木蝨、天牛、木蠹蛾的識別與防治。怎樣識別蝽?危害陽臺植物常見的蝽類害蟲主要有麻皮蝽、茶翅蝽、梨網蝽和綠盲蝽。蝽常以成蟲和若蟲群集為害陽臺植物嫩葉、葉芽和花蕾。怎樣識別天牛?天牛屬鞘翅目天牛科害蟲。天牛成蟲體呈長圓筒形,色澤一般較鮮明,體常被有毛、刺等。觸角特別長,通常與體等長或長過身體,這是這類害蟲最突出的特徵。複眼腎形,包圍著觸角的基部。中胸背板常具發音器。爪常呈單齒式,少數呈附齒式。幼蟲呈長圓筒形,體粗肥稍扁,乳白色或淡黃白色。體壁柔薄,頭小並常縮入前胸背板很深。胸足極小或消失。胸腹節的背腹兩面都有骨化區或突起。
  • 【國畫教程】寫意《雞冠花與天牛》的畫法
    弘揚國粹兿術傳播經典文化 結交天下朋友交流學習心得 ——————祉洋藝術沙龍—————— 天牛,鞘翅目葉甲總科天牛科昆蟲的總稱,咀嚼式口器,有很長的觸角,常常超過身體的長度。
  • 書評|《MOVE圖鑑昆蟲》:友好的昆蟲檔案書,滿足你的好奇心!
    不過沒關係,我解決不了的問題,繪本都可以解決——這次拿出的是日本講談社當家科普圖鑑《MOVE圖鑑昆蟲》。友好的昆蟲「檔案」書《MOVE圖鑑昆蟲》介紹了1000多種生活在日本的昆蟲、以及蜘蛛等和昆蟲血緣相近的動物。書很厚,有200多頁,每一頁都非常精緻。
  • 我國發現「新天牛」物種,約5釐米長,地球消失生物為何重現?
    該物種由於是位福建人發現的,所以最終也是以這位福建人命名,叫「黃劍斌糙天牛」,其中黃劍斌為人名,糙天牛為天牛的一個屬。根據科學記載數據顯示,糙天牛屬已經包含3種,中國已經分布2種,所以算是比較稀有的物種。該生物是一種不是很善於飛行的天牛,大概5公分長,也就是大約5釐米長,平時以啃食枯枝落葉為生,所以不是所謂的害蟲。
  • 《MOVE圖鑑:昆蟲》一本有溫度的昆蟲百科全書
    不如看看這本《MOVE圖鑑:昆蟲》,日本講談社的當家科普圖鑑。11大類1200多種昆蟲,完全稱得上是「捧在手裡的昆蟲博物館」。不僅有昆蟲、蜘蛛和蜈蚣等大家族的生動知識,更更更與眾不同的是——這是一本有溫度的昆蟲百科。為什麼這麼說呢?
  •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昆蟲圖鑑大全 動物之森昆蟲價格一覽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昆蟲類圖鑑,相信很多玩家都知道,在遊戲裡面手機有個昆蟲類的圖鑑,平時我們在島上都會捕蟲到各種各樣的昆蟲,
  • 盤點農村常見的小動物,力大如牛,會「嚶嚶嚶」的害蟲,天牛
    天牛,是我們熟知的一類昆蟲,在孩童時期很多人都喜歡捕捉天牛玩耍,那時候手裡要是攥一隻天牛,走路都帶風。(需要注意的是,別被天牛強有力的上顎咬著手,可以用剪刀將其上顎剪掉)。樹上的天牛天牛因其力大如牛,善於在天空中飛翔,因而得天牛之名;又因它發出「咔嚓、咔嚓」之聲,其聲很像是鋸樹之聲,故又被稱作「鋸樹郎」。我國南方地區稱之為「水牯牛」、「水牛」等,北方則稱之為「春牛兒」、「鐵牛」。
  • 此蟲有黑角如八字,似水牛角,名天牛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這麼形容它:&34;這個生物,它就是天牛。天牛的觸角很長,並且許多天牛的觸角長度都大於身體的長度。在全世界範圍,目前已發現的天牛就有兩萬多種,而在我國就有2200種左右。可以說,天牛的品種繁多,分布廣泛。
  • 《MOVE圖鑑昆蟲》給你完美的答案
    直到遇見講談社的這本《MOVE圖鑑昆蟲》,簡直閃瞎了我們的雙眼,也太太太棒了!先介紹下日本講談社:講談社( Koudannsha)全稱"株式會社講談社",前身為大日本雄辯講談社。1909年由野間清治在日本東京創立,為音羽集團成員。現為日本最大的綜合性出版社及版權持有者。團隊專業日本講談社傾力打造的MOVE系列圖鑑。
  • 書畫聯盟丨寫意草蟲,蜻蜓、天牛的畫法
    二、寫意草蟲,天牛的畫法:  古今畫家常將天牛作為意象融入畫中,因其牛氣沖天的吉祥寓意,加上帶來金錢的「天牛傳說」,天牛被賦予財源滾滾,生意興隆的寓意。    範文強國畫基礎示範——天牛畫法高清
  • 自然筆記(六) || 葡萄天蛾、桃紅頸天牛、大牙土天牛、大雲腮金龜
    李子坤2020年7月26日桃紅頸天牛桃紅頸天牛      桃紅頸天牛(Aromia bungii),昆蟲綱鞘翅目天牛科。我們可以和孩子們一起試著做一本有關當地的昆蟲圖鑑哈,慢慢來吧大雲腮金龜